第十二章 登坛拜将

搞定了放牛娃熊心这个后患,项羽方舒了一口气,头疼的事又接踵而来。

齐代两国联军左右夹击,把常山王张耳的十几万军马杀得溃不成军。那张耳兵败之下,投旧部河南王申阳去了。

赵歇便再次据有赵地,复称赵王。仍以广武君李左车为相,拜陈余为上将军,号成安君。赵地百姓欢呼雀跃,皆赞大王英明。

那赵国之乱,还乱不到项羽的地盘。项羽虽有心去剿灭赵歇,还须待整饰兵马之后。

事情还没完。一直被项羽嗤之以鼻的盗匪头子彭越,被齐王田荣封了个大将军,续击败田安之后,又率军攻打起大梁来。理由是大梁本是魏地,项羽强占大梁驱走魏豹,叫人看不过眼。

连魏地的主人魏豹都不敢吱声,要田荣操什么心来为魏豹出头?项羽这个气啊,是不打一处出。

初时想凭彭越一个盗匪头子,算哪根葱,还不配朕亲自出马。便派了一将萧公角来迎战彭越这个跳梁小丑。

那萧公角来到梁地,率兵猛攻彭越占领的城池。

彭越这次从巨野泽出来后,手下军马好似换了一批人,再也不是那帮仗也不会打,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也弄不清的乌合之众,进退有据,军纪严明。那彭越拿出最擅长的游击战术,也不守城,围着梁地一阵乱跑。萧公角便十分得意,以为彭越不过如此。你要跑,我就追上去弄死你!于是带兵猛追。

彭越的游击战术岂是浪得虚名?任萧公角怎么追,永远也落在他身后步他后尘。

彭越的轻骑开始施展骚扰战,今日袭击你前哨,明天又烧你粮车,搞得萧公角防不胜防,疲于奔命。而且彭越开展人民战争,鼓动梁地的百姓起来反楚。那魏人见楚军占据家园赶走国君,对项羽皆怀恨在心,听说彭越是为魏豹出头,纷纷响应,对彭越的游击战术十分的配合。

就这么你追我赶,萧公角也产生了厌战之心。在一次追击中,误入彭越精心扎好的口袋,被杀得大败,狼狈而回。

堂堂的楚军,所向无敌的雄师,竟然被一群流寇所败!项羽震惊不已,对彭越开始另眼相看。

看来不派个有分量的大将,收拾彭越夺回大梁恐怕不行。

最得力的英布已封了九江王,不在身边。项羽这里,只有莒城侯右将军钟离昧这位智勇双全的大将比较靠谱。

项羽便令纵横家高弟钟离昧出师大梁,领军会战彭越。

彭越接连击败田安,萧公角,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这人可夸他不得,一夸就得意忘形,自以为不可一世。见到换了钟离昧前来,还想用游击战术对付。

钟离昧初到梁地,吸取萧公角的教训,并不主动出击,反而扎稳阵脚,守住各处险要地方,好像有点胆怯不敢与彭越厮杀。

彭越在梁地一阵乱跑,见钟离昧并不来追。钟离昧不急,他反而急了。在手下人鼓噪下,发起了一次夜间的突然袭击!

钟离昧等的就是这个,早就准备好给彭越一个迎头痛击。结果彭越袭击不成,自己反中了袭击。

一场不大不小的战斗,彭越大败,逃回齐国而去。钟离昧挥军追杀,乘机收服了梁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被贬为穰侯的韩成,被查出私通齐赵两国,令其党羽接应两国军马攻入颍川,恢复他韩国。

“好你个韩成,不杀你留你这条命已算客气,你竟要自己找死!”

项羽闻报暴跳如雷,立马下令,斩韩成于彭城曹市,以震慑天下那些反贼。

※※※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黄叶遍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间军丁把守的馆舍内,传来了阵阵剧烈的咳嗽。

面无血色的张良,倚靠在枕上,手中拿着一方手帕,不住咳嗽。一边咳,一边咯血。

自上次韩成被贬为穰侯,张良从马上摔下,就这么一直病着。身体状况直转而下,日渐衰落。

振兴大韩的梦想已成泡影,代表这种梦想的韩成被项羽带到了离故土千里之外的楚都彭城。这一切,令为韩国殚精竭虑的张良备受打击。

而这祸端的由来,竟是因为她相助刘邦,率先攻下了关中。张良心中深深自责,自怨自艾,脑中时不时映出韩成望着自己的那双怨毒的眼睛。

为防备张良逃脱,去汉中追随刘邦,范增派了一个百将,领一百军士日夜看守。

其实就算张良有心出逃,她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她策马。休说是逃到万里之外的汉中,只要她逃出十里,恐怕也将累死。

这边咳嗽声停,大门外忽然又响起了咳嗽之声。那声音十分老迈,范增驻着杖,步履十分的蹒跚。

此时的范增,已不是刚出道时那个矍铄的老头,也不是巨鹿大战那个豪情万丈的战士。岁月无情,为羽儿的江山操碎了心的范增也老了。眉毛稀疏,目光混浊,牙齿也一颗颗地脱落。

偏偏那羽儿依旧不那么令他放心,时刻做出冲动之举,仍要他这位亚父时不时指点江山,把持楚国这个巨舰的舵柄。

范增的身后,跟了两人,一位是手提药盒的医者,一位是手捧白绫的武士。医者是来为张良续命,武士是来为张良送行。何去何从,就看张良今日如何抉择。

守门军士见了范增,躬身行礼。那范增摆了摆手,领着身后二人长驱直进,直闯内室,到了张良的卧榻前。

张良眼皮一抬,不经意地望了望范增,问道:“上柱国来此何为?”

范增嘿嘿一笑,说道:“老夫今日来此,是给子房先生报告一个喜讯。”

张良神色微微一动:“子房如今命在旦夕,如囚之鸟,有何喜之有?”

范增那声调忽然抬高,拱手道:“恭喜先生,先生的故主韩成私通我大楚的敌国,今日已在曹市斩首。从此先生便无所顾忌,可以一心一意为我大楚效命。”

“噗”的一声,张良又是一口鲜血喷出,那殷红的鲜血洒满罗衾。

“大王!是为臣害了你。若不是为臣去相助沛公,怎会令你落入今日这步田地!”

瞬时张良泪如泉涌,娇躯只是颤抖,泣不成声。

范增连声冷笑:“先生本是韩国重臣,却三心二意,去助那不相干的沛公。致为你家主公引来杀身之祸,现在一定追悔莫名吧?

你家主公已死,韩国后继无人,再无复兴的希望,先生就死了这颗心吧。

霸王知道先生身体不好,特命老夫带御医来为先生调制。说是等先生病好,请先生入宫聆听先生教诲。

老夫老矣,总不能管我羽儿一辈子,不知何时就会撒手而去。先生正当青春鼎盛,还有多年好活。我楚国的江山社稷,正需要先生这样卓越的人才辅佐。如先生有意,这上柱国的位置老夫可拱手让给先生,吾也可以归隐林泉,养老自在去也。

先生是否愿意接受霸王的美意,让御医为你诊治,也好早日康复,一展治国安邦之才?”

那范增的话先头还有几分幸灾乐祸,后面却说得十分的诚恳。

如今天下诸侯纷纷造反,时局动荡不安。项羽的身边,太需要像张良这样能一计定乾坤的人物。

张良眼睛不望那医者,却望向范增身后手托白绫的武士,冷笑道:“若是子房不答应,霸王是否要赐吾白绫一条,投缳自缢?”

范增目光中现出狡黠:“先生乃聪明人,何必明知顾问?”

张良双目紧闭,说道:“请上柱国回禀霸王,子房先前牵挂故主,自暴自弃,致使身体未有好好调养。吾自幼也曾学岐黄之术,想要病好亦非难事。如今故主已死,子房当自思振作,养好身体为霸王效犬马之劳。这御医就不必了,多谢霸王的美意。”

范增将信将疑,问道:“先生所说可是真心话?”

张良苦笑一声:“子房如今身在彭城,要杀要剐只凭霸王一句话,上柱国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范增大喜,拱手道:“预祝先生早日身体康复,老夫告辞。”说罢,引了二人蹒跚而去。

※※※

范增走后,张良翻身而起,纤手紧捏,俏目中喷出怒火万丈。

杀了韩成的项羽,还想要她去辅佐他的江山社稷?此仇不共戴天,项羽的心思便像痴人说梦一般。

范增说韩国后既无人是大错特错,韩成的堂弟韩公子信尚在人间活得好好的。

代表韩国希望的韩成既死,只好将希望投向别人。那去往汉中追随汉王刘邦的韩公子信,便是另一个希望之星。

只有依靠汉王的势力,才能扶植公子信,再立一个韩国。这一切,太需要那汉王刘邦冲出关中,杀回中原,与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做一场争霸天下的较量。

“沛公,子房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你振臂一呼,子房就会立刻重回你的帐前。不知你准备好没有?”

此刻张良虽身在彭城,她的心,已飞到了万里之外的南郑。那里有推心置腹的刘邦,有沛县一帮昔日熟悉的战友,有令她施展才学的自由空间。而不像在这彭城,连呼吸都感到窒息。

张良的芳心,又忆起一个亲切的身影,那便是她向刘邦推荐的她的信郎。

“信郎,在婚宴之时你便不知去向。你是否会像当初承诺的那样,去追随沛公刘邦,为沛公开创出万里河山?”

张良情思悠悠,喃喃自语。

※※※

与此遥相对应的一幕场景,是旌旗猎猎,金戈铁马。威壮的号角连天响起,巨大的鼓声震天动地。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也是肃杀的日子。

宽阔的高坛神圣而庄严,绣带飘扬。校场内十万大军整队完毕,刀枪林立,甲杖生辉,正等着汉王刘邦登坛拜将。

在一颗绣花针落地都能听得清楚的肃静中,汉国丞相萧何整衣捧书,上坛高声宣道:“汉王有谕,拜淮阴韩信为武侯、汉朝大将军!受命之日,大王亲赐剑印。三军将士,皆听调度。若有违令,皆由大将军自行发落!”

接着便是冠冕玉带的汉王刘邦粉墨登场,走上高坛。

三军将士一起山呼:“汉王!汉王!汉王!”等着汉王刘邦开始演讲。

那刘邦的演讲词十分简单,没有别的废话,只问了一句:“大家想打回老家去吗?”

刘邦的问话十分捧肚,瞬时校场内像炸了锅,众人大笑:“这是当然。”

在巴蜀这鬼地方呆了大半年,谁不想冲出汉中桎梏,回到故乡?简单的一句,就把三军将士的情绪调到高潮。

刘邦又拿出某位国家领导人的派头,摆了摆手,刹那之间校场内鸦雀无声。

刘邦又道:“我们今天开设这个坛场,就是要为大家拜出一位能够带领大家打胜仗的三军统帅。他便是——淮阴韩信!请大将军韩信――上坛接印!”

“咚咚咚”,战鼓响起,一阵强烈的震撼氛围中,顶盔贯甲,意气风发的韩淮楚踏着坚实而自信的步伐缓缓走向高坛。

“大将军印!小生便是那叱咤风云的战神韩信,从此将一扫阴霾,开创出人生的灿烂辉煌!”

韩淮楚忍住内心的澎湃,来到刘邦面前,单膝着地,向刘邦一拜,接过那象征汉国最高兵权的大将军印。

韩淮楚转身立起,面向大众,目光犀利地向校场一扫。

那目光犹如刀锋,要说能够杀人,相不相信?

全军皆惊,随即爆发出了疯狂的吼声:“大将军无敌!大将军无敌!”

韩淮楚厉声道:“臣韩信钦承王命,为三军统率。自是日起,总督诸军事物。众将皆应服本将军号令,勿有饽逆,违令者斩!”

※※※

男猪脚是怎么蹦到汉中,作了汉大将军的?且慢且慢,请听笔者细细讲来。

时光回溯,故事要从韩淮楚随黄石公跨鹤飞翔,去往汉中说起。

第十七章 美人发飙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惊第四十五章 寄人篱下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四十五章 无间战士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十六章 众魔之主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三十四章 瘦猴项布第三十五章 穿人无后第二十六章 木马屠城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二十七章 拳头够硬第三十章 油尽灯枯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十八章 九阵破敌第五十二章 决战未央第四十章 背信弃义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三十章 修武夺军第二十一章 绝不言走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三十三章 芒砀起义第十二章 肃然起敬第八章 投身义军第二十九章 连环毒计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二十七章 拳头够硬第三十六章 隐武军团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三十章 油尽灯枯第四章 陈平献策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异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二十三章 战友对决第六十五章 鸿门开宴第五十章 袖里乾坤第四章 唇舌退兵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三十五章 见醢而反第七章 儒门高手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八章 佳人入宫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五十一章 单于立誓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选第四章 墨侠援军第十一章 截江弑君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二十二章 天赐神斧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六章 梦中情人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五十三章 下一个套第五章 子房归来第二十九章 连场大战第十六章 万千波澜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一章 山巅斗法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八章 佳人入宫第二十四章 坐收渔利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三十五章 卖国密谋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五章 擒贼擒王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四十二章 九斗突围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十六章 万千波澜第二十四章 高阳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