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选

陈平的马车正行在街上,突然背后插出一个人来。就那么一伸手,将疾驰的马车一把勒住。

力遏奔马,而且是两匹奔马!来者是何等人物?

“莫非是吕党残余要来行刺本相?”陈平身躯猛地一震,心中吃了一惊。

就像那高皇帝的御用车夫夏侯婴,丞相的车夫也不是简单挑选,都是武功高强负有保护主人之责。

那陈平的车夫名叫高荃,是跟随陈平多年的家将,丞相府中第一高手。想也不想,立马从车上一跃而起。寒剑出鞘,转身就向那刺客刺来,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但高荃这一手在那人面前直如儿戏一般。只见他将袍袖一挥,一股巨大的漩力抖出。那高荃本是下坠之势,突然一掀而起,竟震出两丈之外!

高荃大骇,陈平更是大骇。这人身手之高,绝非那高荃能敌。若他是刺客,自己休想活到明天。

“阁下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要拦本相车仗?”陈平颤声问道。

那人却不答,径直向那马车上一跳,坐到了驾车的位置。将两根马缰往手腕上一缠,一抽马鞭,驾着那车就走。

跌倒在地的高荃就望着那马车直向城门冲去。想要截住那车,想到那人武功之高,望而却步。

※※※

新君的人选还未确定,丞相却被奸人劫走,长安城差点炸了锅。

时局还在动荡,长安的各个城门一到晚上就紧闭。可是据那章城门的守门军士来报,丞相刚才急急出城,不知有何要事。士兵不敢询问,又将城门打开,放丞相出城而去。

显然丞相被那奸人以性命要挟,不得已逛开城门。

丞相性命堪忧。太尉周勃立马派出大队人马,出城去各处搜查。云务要救回丞相。

※※※

一座山岗上怪石嶙峋。十几座墓碑耸立在那岗上。一阵薄雾飘来,星光之下,坟头泛起磷火点点,令人毛骨悚然。

陈平惴惴不安地被那人带到这岗上,却不知身在何地。

“阁下到底是谁?若是要行刺本相为吕党报仇,出手便是。为何要将本相带到这里?”想到索性是个死,陈平突然胆大起来,壮声喝问。

“陈师弟,这里是淮阴侯府罹难的家人抛尸之地,难道你未听说吗?”一直粗着嗓门的韩淮楚望着那一座座墓碑,悲怅地说道。

当年吕雉将淮阴侯府家人抛尸在这乱石岗为引诱韩信余党,只到半年过去才将埋伏在这岗上的暗桩撤去。只到那个时候韩淮楚才能来这岗上为韩府家人收尸。但是历经半年,那尸体早被虫咬兽嗜,变成了一堆枯骨,甚至有的被野兽叼走连骨头都找不到。这些墓碑,就是他那时所立。

陈平乍闻韩淮楚呼了一声陈师弟,大吃一惊,失声问道:“韩信,是你吗?你居然没死,居然活到了今天?”

韩淮楚眼睛一闭,沉浸在那往事的悲痛之中,沙哑着声音对陈平道:“那在长乐宫钟室大殿被吕皇后处决的淮阴侯,不过是你师兄找来的一个替身。这等诈死的雕虫小技,在陈师弟面前,也不值一提。你师兄虽逃过一死,但韩氏三族被夷。都是因你师兄功比天高,那高帝高后难容我这师兄也。”

“莫非你是怪我当年设计在云梦泽擒你,将我带到这里,要为你族人报仇?我纵横家艺成之后,各为其主。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报仇也该去找那吕雉啊。”陈平脸色发白,骇道。

“报仇!”韩淮楚悲呼一声:“若是你师兄想报仇,吕雉那婆娘如何能活到今年。若是你师兄想自己做那皇帝,天子之位如何能轮得到他刘邦?”

陈平闻言心中一宽,料得韩淮楚不会杀他。

“我知道师兄你为了天下苍生不再受那干戈之苦,故而连军马都解散。可是你在下邳时,为何要收留那些西楚亡将,暗蓄甲兵?”陈平将困惑自己多年的问题问将出来。

“你以为那些事情是你师兄做的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早在下邳你师兄做那楚王之初,就已将王位让与他人。只可惜那找来的替身心怀野心,毁了你师兄一世英名。”韩淮楚解释道。

要说那陈平心中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不是以反间计让项羽逐走范增,不是在白登山让刘邦突围,也不是今天铲除吕党,而是当年在云梦泽擒到他师兄韩信。

韩信是何等人物?百战百胜,经天纬地,狡计多端,居然会被他这个师弟所擒。陈平一想到这事,就引以自傲。

直到今日他才明白真相。一个替身,那还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我说呢。以师兄的才智,明知道云梦泽迎驾是个圈套,为何还会往那套中来钻。原来那不过只是一个替身。”陈平不无遗憾地说道。

韩淮楚望了陈平一眼,冷笑道:“师弟以为那替身是个无能之辈吗?”

“先被高皇帝擒于云梦,后被吕雉斩杀于长乐宫,当然是个无能之徒。”陈平不屑地说道。

韩淮楚摇了摇头,想要泼陈平一盆冷水。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不说。

冤死,这是世人对那韩信的看法。虽然汉廷的史官记载的是韩信勾结陈豨谋反,可是在民间同情他的大有人在。

他就是韩信,韩信就是他的影子。韩淮楚没有理由,将那已经尘封的往事抖落出来,让那两千年韩信得到的同情也化为乌有。

只听那陈平摇头晃脑道:“师兄今日来,可是要师弟为你正名?那钟室一案,是高皇帝定下的,师弟虽然现在大权在身,可是也不敢将此案推翻。”

这案子已记到两千年后,还翻什么案。韩淮楚抑郁地一笑:“师弟你猜错了。你师兄这多年隐姓埋名,早已不恋那权力地位,就这样逍遥自在,已是很好。师兄今日来找你,只为求师弟一件事。”

这韩师兄居然会有求于自己。陈平奇道:“师兄要求何事?”

“那新君的人选。”韩淮楚望着陈平,一本正经道。

“师兄啊,你已隐姓埋名,受了那反贼之名,汉廷与你有愧,这汉室的江山你还关心他作甚?”陈平大跌眼镜,问道。

“当今天下为诸吕所乱,支离破碎,宗庙待兴。当世之势,立庸者废,立贤者兴。师兄乃大汉子民,如何能无动于衷。”韩淮楚答道。

“嗨!你这大道理就不说了!这册立新君的大事,岂是咱们师兄弟私下相求能求得来的。”陈平将手一拂:“你将我劫到这里,想必那长安城已经闹翻天了。时刻不早,你还是送我回去吧,明日还有一大摊奏章要批。”

“若是师弟答应我那请求,师兄将有一份厚礼为报。”韩淮楚依然站着不动,笑着说道。

这选一国之君的大事,韩师兄居然要行贿!陈平被弄得是哭笑不得。

在那过去的时候,陈平因官小俸薄,确实做了些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贪赃枉法的事。可是如今他已是一国丞相享受着曲逆县的食邑,早已是身家不菲。故而爱惜羽毛,扮演一个清官的角色。就是今日封的那四十几个官,也是量才而定,陈平并没有得那些人一蚊的好处。韩师兄一开口就是厚礼为报,这哪是哪啊。

再说这韩师兄一介平头百姓,能拿出什么像样的“厚礼”来打动这个当朝丞相?

可是看韩淮楚那执拗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开玩笑。

“师兄能拿出什么厚礼?”陈平也笑着问道。

“《十四篇》。”韩淮楚一字一顿地说道。

※※※

那《鬼谷子十四篇》乃纵横家师门至宝,分为捭阖,反应,内楗,抵戏,飞箍,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篇,转丸,却乱共十四篇。一般弟子至多能看到第十篇。

而看到过这书全豹的只有韩淮楚一人。

纵横家弟子中有个说法,那韩信作为后入门的小徒弟,却在战场呼风唤雨,连教他兵法的李左车成就也远远不及这个小师弟,是因为师傅鬼谷悬策偏心,将那师门至宝《十四篇》私下传给了他。韩信得师傅秘授,故能在战场百战百胜。

一部《十四篇》就让那韩信打下汉室万里江山。对于那纵横家弟子陈平来说,当然知道这书的珍贵。那《鬼谷子十四篇》确实能称得上一份厚礼。

※※※

陈平眼珠转了一下,显得有点意动。忽然呵呵一笑:“韩师兄,真有你的!若是那天下纷争,诸侯割据之时,你那《十四篇》确实能打动师弟的心。但现在天下一统,师弟已经功成名就贵为一国丞相,如何还稀罕你那《十四篇》?”

“但是。”陈平话语一转:“《十四篇》是师门瑰宝,师弟还是十分想看看那后几篇写的什么。那皇帝之位嘛,谁坐还不是坐。说说看,你为何人而求?”

听到陈平松口。韩淮楚大喜,答道:“代王刘恒!”

“代王?”陈平沉吟一阵:“就是那个素有孝悌之名的代王啊。可是齐王刘襄乃高皇帝嫡长孙,首倡义兵。这次诸吕覆灭,他那弟弟刘章功劳最大。天子之位,以齐王最具人望。却如何将他剔去?”

那词韩淮楚早已替他想好,就笑道:“齐王刘襄私并琅琊国。那琅琊王刘泽乃高帝堂弟我朝元老,却被齐王锒铛入狱。再说齐王母舅驷钧,如虎戴冠,行为暴戾。若齐王得立,那驷钧必会专政,是去一吕氏,复来一吕氏。如何能立为一国之君?”

原来驷钧是齐国大户,宗族宠大,仗着那齐王母舅的身份,在齐国做下了不少欺凌百姓的事情,名声不大好。

“好!”陈平眉峰一舒:“师弟在会上就照师兄的这话对众人说。但是除去齐王,那天子之选,非代王一人也。若按长幼之序,楚王刘交乃高皇少弟,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乃高皇之子,吴王刘濞乃高皇兄子,皆有迎立之理。又如何说辞?”

那说辞韩淮楚也早已想好,就笑道:“天下是高皇帝打出来的,其子尚在,岂有立楚王与吴王之理。那淮南王本吕太后养大,自惠帝薨后,吕太后视为己出,如何立得?且代王比淮南王年长,宜立长者。”

陈平听完,点点头,将手一摊:“那《十四篇》何在?”

韩淮楚将手向那停在乱石岗下的马车一指:“就在车旁大树上面。”

※※※

被奸人劫走的丞相陈平突然自己回来了。

“本相乘那刺客不备,自个跳下马车,滚下山坡。能捡回这条性命,是九死一生啊。”陈平对关心他的文武官员们说着这惊险的逃命经过。

那来探望丞相的下属们当晚是络绎不绝,都被陈平的门子挡在门外。说是丞相累了,要早作休息。

而当晚在那陈平的卧室内,一夜长烛不停。陈平就在灯下,仔细研读着那《鬼谷子十四篇》,彻夜兴奋不眠。

※※※

选皇帝的大会终于开幕。来的都是那重臣元老,锄奸的功臣。

虽然众议纷纭,开国元勋,四朝元老,一国丞相,陈平才是能一锤定音之人。

陈平力排众议,挑中了代王刘恒做那新君。

“不可让吕党之祸在我朝复演也。”在会上陈平非常强调要考虑那外戚的因素,因恰逢吕氏之乱,得到大家一致共鸣。

那朱虚侯刘章与东牟侯刘兴居虽然郁闷,可是会上之人不是开国元勋就是四朝元老。他们两位小字辈的声音实在弱小。只好放弃对兄长的支持,也同意拥立刘恒为皇帝。

决议通过之后,由周勃背着那少帝派一使者去往中都联络,召代王刘恒来京。

而那驻兵荥阳的齐王刘襄,由朝廷派一使者去郑重通牒:朝中已册立新君,你这齐王不宜聚兵于此,速速引兵归国。

想不到自己兄弟为铲取吕党又是兴兵又是搞政变出力最大,到头来却鸡飞蛋打一场空。

使者话一说口,齐王刘襄眼前就是一黑,一阵痉挛,口吐白沫,立时栽倒在地下。

十万齐军黯然返回临淄。

※※※

且说那长安城的奴隶市场,这几日一下子兴旺起来。原因是大批的吕党合家被杀,府上的婢女家丁就被官府拿到奴隶市场上来卖。

那些做大官的,家中的女婢都是眉清目秀,家丁也是体格健壮听话好使。而且因为货源充足,现在价钱十分便宜。故而这些奴隶一投放到市场,立即引起了哄抢。

临光侯府与舞阳侯府的奴隶,自然也在那哄抢之列。

就在那批奴隶刚刚放出来之际,一个神秘的买主竟将这些人全部买下。

看中这些奴隶中某一位的,也不是那一个买主。这交易中间,当然有竞买的事情发生。

买下这批奴隶者蒯通,是受韩淮楚之托。

※※※

藏在蒯通家的樊伉得知合家被杀,一开始情绪极不稳定。每日嚎哭不停。

“杀我樊氏一家者,陈平周勃也。皇上尚幼,此二人权倾朝野,我樊家之冤屈何日能得昭雪?”过上几日,樊伉就开始惦记着为他樊家翻案。

“伉儿,朝中正密议册立新君。为你樊家翻案,只有等新君登基也。”韩淮楚望着那代国的天空,悠悠地对樊伉说道。

“那新君是陈平周勃所立,敢为我樊家平冤乎?”樊伉担心道。

“你父亲是开国元勋,若是贤君,如何不敢?”韩淮楚说道。

韩淮楚还要回代国将喜讯报给那薄太后母子,待到蒯通将樊府的奴婢买回,就辞别蒯通与樊伉,只身上路。

那樊伉就派人每日在那渭水桥等候,翘首等着新君到来。

第三十七章 先斩后奏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二十二章 时空明轮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二章 长平鬼奴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离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五章 群雄聚首第三十八章 铁索横江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十九章 击其暮归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发第四十八章 一个神话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二十七章 以身饲蛇第十八章 师门绝学第十一章 鸟出樊笼第十三章 揭竿之义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十一章 徐福东渡第十七章 颠覆乾坤第四十二章 九斗突围第十章 劳燕分飞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二十章 绝壁寻踪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七章 敲钟为号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十七章 捉襟见肘第十六章 万千波澜第二十一章 温柔陷阱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谜第三章 漂母馈食第二十四章 东胡使者第二十四章 东胡使者第十七章 滕公救驾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现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绝第四十一章 元帅升帐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绝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十三章 波罗花香第五章 擒贼擒王第十章 师弟作说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十九章 击其暮归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四章 法学大家第二十五章 挡住去路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四十章 有情有义第二十三章 战友对决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三十四章 萧何弄计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十一章 披肝沥胆第十二章 陈平鬻马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二十一章 血战井陉第五章 擒贼擒王第三十一章 同门斗法第二十三章 北极战神第五十八章 望江兴叹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选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四十四章 决战京索第四十四章 追斩龙且第三十四章 萧何弄计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七章 拳头够硬第六十七章 唯我独醒第五十七章 长吁短叹第一章 挂印封金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十九章 不解之术第五章 子房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