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我要很多的钱

李泽治下的农民无疑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现在,他们现在所承担的赋税,可以说是自有王朝建立以来最低的。哪怕是大唐最为兴盛的时候,他们也不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而李泽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一个原因,先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

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这是一个朝廷能否稳固的最基本的一个问题。但凡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无农不稳,四个字就很清晰地说明了这一个问题。

能吃饱肚子的农夫,绝对是一个王朝最听话,最温顺的那一批人。

既然不能搜刮农夫,那李泽只能把主要打到商人的身上了。

现在大唐的商人,绝对是大唐负担最重的一个阶层。商税,已经从最初的十税一,上升到了现在的十税三。

但大唐的商人们不但没有造反,反而对于李泽掌控下的这个朝堂愈发的拥戴了,为什么呢?

说来也很简单,无外乎就是一个等价交换罢了。

其一,李泽极大地提高了商人阶层的政治地位。

士农工商,在过去,商人的地位比之农夫还要不如的,对于他们有着诸多的限制,李泽一股脑地废除了这些东西。单是一条,商人子弟享有与其它人一样的读书做官的权利,就让许多商人们感激涕零。

其二,广开财源。李泽在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放开了原本由国家控制的许多大宗交易的特权,允许商人加入其中。同时又大力拓展海外贸易,丝绸之路重开,远航船队络绎不绝,这都是属于暴利行业。

商人交的税赋看起来其重无比,但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也并不是不能承受。与过去相比,他们的总资产,甚至在逐年稳步的增加。

对于李泽来说,想要收取更多的赋税,那么,便需要刺激工商业更加大力的发展才行。

所以明知道有些商人在海外无法无天地行着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李泽也装作不知道。从内卫的报告之中可以看出来,商人们正在海外不少的地方开疆拓土。他们雇佣大量的退伍军人抵达海外,在某些地方圈起大片的土地种植甘樜,熬制粗糖,然后再将粗糖运回国内进行精精细加工。在橡胶产业刚刚兴起的时个,便又有人在气候适宜的地方,开始做这门生意。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在海外种田了,有些气候适宜的地方,一年能种上三季,而那些替他们劳作的人,毫无疑问,地位等同于奴隶。

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然是充满着血和泪的。

不过李泽不是菩萨,他现在可顾不上管这些人。对于他来说,这些回到国内的商人,只要是按照国家的要求足额缴纳赋税,另外再拿出一些钱来帮着地方铺路搭桥建设学堂,那就是大唐的好公民。

任何一个国家,他的原始积累,总是充满血腥的。

等到我们大唐真正富足安稳之后,我们再来谈这些地方的人权吧!

现在李泽关注的大事,一是国内的一统天下的大业。不统一天下,变谈不上让大唐重回世界之巅。

第二,他要给大唐打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吐蕃就必须灭掉,西域必须稳固。北方大漠必须要成为大唐的缓冲区域。

等到做完了这些,李泽才敢说,大唐已经在兴盛的道路之上走完了第一步。

由商人来完成对外扩张的第一步,无疑是最省钱的。

商人的本性就是逐利的。

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润,他们就敢铤而走险。

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们敢赌上身家性命。

当利润达到百分之几百的时候,他们就敢以身试法。

对于这一点,李泽深有体会。

在国内,不断地完善律法来约束这些商人,但在大唐的区域之外,这些律法就失去了作用。不是李泽不想来一个长臂管辖,而是他现在需要这些商人用他们的钱,来替大唐完成作为一个国家不方便做的事情。

“李相,武邑商会已经介入了倭国的内战!”公孙长明将一份内部秘密报告放到了李泽的面前,“他们的目的,是控制石见银山。就目前来看,他们的目的快要达到了。双方正在商谈,以石见银山十年的开采权来换取武邑商会的全面支持。”

武邑商会,无疑是现在大唐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商会,因为他们的背后,都是一些显赫的人物。比方说原来的河中府节度使高雷,原大唐高官王铎等。这些人不单单有钱,还有官方背景,他们总是能搞到别人搞不到的东西。比方说大唐军方每年淘汰下来的数量惊人的武器盔甲。

武邑商会是一个圈子。除了这些很早就投奔李泽的人之外,剩下的无一不是李泽掌权之后的新贵,这个圈子不是你有钱便能进入的。像河东柳氏,费尽叭拉地进入到了武邑的商圈,以他们的财力,也无法加入其中。而进入这个圈子意味着什么,对于长时间处于这个食物链顶端的河东柳氏而言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现在,他们正努力地想要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曲线救国。好几个柳氏的女儿,如今正准备嫁入这个圈子中的某些人。而柳氏的嫡系子弟们,也正准备着娶这个圈子内的某些家人的女儿,相貌不在乎,嫡庶不在意,只要能成功就行。

武邑商会,无疑是现在大唐最顶尖的一个圈子。

“博兴商社这一次在欧罗巴吃了大亏。货物被吞了,人也损失了上百。听说耶律逢泽勃然大怒,已经组织了一只更大的船队,大力招募水手,退役军队,准备大举反扑。他甚至还向将作监求购火炮。屠虎拿不准主意,不知该卖不该卖?”

“扬州商会准备深耕美州大陆,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加入扬州商会的,居然是福建那边的一些海商,这几年他们被我们摁得无法出海,船队几乎被我们尽数击沉,他们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向我们输诚了,这些福建海商这几年虽然被我们整得够惨,不过财力,势力依旧可观,如果他们也开始倒容宏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

“卖,为什么不卖?”李泽却是一拍桌子,“不过价格可得订得高高的。公孙先生,我觉得我们可以向这些出海的船只颁布私掠证。”

“私掠证?”公孙长明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允许他们合法地抢劫除了我们大唐之外的所有人。”李泽咧嘴笑道:“当然,他们的船队,我们都要派出人监督,私掠得来的财物,朝廷要分润一半。”

即便是以公孙长明这样百无禁忌的人,听到李泽突然来的这么一个主意,也是有些惊呆了。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只怕于李相名声有碍。”他犹豫地道。“偷偷摸摸的干也就罢了,朝廷公开颁发私掠证,那就是公开抢劫了。”

“我需要钱。”李泽两手一摊,道:“公孙先生,长安现在的模样你也看到了,百废待兴,中原诸地,想要恢复到旧日光景,需要海量的投入。西域虽然从名义之上归属了我们,但那里仍然穷困潦倒,不对那里大力投入,将来必然生乱子。薛平他们已经与那些大食人有了正面接触,双方随时可能进入战争状态,而我们,是绝不能输掉这块地盘的,这关系到我们大唐未来的战略安全问题。同样的道理,吐蕃也必须要吃掉。现在吐火罗翘辫子了,但德里赤南却也因此统一了吐蕃,与我们彻底翻脸那是迟早的事情。光靠那些农奴起义军是不成的,李存忠大军要进入吐蕃,随后我们还要派出更多的军队进入,这也需要钱。”

李泽瞪着公孙长明:“钱从哪里来?我们不能盘剥我们治下的老百姓,好不容易在老百姓心中建立起来的口碑,不能因为这些而倒下,所以,我只能向外要了。”

公孙长明无语以对。

李泽的计划太过于宏大,远远超出了公孙长明先前的预估。

“像这些商队出售火炮,允许他们在海外组建类军事组织,我有些担心将来尾大不掉啊!”公孙长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一旦真有事,到时候他们要么在海上,要么远在其它大南,鞭长莫及,如之奈何?”

“如何控制他们,那是监察院的事情,这应当难不住你们吧?”李泽笑道:“这件事情,你与杨开他去好好地商量一下。我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民间的武装商船,摇身一变,便成为我大唐的无敌水师。话又说回来了,只要我们愈来愈强大,谁又愿意放弃抱我们这么粗的一条大腿呢?他们对我们的国力是有着最充分认识的一批人,很清楚一旦背叛,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下场。”

公孙长明微微点头。

房门轻轻被叩响,李澎在外道:“李相,兵部李尚书求见。”

“看来是鄂岳之战有结果了!”两人对视了一眼。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你是不同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驱虎吞狼第四百四十八章:开战第七百八十三章:好东西第三百零八章:追逐第两百六十六章:我去偷偷地看一眼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带血的旗帜第三百五十四章:刺激第二十八章:震慑第三十三章:艰难的人生第四百一十九章:破阵第七百七十七章:拜访第六百六十六章:招揽第九百七十三章:后院起火(6)第八百八十章:韩琦的最后挣扎(上)第三百九十一章:其乐融融第一百一十四章:试探第四百五十四章: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第五百三十七章:来到河东的鲶鱼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单骑赴会第四百六十二章:杀兄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杀气腾腾第三百九十章:难得闲遐第六百二七章:西北定第六百四十六章:长远之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抵达岭南第五十一章:反目第一千零七十章:仅以身免第一百九十五章:兵权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韩大头第二十六章:家有蛟龙第三百八十二章:想当海贼王的男人第三百八十六章:谨慎第七百四十五章:海盗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长安(下)第五百一十四章:入营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隆冬之下的长安(中)第五百二十一章:喜讯第八百九十三章:弱国无外交第四百九十五章:难偿心愿第四百九十九章:朱温自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夜袭第九百八十九章:相爱相杀第一百三十章:一人之死所导致的战略失败第一百八十章:冷眼旁观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驱虎吞狼第三百三十二章:于心有愧第五百七十六章:突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力量的展示第八百三十九章:激荡(2)第二百八十三章:恩典第八百九十二章:三方会谈第五百一十七章:交换第六百四十四章:小皇帝第四百八十八章:新的政治中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议战第八百六十八章:我还是当这个皇帝吧第三百二十二章:不想当官的王明义第二百三十九章:原因第九章:一个圈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另一扇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西域军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准备迎战第五百五十四章:雪原之战(又双叕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终究没有奇迹第七百八十五章:一家人第四百一十二章:请君北狩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破裂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最后的生机第八百五十六章:述职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彼此借重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串连第四百六十六章:争权第四百二十四章:田氏兄弟第三百二十三章:军队第一百六十四章:放火技术哪家强第七百一十六章:劝说第九百二十五章:解除后患第四十七章:只争朝夕第四百二十八章:所谋甚大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三百三十四章:重夺雁门关第五十八章:秘营要升级第六百一十七章:安绥之败第六百三十六章:我支持的就是他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才投靠第九百零二章:风起(1)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天下至公第六百五十六章:演武第三百六十八章:一战而定第六百七十章:准备战斗第八百零五章:荆南之战(又下)第三十六章:虎狼第三百二十七章:大败之中的胜机第四百八十八章:新的政治中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杀气腾腾第九百三十二章:战斗吧,兄弟们!(5)第一百六十五章:只能相信他第五百二十九章:东北谈,西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