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爱卿文章写得真好(两更合一)

时辰到了,朝臣们列队上朝。

安逸伯打起精神,沿着步道进了金銮殿,抬眼看向高处的大小御座,而后,视线停在小御座上。

嘴上虽未表态,但安逸伯心里对太子殿下还是有些“怨言”的。

诚然,被一只疯熊追上一整天着实不是什么好体验,惊恐害怕也算是人之常情,可普通人能怕得站不住,太子殿下却不该如此。

那是太子,是储君,是国之将来。

而且,他今年也不是才五六岁的稚童。

在殿下这个年纪,远的不说,就说徐简,徐简头一回上战场时比殿下现在还小几岁,不也浴血杀退西凉人了吗?

殿下却是那样的表现……

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但也有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可安逸伯就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太子殿下的性情怎么与圣上差了这么多。

也不止不像圣上,也不像先帝爷。

反正,以安逸伯对先帝、以及对圣上的了解,这两位在面对那般险境时,不说能不能与那熊搏斗一番,起码不会手足无措、全靠别人保护。

殿下最后还厥过去了,这真是……

丢人!

他都替殿下丢人!

哎,也不知道殿下此刻怎么样了。

正思量着,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圣上仪仗到了。

所有人打起精神,恭谨迎驾,仪仗从殿内穿过,却没有看到太子殿下的身影。

安逸伯敏锐,察觉到有不少探究、错愕的目光陆续投在了他的身上。

许国公站在伯爷前头,也悄悄侧过点身子来,压着声问:“不是说殿下没有受伤吗?”

安逸伯讪讪。

直到圣上坐下,简单提了一句,朝臣们才知道殿下病了。

提过李邵,圣上又看向徐简本该站的位置,那里空着,他对此也不意外,照曹公公看到的状况来推断,徐简今日必定是没法坚持的。

早朝议政,从一通嘴仗开始。

早几个月前,也就是陈米胡同挖出金笺、金砖后,道衡被王芪杀死在四道胡同之前,顺天府手上还有一桩让单慎忙得昏天暗地的案子。

城郊河边飘来的那几具尸体,男女都有、身份不明,京中百姓议论纷纷、人心惶惶,单慎脚不沾地又进展微小,着实让单大人头痛坏了。

好在,经过数月调查、走访,顺天府总算把案子梳理出来,擒获了凶手三人,按说也该由单慎主审,没想到案卷被调去了刑部。

单慎忙了几个月、临到可以收场了却被人摘了桃,着实不太高兴。

毕竟这案子又苦又难,却不牵连权贵,根本不算烫手山芋。

可他拧不过刑部,只能作罢。

却不想,刑部判是判了,大理寺复核时又打回来了,理由是案情不清、证据不足。

刑部拿着同样的理由向顺天府讨说法。

这就“欺人太甚”了些。

单慎气得满脸通红。

他今年不缺“功绩”,他考绩能得优,这才是之前刑部想要走就要走、他没斤斤计较的缘由,现在眼看着还有半月要封印,给他来这么一出……

得亏这里是金銮殿,不是他自己那地盘,否则单大人张口就要出一串大骂。

大骂骂不了,阴阳怪气没少,从刑部到大理寺,连带着尚未进场的都察院,整个三司衙门从上到下讽了一通。

三司最不缺的就是嘴皮子,尤其是莫名其妙被连带上的都察院,一时间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

以至于,谁也没注意到,站在大御座旁的曹公公嘴角都垂了下来。

曹公公也心烦着。

圣上几乎一夜未眠,为太子的病情担心,更为太子的言辞伤心,面上疲态明显。

结果,这一位位平日自诩最懂察言观色的老大人,今儿愣是个个“睁眼瞎”了。

圣上愿意听嘴仗?

圣上要一个结果!

顺天府也好、三司也罢,案子办完才是第一位的。

曹公公暗忖着,下意识就看向辅国公的位置。

哎!

国公爷多机灵啊,往日这时候他就该活动活动脚踝,一副腿脚不适的姿态、给圣上递个由头了。

今日国公爷没有来,这个机敏人由谁来当呢?

曹公公看了眼圣上神色,又在底下官员面上一一看过,这一看,他心惊肉跳起来。

此刻最忿忿的那位是葛御史。

坏了,这位老大人还在酝酿,没有开口。

想到老御史的脾气,曹公公就知道,这位铁定火上浇油。

果不其然,等这厢嘴仗勉勉强强打完,葛御史站出来,手持玉板,抑扬顿挫,长篇大论,全是太子。

同时,也没有一个好词。

曹公公一面听,一面替葛御史总结,大致阐述了如下几条。

先前就因为行事不端被禁足,解禁后表面踏实了一阵子,实则依旧是原先的性子。

礼部观政才几天?这就坐不住了,生了游猎的心。

昨儿腊八,不少穷苦百姓在等待施粥,而殿下堂堂储君不思进取、只想游乐,影响不好。

冬日狩猎不易,真有那等好本事就罢了,偏偏殿下对自己的能耐毫无自知之明,以至于落入险境。

劳动这么多人手去救才换来平安,殿下但凡明白储君之尊意味着什么,又怎么会随随便便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里?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殿下这是自己往险地里蹦!

遇险后又没有应对的能力,没受一点伤却要老迈的安逸伯背回来,在人前没有展现一点儿储君该有的魄力与胆识。

今天竟然还没有来上朝,竟然还病倒了?!伯爷一把老骨头都没病呢!

金銮殿里,气氛紧绷,除了葛御史的声音之外,其余官员无人出声。

安逸伯更是缩了缩脖子,恨不能有条缝给他钻进去。

这叫什么事?

虽说他也觉得太子殿下该骂,但他自己会骂,太子今日若来了,他等下站出去骂得比谁都响,他不需要别人替他开口。

可太子不在,那骂起来有什么意义?

再者,他直面真刀真枪的人,委实不想弄得在背后议论了太子长短似的。

老大人骂什么不行,非得扯他。

曹公公木着脸,几乎没胆子去看圣上的脸色。

底下,葛御史还在掷地有声:“寒冬、腊八,是什么让殿下在这等时候非要去围场狩猎的?是想给圣上、给皇太后再猎两头鹿回来尝尝肉腥味的孝心吗?!”

话音落下,回声萦绕,伴着几道明显的抽气声。

这话可真是……

圣上缺口肉吃吗?分明就是在骂太子做的是不合适、没必要的事。

林玙暗暗扫了葛御史一眼,不得不说,老御史有本事,歪打正着。

太子几次让圣上饶恕他,走的都是“孝道”。可身为皇太子,比起孝心,还有许多更重要的品质。

踏实稳重,有自知之明,有胆识魄力,还得有强健的筋骨……

这几点,刚才全被葛大人骂了一遍了。

大御座上,圣上的脸色阴沉得吓人。

这些御史言官,骂起来人是毫不留情,别说骂储君了,骂君王都是家常便饭,谁要能骂得君王晕头转向到拔刀子,他们就敢闷头撞柱,甚至以此作为“荣耀”。

这么多年,圣上习惯了,不会为了言官们的话而气急败坏。

当然,也不可能一点不气。

没有谁劈头盖脑挨骂一顿能真的心无波澜。

葛御史骂的是邵儿,但同意邵儿去围场的是他,他也没有想过腊八到底适不适合狩猎。

这是连带着他一块被骂在里头了。

偏葛御史还问了一句:“圣上,老臣说得有没有道理?”

圣上:……

浓浓疲惫盖过了气闷,圣上抬手按了按眉心,哑声道:“爱卿文章写得真好。”

圣上明显是退让了,葛御史却没有下台阶的意思:“可惜殿下今日不在,不能让他听见。”

圣上气极反笑,笑出声来,却也透了几分无奈。

对葛御史无奈,对邵儿更无奈。

谁都不知道,此刻圣上耳边回响的不是葛御史的字字珠玑,而是李邵从噩梦里惊醒后说的那些关于徐简伤势的推断。

邵儿做错了很多事,更想错了很多事。

不能让他再继续错下去了。

“这么一篇好文章,”圣上稳了稳心绪,道,“下朝后爱卿去一趟东宫,你刚在殿上怎么说的,你就当着太子的面再怎么说一遍。”

一时间,许多朝臣猜不透圣上的意图,纷纷暗悄悄打眼神官司。

葛御史却不怕,硬气地领了旨。

有这么一块硬邦邦的砖头在前,其他人甭管怀里揣着的是砖块还是玉石,这会儿也不好再站出来指手画脚了。

可即便只有一人对太子昨日行事侃侃而谈,但效果太过显著,也依旧让如顾恒这样另有想法的人颇为振奋。

等下朝,圣上仪仗离开,金銮殿里那让人紧张的气氛才慢慢散开。

林玙独自往外走,还没有出大殿,就被人叫住了。

他扭头看去,见是晋王与贤王两人,便行了礼。

“伯爷等下要去辅国公府探望吗?”晋王问。

林玙答道:“打算中午时候过去。”

“我原也打算去,又担心辅国公还要接待我、太过打搅,”晋王道,“伯爷去时替我问候问候,我也就不另外使人过去了。”

贤王也道:“既如此,我也请伯爷代为向辅国公问候一声。”

林玙应下,又问:“二位是准备去东宫探望?不晓得殿下状况如何了……”

晋王轻叹,低声道:“葛大人去了,我们两人就先不去了,听侄儿挨顿骂,我都臊得慌。”

贤王轻咳了声。

几句话说完,两位王爷并肩离开。

林玙目送两人,良久,缓缓收回视线。

今日上朝,他一直在观察这些皇亲国戚。

若说当年定国寺前后一系列的事情里,有人藏在背后搅风搅雨的话,无疑就在这些人之中。

只可惜,林玙还没有多少收获。

不得不说,对方藏得很好。

如果不是这么能藏,当年早就露出马脚了,岂能安稳藏到今日。

另一厢,葛御史跟着内侍到了东宫外头,抬眼还见到了曹公公。

曹公公是被圣上派来的,吹了一路的冷风,他多多少少揣度出了些圣上的心意。

圣上想要让太子殿下挨一顿训。

葛御史那一套骂得狠,也骂得很有章法道理,圣上希望殿下多多少少能听进去,反思一番。

可同时,圣上也很清楚殿下的脾气,这么被骂一通,殿下一时半会儿间可能难以接受,情绪一上来、指不定又要冲口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那些话,不管是不是在气头上,说多了、听多了,都会伤人心。

哪怕是嫡亲的两父子。

因此,圣上没有亲自来,正如他凌晨离开东宫时说的那样,他想要殿下“睡醒了、退烧了,思路清楚了,好好想想要怎么说”。

寝殿里,李邵醒着。

这一整夜他都在光怪陆离的梦境之中,整个人又疲又累,脑袋痛得要炸开。

醒来后又睡不着,他就听郭公公的劝说,用点粥暖暖胃。

曹公公与葛御史进来时,李邵刚用了半碗。

“葛大人有一篇文章,圣上想让殿下也听一听。”曹公公禀道。

李邵莫名其妙。

什么绝世文章,竟然还要让父皇把人派到东宫来念?

葛御史倒是想等李邵吃完,李邵不知内情,让他只管念。

既如此,葛御史也就不客气了。

等老御史大气磅礴地开口,李邵这半碗粥是一点儿也用不下去了。

他青着脸,把碗勺放在桌上,若不是郭公公见状不好赶紧收拾,只怕最后都得被砸到地上去。

葛御史骂得酣畅淋漓,骂完了还问:“殿下以为如何?”

李邵什么都不以为,摔了袖子回床上躺下了。

他一个病人,气血上涌,烧得更厉害了。

葛御史骂完了,倒也没坚持一定要让李邵点评,随曹公公出去。

郭公公一路送出去,留冯内侍伺候李邵。

“殿下,”冯内侍轻声道,“不说旁的,那老大人怎么连老百姓什么什么都搬出来了?老百姓还能管您去围场?唉,昨儿咱们离京时,好像的确被不少百姓看到了。”

李邵怒火中烧,听闻这话,烧得糊涂的脑袋忽然灵光一闪:“好一个宁安,非要下车让我等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第83章 郡主夸她哩第201章 毛骨悚然第285章 有备而来第347章 春风得意(两更合一求月票)第47章 嫉妒之心第406章 那雷是母后在提点我(两更合一求月第268章 让徐简跟着(两更合一)第365章 没叫儿臣失望(两更合一)第292章 我对杀你没兴趣(两更合一求月票)第299章 诚意价值千金(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81章 都别想跑(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77章 朕看你是心眼小(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14章 她得去哭(两更合一)504.第488章 心病得有心药(两更合一)第142章 装得还挺像第70章 人赃俱获460.第447章 灯下不会一直黑(两更合一求月第246章 张弛失衡(两更合一)第435章 她可以胡说(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29章 契机(两更合一求月票)第91章 我还没坐过第274章 十分的与众不同(两更合一)第326章 味道(两更合一)第12章 分一杯羹第357章 爱卿文章写得真好(两更合一)第234章 什么倒霉玩意儿(双更合一求月票)第66章 一点不殷勤第87章 帽子一顶接一顶第205章 坏了风气(求月票)第138章 咬脖子的关系第173章 打得一手好算盘(求月票)第280章 你在指责阿简(两更合一)第144章 伸手第139章 鸭子都没他能叫第217章 这也是缘分第194章 总得表现表现第121章 鸭子叫第175章 便宜徐家那小子了第441章 我不想参与谋反(两更合一求月票)第437章 还是应该叫你小耗子?(两更合一)第60章 不做黑心买卖第351章 还不回去搬救兵?(两更合一)第436章 一张字条(两更合一求月票)第277章 一枚金笺(两更合一求月票)第284章 母亲的迟疑第278章 必须甩出去(两更合一)第423章 李浚就这么死了?第33章 全是近忧第336章 后知后觉(两更合一求月票)第407章 不妨见见永济宫那位(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67章 是个人才(两更合一)第238章 又在打什么主意第177章 就得吃这么多糖第132章 郡主吃得甜第335章 碎片(两更合一)第220章 小郡主还是敏锐第38章 幸灾乐祸第149章 让那两姐妹“动起来”第372章 一个鼻孔出气(两更合一)第200章 圣上不爱听485.第469章 母后是他最大的仰仗(两更合一第278章 必须甩出去(两更合一)第64章 每块都有第427章 你才是疯了的那个!(两更合一求月第343章 缺了点信任(两更合一)第295章 真过意不去(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77章 朕看你是心眼小(两更合一求月票)第403章 真的想要李邵的命吗?(两更合一求第393章 反常即为妖(两更合一求月票)第163章 郡主确实有趣第62章 金灿灿的光第368章 腰牌第229章 立功的机会第271章 是个疯子(两更合一)第407章 不妨见见永济宫那位(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94章 孤立无援(两更合一求月票)第213章 竟然敢绑他第35章 若还有一分体面第168章 我与郡主是哪种人第98章 我亲眼看到的第165章 一出不错的戏(求月票)第344章 有您宠着(两更合一)第408章 有个太监姓童(两更合一求月票)第120章 今日吃不得第413章 他连杀我都不敢(两更合一求月票)第159章 家学深厚(求月票)第66章 一点不殷勤第375章 推波助澜(两更合一求月票)第335章 碎片(两更合一)第165章 一出不错的戏(求月票)第91章 我还没坐过第273章 靶子还得继续竖着(两更合一)第201章 毛骨悚然471.第457章 耿耿于怀(两更合一)第246章 张弛失衡(两更合一)463.第450章 买卖不成仁义在(两更合一求月第184章 梗得慌第156章 惨兮兮也是一种风味第50章 我再砸一次第13章 拧两下就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