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挑杠

冯大眼递过来日本武士刀,杨棒子都没正眼瞧瞧,撇着嘴说:“没二两沉的玩意,娘们用的,不趁手!”

大个要从后背上拽下来宽刃大砍刀,让杨棒子按住胳膊了,说拿这个叫欺负鬼子,一上手就把鬼子的家伙磕飞了,多磕碜人啊!

踅摸了一圈,杨棒子眼睛一亮!一眼瞅见看热闹的民兵手里的物件了!上去一把扽过来,比划了两下,嘿!正合手!

这是一根枣木挑杠,鹅蛋粗细,两米来长,过了火漆涂了桐油的,用的年头多了,白蜡杆的挑杠都成了黑油油的了。这是镇里的老乡们帮着来抬据点东西的,两民兵本来抬弹药箱的,听说八路要和鬼子决斗,拄着棍子看上热闹了。

大个不明白挑来拣去的,好家伙不用,咋还拽根挑杠出来呢?捅了捅身旁的老冯,问看出啥门道来没有?

老冯笑眯眯地说:“不懂了吧?这挑杠比扁担耐重,韧劲还足,都挑百年以上的老枣树,选那向阳面的横枝子,反复的过火烤,水泡油浸,据说得18遍呢!俺小时候见过做这挑杠的,两月才做一根,做完还上香供扁担神呢!”

“那再好的挑杠不也是木头吗?还能敌得过刀?”大个一脸地不屑。

“你小子白长个大个子,不长脑子!杨棒子为啥叫杨棒子!琢磨琢磨!”老冯拍了下大个的后脑勺,大个捂着脑瓜子一核计,片刻后就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咧着嘴笑开了。

大个以为他明白了,差远了!他哪知道杨棒子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和这挑杠结缘了啊!家里穷的叮当响,杨棒子打小就和他爹除了租种地主家的地外,就靠上码头下煤窑当挑夫,出把子力气挣回点嚼裹,挑杠那就是吃饭的家伙。

还有个事别人都不知道,连捆过杨棒子的老五子,搞肃反整人材料的时候,也没审出杨棒子的这个秘密。说是秘密,其实是个挺不错的故事呢。

杨棒子家那村子边有个破庙,庙里也不知道哪辈子来个要饭的和尚,见这破庙也没个香火,干脆拾掇拾掇就住下了,无人知道和尚的来历,和尚自己说是个游方行脚僧,人也和气,啥农活都会,还会看个头疼脑热的,很快就和村里人处的不错。

村里的孩子们都稀罕外来的和尚,没事总跑来胡闹,一来二去的就和这僧人熟了,杨棒子是最先混熟的。

地里的农活忙完了,没事杨棒子就跑到破庙里帮着和尚干点杂活,和尚呢就当奖励给小家伙讲个说岳啊杨家将啊啥的。要说和尚喜欢这孩子也是有典故的,说是有次杨棒子累了躺青石板上睡觉,和尚从屋里一出来,吓了一大跳,这哪是个孩子啊,分明是个吊睛白额的猛虎在石板上卧着呢。

后来这事传到村里,乡亲们就把杨棒子出生的时候两军官守门,房上喜鹊挡雨的事也和僧人说了,和尚就更喜欢这孩子了,说这是个将种转世呢。

和尚有时候出去化缘一走十天半个月,就把破庙交给杨棒子照看着。九岁那年,中秋节,杨棒子的母亲让给和尚送个蒸熟的南瓜和一碗红米饭,还有他爹打回的的红薯干烧酒,也匀了半罐子,一并让杨棒子给送过去。

庙里就这一老一少的,吃着蒸南瓜就红米饭,老和尚抿着小酒,不知不觉就月上中天了。和尚兴致来了,瞧瞧除了小杨棒子,再无外人,双手一背,立在院当中,拳走流星脚踢连环,嗬!打上把式了!

杨棒子看的是眼花缭乱啊!和尚也是舞的意气风扬!眼看着身形晃动,出掌一击,竟然把那块偌大的青石板震的断裂开来!随后提足一跃,人已在一丈多高的屋脊上了!

这下杨棒子开眼了,等和尚下来,一头磕在地上,叫上师父了!和尚本就有收他为徒之意,顺势带了孩子,和人家父母说明收徒的意思,杨棒子的爹妈都是本分穷苦人,听说要传孩子武艺,自然欢喜,那年月学点武艺防身啊!

几年下来,杨棒子在和尚的传授下,内外兼修,练得一身好功夫,不过尊着师父不准露本事的严令,倒也无人知晓学武的事。

家乡遭了灾,又起了瘟疫,杨棒子家里一下子死了好几口人,老和尚忙着救助乡亲,也感染上了伤寒,一病不起,临终前才告诉杨棒子,自己从前是满清京城八大营中的善扑营的教头,家人都在兵祸中没了,才出了家做了游方僧。

传给杨棒子的就是扑跤,江湖上早就传这济颠和尚传下的三十六式扑跤早已失传,其实并没有绝了,嘱咐徒弟一定走条正道,把这汉族老祖宗的绝学传承下去。

埋了师父,杨棒子这才下了萍乡,做了矿工,以后才顶了壮丁跟了老彭。当矿工那几年,也没别的家伙可用,就自己琢磨着把师傅传授的内外功夫,糅合了用到日夜不离身的挑杠上了。

所以可别以为杨棒子不选刀不拿枪,单选个挑杠出来去会鬼子,那是轻视鬼子呢,错了!这才是要使平生绝学会一会小鬼子的高手呢!

挑杠担在肩上,光着膀子,双手搭在棍子上,杨棒子笑嘻嘻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大岛中队长。

大岛刚才一直慢条斯理的用手帕和细白布在擦拭战刀,还用清水慢慢地洒在刀身上,做完了这些,把刀插回刀鞘平放在地上,才站起身来,面朝东方,双手合十,嘴里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串鬼子话。

大个又看迷糊了,心说小鬼子真他娘地墨迹,事妈一样!小声问老冯,小鬼子是不是念咒呢?老冯看了一眼大个,哈哈笑着说:“念啥咒啊!小鬼子做祷告呢!”

啥是祷告大个也不懂,反正被人耻笑了伤了面了,也不想再问了一嘟嘟脸扭过头看场子里的两人。

祷告完毕,双手在胸前击了三下掌,大岛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后,把刀拾起,慢慢滴拉出战刀来,刀鞘被甩在身后,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丁字步站稳,刀头朝下,眯缝着眼就盯上了杨棒子,嘴里喊了句:“どんどん来いよ!”

杨棒子笑嘻嘻地扭头问老冯,这毬货说啥呢!老冯喊了一嗓子:“让你上呢!”听明白了小鬼子叫板呢!杨棒子把肩头的挑杠放了下来,一只手握着棒子头,棒子另一头垂到地面上,脸上还是挂着笑容,不过嘴是合上了!

大岛的这把战刀不是日军配发的统一制式军官刀,是他自己家传的一把武士道,比寻常的刀还要长上一尺多,达到3尺9寸,这种大太刀在日本过去是供马上骑兵用的。

杨棒子一瞅这把刀就不寻常,刀身上的暗花和光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瞅的心里这个爱啊,恨不得一把夺过来耍上两下。

场下两人都是纹丝不动,场外众人是屛住了呼吸,鸦雀无声!正在这时,西边远远地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刚才还静地出奇的大院里,窃窃私语声一波一波地涌起。

大岛也听见了动静,本来死水一般的心情一下子起了波澜,他判断是倒马关的第三小队和工兵中队,听见川口镇的枪炮声回援了。他们那里有野战电台,一定会上报走马驿的联队本部。

如果是这样,联队的救援部队最快一个小时就能到达这里,只要和眼前这个八路对峙下去,多拖延一会时间,或许自己和被俘的士兵们还能有一线生还的希望。

这样想着,手中指向地面的刀口慢慢地上移,刀尖朝向八路,做了个看守门户的招式。

他想拖下去,杨棒子还不干呢!早瞧见小鬼子听见西边的枪声后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心里想,你还想等人来救你啊!做梦吧你!

说时迟那时快!手中低垂的挑杠突然间猛地一抖,自下而上整个棍子好像一条仰起头来的毒蛇一般,棍头如同吐着信子的蛇头,快如闪电击向鬼子的面门!

大岛还想着倒马关上的自己人呢,棍头就已经到了身前,来不及多想,双臂上抬,握紧刀柄,去搪来袭的棍子。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那些友军此刻却是向着相反方向而去的!

倒马关山谷里的枪声确实是大岛中队第三小队,还有那个工兵中队弄出来的动静。不过不是来救援川口据点的,让杨棒子猜对了!是想逃回走马驿的路上,被新二师的伏击了。

第三小队是想回据点的,可工兵中队的直野上尉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八路要是敢围攻据点,没有千把人的不会大白天的主动进攻,自己手里这大部分是朝鲜人组成的中队,加上50来人的小队,去了也是送死。

何况八路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在战斗部队里待过好几年的直野吃过好几次这种亏,所以在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后,用野战电台和走马驿的联队本部联系,汇报了川口据点被袭的情况。几分钟后,联队就下令让他们携带修路工具,全速回撤走马驿。

刚过了倒马关的山头,顺着公路下到一段蜿蜒在山谷里的坡路上,整支部队就被无数从暗处袭来的子弹包裹了,伴随着手榴弹爆炸的闪光和烟雾,腹部中弹的直野拼命地想把惊慌失措的部队拢到一起。

可惜高丽棒子们可不是武士道熏陶下的日本军人,枪声一响,就甩下大车和手中的武器,逃得和四散的鸭子一样了!多亏第三小队的士兵和日籍的工兵们,拼死的抵抗,才护着重伤的直野上尉突出重围。

新二师的十几分钟解决了战斗,击毙了40多鬼子,包括一个小队长,俘虏了5个受伤的鬼子,还有60多的朝鲜工兵,还有些跑得比兔子都快的,实在是没时间去抓了。

缴获的不少枪都是连枪栓都没拉过的,更别说放上一颗子弹了。二秃龙看着垂头丧气的朝鲜鬼子,上去照一个士兵的脸上就抽了一嘴巴子,嘴里还骂呢!“妈拉个巴子的!一枪不放就蹽!熊样!”

二秃龙带着人押着俘虏,拉着装满枪支弹药和物资的大车,美滋滋地往川口镇撤回来。他可没想到,这边据点里好戏才开场!

几个回合下来,杨棒子居然连对方的一点破绽都没找到!手中的挑杠上中下走了三合,都被鬼子搪开了,奇怪的是鬼子除了左挡右挡外,一次也没主动进攻,手中的长刀始终立在身前。

西边的枪声渐渐停歇了下来,杨棒子瞅见对面鬼子的脸色明显地变成死灰一样了。鬓角冒出了不大的汗珠子,眼皮微微地颤动着,杨棒子心说,机会来了!小鬼子乱了心神了!

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节 血脉相承第99章 义薄云天 第三节 第一个走的第134章 斗争是残酷的! 第一节 绝对不是潇洒事!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四节 不革命成吗!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一节 釜底抽薪第199章 深挖洞广积粮 第四节 拉响警报第227章 攻心为上 第一节 出早操第155章 谁也不欠谁的 第三节 分配合理第230章 龟兔赛跑 第二节 借刀杀人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二节 各行其道第62章 围魏救赵 第三节 偏心眼第2节 青龙沟第123章 时穷节乃现第二节 战斗从未停息第220章 说走咱就走 第二节 区别对待第35章 第一节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节 火烧军马场第4节 二更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三节 七寸在哪里?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三节 二百发子弹!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节 六十发子弹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节 司令部前的剖腹第67章 洞房花烛 第三节 新事旧办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三节 锁骨菩萨第128章 运动那点事第一节 洗不掉的“俘”字第40章 第三节第189章 二战银坊 第四节 将计就计第39章 第二节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一节 能说清也说不清第132章 尘封的档案 第二节 气节还要不要第171章 说书人 第三节 教导队第212章 暗渡秋树湾 第一节 长城铺第168章 故伎重演 补充说明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二节 要变天啊第53章 血战柴劈岭 第四节 土地问题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二节 大将风度第51章 毛遂自荐 第三节 扛一个拖一个第39章 第四节第227章 攻心为上 第五节 老兵新貌2第71章 必须要活! 第一节 高丽人第48章 第四节第166章 大川特攻队 第四节 五月的特种作战第79章 忠匪 义绅第四节 真白啊第177章 朔风寒刀 第一节 找俩外援第242章 最后一战 第三节 有争议的军衔第128章 运动那点事第一节 洗不掉的“俘”字第6章 上山 第一节 三堆火第67章 洞房花烛 第一节 一笔糊涂账第97章 重赏之下 第一节 两把断刀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三节 去留两难第180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二节 先东而西第175章 涅盘学生兵 第一节 榜样的力量第148章 火中取栗 第一节 官复原职第235章 鱼死网破 第四节 鞭长莫及第178章 秀才驾到 第一节 笔杆子来了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四节 鬼子是来了第39章 第四节第228章 撞车了 第一节 声泪俱下第187章 动如脱兔 第一节 虚晃一枪第99章 义薄云天 第二节 意气用事第144章 西园寺据点 第一节 狗比人强第162章 谁是杨司令?第四节 围三缺一第38章 第二节第184章 咋也要吃顿饺子 第三节 致命武器第32章 第三节第43章 第三节第120章 暗渡陈仓 第一节 谋事在人第189章 二战银坊 第四节 将计就计第155章 谁也不欠谁的 第一节 倒回来的火车第44章 第二节第140章 大将南征胆气豪 第三节 战术运用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 第一节 宁为玉碎第183章 苦战大营 第一节 就地取材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一节 玉皇顶第228章 撞车了 第三节 大头鞋第124章 冤有头债有主 第四节 驱鬼天师第165章 走西口 第四章 土地公第47章 第三节第82章 夜袭 第二节 虚晃一枪第211章 蛇出洞了 第四节 关于同归于尽第101章 舍身取义 第四节 故人重逢第83章 谁开的枪!第三节 爱国的马第51章 毛遂自荐 第三节 扛一个拖一个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节 六十发子弹第114章 群英会 第一节 军统叛将第3节 出发第31章 滚回去!第一节 打死也不走了第119章 明修栈道第三节 贵客临门第11章 这个女人不寻常 第一节 西大沟第169章 断臂求生 第四节 狼群战术第179章 雪夜袭孤山 第一节 师出有名第61章 猛人是怎么炼成的? 第二节 谁打死的都是鬼子!第202章 人在铲在第三节 把铲子带回去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三节 土飞机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节 哥哥妹妹滴第40章 第三节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一节 没有更好只有更糟第157章 春天来了 第一节 地盘的问题第159章 天灾人祸 第二节 拿钱买路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四节 就在眼前!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二节 飞机的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