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收复台湾(2)

“你还是要坚持要亲征啊,现在朝廷文武人才这么多,给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啊。”周涛还是不想朱显波亲征,又不好阻拦,只好扯其他将军。

“朕亲征可以鼓舞士气,主要还是想见识下荷兰人到底有多厉害。你也知道我们真正的对手绝非高迎祥,也不是皇太极。而是在西方,荷兰、英国、西班牙等航海强国。另外你也知道朕一个人抵一个加强营呢,收复台湾,朕如果坐在家里太浪费我这身武艺了。”

“可茫茫大海,万一有意外怎么办?”

“不会的,你看张蕾现在不是混成海盗王了吗?东亚东南亚都是她的地盘了。我万一有事,你就带领皇儿们继续我的思路前进,努力按照五年规划去实施。反正要抓住海权,把西方列强挡在国门之外。”

“你。。。”周涛欲言又止。

“好啦,我不会有事的。来,我们好久没练习了。”

“练习什么啊?”

“还能有什么?房术啊。”朱显波突然袭击,周涛全无防备的倒下。

。。。。。。

激情过后朱显波再三嘱咐周涛,照顾好几个皇子,然后召集大臣准备商量出征事宜。

朱显波亲征是没人可以阻拦的。于是命德妃周涛监国,北海,东海舰队连同龙康仔等随皇上出征,战舰二十艘,运兵船五百艘,火枪六千。另外步骑兵十五万已经在泉州待命。只能朱显波海军舰队移到便一起渡江参加战斗。

1638年阴历二月十五(建贞十年初),朱显波亲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一切准备就绪,船舰将士集结于料罗湾,候风进发。之所以选择这个季节出发,朱显波就是想到夏秋季台风来临之前拿下台湾,不然狂风暴雨大明的步骑兵和火枪毫无优势而言。当然人算不如天算,台风每年都有,朱显波什么时候能拿下台湾,自己心里也没底。

二十三日,朱显波亲自率领第一梯队自金门料罗湾放洋,向东挺进。

二十四日晨,部队横越台湾海峡,陆续到达澎湖群岛。次日,朱显波登各岛巡视,认为澎湖在军事上很重要,遂留下位将领留守,自己率军继续东征。澎湖到台湾虽然只有五十多海里,但如遇逆风,就十分困难。只有牢牢的占驻这里,大军才能不断的得到增援,粮草也才有保证。

二十七日,大军驶抵柑橘屿(今东吉屿、西吉屿)海面时,突然刮起暴风,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风不止,明军携带的粮食已所剩无几。如果无限期停驻澎湖候风,不仅会影响军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预定日期开进鹿耳门港。

朱显波急令浙江、福建布政使和两广总督李自成粮草支援。还好出发前给李自成几个人下了死命令,应该有现成的粮草。

根据锦衣卫事先的调查,要顺利进入鹿耳门,必须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错过时机,就要向后推迟半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当机立断,决定进行强渡。一些将领鉴于风大浪险,力谏不要贸然从事,要求暂缓开航。但朱显波是胆大心细,最主要还是有历史经验。机会难得,不容错过。他郑成功能收复台湾,我朱显波一定行的。

“皇上,这大海里风浪过大,还是臣等领队前行吧。”

“少说废话,朕这般年轻,难道怕这风浪不成,不要把朕当累赘,朕是你们的将军。带头人!大家跟紧了跟朕冲过去。”其他人也朱显波执意坚持也无奈。朱显波自己呢则想着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有时候士气就能决定战场形势。而朱显波玩游戏无数,当然知道士气的厉害。何况正如他先前个周涛说的一样,能问能武的他能抵两个加强营呢。

三十日晚,朱显波亲自率船队冒着暴风雨横渡海峡。他们同风浪搏斗了半夜,于三月月一日拂晓航行到鹿耳门港外。朱显波先换乘小船,由鹿耳门登上北线尾,踏看地形,并派出精良的潜水健儿进入台江内海,侦察荷军情况。同时令两只舰队并排前行掩护后面的大批准备登陆的步骑兵。许多将士都在祈祷不要被荷兰人发现,唯独朱显波满脸微笑的指挥若定。

荷军的据点台湾城、赤嵌城位于台南市。这里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北面隔台江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大员港(又称安平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人修筑的城堡台湾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朱显波会亲征,会是一个穿越回来的皇帝,洞悉台湾的一切。因此说是犄角防御,其实并不严密。

而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

明军之所以选择在鹿耳门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该地的潮汛规律,即每月初一、十六两日大潮时,水位要比平时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驶入。从澎湖冒风浪而进,正是为了在初一大潮时渡鹿耳门,二是锦衣卫早已探测了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实施登陆作战的路线、地点的确都是正确的。朱显波不打没准备的仗,而锦衣卫的情报也是经过过滤的,最主要的是结合了历史。

三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果然大涨,朱显波于是命令众将士按图迂回而进。明军大小战舰、运兵船顺利通过鹿耳门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登上北线尾,一路驶入台江,准备在禾寮港(今台南市禾寮港街)登陆。

台湾城上的荷军原以为大明船队必从南航道驶入,忙于用大炮拦截,未料到朱显波他们却躲开了马力,船队从鹿耳门驶入台江,在大炮射程之外。荷兰侵略者面对浩浩荡荡的明军船队,“骇为兵自天降”,顿时束手无策。明军船队沿着预先测度好的港路鱼贯而人,切断了台湾城与赤嵌城荷军的联系,迅速于禾寮港登陆,并立即在台江沿岸建立起滩头阵地,准备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在北线尾登陆的一支明军,驻扎于鹿耳门,以牵制荷兰侵略军兵船,兼防北线尾。

“龙康仔,你登陆后驱南边去联络当地群众,让他们支援我军作战。”

“皇上这。。。”

“别小看台湾民众的力量,朕已经命锦衣卫秘密联络过当地的义士和乡绅了,他们都会支持大明军队的。”

“微臣遵命!”

正如朱显波所预料的一样,龙康仔上岸以后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祖国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大明船队登陆。当然这一切要归功于无处不在的锦衣卫。根据初步估计,明军的登陆行动得到台湾居民中2.5万名壮士的帮助。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众闻讯接踵而至,表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祖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

正是由于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援,朱显波的大军不但顺利登陆,而且为分隔包围盘踞台湾的荷军创造了条件。朱显波占尽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仗要是还打不赢,只能怪朱显波太烂了,大明的军队战斗力太差了。当然朱显波不会让大家失望的,他是英明神武的大明帝国的一代圣君。

—————————————————————————————————————————————————————————

(本月响应纵横号召,日更一万,稳定更新!请各位书友收藏、红票支持啊!)

第386章 遇到麻烦第339章 攻陷议会大厦第171章 互作协议第488章 亚历山大和约第367章 封爵第111章 厉兵秣马第76章 视察新兵营第207章 安达曼海战第303章 劝进第214章 巨额赔偿第271章 意外收获第66章 永失吾爱第501章 儿孙福第459章 借刀杀人第110章 战地医疗队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156章 东印度公司第413章 平稳过渡第119章 集权(2)第265章 远征莫斯科第306章 机会来了第222章 九州岛建国第277章 恩爱夫妻第198章 新疆设省第375章 奇袭卡拉奇第196章 赏罚分明第307章 规划加尔各答第261章 特殊任务第483章 赴宴第192章 智取莎车第291章 坦白第22章 穿帮第246章 准备种菜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96章 暗渡陈仓第152章 计划验收第150章 清理门户第294章 知此知彼第495章 英吉利海战第52章 拍卖会第53章 募捐第332章 丛林游击战第454章 天堂还是地狱?第337章 英国再次内战第227章 麻烦来了第407章 公主大婚第261章 特殊任务第271章 俄罗斯美女第58章 科技部第243章 进军西伯利亚第178章 风平浪静第219章 初试刀锋第294章 知此知彼第101章 初练绝学第256章 迎接功臣第143章 收复台湾(2)第199章 扩编水师第358章 世家乱(2)第8章 营销大师第2章 穿越成功第126章 出兵朝鲜(2)第486章 围攻亚历山大第501章 儿孙福第486章 围攻亚历山大第24章 混在后宫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315章 进退两难第78章 改进火枪第308章 乌云来袭第228章 我是穿越来的第84章 武状元戚宏亮(2)第332章 丛林游击战第469章 购买直布罗陀海峡第310章 上钩第15章 锦衣卫选拔第81章 虎视眈眈第242章 违抗圣命第234章 烫手山芋第324章 战略转移第227章 麻烦来了第83章 武状元戚宏亮第141章 海盗李华梅第109章 海军陆战队第235章 改造长安水系第170章 清除内奸第42章 剪除阉党(2)第218章 我有个条件第29章 霸王弓第297章 满园春色第80章 福祸相随第457章 刁蛮公主第356章 柳暗花明第169章 刺杀皇帝第167章 访问爪哇第139章 东征(3)第290章 进入角色第57章 天子门生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82章 二次科考第497章 荷兰人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