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二章

龙城本原是傍着黄山所建的皇室行宫。圈山而建, 地势险要,面积之大甚至超过了皇城。而北辰家原本是龟兹国的后裔,先祖北辰勃征战有功, 因当时镇守扎陵湖府而被封为扎陵王。世袭至今, 扎陵湖早已枯竭, 所以人人都改称北辰胤为三王爷。

此时龙城中的大小人物都忙着为征战归来三王爷接风, 每个细节都不能出差错, 错了便是赔上身家性命。在龙城,少了一个人是谁也不会注意的。

“铛!铛!铛!”城门楼的眺望台上传来钟声,预示所有人王爷已经回来了。紧接着便是无数的马蹄声, 大门开启的吱呀声,跟人们接连的请安声。

饱经风霜的脸庞五官分明, 原本锐利的眼神此时写满了不悦, 每当闻到血腥味才会微笑的嘴角更是平静的可怕。

等马队停下, 身旁的副官慌忙下马,跪在地上说道:“启禀王爷, 陛下有令,龙城中禁止我等朝廷官员入内,如今您已安全抵达龙城,我等该回去复命了。”

“哼!你都打算好了还禀报什么?”一句话问得所有的人都打了个冷颤。隔了一会儿,北辰胤才继续说道:“告诉皇上, 本王累了, 需要休息。这兵符也一并还他吧!”说着, 掏出兵符丢到副官面前。

“末将领旨。”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原本站满了骑兵的庭院只剩下北辰胤和龙城的下人。所有人都诧异主子的决定, 但所有人也都明白一个道理:伴君如伴虎。

“爷,接风宴已经备好了, 请您移步应龙居。”年迈的管家殷任成站出来,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应龙居、应龙居……哼!就算是龙,也只能做一条迎合黄帝的飞虫!”使劲踢了一脚马腹,北辰胤纵马奔向了应龙居。

老管家倒不着急,叫了身后的两个小厮跟上。这两个小厮竟也是轻功好手,短距离之内速度与宝马并驾齐驱,始终保持在十步之后,等北辰胤的马儿停稳,才走上去。一人将马儿带向马圈,另一人引着北辰胤进了应龙居,并指挥下人开始上菜。

等北辰胤吃得差不多了,老管家慢慢走了进来,手中拿着几幅画卷,笑道:“三王爷,您不在的日子里,皇上派人送来了一些美人的画像,您看……”

冷笑了一下,北辰胤仰头喝尽了杯中的酒,道:“既然送来了,本王岂敢不要。不必过目了,最近招来的武林人士中还有尚未成亲的没有,都替本王赠了吧!”

“这……”老管家难得面露难色,犹豫着要不要接着说下去。

“有什么问题么?”

“王爷,此次跟以往不同,皇上是想让您在这几位美人中挑一位纳为王妃。”

啪!北辰胤手上用力,生生捏碎了酒杯,怒道:“他居然敢得寸进尺!本王……”

老管家变了脸色,慌忙阻止道:“王爷,隔墙有耳啊!依老奴愚见,王爷不如就纳其中一位为妃。一来证明王爷的忠心,二来皇上这次找不到把柄,以后也会收敛些。”

起先的愤怒眨眼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北辰胤再度扬起嘴角,道:“老管家,这话是谁教你说的?”

“王爷英明,一听就知道老奴没这本事。王爷可还记得半年前误闯龙城的水琉璃姑娘?”

“水琉璃?”北辰胤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只好摇了摇头。

“王爷公务繁忙,不记得倒也理所当然,老奴就从头说起了。半年前王爷刚刚剿灭大批海寇,回龙城稍事整顿。记得是刚入秋那天,两个小厮在汲水道中发现了水姑娘。开始还以为她是刺客,但在盘查的过程中发现她并不会武功,而且记忆也相当混乱,当时您说若是没有可疑之处便随她去留,老奴便做主把她留了下来。开始时教她些歌舞,她竟然做到过目不忘,一个月下来便再也找不到比她跳得好的老师了。老奴本想在那时候将她送到您那里,但您又被皇上召走,这一走就又是半年……”

看老管家半天说不出个重点,北辰胤皱了皱眉头,出言道:“管家,说重点!”

“是、是。后来您走了,老奴也就没怎么注意水姑娘了。但两个月前,皇上突然派了三位武官暂时代您打理龙城。老奴本是想将龙城内外打理得顺顺当当,不出一丝纰漏。但水姑娘却跑来提醒老奴,若是龙城的门客太顺从,会引起皇上不必要的猜忌。”

“哦?”北辰胤露出赞赏的目光,道:“她竟然想得到这一层。再后来呢?”

“再后来水姑娘故意挑起了三起比武。比武时门客手上丝毫不留情面,就算朝廷的士兵阻拦也照打不误。就这样,硬是将三位武官吓了回去。”

“哈哈哈哈……好!很好!管家,快请水琉璃姑娘出来一见。”

老管家再度面露难色,苦笑道:“不瞒王爷,水姑娘现在不在城中。”

“她去什么地方了?”

“这两个月她经常外出,似乎是在找什么人。”

“龙城人手之多,找个人又费什么劲了!怎么着了两个月还没找到?”

“若是知道一个人的样貌,不、哪怕只知道一个名字,对龙城来说也是易如反掌。但水姑娘偏偏记不起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人,所以只能看天意了。不过水姑娘说,自己既然是在这附近昏迷,要找的人必定也在附近。”

“她不懂武功,可派护卫随行?”

“王爷,老奴记性不好,可还不糊涂。老奴已经派了西、北两位小厮,一位随行,一位暗中保护。”

“即是如此……备马!”

“啊?这么晚了?王爷还要去哪?”

“本王要主动会会这位水姑娘。”起身朝门外走了几步,北辰胤突然又走了回来,随手从老管家怀中抽了一副画卷,道:“就按水姑娘的点子,本王就纳这女人为妃。”

打开了画卷,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的赫然是楼忆秦的脸孔。就像怕别人认错,旁还注着一行小字:扬州楼氏幺女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