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勿惮勿隐矣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赵不违遂叹着。

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能去殿试就是梦想了,因只要有资格进去,就说明距离读书的终点只有一步之遥。

主要是今年的春闱,因出现作弊的桉子,虽被提前发现,没有酿成血桉,但也推迟了考试。

经过了一番考试,选拔出五百人,现在就是今年春闱最后一次考试:殿试!

会试结束已有一段日子,五百被录取贡生,今日要入皇宫,在大殿上直接做题。

“今年贡生五百人,但进士不可能全部录取,最多选三百人左右,或再多一些,若往少了选,只选二百人也有可能。但只要进了殿试,就有可能被录取,这样的机会,有多少人不羡慕?”

这样想着,赵不违就走到假山上,那里有个凉亭,位于高处,站向外看,能隐约看到外面。

赵不违登到高处,眺望着远处,果然看到走近的队伍,此刻已远去,所去正是皇城。

人流大约有不到百人,有老有少,赵不违眼神都有些迷离了起来,殿试了啊。

“可惜,我没有这机会。”赵不违也是有功名的,是个举人,或者说,齐王府谋主都有功名。

栖身齐王府当谋主,看起来风光,其实不及正规出身万一。

进士出身,出来就是县令,虽然更多必须是家世、关系、运气、才能,但只要不犯大错,五品知府总有。

当人谋主,除非齐王能登基,不然一辈子都见不了光。

就算齐王登基,谋主也十之八九不能善终知道太多了。

赵不违有点恍忽,当年自己三十余,拿了家中最后一百六十两银子再撞一回龙门,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赵不违当年是怨恨过,觉得肯定有舞弊,可等着时日长了,却渐渐明悟,是自己终欠了三分火候。

“罢了,都过去了,还想什么呢?”

赵不违恢复了清明,暗暗思考:“以前算是告一段落了,可皇上能就这么罢休么?”

他迟疑的根本原因,就发觉皇帝似乎又变了心。

齐王,并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果然,命运是看不清,道不明。”赵不违自失一笑:“我以前看历史,总觉得前人迟疑不决,瞻前顾后,不是英雄。”

“现在才明白,那是因我们知道了结果,所以个个马后炮。”

“真的不知未来,决择何其难也!”

“齐王已有决断,太孙呢?”

皇城·宏文殿

由礼部司官引领,五百名贡士从午门进入,见宫殿高矗,通道侍卫一个个腰悬佩刀,钉子一样站着,带着肃杀。

这种九重森肃威仪,使得兴奋的贡士都是一噤,本来还有细语都没有声音,抵达殿前停止这都是提前交待过,没有人在这场合闹个性,都是闭息等待着。

须臾见一个从三品的官退出大殿,一看就知道是礼部侍郎,走至众人面前南向立定,朗声:“奉圣谕!”

“万岁!”

贡士黑鸦鸦一地跪了,静得一声咳痰不闻,见此,礼部侍郎满意一笑,说:“汝等按序入殿,不得失仪!”

“是!”众人叩了头,起身又向大殿一躬,这才徐徐上了台阶,就看见大殿里,已经是一个个小桌,太监往来奔忙,检查文房四宝。

大郑的制度,是沿袭了前朝。

先在上万来京举子中选出五百人,这五百人就是贡士,殿试时会再从五百人里选出二三百人,这二三百人,才是正经的进士。

而别人则不算,最多是因贡士的名头好听一些,可以更有资格在书院甚至是国子监入学,来年要继续参加春闱继续考。

这样的选拔,固然残酷,但这就是国家制度了。

余律方惜就在这五百人里,跟着进入,先是站着,等着分配桌椅。

方惜倒看上去并不怎么紧张,这不是因有信心,而是因他并无信心。

周围人都在悄悄话,方惜也悄悄与余律说:“我本是498名,怕这次就要被淘汰了。”

不等余律打气,因进来的人有一些低声说话,礼官在一旁警告:“休得喧哗,否则逐出殿试!”

方惜顿时噤声,不敢再说了。

别人也都止住了声音,一瞬间五百人,连呼吸声都放轻了,周围一下子就寂静了下来。

“进!”随着礼官又一声喊,五百人鱼贯而入。

进去时,桉桌都已摆好了,但他们依旧是站着,并没有坐下。

“皇上驾到”

“太孙到”

就在这时,听殿上静鞭三声,接着鼓乐声细细而起,连喊两声,现场贡士以及朝臣,都越发屏气凝神。

中间的过道上,走过几人,看起来老迈了皇帝,今日状态还可以,徐步走了进去。

太监虽陪着小心,但没有伸手搀扶。

而跟着进来的正是太孙,或正是年轻,风度翩翩,目似点漆,戴东珠冠,口角带着微笑,让人见之心折。

大殿肃静了下来,接着是皇帝拂袖上座的声音。

“拜”礼官再次喊着。

“万岁!”五百人齐齐叩拜山喊。

皇帝澹澹看了一眼,悠然说着:“平身,赐太孙座。”

余律微微抬头,目光一扫,就见所有人都在下方,唯一一个挨着龙椅,在台阶平层之侧设下的座位,就是被赐给太孙的位置。

储君,储君,带一个君字,在这时是真能分清与普通皇子皇孙的区别。

“谢皇上。”太孙神色从容过去,双手轻轻扶膝正襟危坐。

“看不出任何缝隙。”余律是早知道些内情,在意的是太孙与皇帝之间的互动。

他竟然半点看不出皇帝和太孙的问题,难道是因皇上与太孙都是属于喜怒不形于色之人,所以无论心里是怎么想,表面都不显露?

经过之前凶险至极的事,他可不信皇帝和太孙之间,没有半点问题。

有问题,却丝毫不露,怕未必是和睦之福。

才这么想着,整个大殿又静了下来,充满肃穆,就听到皇帝说话了。

“朕惟人君,奉天命以统亿兆,必先之以咸有乐生,俾遂其安欲,然后庶几尽父母斯民之任,为无愧焉。”

皇帝一字一字,说的缓慢,但并无停滞,声音带着疲倦和苍老,可出奇的吸引耳朵,是个人都能听出,里面浸透着至高无上大权而带来的自信和威严。

“而朕德薄,不知何道可以致尧舜,使天下灾害不生,百姓足食足衣,顺乎道而归乎化?”

“诸子诸士,明于理,识夫时,而有以资我者,当直陈所见所闻,备述于篇,朕亲览焉,勿惮勿隐矣。”

第四百三十二章 龙神降雨图第一千八十一章 夺门第七百七十三章 无一罅漏第1313章 神色似乎与太祖重迭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府第七百六十九章 半片京城倾第七百十七章 神将显圣第七百五十八章 应膺天命第一千一十一章 可以行龙了第五百十三章 龙吟第二百九十二章 请父皇准许第四百四十章 琴声第一千零八章 大义灭亲第四百九十七章 可能多疑了第1263章 回到一年前第六百八十四章 汝等怎敢第一百零六章 理真文老第五百四十九章 无非敷衍几句第1285章 公堂二义士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我并不顺路第六百三十二章 戴罪立功第一千六十八章 却可一用第1288章 劝不住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乱了分寸第八百四十七章 桂峻熙第一百四十章 革职戴罪第三百十五章 得知第二百零一章 只是惋惜第一百三十七章 余先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层层消减第五百八十四章 狐狸是功臣第七百十八章 万家灯火第三百零八章 询问第七十六章 取血一用第1293章 夕可死矣第七百五十六章 太孙?第八百十七章 如滚雪球第六十九章 玉佩第二百五十七章 棋谱第四百三十五章 宣诰第一百九十二章 抄帐第二百二十二章 求告无门第三百七十四章 龙女万岁第四百八十九章 圣旨第一百零二章 有缘无分第一千八十章 一息尚存,当躬国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好你个苏子籍第四百八十一章 始终不肯第一百五十二章 恩德不及大势第八百四十五章 要起风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你倒是敢说第四百十六章 惊疑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哭自笑第二百九十三章 肋有龙鳞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罗地网第六百九十章 天命第八十一章 古岗风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闷雷第一百六十四章 鱼死网破第四百五十六章 钦天监第四百九十七章 可能多疑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橘为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吊第六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血书第一百三十六章 海蛇第二百五十一章 发动第六百九十七章 多多关注第三十一章 地下密室第一百五十九章 血书第七百九十七章 不要不懂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祸深不可测第六百六十四章 真人请喝茶第七百九十三章 实在不值得第三百九十二章 从三品衔第八百零一章 白龙鱼服第六百三十六章 方真来探第一千七十八章 丧心病狂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为大魏奉献牺牲第一千零六章 今日方知天家手段矣第1285章 公堂二义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简先生第九十章 府学布武第一百四十一章 乙号舰第六百七十六章 谁能闯入第二百九十五章 提前招揽第六百九十六章 韭菜齐来第一千七十九章 乾坤再造就在此夜第四十三章 真龙之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遇龙(上)第一百十六章 长角第三十章 棋赛第八百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七百八十七章 一概就地正法第一千零二章 梵教似乎有点谄媚第七百十九章 全部重启第七十七章 一丝金线第九百三十一章 找到那滴血第一百九十二章 夜遇官兵第一千七十四章 不要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