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

一月一日

国家今日之要事,为抗日、防共与建设三者,欲实行此三者,必须整个的党,统一的国。欲完成整个的党,统一的国,必须求诸己。前者求诸人,致使整个的党成为破碎,统一的国形成分裂,误国实多。此后谋国应矫其非,党员断除为己之心以为党,以党之利害为自己之利害,使党员与党的利害相合为一,以完成整个的党。党断除为党的心以为国,以国之利害为党之利害,使民与党相合为一,以完成统一的国。庶几抗日、防共与建设能有办法。

一月二日

学为启智,非能益智,若己无智可启,则他人之智无从益之也。

一月三日

服其心,其身亦服之矣。服其身,则心不服也。心不服,则身服不固。服心以理,服身以力,故为政必须合理。

一月四日

牵之以情勉强,处之以理自然。处家须寓情于理,不可缺理恃情。

一月五日

勉强一时易,勉强长久难。勿使人长久勉强处己。

一月六日

与人相处,利害须预先分清,利害分清,受害者不能与人混,得利者人不能混,始可久处。

一月七日

照顾住脚下,永远不至有错。估算到将来,永远不至有祸。

一月八日

复刘灵华函

灵华先生有道:

惠书敬悉。锡山侍亲无状,大故猝膺,失怙兴悲,百身莫赎。承赐挽联,并以亲丧时,足以体验人生观之真无常,谆谆指示,隆施稠叠,感切殁存。锡山未学佛,对灵魄轮回之说未敢仰赞,惟近体儒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及祭神如神在之意,虔诚将事,顷觉有所感通。亲丧诚是改变人生观之一大关键,辱承教言,谨以奉复,祗颂道祺,统维衿鉴。

棘人阎锡山稽颡二十四年一月八日

持得住不为物扰,摆得开不为物惑。即使持不住,亦须摆得开。纵然摆得开,不若持得住。

一月九日

复崔首席参事函

文征如晤:

山侍亲无状,先严弃养,承执事先后吊唁,并赠梁皇忏随闻录,殁存均感。余未学佛,不谙佛理,惟就耳闻所及,对儒释作如是之区别,释道灭情以显理,儒道达情以复理。故释道离开人情做工夫,儒道就着人情做工夫。释道避人事,儒道重人事。释则以心朽身,身能愈朽,心境亦愈净。儒则以物表心,物力愈大,表心亦愈大。释道在断生根而成佛,重在苦修,故须清静寂灭。儒道在善生趣而成仁,重在养生,丧死无憾,故须栖栖皇皇。总觉生人学佛,有遗生之憾,人死之后,无遗生之虑,学佛理当能通,故对各寺派遣僧众前来为先严诵经,一一延接,而余心并予以同情也。

执事所赠梁皇忏随闻录,已代荐灵前矣。至所陈将一切礼典乐谱等汇印成册一节,所见甚是,自当托人办理。民国改制之后,乡间对于丧葬礼仪徘徊于新旧之间,莫知所从。山奉葬先严所用一切礼仪,系参酌乡礼,本自心之所安而定,将来印就之后,并愿质诸世人也。

山一月九日

一月十日

复力空函

力空大师法鉴:

惠函暨印光老人书戒杀放生俗歌,均敬悉。锡山侍亲无状,罹此鞠凶,承以素筵益亲之语,谆谆相告,仰企慈悲,实深铭感。佛儒虽各有所宗,而民胞物与之念实乃相同,佛则痛切言之耳。儒门虽有远庖避声之义,而非肉不饱,脍不厌细之句,亦屡见不鲜。锡山对此问题,早有所讨论,至今尚无真切之认识。对昔日讨论之结果,尚待证诸贤达,固不敢轻予信认,致启戒杀之端。对大函所示亦不敢轻于接纳,致骤改乡里之俗。锡山幼读诗书,少知儒学,但平生应事接物,一以我心之所安为准。今日之事,姑从乡俗,系出认识之未定,非囿于环境,亦非敢以未学佛道,即根据儒理抹杀佛理也。且兹事理甚大,于人生及动植矿物之成全毁灭均关重要,在锡山必须加以深切之探讨,得其心之所安而后始能毅然行之也。专此敬颂法祺。棘人阎锡山稽颡。一月十日。附“讨论结果”感想录二十年三月二十九日。

理不可以深求,深求则不易见诸事实。事不可以浅为,浅为则难于一劳永逸。

一月十一日

抱定自由自动自成之决心,非特人无我如之何,造化亦无我如之何。否则,击于功者为功累,击于名者为名累,击于理者为理累,既不自由,又不自动,何能自成乎。

一月十四日

心晦莫如今。

注:阎太公本日奉葬。

一月十五日

不为物诱始能自主,不为力冲始能自动。

一月十六日

(即复三日庐墓之第一日)大事毕,居游自如,死生俱可矣。孝义十则:

第一成亲之德。

第二补亲之德。

第三成亲之善。

第四助亲之善。

第五养亲之心。

第六顺亲之心。

第七养亲之身。

第八养亲口腹。

第九助亲之灵觉。

第十慰亲之灵安。

一月十七日

万物本乎天,先心而后物。人本乎祖,先身而后心。无此身何有此心,故人不可忘本。

一月十八日

狗不卧在门子边,何能看家。心不置在腔子里,何能应事。

一月十九日

善用钱者,不因小果用多钱。善用力者,不因小事用大力。

一月二十日

喜怒本于义,不本于己,形于言不形于色。由内向外者,知之易而行之难。由外向内者,知之难而行之易。当潜心于知难行易者,努力于知易行难者。

一月二十一日

有愧于人者不自安,对于有愧于己之人,尚使之自安,否则将坏事。其险也若此,用人岂可不慎乎!

一月二十二日

令人做什么,须告知人如何做,人始能做得满自己之意。

复陈乙和函

一月十八日函阅悉。孝贵怡亲,事死如生,所见极是。山自猝遭大故,方寸昏迷,庐墓之举,并非循礼,正暂离宅第,以免睹物兴感。居近遗骸,聊慰如失之心耳。忆从政廿有馀年,非特无暇读书,亦且无暇思过,每感物诱名牵,常处被动,而欲割断牵诱以成自由自主之自动生活者久矣。今值居桑守制,处境凄凉惨淡,深愿痛自克伐,以期补过。古人云,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此复。乙和。

一月二十三日

照料住周围,始能做中心。

一月二十四日

有人问:余曰,唯中论是公之亲手着乎?

答曰:非也,余告其义,他人所书。

曰:曾过眼否?

答曰:未也。

曰:阅之有何感想?

曰:觉琐碎。

公之中何解?

曰:化矛盾为不矛盾也。

曰:何云?

曰:人事尽如之,不如之者,即错误也。情与理为矛盾,尽情尽理是化矛盾为不矛盾。过与不及为矛盾,不过不不及为不矛盾。高与低为矛盾,不高不低为不矛盾。长与短为矛盾,不长不短为不矛盾。重与轻为矛盾,不重不轻为不矛盾。多与少为矛盾,不多不少为不矛盾。奢与俭为矛盾,不奢不俭为不矛盾。酸与咸为矛盾,不酸不咸为不矛盾。工作时间长工作力量减,工作时间短工作数量小,是为矛盾,不长不短为不矛盾。近世科学之成立,何一非得中者,故可括尽人事之成立,不中者皆失败也。

一月二十五日

多言易错,有错言连对的也丢了,故言欲对须要少。

一月二十六日

进不能举事益人,退不能断牵脱引,枉生。

一月二十七日

昨夜梦介公二次来晋,请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之句,醒而展是章读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深觉一段无一闲字之语,可为终身之止而不遣。

一月二十八日

弱肉强食,得半失半之言,以之勉弱者上进则得,以之醒强者为暴则失矣。

一月二十九日

走来回路者,必须选平道,因去时下坡多少易,回时上坡多少难。只去不返者,当然选下坡路走。儒是生死兼顾者,固不敢为死而撂生,亦不敢为生而遗死。释只为修死者,故敢撂开人事而只管修死,因其遗生而修死,故收效果亦易,其易多少即是错多少。

一月三十日

内外俨然若两人,打不通终久莫办法。

二月一日

学儒在善生趣,故善不了生趣不能成圣。学释在断生根,故断不了生根不能成佛。

二月二日

大勇不轻怒,大智不轻现。

二月三日

今日父丧尽七,心中有如望车不见,觉红炉亦冷,遂萌为祖父母、父、外祖父母建一家祠之念,觉冷转热。

二月四日

教子弟防人可,与子弟说人坏不可。种上恶因结恶果,使人坏之念先入子弟之心,则相激愈坏,久成仇敌,祸不旋踵矣。

二月五日

有一分聪明即能评人错,有十分聪明亦难做无错。听人评错者要作自己鉴镜,评论人错者当知做对不易。

二月六日

种什么上来什么是地田,要在选种。教什么成个什么是心田,贵在择师。

二月七日

内者向外以化外,外者向内以益内,为儒学。内者向内以净内,外者向内以朽外,为释学。释为造化了过。儒为造化善后。儒释目的不同,方法亦不同,成果当然不同。

二月八日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人糊涂亦须求诸己,使其不糊涂。若求诸人,反足激而使之更糊涂。

复力空法师函——儒释之别

力空法师执事:

接读法函,甚感肯挚。鄙人庐墓出于不自禁欲庐墓而庐墓,非欲循庐墓之礼而墓也,孝之义实说不上。老不能自养,同于少不能自长,父母如何尽心使儿女长,儿女亦应如何尽心使父母养,此如算术上之等号,不容稍有欠缺。自觉自己尽心于父母者,不若父母尽心于自己者远甚,就报恩上说尚未相当,何孝之足云。鄙人未读释书,不谙佛理,摭拾一二,亦未之也。今就执事之论,加以思虑,略说鄙见,就正于执事。鄙意释学是真理,是实功,不是迷信,不能假借。作佛须自成之,不能要佛赏成之。通经之义在明经之理,成佛须明经理。但明经理亦未必能成佛,所谓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与明白经理尚截然两事也,执事以为何如?

执事所谓佛道超过一切性心之学,佛独彻底,诚然。离开人事讲性心,性心固敢彻底,若合人事讲性心,则不敢彻底。佛理超过一切,鄙人亦如此认识,但美其高者羡其高,恶其高者嫌其高,佛理高是高而高出中道以上。身与心互成,情与理兼重。情理相合为中,舍情言理为不尽情,舍理言情为不说理。重情轻理者,势必恃强凌弱,恃众暴寡,恃富欺贫,恃智诈愚。重理轻情者,必视强凌弱、众暴寡、富欺贫、智诈愚之人类痛苦为不关痛痒,以其所凌所暴所欺所诈者皆所鄙弃者也。又来函云:父学佛则慈,子学佛则孝,兄学佛则友,弟学佛则恭。鄙意证之实际,丢开人事之慈孝友恭,其慈孝友恭亦成得半失半,学佛者无论矣。就渡人成佛者而论,重父子兄弟之成佛,而不重父子兄弟之成仁,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成佛,不是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成仁,重在渡人不再生,不重渡人善此生。执事以为当否?鄙人每感出家学佛者,父子兄弟对之皆表不满。执事试就一则居于深山乞食修佛,置强凌弱、众暴寡、人类之悲惨于不顾。一则栖栖皇皇,惟恐人类之悲惨不除。就人生说,孰合孰离。鄙人未学佛,即不知佛,不只不应非佛,并且不敢是佛,惟感执事来函肯切,不敢自欺。兹以我所见者答之,以求正焉。

至因果之说,执事证以经验,确信为真理,鄙人亦有相当之同情。鄙人向来认迷信与迷不信,其错维均。惟因果之说,说明其事实如此则可,如以信有因果为学佛之动机则不可。盖为果作因,儒释皆轻之。为名让国,儒家轻之。布施求福,释亦轻之。彼不信因果无忌惮而为恶者固非也,信因果而以其所为要福者,亦非也。不过其非有清浊别耳。

总之,释家认人生如在苦海,欲断人生以成佛。儒家认人生有责任,欲教尽生以成圣。断生者志在了生。尽生者志在善生。了生者遗生。善生者兼生。释理高超在遗生,易学亦在遗生。儒理得中在兼生,难学亦在兼生。如走路然,走来回路者,去不敢选下坡,以易其行,恐回时走上坡,反难其行也。去而不返者,当然选下坡路走,以行其易也。释志在了生,如走一去不返路。儒志在尽生,如走来回路。儒释根本不同。强解释学为入世之学,反失释理之真谛矣。

阎锡山拜启

二月九日

去不尽渣滓,不能成纯金。

二月十日

空实实互用也,无空的无以发生实的,无实的无以表显空的,故无理论无以发生事实,无事实无以表显理论。

复崔铭臣函——达道达德行之惟诚

铭臣鉴:

函悉。执事因遭母丧,灰念读书,录以助我,甚感。达道达德行之者惟诚,所论尤切,此覆。山启二月十日。

附:崔铭臣来函

总座大人钧鉴:

顷阅报战钧座于守制期间庐墓而处,一则离宅居住不致触目伤心,可稍减痛感。二则从政以来,非特无暇读书,亦且无暇思过,今处此凄凉惨淡之境,痛思己过,加以克伐。又日与赵总参议往复函商智仁勇三达德与义利之分、生死之辨,以及做人治事之道,反复诵读,益知钧座道根天成,造诣深邃,迥非他人所能企及也。窃以为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发端于孝,而其施厚薄以为强弱浓淡,故爱类观念必先发生于其所最近,吾家族则爱之,非吾家族则其爱差焉,同国之人则不忍。异国之人则不忍之心亦差焉,由所爱以及其所不爱,由所不忍以达于其所忍。孔子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善推其所为,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循此途经使同情心日渐扩大,即仁之至也。仁者之人,意诚身修,民胞物与,以天地为心,为万民立命,如日月之行乎中天无不照也,如江河之行乎大地无不润也,如此境界与天地同体,何忧之有。孔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樊迟问知,子曰知人。孟子谓知者无不知也,急务之为急。可见欲知之明,毫无疑惑,则格物致知之外,忧须在诚意正心修身处作功夫,否则,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心与身为物所蔽。如行之次第,则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始于事亲,推而至于昆弟夫妇君臣朋友。

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32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第8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7)第3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2)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48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2)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49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3)第37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2)第31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第22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第51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第37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2)第19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3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2)第31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22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第52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31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第20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第20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20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第37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2)第1章 出版说明第56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25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第29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第22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第10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2)第25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7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2)第26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21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第51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第21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第52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第15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第7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6)第1章 出版说明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2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4)第5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4)第54章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第18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第14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58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第7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6)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37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2)第37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2)第19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25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第44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第13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第42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第34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第9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1)第34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第6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5)第1章 出版说明第15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第56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22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第34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第58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第43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第33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22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14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第49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3)第46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5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4)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38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第30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第23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第29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