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

昨天报载阎太夫人将阎老先生的遗产八十七万元捐赠给国家,这真是当代美谈,女界创举。这遗产可说是老太太的私财,全国要人的太太们有私财的不少,其中尽有巨富之人,谁能及的上阎老太太这样慷慨。中国民族的中兴是不成问题了,在全国男女学生们童子军小学生们纷纷绝食节食醵款劳军之时,又得到女界耆宿如阎太夫人这样倾产以救国,无老幼无男女无贫富这样热血沸腾,这可以证明中国确入了新时代了。我们钦佩阎太夫人的义举,盼望全国贵妇贤媛们不要让这位太夫人专美。(十二月十九日国民政府明令褒奖)

十一月十九日

政治——十八、为政准则五——升旗讲话:为政须有政德、政信、政慧、政术。政德在惠民生,政信在固民心,政慧在先其备,政术在安其危。四者缺一不可以为政。

政治——十九、为政准则六——升旗讲话:政治是管理人民的,管理人民第一条件是常常要保持领导人民的地位。必须将国识变成政识,要走到国家生存需要之前,当时第一当为之事政府必须先为之。舍第一当为之事而不为,则国内第一等人才即与政治离开。舍第二当为之事而不为,则国内第二等人才即与政治离开。人才与政治离开,非特政治上得不到帮助,并且小则发生障碍,大则酿成革命。

十一月二十日

政治——二十、为政准则七——升旗讲话:作战的武器是枪炮,为政的武器是舆论。枪炮不精锐不足以求战争之胜利,舆论不健全不足以求政治之进步。而舆论有不变的舆论,有时变的舆论。不变的舆论易成,时变的舆论难对。故为政必须领导国识,扶植舆论,以健全为政之武器。

十一月二十一日

政治——二十一、为政准则八——升旗讲话:为政要以身作则。令人听上作不如使人看上作,令人听上作半从犹难,使人看上作全从亦易。

十一月二十二日

政治——二十二、为政准则九——升旗讲话:政事的完成纯基于公务员之责任心。责任心固要自发,但也要责成,故为政必须专责成,善指导,严考核,当赏罚,使人对于责任无可逃避,则事之完成始有所据。

十一月二十三日

政治——二十三、为政在人——升旗讲话:政治之良否,全在公务员,故公务员必须要心上有力量肯办事,脑中有方法会办事。养成心中的力量,须内者向外,是知易行难。发挥脑中的方法,当外者向内,是知难行易。必须此二者兼有,始能成一良好的公务员,政治才能有效果,富强文明才能发达,在此生存竞争时代才能立国。

十一月二十四日

政治——二十四、政务识见一——升旗讲话:政务是拿主意的,是发动事的,是政务官的职务。政务官拿的主意对,才能说到事务官的技术好不好,工务官的技能好不好。拿主意全凭识见,这识见模仿的不行,落后的不行,超前的不行,主观的不行,客气的不行,必须要如镜照物,适合客观的实际。

十一月二十五日

政治——二十五、政务识见二——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中。中有二义,有情理之中,有矛盾之中,处人要得乎情理之中,处事要得乎矛盾之中。处人必须情理兼顾,舍情言理为不近情,舍理言情为不说理,必须情理兼顾始得其中。处事必须矛盾对销,凡事均含有矛盾的两方,必须使矛盾的不矛盾,事始能成,这矛盾中之不矛盾,即为事之中。

十一月二十六日

政治——二十六、政务识见三——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窍。政窍有二,不外情与理。由内向外的事以理为窍,由外向内的事,以情为窍。合乎情理,下令如流水之源。背乎情理,强从如登山之难。合乎情理不难,凡事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得之矣。

十一月二十七日

因变果亦变。质变量亦变。

政治——二十七、政务识见四——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时,时是不停止的,但是有段落的。政治上之时,有以数百年为段落者,有以数十年为段落者,有以数年数月数日为段落者,时之段落因事而异,段落虽不同,而不可先不可后则一,先时罔效,后时失效。

十一月二十八日

善办事者,必是办毕一事,再办一事。

政治——二十八、政务识见五——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势。势外力也,乘势而行,势为我助,难者亦易。逆势而行,势为我阻,易者亦难。但势有宜乘其头者,有宜乘其腰者,有宜乘其尾者,乘之不当,效力并减。

十一月二十九日

压迫来是撑,困苦来是忍,祸害来是解。

政治——二十九、政务识见六——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豫。事之成全在豫,宜豫之段落,有长有短,但无豫而事,即无能成者。政治上尤其是御侮育才建基立业更非豫不可,未雨绸缪大事小做亦成功,临渴掘井小事大做亦无益。孔子许未雨绸缪者,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征之一般的人事,亦莫不豫则成,不豫则败。

十一月三十日

贪言多错,贪事多劳,贪财多祸,贪理多辱。

政治——三十、政务识见七——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防。人是有理智并有感情的,感情如水,防之入槽可以发用,泄之出糟可以毁物。所以为政藩篱不可不设,堤防不可不修。

十二月一日

事有万般,路只三条:一条是成功是成功,失败是失败,是非与成败相连的。一条是成功固是成功,失败也是成功。一条是失败固是失败,成功也是失败,统是不以成败定是非的。成功是成功,失败是失败,必须审慎。成功是成功,失败亦是成功,不容审慎。失败是失败,成功亦是失败,不容尝试。

政治——三十一、政务识见八——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励。人之感情如水,堤之可以使高,激之可以使跃,热之可以化气,冷之可以成冰,故非励不足以使之向上。但有须励之以利者,有须励之以名者,有须励之以仁义道德者,励乖其方,则失其效。

十二月二日

国难不是突然而来,亦难期短期而去。牺牲乃能奋斗,奋斗才有胜败。如不奋斗,结果连个败也落不下。

政治——三十二、政务识见九——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止。非识止不足以处余。凡事皆须力所为,无论人力物力,止于力尽无以继其后,止于力余损其事之功,当止于力尚足以发力,始能力不损而事能继。

十二月三日

一人办不了的事,必须多数人办,但多数人办,必须如一人,才能办得。

政治——三十三、政务识见十——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火候。事必须当为而为,然为亦须识火候,不及无成,过则毁。火候有需其集而强者,有需其散而弱者。集而强者强度与时之短相称,散而弱者弱度与时之长相称。

十二月四日

自杀的努力是人类第一悲惨事,不成功是个丢人,成功是个殒命,智者不为。

政治——三十四、政务识见十一——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需。政治是供人需要的,需求供,不需之供人不接受。但需有现在之需,有将来之需。现需人皆感之,故供现需易。将需惟智者感之,故供将需难。供将需须变国识。

十二月五日

政治——三十五、政务识见十二——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渐,渐是代表继续力的,继续力是二,一是向上的,一是向下的。向上的是利,向下的是弊。弊皆成于渐,利亦兴于渐,必须识渐,始能兴其利而防其弊。

十二月六日

政治——三十六、政务识见十三——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限。政治权能,就人事上说是无限的,就人心上说是有限的。人事何可能、何不可能是不可限量的,故政治权能是无限的。人心所无之事,政治权能即不能使其实现,故政治权能是有限的。为政应知无限而用无限,以发挥政治之权能。知有限而守有限,以保全政治之权能。

十二月七日

政治——三十七、政务识见十四——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节。政治效能是由人性之发酵而发生,但人性必须收敛力始蓄,必须奋发力始张。为政之节奏,亦必须一弛一张,使政节与人性相合,政效乃彰。

十二月八日

政治——三十八、政务识见十五——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静。以动为生的人,人事当然是尚动。但动不是动力,静才是动的动力。得不到静即不能主动,不能主动即不能作万动的中心。

十二月九日

政治——三十九、政务识见十六——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不变。螺丝式旋转的人事当然是变的,且是不停止的变的。处理万变人事的政治必须要范围其变,使其适合人生之所需,杜其违背人生之所需。但欲范围其变,必须把握住不变,作其变的标准。

十二月十日

政治——四十、政务识见十七——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无为。进化不已的人事政治当然是要为,而且要无暇空的为,但为必须以如镜照物,纯随外应的无为作为的标准,其为始能益人。若只凭主观贼性背需的为,其为非徒无功。甚且致乱。

十二月十一日

政治——四十一、政务识见十八——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环境。环境有两种:一种是助自力发展的,一种是碍自力发展的。助自力的环境,敬而尊之以处尊,信而任之以处卑。碍自力的环境,恕而消之以处善,缩而灭之以处恶。然无论对什么环境,均须周计谦接,始能借其助而消其碍。

十二月十二日

政治——四十二、政务识见十九——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机。凡事皆有机,机先而制易,事现而制难。机至而为易,机去而为难。故为政必须识机。

十二月十三日

政治——四十三、政务识见二十——升旗讲话:政务识见要识诚。以前所讲的多少识见通是知识,这知识的识见能否识到做到,必须有运用之者,运用之者即是诚。诚为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无物、则有识等于无识。此诚固非由识所能有,然舍识无从而得诚,得诚不难,反躬而求诚可得矣。

十二月十四日

政治——四十四、政务识见——二十一——升旗讲话:总之识见如镜照物,是主客观的统一。主观的是理,理以中为极则。客观的事,事以对为极则。必须中对统一,始能理事相合,政务识见当以此为准。

十二月十五日

政治——四十五、事务技术一——升旗讲话:事务是连击政务与工务的。政务是拿主意的,工务是实作的,事务是使主意见诸事实的,故事务技术实为政务工务连击之枢纽,亦为发挥政治效力之中心功能。

十二月十六日

政治——四十六、事务技术二——升旗讲话:事务技术之表现在定完善的规则。就政务官说,是要求事务官作某事要有结果的收条,就事务官说,是要求政务官授权作某事的契约。就事说,是作某事得窍与周到的方案。

十二月十七日

政治——四十七、事务技术三——升旗讲话:政务官凡办一事,应本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成什么的原则,交与事务官。事务官应本做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成什么的原则,将此事已有的章程详细检阅后,先提出承办某事的意见书,关于已有章程之适合与否,办理此项事件之应防弊端,应有的指导督促考核赏罚及事窍之所在,拟定应补充之章程,请政务官核示后,分订各项章则。

十二月十八日

政治——四十八、事务技术四——升旗讲话:欲定处理某事的完善规则,须注意到事的本身及人、地,与有关事件之关系,易发生何种弊病,尤其须横不碍其他事,竖不碍将来事,更当合乎经济、合乎情理。由内向外的事当重理,由外向内的事当重情。使事之开始即如机车之入乎轨道,向前开行,欲岔不得,欲止不能,虽欲不达乎目的亦不可得矣。

十二月十九日

政治——四十九、事务技术五——升旗讲话:欲定处理某事的完善规则,其难处:第一是命名。命名必须将规则上的事完全范围的住,名义缺,条文即缺。第二是得窍。凡事均有事窍,若不得其窍,不只是难而且是损。第三是周到。必须周到,始能范围其不漏。第四是赏罚。规则的力量在赏罚,规定赏罚必须与事理相称,与人情相合。

十二月二十日

能改造舆论,不能跳出舆论。

政治——五十、事务技术六——升旗讲话:定章程后实行章程完全是事务官的责任,事务官每要不依章程请示事当如何办,政务官每以临时意见破坏已定章程,双方必须依已定之章程呈请或批示,章程始能见诸实行。

十二月二十一日

政治——五十一、事务技术七——升旗讲话:处理事务要寻着单位。事的单位如同数的单位,必须定单位,而后始能定是非。寻不着事之单位,则是非对否智者亦莫能辨。单位愈小愈好,但愈小愈难寻,寻单位应分析。

十二月二十二日

政治——五十二、事务技术八——升旗讲话:事务技术之要义,第一必须若纲在纲。欲若纲在纲,首须提住事的头,寻着事的尾,此全在分析。

十二月二十三日

政治——五十三、事务技术九——升旗讲话:事务的技术之要义,第二必须执简驭繁。欲执简驭繁,首须寻着枢纽,卡住咽喉。此全在分析。人在仗义执言时,漫骂之言无益,为其谋而责之之言亦无益。只有私利私害之言能以动其听,公利公害之言尚可得其应。

十二月二十四日

政治——五十四、事务技术十——升旗讲话:事务技术之要义,第三必须举重若轻。欲举重若轻,首须寻见事之重心,找见力的着点。全在分析。

十二月二十五日

政治——五十五、事务技术十一——升旗讲话:事务技术之要义,第四必须捷径直到。欲捷径直到,首须辨清事的途径,审定行的方法。此全在分析。

十二月二十六日

政治——五十六、事务技术十二——升旗讲话:事务技术的精良,在分析。分析要用二的方式。因为凡事同是在矛盾中求不矛盾,才能得到事的对处。但矛盾与不矛盾是个二,故必须以二来分析。

十二月二十七日

错多复损,对多复益。复损之举变为复益之举,可变失败为成功。复益之举变为复损之举,可变成功为失败。

政治——五十七、事务技术十三——升旗讲话:分析事务为什么要用二的方式。因为拿一来分析是无法分析,如拿三以上来分析,在事理上说,易于遗漏,在作法上说,是点的停止的不是线的推进的。若用三以上来分析,仅能知道什么如何作、如何防,不能推知什么应如何作、应如何防。

十二月二十八日

做甚坏甚的罪大,做甚衍甚的罪小。做甚衍甚的害大,做甚坏甚的害小。

政治——五十八、事务技术十四——升旗讲话:拿二的方式分析事务,不只是无遗漏,并且可以到了细微处。因为拿二来分析一件事,可以由一分为二,由二之中各分为二,又由各分为二的二之中分析到各个无穷尽之二,分析的愈细,处理的愈周。

十二月二十九日

一个人要想在国家社会上作事成功,必须要能永远继续的自信自己的热心比任何人强,并且要永远继续的自觉自己的能力比任何人弱。

政治——五十九、事务技术十五——升旗讲话:处理事务技术,必须得窍。事窍之种类有三:一人情,二事理,三物则。处人合乎情,处事合乎理,处物合乎则,则得窍。

十二月三十日

凡事都有对不对的两面,凡做一事又有对不对的两面。故做事必须选定对的事,再找见对的做法,才有结果。

政治——六十、事务技术十六——升旗讲话:处理事务必须澈底。发令处应该计划到各级的转令处如何转,受令处如何做,转时如何注意,转后如何督促,做前如何预备,做后如何回顾。必须如此,始能澈底。

十二月三十一日

人生前途在做事成功,不在与人争气。凡能使人不防碍我做事者,应尽量设法,不应与之争气。

政治——六十一、事务技术十七——升旗讲话:事务技术已否上路,可由事务官交代政务官之言词中判定之:某事办错了,应根据某项章程第几条予以何种惩罚,这就是事务技术已上了路的表现。如说某项章程范围不住某事没有章程,或只是说错误的理由,均是事务官未计虑周到所致也。是事务技术不良的原故。

第52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第56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38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第3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2)第2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1)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23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第15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第55章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第21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第56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48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2)第33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第41章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9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第28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第33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4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第23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第26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第32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第56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52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57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第2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1)第46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第29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第11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3)第28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第38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13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38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第35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23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第53章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50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24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第17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第57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第10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2)第61章 一九五〇年(一)(3)第38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第20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45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第28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第3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2)第25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第54章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第27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第34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第53章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5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4)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54章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第17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第27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第11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3)第58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23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第19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35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第27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第39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第50章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第47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1)第58章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53章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39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第31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第19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36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第16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第49章 民国三十年(1941年)(3)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1章 出版说明第38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3)第26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第56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39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第8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7)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