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我们不出新歌

卢西恩-格兰奇来自【A】乐队键盘手伍德-伍德的推荐。

在多达十几人的候选名单中,三支乐队一致认为,卢西恩-格兰奇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卢西恩-格兰奇的年龄是四十岁,在流行音乐领域从业超过十五年,正处于最佳年龄。

对CEO这个职位来讲,四十岁,既足够年轻,又不缺乏必要的经验。

另一方面,卢西恩-格兰奇的履历足够漂亮,迪士尼这样大集团的一线子公司总监,虽然在迪士尼内部只能算是中层,但放到任何一个体量小一些的公司,都足以胜任高层职位。

而且有过米老鼠俱乐部的相关经验,在统筹规划方面,卢西恩-格兰奇的能力毋庸置疑。

米老鼠俱乐部虽然不温不火,但却绝对算不上失败,它的失败更多的要归结于迪士尼内部的人事斗争,而不是俱乐部本身。

最为重要的是,米老鼠俱乐部本身就是一个选秀类节目。

有着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未来展开《美国偶像》的计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最后,因为没有过总监以上职位的任职经历,卢西恩-格兰奇的薪水必然不会太高,正适合现在的MAD唱片。

当然,卢西恩-格兰奇是最好的选择,但却不是唯一的选择。

无论是招聘还是应聘,这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只有双方都觉得合适,才会达成协议。

不过这并不妨碍加里-贝尔先抛出一个诱饵:“我们为你准备的待遇是年薪120万美元,同时设置一个为期五年的期权奖励,包括三百万美元的现金和百分之五点五的股份分红权。”

卢西恩-格兰奇现在的年薪只有60万美元,如果跳槽,相当于翻了一倍。

再算上期权奖励,哪怕不去计算价值无法确定的分红权,这个数字也相当诱人。

但卢西恩-格兰奇的关注点却不在这上面。

加里-贝尔说的是“我们”,卢西恩-格兰奇问道:“【我们】是指你们乐队的成员吗?”

“不,我们是指三支乐队。”

加里-贝尔摇了摇头,开口道:“另外两个你应该也听说过,【A】和【Darkness】。”

这个消息让卢西恩-格兰奇楞了一阵,【A】乐队的唱片合约在华纳,Darkness则在一家小公司,据卢西恩-格兰奇所知,这两支乐队的合约都没有到期,也没有听说有解约的传闻。

不过这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卢西恩-格兰奇很快就回过神来,开口问道:“你们对MAD唱片的定位是什么?我需要做的又是什么?”

虽然薪水很诱人,但如果和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符,卢西恩-格兰奇也未必会答应下来。

不说自己身上的竞业条款,如果对方的规划和自己的专业方向不符,干上一两年,甚至是几个月就被扫地出门,拿着少量的赔偿款走人,再去找新的工作可就难了。

“MAD唱片会发行我们的唱片,但这不是主要业务,我们三支乐队的唱片收益大部分还是归乐队所有。”

加里-贝尔大致讲述了一下对MAD唱片的规划,不过并没有说得很详细,只说了一个大概。

讲了一阵之后,加里-贝尔开口道:“你的工作很简单,我们不会插手公司的日常运营,只负责大方向上的决策,其它的事情完全交给你。”

停顿了片刻,加里-贝尔继续说道:“公司不会单独设立总裁,这个职位由你兼任,所以你不用担心有人分走你手上的权利。除了重大决策必须获得董事会的批准之外,你可以放手去做。”

这是职业经理人最常做的基本工作,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这已经超出了卢西恩-格兰奇的预期,几乎要立刻答应下来。

不过毕竟是一个成熟的中年人,卢西恩-格兰奇仍然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强忍着冲动,开口道:“我可以考虑一下吗?”

这次交谈涉及到的内容很少,除了一些很表面的资料以外,对MAD唱片的很多情况,例如经营公司最为重要的资金情况等等,卢西恩-格兰奇都不了解,自然不可能草率地做出决定。

“可以,不过要尽快。”

加里-贝尔也没指望一次见面就能达成协议,对身旁的助理示意了一下,助理连忙从公文包中拿出两份文件放在桌上。

加里-贝尔指了指桌面上的文件,开口道:“这里有一份保密协议和一份公司的资料,你可以拿回去看看。”

“好。”

卢西恩-格兰奇接过保密协议翻了翻,确认条款没有任何问题,直接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接过MAD唱片的资料,开口道:“一周之内,我会给你一个确定的答复。如果我决定接下这份工作,会同时提交一份规划报告。”

后者才是加里-贝尔留下公司资料的主要目的。

见卢西恩-格兰奇意识到了这一点,加里-贝尔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道:“希望会是一个好消息。”

…………

没有等太久,仅仅只过了五天,卢西恩-格兰奇就向加里-贝尔提交了一份书面的报告,根据加里-贝尔提供的资料,对MAD唱片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这份报告同时送到了埃文-泰勒和罗杰的手中。

简单地和理查森、安妮讨论之后,罗杰给加里-贝尔回了个电话,确认同意卢西恩-格兰奇担任MAD唱片的CEO兼总裁。

又过了几天,加里-贝尔发来短信,表示谈判已经完成,卢西恩-格兰奇很快就会办理好离职手续,加入MAD唱片。

待遇和一开始说好的差不多,年薪120万美元,签约五年,同时在合同中设置了严格的竞业条款和巨额违约金。

竞业条款并非万能,但有这样的条款和高额违约金在,会显著提升其它公司的挖角成本,对于留下人才很有帮助。

五年之后,如果双方成功续约,卢西恩-格兰奇将得到三百万美元的一次性奖励,以及百分之五点五的股份分红权。

这部分分红,只要卢西恩-格兰奇依然在MAD唱片CEO的位置上,就可以一直享受,离职之后则自动取消。

诸如保险、带薪假等一揽子福利,也完全按照这一等级的待遇来,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除此之外,卢西恩-格兰奇还为自己争取到了一项福利,可以带一支人数不多于五人的团队入职,相关费用由MAD唱片支付。

在签署合同之后,卢西恩-格兰奇立刻挖起了迪士尼的墙角,带走了五名非常看重的属下。

包括卢西恩-格兰奇本人在内,这六人和迪士尼的合同中均有竞业条款,为此,MAD唱片一次性支付了300多万美元的违约金。

随着卢西恩-格兰奇的入职,MAD唱片终于算是走上正轨,不过熟悉工作、组建新的部门等等,都需要时间。

在完全熟悉MAD唱片内部的工作之前,卢西恩-格兰奇也不会进行任何大的动作,而是保持原有的经营策略不变。

不过可以预期的是,几个月之后,MAD唱片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朝着理想的方向转变,从一家小型发行公司,变为一家主流唱片厂牌。

放下电话,罗杰重新戴上耳机,按下CD机的播放键。

雷蒙娜-拉维尼的歌声在经过后期处理之后非常得清澈,唱功上的些许瑕疵也几乎分辨不出来。

总体而言,和前世的艾薇儿几乎听不出什么区别,非常得完美。

当然,是指录音室专辑版本。

至于现场……

虽然罗杰很喜欢听艾薇儿的歌,但也不得不承认,艾薇儿的现场功底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这张暂时还没有定下正式名称的EP一共包含了五首歌,其中两首由罗杰提供,分别是《滑板少年(Sk8er.Boi)》和《超复杂(Complicated)》。

这张EP绝大多数工作都已经完成,只等两首歌的MV拍摄完毕,就会进入正式发行阶段。

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两支MV都是低成本的小制作,加起来只有10万美元的预算,这张EP也没有任何打榜的计划。

雷蒙娜-拉维尼通过经纪人隐晦地表达了不满,认为应该有更大规模的宣发计划,不过这不会对宣发工作有任何的影响,一切按部就班,照常进行。

虽然罗杰很看好雷蒙娜-拉维尼,尤其是在听过歌之后,信心十足,但也不至于为了她一个人,去改变MAD唱片的运作流程。

小规模发行试水,是几乎所有新人的必经之路,除非是本身就具备相当名气,从好莱坞或者其它行业转行进入乐坛的明星和星二代,例如泰勒-摩森、贾斯汀-比伯等等。

或者大公司精心培养出的优秀新人,例如布兰妮-斯皮尔斯、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等人,否则谁都要经历这一步。

就算是那些出道即巅峰的歌手,乐队,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也都经历了这一步,在展露出足够的市场潜力之后,唱片公司才会加大投入,扩大发行规模。

对于一家商业化的唱片公司来说,控制成本和风险早就是一种本能,就和吃饭喝水一样。

这样的制度或许显得僵化、死板了些,但能够成功运营这么多年,并且直到十几年后都没有被新兴的方式取代,必然有其必要性。

一首歌还没放完,安妮推开门走了进来。

“雷蒙娜-拉维尼?”

安妮拿起罗杰手旁的唱片盒看了一阵,又丢了回去,好奇地问道:“这女孩长得挺不错的,你打算泡她?”

“……”

怎么所有人都觉得我要泡这个妞!

罗杰无语地摘下耳机,看着安妮:“她才十六岁!”

虽然一开始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未成年人什么的,想想就算了,真要做了什么,一旦传了出去,绝对会被和谐掉。

“十六岁怎么了?你不是说过吗,只要不问年龄,就是成年人。”

安妮故意打趣道。

这话压根没法接。

罗杰沉默了几秒钟,生硬地转移话题道:“公司那边的人什么时候到?”

按照计划,本来乐队应该已经返回纽约,然后从纽约开始,逐个考察巡演场馆,用两个月的时间走完十一座城市,同时完成舞台设计、排练等等。

不过洛杉矶本来就是巡演中的重要一站,罗杰三人懒得飞来飞去,直接要求调整行程,改为从洛杉矶开始。

这种对利益涉及很少的小事,二十世纪娱乐或许有人觉得不满,认为罗杰三人耍大牌,但也不至于当面说出来,反而很快就表示按照罗杰三人的要求,对行程进行调整。

娱乐圈是一个无比现实的地方,只要商业价值足够高,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要求,一切都有得谈。

相比较于其它同等咖位的明星而言,罗杰三人算是相当好说话的那一类,很少提出各种乱七八糟的要求。

“明天的飞机,后天开始工作。”

安妮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打开酒柜拿出两罐啤酒,丢给罗杰一罐,开口问道:“歌单考虑的怎么样了?”

除去凑数的三张专辑的歌不打算拿出来唱以外,乐队迄今为止一共发行了75首歌,如果算上Murphy乐队时期的《你好,冰冷世界》,就是79首。

而巡演的场次一共是18场,规模有大有小,平均时长预计为两个小时。

考虑到互动等因素,两个小时里,大概要唱15到20首歌左右,即18场演出一共需要270-360首歌。

按照这个数量,75首歌撑起18场演出,重复率肯定是比较高的,平均每首歌至少要唱四次以上,部分热门单曲的出现次数或许会超过十次。

按照惯例而言,无论是出于歌曲重复率的考量,还是巡演本身,都应该拿出一些新歌来。

但这场巡演正赶在唱片合约结束的关口,出新歌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们不出新歌。”

罗杰已经有了决定,语气很坚决:“这个时候拿新歌出来,版权方面扯不清。”

“你做主就好。”

安妮无所谓地耸耸肩,开口道:“巡演的名字呢?环球的提议你觉得怎么样?”

罗杰考虑了一会,点点头,说道:“我觉得可以,就叫【燃烧&信仰/Burning&Faith.Tour】。”

十月份的时候,这两张专辑依旧处于热销期的末尾,将巡演和两张专辑联系起来不会有任何的坏处。

如果能借助巡演,拉动一波专辑的销量,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第878章 《黄昏之十二乐章》第5章 经纪人第578章 大难临头第9章 东海岸第157章 被翻唱超过百次的歌第670 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第145章 十年长约(五更)第558章 我可能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项目第779章 两个身份第615章 请停止非法秀恩爱行为第367章 霍华德庄园第399章 销量口碑双爆第348章 万恶的资本主义!第479章 胖子的怀疑第477章 年度专辑第276章 这不是世界末日第644章 理论上的可行性第465章 《三种符号》?第544章 搞大事?第374章 寻找皇后乐队第857章 选择第637章 《血腥统治》第322章 签下来第547章 这简直比……第373章 皇后乐队到底在哪?第735章 迷信第390章 重金属的误区第136章 吸粉利器第132章 生日和派对(5更)第809章 孩之宝的股份怎么样?第167 奢侈的友谊第731章 名字第684章 “顺便帮个小忙”第257章 所谓的“内幕消息”第21章 音乐理念第699章 真正的目标第440章 我们得先签一份保密协议第52章 邀歌第515章 天敌第309章 六度分隔理论第439章 取决于你第188章 这章的章节名被我吃了第752章 他的取向好像……第100章 打榜计划第754章第666章 反击第813章 屁股要坐正第250章 “罗杰,有人骂你是傻缺”第10章 二十世纪娱乐公司第530章 第48届格莱美第347章 百分之三十一第409章 重要的是气势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862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巡演第731章 名字第708章 解决问题?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187章 首月三百万第24章 Murphy乐队 下第246章 写(chao)不出来的歌第401章 别忘记联系媒体第478章 最大的赢家……之一第600章 好莱坞的规则第270章 最少五个第475章 分分钟几十万上下第22章 加入第753章 我们不会输第214章 戈麦斯兄妹的争吵第76章 新的分配方案(第五更)第677章 股东大会第236章 贵圈真乱第546章 电影完成第455章 什么时候摊牌?(第二更)第690章 惊不惊喜?第248章 威廉莫里斯的星探第607章 人员臃肿的百代第855章 不尽人意第868章 老鼠掉进米缸里第484章 这家伙在搞什么?第846章 逗智逗勇第480章 被罗杰始乱终弃的女人第454章 137种钻漏洞的方法第559章 打赌第772章 2010第530章 第48届格莱美第825章 谁认输谁是小狗第734章 大费周章第123章 口碑和市场第669章 大卫-劳伦斯的提议第707章 不可调和第424章 不要太着急第748章 疏漏?第601章 阿黛尔-阿德金斯第710章 两个条件第661章 两件事第730章第618章 载入史册第649章 默多克家族第40章 谈判的资本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