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卡斯特和高盛的“入股”之后,再加上完成了对环球音乐集团的“兼并”,重新调整【量子娱乐】以及旗下子公司的结构,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首先,是母公司的改编。
【量子娱乐】正式更名为【量子娱乐传媒集团】,不过变的只是正式场合下的名称,比如注册文件、合同等等。
而在媒体或者其它场合,依旧沿用【量子娱乐】这个名字作为简称。
由于康卡斯特依然没有完成与通用电气的谈判,尽管有关NBC环球集团的并购已经无限接近于完成,但也仅仅只是“接近完成”,而不是“已经完成”。
同时,就算是这笔并购已经完成,康卡斯特是否会动用自己落实在合同中的一次性权利,将NBC环球集团并入【量子娱乐】也还是未知之数。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量子娱乐】的股权结构还有可能产生变化。
不过就目前而言,康卡斯特所占的股份是最少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点五。
高盛和【Darkness】乐队,则各自持有百分之三十三点七五的股份。
最后就是属于【量子娱乐】本身,为现有和未来可能加入的高层员工所设立的股权池,由董事会代为管理,总计百分之十的股份。
当然,至少到目前为止,股权池中那百分之十的股份,只有一半,也就是百分之五,属于卢西恩-格兰奇。
剩下的一半,在公司所有高层当中,还没有一位,合约中有股权激励条款的职业经理人。
按照三大股东签署的合同,在卢西恩-格兰奇现有的合约到期之前,公司的高层权利结构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至少,在卢西恩-格兰奇犯下足以让董事会决定开除掉他的重大错误之前是如此。
至于公司的权利结构,也是继续沿用了过去那种比较简单、一目了然的体系。
董事会是【量子娱乐】的最高权利阶层,按照股权来进行分配,股份达到百分之五的股东,或者分红权达到百分之五的职业经理人,自动获得董事会的席位。
每一个席位所拥有的“投票权”则按照股份份额来计算,每百分之一的股份拥有一票的投票权,不足百分之一则忽略不计。
举个栗子,按照现在的股份份额,乐队拥有百分之三十三点七五的股份,自动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和三十三票的投票权,多出来的百分之零点七五忽略不计。
如果在董事会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分歧,需要投票决定时,代表乐队的这一票,在实际计算票数时就相当于三十三票。
高盛同样是拥有一个董事会席位和三十三票投票权,康卡斯特拥有二十二票,卢西恩-格兰奇在任职期间拥有五票。
这,就是董事会的全部席位和权利分配。
从2010年起,三年之内,【量子娱乐】的董事长由罗杰出任,三年之后,再由全体董事会成员——无论届时是否会有所变化——投票决定是继续保持现状还是换人。
不过,作为一个纯粹的“控股集团”,【量子娱乐】本身并不从事任何生产和经营活动,仅仅只对旗下的子公司进行控股和指挥。
在目前阶段,【量子娱乐】旗下的子公司,一共有两家。
——本来应该是三家的,但由于【量子音乐】和环球音乐集团合并为一,又再次回到了两家。
其中,最重要,也是目前最值钱的,就是【量子-环球音乐集团】。
这家由【量子音乐】和环球音乐集团合并而来的唱片公司,旗下拥有数百家制作厂牌和两位数的发行厂牌。
如果将这些全部计算在内,再加上完全依赖【量子-环球音乐集团】而存在的上下游渠道合作者,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五十万人为【量子-环球音乐集团】工作。
当然,实际上直属【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的员工仅仅只有不足两万人,而哪怕旗下的制作和发行厂牌加起来,也就是大约在十几万这个数字上。
这还是将“非全日制员工”,也就是俗称的“临时工”都计算在内的数字。
事实上,在推动【量子音乐】和环球音乐集团合并的过程中,【量子娱乐】遇到的阻力确实很大。
尤其是在北美本土。
华盛顿当局并不希望看到一个能够近乎垄断整个唱片业的“怪物”出现。
尤其是,当这个“怪物”能够影响北美地区超过十万人的饭碗的情况下。
甚至于,【量子娱乐】完成了对环球音乐集团的并购时,差点又在审批阶段出了问题,导致收购最终失败。
(注:按照北美的法律,如果一项收购在完成之后,存在涉嫌垄断的可能,那么相关部门会在最后办理股权转让的备案手续时喊停交易。例如华威有好几次收购都是在这个阶段被强制否决。)
好在,现任的那位黑人总统,在竞选时欠了乐队一个很大的人情。
再加上高盛集团也成为了【量子娱乐】的大股东,背后出了不少的力气。
这才是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批准,使得【量子-环球音乐集团】最终成型。
公司合并的方案也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按照各自的“市值”,【量子音乐】折算为新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份,环球音乐集团则占股百分之四十。
当然,由于绝大多数股权都被【量子娱乐】所持有的缘故,实际影响并不算大。
在新公司成立之后,【量子娱乐】作为控股的母公司,拥有【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百分之八十四点八的股份。
第二大股东,则是原本【量子音乐】的大股东,大卫-劳伦斯和米拉-劳伦斯兄妹,在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劳伦斯兄妹的股份被稀释到了百分之十二。
最后,则是拥有环球音乐集团百分之八股份的道格-莫里斯,交换股份之后,股权被稀释到百分之三点二。
和母公司【量子娱乐】不同的是,【量子-环球音乐集团】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股权池。
若是有职业经理人的合约中出现了股权激励条款,则由各位股东按照持股比例,拿出一部分分红权,但不包含投票权。
两大唱片业巨头合并,这件事在媒体上,尤其是娱乐行业的媒体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对这个行业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两大巨头合并为一,对这个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甚至有媒体直接宣称,“从今天起,华纳唱片和索尼唱片将在流行音乐的市场上一败涂地,根本不可能抵御【量子-环球音乐集团】来势汹汹的进攻。”
还有些小报,甚至夸张地打上了“托拉斯时代再次降临”之类的标题,将【量子-环球音乐集团】视为是曾经的东印度公司、标准石油之类的庞然大物。
当然,这是八卦小报夸张的说法。
东印度公司这种相当于“分封领主”的奇葩存在暂且不提。
就说传说中的那个洛克菲勒家族所建立的标准石油。
且不谈【量子-环球音乐集团】还没有完成对唱片业的垄断,就算做到了这一点,一个娱乐行业的垄断者,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和能源行业的垄断者相提并论的。
标准石油被强制拆分之后,拆分出来的“分公司”当中,都包含着埃克森美孚这样恐怖的怪物。
仅仅只是这一家公司的市值,就超过了整个唱片业的产值。
这完全不是一个位面上的对比。
但事实上,垄断了全球流行音乐百分之七十的明星、百分之五十五的版权、百分之六十五的发行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当【量子-环球音乐集团】完成了内部的资源整合之后,至少可以垄断这个行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
有很多评论家都一针见血地指出,【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的诞生,对整个唱片业而言,是“不健康的”。
除非华纳唱片和索尼-BMG唱片也选择合并,没有谁能够阻止【量子-环球音乐集团】在事实上对这个行业进行垄断。
对于外界的这些抨击,【量子娱乐】上下表示,完全不在乎。
事实上,除了唱片业内的竞争对手,以及深受唱片业影响的其它行业以外,绝大多数的吃瓜群众,也同样不在乎一家公司是否在事实上垄断了某一个行业。
别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反垄断法案摆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上去,甚至经常用它来打击某些巨头。
但实际上,垄断某个行业的巨头从来都不少。
或者说,只要被执政者认为,一家垄断巨头的出现是有必要的,或者说“有价值的”,那么这个行业之内,就必然会被某个大公司所垄断。
最起码也是垄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
比如说……
算了,为了不受到不可名状的神兽的降维打击,还是不要举例了。
总之,当【量子-环球音乐集团】正式成立,整个唱片业都是一片哀嚎。
但这并不影响环球音乐集团的前任CEO,【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现任CEO,道格-莫里斯兴高采烈地上任。
两家公司合并之后,【量子娱乐】给了道格-莫里斯一份三加五的合约,聘请后者担任【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的董事长兼职CEO。
按照这份合约,道格-莫里斯将以一千万美元的基础年薪任职,在不违背母公司的“基本决策”的前提下,道格-莫里斯拥有公司内的最高权利。
当然,这是在母公司【量子娱乐】不对【量子-环球音乐集团】做出任何干涉的情况下。
若是三年之内,道格-莫里斯的表现出色,那么将会自动续约五年,除了基础年薪大幅度上涨之外,还会根据表现,得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不等的“股权激励”。
但这部分股权激励条款,只有分红权,没有投票权,同时也只在道格-莫里斯任职期间有效,一旦离任就会被收回。
以道格-莫里斯的年龄,不出太大意外的话,这份三加五合约,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份工作合同。
八年之后,道格-莫里斯也就到了该退休享受晚年的年纪了。
职业经理人很少会像鲁伯特-默多克这样的“创业者”一样,到八十多岁的高龄还死抓着权利不放。
毕竟不是自己的公司,没必要那么拼命。
赚了钱,不享受生活,那这钱赚得还有什么意义?
除了【量子-环球音乐集团】之外,【量子娱乐】旗下的另一大资产,就是【量子影业】。
不过,和“曾经的”【量子音乐】不同的是,康卡斯特和高盛的入股,并没有给【量子影业】带来太多的发展机会。
或者说,至少不是立刻就能见到什么效果。
【量子影业】的变化也不大,依然是那五个项目组,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股权方面,也是由【量子娱乐】全资控股,没有任何其它的股东。
不过,【量子娱乐】却是“空降”了一位董事长。
原本在【量子音乐】任职的斯特拉-瓦格纳,在“办公室竞争”当中“输给”了道格-莫里斯,被调入【量子影业】任职。
和道格-莫里斯一样,斯特拉-瓦格纳在【量子影业】的职位是董事长兼任CEO。
这看上去像是降职,毕竟,不说和【量子-环球音乐集团】相比,就算是和曾经的【量子音乐】相比起来,【量子影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资产,又或者是在业内的影响力,都完全不值一提。
但实际上,在斯特拉-瓦格纳前去【量子影业】报道之前,罗杰和他有过一次长谈。
尽管出于保密方面的考虑,罗杰没有透露太多的“详情”,但却是让斯特拉-瓦格纳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量子影业】将会有两次“飞速发展”的机会。
NBC环球集团旗下的环球影业,以及新闻集团旗下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都可能会被【量子娱乐】并购,作为【量子影业】飞速发展的契机。
当然,未必会是新公司并入【量子影业】,更大的可能是反过来。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旦得到这两家公司,或者哪怕是其中之一,【量子娱乐】在电影业务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坐上火箭一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