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更替

正月的京城,往日正是最繁华热闹的时刻,此时却是如同空●、,街道上垃圾杂物堆积,一家家店铺门面敞开,被打砸哄抢后的余火还没熄灭,一旁泥水雪水混杂中露出半张纸,上面的黑字化了半边,但依稀还能看清余留的是“···..开了大门迎唐王,唐王来时不纳粮···.”

“人说那唐王有十几万的人马…”

“..家里的粮食吃光了….”

“…就是不待被唐王人马杀死,也要饿死了···”

“我听说唐王人马都不杀人的···”

“嘘,你胡说什么呢,想死啊¨”7

每一个紧闭的门户后似乎都有窃窃私语传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街上渐渐有人马疾驰的声音,伴着一声声的宣告李贼大败,这话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说过好几次了,要不是一开始信了这话,很多人也不至于被困城中,想着这天子脚下怎么也是最安全的地,没想到等察觉不妙-时,再想逃出城就晚了。

宣告喊了一天,街上还是鬼影子也没一个。

一直到第二天,宣告再一次响起,才有人试探着出来看。

然后消息就传开了,位于城门的民众还传来了详细的描述,他们被抓壮丁上城门,从城墙缝里看到那些围城的贼寇狼奔豕突的情景。

第三天,站在城门上,就能看到城外逐渐靠近的军队,这些大军或挂着王周章赵卢姓氏的旗帜或挂着河东平阳老营堡等隶属的旗帜,但统一表明这是朝廷的人马。

消息同样传到了山西,刘梅宝却没有松口气。

她的手指抚过桌面邸报,上面简单明白的写朝廷犒赏这些军队,但却禁止他们进城。

正头戏才刚刚开始啊。

自从正月初十后,卢岩便再没有单独的书信来,刘梅宝将所有的邸报翻了一遍,叫了师爷过来。

“他现在在哪里呢?”她直截了当的问。

“京城啊。”师爷说道。

“是你傻啊还是我傻啊?”刘梅宝瞪眼说道·“邸报上说追贼北渡洒州、徐州,这追是谁追的?”

我傻…师爷哼了声。

“太太聪明。”他说道,说罢又肃容教训大人在外征战繁忙,哪有时间事事向妇人禀告·且军机要事事关重大。

“行了行了,我就是问你一句印证下猜测,我又没说什么。”刘梅宝被他唠叨的头大,摆手送客。

山西兵挡在城外没几日,就传来了追击李贼的山西河东军大败的消息,东南方忽的又冒出来好几股李贼部众,让才松了口气的京城顿时又炸了窝。

在几天后又一次击溃李贼部众消息传来后·山西兵以护卫天子的名义进城了。

这个消息传到河东时,已经出了正月了。....

二月初十,是河东堡举办春耕祭祀的日子,去年一共开垦荒地三千亩,今日抽签分给尚未有土地的军户。

日常练兵的校场上挤满了欢笑的人们,孩童们钻来钻去,根据人口大家正在领取自己的土地以及耕牛。

总体来说还是人多地少,所以只能采用抽签的方式以示公平·抽签仪式由刘梅宝亲自主持,在她身旁还有奶妈抱着卢舫。

五个月的卢舫养的白胖,穿着一身红袄·刘梅宝还在他的眉心点了一点红,打扮的如同善财童子一般。

“让老汉托托少爷的福气…”第一抽签的是个老汉,诚惶诚恐的跪下说道。

刘梅宝笑着便亲自抱过卢舫。

“是好地还是薄地,就看天命喽。”她笑道,引导着卢舫的小手伸进箱笼里抓出一团纸。

“河东,三区五列。”师爷笑呵呵的从卢舫的小手里拿过纸团,展开念道。

三区是临近水渠的好地方,那老者一家顿时大喜,纷纷叩头。

刘梅宝笑着抱着卢舫退后,让抽签进行下去。

“太太·天冷,早些回去吧。”师爷说道。

刘梅宝嗯了声,看着那些抽中的军户欢天喜地,没抽中的军户一脸的艳羡,但不管如何每个人都是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热情,她不由看向京城的方向。

该结束了吧?

二月十五·皇帝因李贼时间受惊吓染病。

二月十七,太后携皇帝移居西苑静养。

二月二十,太皇太后懿旨晋王承大统。

二月二十三,晋王闻召大哭辞而不受,出京奔回山西。

二月二十六,太皇太后再下诏,另太傅大人率数十位官员追晋王跪求呈业。

三月初一,晋王进京。

接下来钦天监选日子,登基,改年号,又大赦天下,安抚民众,一系列的事做下来就到了五月了。

卢舫已经能被架着打立正了,而且对于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舅妈,你快别让他闹腾了。”刘梅宝亲自端了茶过来,“仔细胳膊疼。”

看到刘梅宝过来,小船在宋三娘怀里就不安生了,张着胳膊冲她依依呀呀。

刘梅宝放下茶杯接过他,他便揪着刘梅宝的衣领向外够。

“一刻也不愿意在屋子里呆着。”知子莫若母,刘梅宝笑道。

“还不是你几个月就带着他在外边跑,都跑野了。”宋三娘嗔怪道。

因为不愿意冷落孩子,这些日子刘梅宝尽一可能把卢舫带在身旁。

“也黑了也瘦了¨”宋三娘带着几分心疼摸着卢舫的脸说道。

卢舫哪里知道自己被人关心,一心要闹着出去,抬手乱拍刘梅宝的肩头催促,被刘梅宝在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去吧。”她这才将孩子交给早已经等候的奶妈仆妇,看着她们热热闹闹的出去了。

“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宋三娘子问道,“我听说是要留在京城了?”

晋王登基为帝,但接的是个烂摊子,北边鞑子虎视眈眈,南边反民如雨后春笋,朝廷人员调动,以及各路手握重兵的将官震慑于拉拢,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所以晋王亲信的山西兵并没有即可返回,而是留在京城听命调派。

“在禁卫军帮忙,只是暂时的。”刘梅宝答道。

“那就是还会回来?”宋三娘有些失望,按理说卢岩的功劳可不

“我就怕他回不来呢。”刘梅宝说道。

“你又乱想什么呢·他是那样的人吗?”宋三娘瞪了她一眼训斥道。

皇帝眼中的功臣,年纪又轻,将来毕竟前程无量,定然有好些权贵拉拢,又独自在外这么久,处的地方花团锦簇富贵温柔···

刘梅宝哈哈笑了。

“舅妈你想哪里去了,是你担心吧·我才不担心呢。”她笑道。

宋三娘横了她一眼。

五月的天已经有些热了,夜晚开了窗,点亮的灯引得飞虫扑过来,仆妇忙小心的驱赶。

“你去歇息吧。”刘梅宝洗漱出来说道。

“太太晚上早点睡,别总是熬夜。”仆妇嘱咐道。

刘梅宝笑着点头,看着那仆妇关上窗退下了。

她抖着半干的头发,坐在大炕上,卢舫穿着肚兜·高举着藕节般的双手,歪着头睡得口水四流,嘴巴不时咕哝两下·估计是梦里还在吃奶。

卢舫的面容已经能够看到卢岩的样子了,刘梅宝不由贴上去亲了亲。

卢舫被打扰晃了晃头,刘梅宝忙轻轻拍抚他两下,给他搭上一条小被子,看着他安静睡去,自己则转过身拿出一个盒子,打开来,满满的都是卢岩写的信,从最初的到现在的。

通过卢岩捎回来的信,刘梅宝已经很熟悉他的日常生活。

河东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外围防御,一部分充入禁卫军,卢岩便负责这部分禁卫军留在近前听命,大家一起住在禁卫军的营房里,就在皇宫里。

“¨这辈子能住到皇宫里,大家都高兴坏了···

他每天卯时出门当值·中午和禁卫军的弟兄们一起在皇宫外的一个饭馆吃饭,这里的饭菜很好吃,有大碗的肉和酒,当然当值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吃酒的,晚上散了大家在一起去那饭馆吃饭,这时候依旧不能饮酒,因为要随时待命,吃过饭亥时回到住处,工作也不是很忙,也不用费心,一切听从上头安排就是了,只是一直京城还有些不安,还在实行宵禁,所以夜市是不可能逛了。

夜风透过窗棂吹进来,跳跃的烛火映照着刘梅宝恬静的面容,翻看着手里看过无数遍的信,嘴边的笑意始终未有散去。

此时远在京城的卢岩也正踏出宫门,跟随他而出的是两列全副武装的兵士,一个个神情肃穆,骑马沿街而行。

守城的兵士纷纷站直身子,带着几分敬畏几分艳羡看着他们。

“这是河东兵啊…”

当初河东兵是对付李贼主力,且在李贼退却后负责追击,因此他们在外盘桓久,待晋王登基定下后才进城的。

民众已经从惶惶不安中恢复过来,守在街道上,有幸的见到了这支打的李贼万人部众狼狈而逃的军队进城。

走在最前头是骑兵,紧接其后的是步兵长枪兵,一个个身材精干,清一色的铁甲,这些铁甲是卢岩招募的那些老兵设计的,对于这些老兵报上的意见,卢岩都大方的同意了,按规定军中步卒是没资格配铁甲的,但卢岩认为武器护甲是关系性命的大事,没了命便什么都没了,钱财都是小事,传令战士皆配甲衣,于是足工足料的让河东堡自属的工匠打造出来的。

虽然比不上朝廷那种规制的,但对于一个操守堡的兵将来说,能配得起如此铁甲的放眼全天下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了。

另外他们的身上马上挂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器,什么飞斧标枪短矛勾索弯刀一应俱全,别说百姓看的目瞪口呆,就连那京兵们都惊讶不已,朝廷军饷都发不下来了,他们的武器更是勉强,曾经规制要求的武器配给一直以来都只是纸上写写而已,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严格按照规制配给的军士。

虽然街旁有无数人围观,但这些兵丁端正目不斜视,就连骑兵跨骑的战马都稳妥不乱。

清一色的铁甲军士摆出森严的队伍,在街上蔓延行进,血战过后散发这嗜血的味道,令围观的百姓不由噤声畏惧。

这些兵与他们见惯的京兵完全不同,这才是兵啊,有这样的兵在,何用惧怕李贼。

“这些兵还打过鞑子呢,还记得吗,当初山西大捷,就是他们的功劳…”

“对呀,对呀,你要说我还想起来了,那时候他们也来了,不过没有进城…”

一旁负责维护秩序的京兵们,听着这些话,再看着这些同袍们,面上神情复杂,他们中有好些人也记起来了,那土里土气被扔在京营的山西兵,不管吃穿住行都遭受大家嬉笑嘲弄的山西兵,没想到今日竟成了解救京城的英雄。

围观众人的议论传入每一个河东兵的耳内,队列其中的好些人将胸膛挺得更直,看着巍峨的城墙,看着繁华的街道,看着那隐隐在望的皇家宫殿。

京城,我们又来了,这一次,我们得以进城,得以堂堂正正的接受属于我们的荣耀加身。

我真该去主站开男主文,我控制不住了,倾向越来越严重了

第255章 歇年第251章 花枪第206章 迎亲第211章 来往第134章 惊见第308章 自寻第20章 稍慰第7章 试卖第75章 心意第26章 不安第158章 礼遇第286章 回家第224章 质问第140章 询问第102章 坦诚第170章 无果第54章 说开第101章 隐伤第27章 不说第148章 行前第43章 新居第122章 救治第169章 遇上第89章 来往第176章 依依第112章 援兵第61章 扶助第265章 谋生第280章 团聚第43章 新居第119章 决定第225章 有情第77章 哀事第243章 京城第105章 暗窥第47章 见识第49章 关怀第114章 小憩第153章 奉承第270章 不弃第8章 家常第266章 隐姓第46章 闲话第200章 今昔第64章 再拒第136章 带走第62章 打算第294章 不恕第157章 故里第297章 融融第245章 探亲第117章 欢乐第119章 决定第112章 援兵第73章 过年第69章 惊喜第265章 谋生第295章 谢赏第53章 口角第4章 进城第70章 路遇第4章 进城第89章 来往第170章 无果第79章 劳工第107章 如意第30章 欺否第133章 宽慰第94章 探视第246章 英姿第113章 相见第44章 抓药第213章 自责第254章 扞卫第305章 居安第103章 不安第62章 打算第238章 震撼第280章 团聚第109章 僵局第102章 坦诚第148章 行前第72章 回避第164章 查无第46章 闲话第143章 急转第4章 进城第64章 再拒第139章 吵闹第16章 艾灸第27章 不说第133章 宽慰第302章 魂安第266章 隐姓第16章 艾灸第200章 今昔第99章 庆功第172章 不适第259章 姑嫂第270章 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