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惊马

钟太监送张原回了东四牌楼,便带着干儿子高起潜往皇城而去,由东安门进皇城,再入东安里门和东安上门,然后便是宫城的东华门,可谓门户重重,这一带是由虎贲左卫、金吾前卫、燕山前卫、羽林前卫轮流当值守卫,郑养性就是羽林前卫的指挥千户——

钟太监留心观察各门守卫,发现东安门守卫甚是轻疏,因为东安门里有光禄寺、尚膳监、御马监、内承运库、磁器库、弹子房等等,进进出出的官吏、太监、杂役很多,而且这么多年来也从未发生过奸细混入皇城闹事的案件,守卫自然就生了怠慢之心,当值时相聚谈笑,并不一一核对腰牌或勘合,而东安里门和东安上门更是形同虚设,只有宫城的东华门守卫相对而言严密一些,毕竟里面就是内阁和东宫,但与皇极门那边森严的守卫还是没法比,应有漏洞可钻——

沿御河右岸北走,绕过文华殿,正北就是慈庆宫,第一道门寂然无人,宫城守卫在此竟然不设防,门庭冷落惯了,钟太监平日不觉得大门无人看守有什么特别不对劲的地方,毕竟东华门还是有人守的,但在现在看来,这冷冷清清的慈庆宫大门真让钟太监悲愤憋屈,万岁爷不待见小爷,郑贵妃势焰逼人,就连宫中侍卫也对东宫甚是轻慢,把一国储君置于如此危险境地,先不要说外面闯人进来,就是郑贵妃派几个强壮的内侍冲进慈庆宫,也能对小爷造成致命的威胁,也许这么明显的蠢事郑贵妃自己不敢主谋,但郑贵妃手下自有效忠之人,去年就有传言,太监姜丽山与人在阜城门外庄园歃血为盟,要结交心腹好汉,报郑贵妃厚恩——

“报什么恩,还不就是想拥立福王。”钟太监冷笑,又想:“郑贵妃或许有所顾忌。但难保她手下那些人丧心病狂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来,小爷困守东宫防不胜防啊,所以张原此计叫反客为主,又叫打草惊蛇,又叫浑水摸鱼,一计中包含数计,绝妙!”

“干爹,咱们进去吧。”

内侍高起潜见钟太监站在慈庆宫大门前久久不动。脸色古怪。或怒或喜,不禁有些害怕。

钟太监这才回过神来,“嗯”了一声。抬脚迈入东宫大门,走过一个宽广的庭院,前面是二道门。二道门倒是有人看守,是两个老太监,都是五、六十岁了,体弱多病,真有什么事发生这两个人又抵得什么用,过了这二道门就是穿殿,穿殿后面便是小爷居住的奉宸宫,若有刺客闯进来的话,简直可以长驱直入——

皇长孙朱由校带着几个内侍和宫女在穿殿前那只大铜缸边上也不知在鼓捣些什么。见钟太监走过,朱由校快活地叫道:“钟师傅,你来看。”指着那只大铜缸——

钟太监停下脚步,眉头微皱,看着这个不学无术的皇长孙,心里暗叹:“若太子爷地位不保,你这皇长孙以后的日子肯定悲惨。福王即位不会给你留活路。”

只听朱由校叫一声:“扳。”

一个内侍不知在铜缸边扳动了什么机栝,蓄在铜缸里的用于救火的水陡地喷了出来,泻如瀑布,散若飞雪,让钟太监吃了一惊。连退数步,靴子和衣袍下襟都被溅湿了。

朱由校雀跃道:“噢。成功了,大功告成了。”还向钟太监邀功道:“钟师傅,我这个喷水机做得可好?”

十二岁朱由校搞这些奇技淫巧聪明异常,读书认字时就呆若木鸡,钟太监这时也无心教训他,点了一下头,问那些内侍:“王公公在哪里?”

那些内侍都说不知道,这时客印月从穿殿出来,应道:“王公公在勋勤殿书房。”

钟太监便独自去见王安,不料客印月跟了上来问:“钟公公方才出宫是去见张状元吗?”

钟太监心下一凛,答道:“没有,杂家去了一趟隆福寺。”

客印月道:“今日是外官们的休沐日,公公怎么不找张翰林饮酒叙旧,也好久不见了?”

钟太监有些讶然地看着客印月,这妇人高挑硕美,双眉如翠羽斜飞,双眸秋水明丽,肌肤嫩白如新剖瓠瓜,似乎一掐就能出水,钟太监心想:“这妇人水性,久旷思春,莫非还想勾搭张原,不然为何这般热心提起要杂家宴请张原,她好去相见了是吧,你这女人也太自不量力了,你只是一个乳娘而已,在宫中与我们这些内官卖弄风骚也就罢了,竟还想着诱惑人家状元郎,真是岂有此理。”

客印月见钟太监神色有异,轻笑道:“钟公公想到哪里去了,小妇人是想托公公帮我问一下张状元,我弟客光先何时能去翰林院当差?”

钟太监笑了笑,说道:“原来如此,改日杂家帮你问问,只是客嬷嬷在宫中所得赏赐亦不少,何必让令弟执贱役,令弟若有用钱之处话杂家也可以相助。”

客印月笑着万福道:“多谢公公,小妇人现在虽在宫中,但哥儿一天天长大了,待哥儿大婚,小妇人就要出宫的,所以还得为后半生着想。”

这么一说,钟太监倒有点怜惜这妇人,说道:“你愁后半生做什么,哥儿日后承继大统,你还愁后半生没得吃没得喝,就是杂家也可看顾你。”这很有点表白的味道了。

客印月嘻嘻一笑,媚目斜睨着钟太监,倒把钟太监看得有些赧然,钟太监清咳一声,说道:“勋勤殿到了,客嬷嬷留步,杂家与王公公有些话说。”拾级上殿,走到丹墀上回头看时,那妇人已经往回走了,正午阳光洒落,将那妇人照得甚是明丽,宫裙包裹下的腰臀扭动着,两条长腿迈动得很快,风风火火的,有股爽朗泼辣劲——

“钟公公,找我何事?”

王安从殿内走出,王安是太子朱常洛的伴读,是慈庆宫的首领太监,年近五十,有胃痛之疾。总是皱着眉,两颊如削,一副严肃的样子。

钟太监作揖道:“王公公,我有要紧话说。”

王安盯了钟太监一眼,点头道:“随我到小爷书房说话。”

钟太监跟着王安进到太子书房,里面有一个小内侍在整理散乱的书册,钟太监皱了皱眉头,王安便让那小内侍出去。然后道:“钟公公现在可以说了。”

钟太监便将他方才一路从东安门进来的所见说了。忧心忡忡道:“小爷处境堪忧啊。”

王安是东宫死忠,为维护太子不惜性命的,听了钟太监所言。也是心惊,说道:“我平日只想着怎么辩解郑贵妃在万岁爷那里进谗言陷害小爷,倒是没想过可能他们会指使人闯宫谋害小爷——”

钟太监道:“前年锦衣卫百户王曰乾在皇城放炮上疏。告发奸人孔学等受郑贵妃指使欲谋害小爷,但万岁爷却不肯追究,反把王曰乾打死了——慈庆宫若真发生了什么不测之事,万岁爷只怕也不会严惩郑贵妃,最后还是会找几个替死鬼来结案,然后,福王理所当然成为储君了。”

王安听得冷汗涔涔,钟本华所言之事绝非不可能发生,颤声道:“我去让人即刻加强慈宁宫守卫——”

钟太监摇头道:“郑贵妃在宫中势力王公公是清楚的。加强防卫适足以提醒郑氏尽早下手。”

王安冷静下来,目视钟太监,问:“钟公公,我素知你熟读圣贤书,对小爷、哥儿是忠心耿耿,你是否有良策,请尽管直言?”

钟太监便将那个计策说了。王安眉毛不住跳动,沉思半晌,赞道:“果然好计,这样可以让朝野知道小爷艰难的处境,即便不能扳倒郑氏。也可警告郑氏再不敢危害小爷。”

钟太监道:“既然王公公认可此计,那是否立即禀知小爷?”

王安摇手道:“此事不必让小爷知道。我等奴婢为小爷分忧便是。”

钟太监皱眉道:“此事非同小可啊——”

王安肃然道:“钟公公放心,这事我来担当,为了小爷我何惜此身,我在京城多年,还是有些门路的,我能安排妥当,公公献此妙计足矣,其他事不须公公操心。”

钟太监点头称是,不要他操心最好,他也知道王安与东林一党的官员多有来往,当年的漕运总督李三才、首辅叶向当都曾称赞王安之贤,王安一个内官在外臣中口碑颇佳,王安之贤主要表现在竭力维护东宫的地位和安全,这是东林党人最看重的,现在朝中东林党人虽被三党压制,但依然有强大的势力,有他们相助,安排一个闯宫的死士应该不难——

用罢午饭,王安便让心腹之人去大明门外棋盘街见刑部主事王之寀,约王之寀在皇城北面的千佛寺相见,王之寀是陕西人,东林骨干,与王安交情不浅,原任清苑知县,以善能断狱,升任刑部主事。

申时初刻,王安先到千佛寺,在大雄宝殿上了三柱香,转出山门外,就见王之寀乘马车来到山门外,王安便悄然上了王之寀的马车——

……

张原回到东四牌楼四合院,张联芳也过来了,张联芳来恭喜族侄张原喜得贵子,中午时,张原便在附近酒楼摆了一桌酒席,宴请葆生叔、内兄商周祚、族兄张岱、祁彪佳,还有穆敬岩,穆敬岩起先不肯与张原等人同席,连称折杀小人,在张原的要求下才坐了,众人听穆敬岩讲追杀蒙古鞑子的事来下酒,不亦快哉。

午后,张联芳、张岱叔侄回泡子河畔,祁彪佳与商景兰在书房写字作画,轻言细语,张原则与穆敬岩长谈,仔细询问边卫的情况,穆真真和小景徽旁听——

穆敬岩在张原面前是实话实说,他说边卫军户经商者比比皆是,还有军士逃亡、编制疏漏、拖欠军饷时有发生,军士月粮少,差重役繁,武官贪暴,说到这里穆敬岩补充了一句:“杜参将待我很好。”边卫有不少武将,平时压榨军士粮饷,有功就让亲信家丁去冒功领赏,这样就阻绝了普通兵勇立功升迁的渠道,军士看不到前途和出路,哪里还会有士气,穆敬岩还算是杜松肯提携的,不然哪里能升迁得这么快——

张原默默点头,晚明经商风潮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军队中,军队经商是大忌,会使军纪涣散,有钱的军户可纳银代役,这对士气的影响是致命的,但这些事他现在只能了解,而无法改变,必须尽快掌权才行啊,以他现在的资历,想要进入中枢决策还遥远得很,但必须要能影响到中枢决策,所以一定保住吴阁老在内阁的位置,因为吴阁老很欣赏他,支持他万言策里的治国方略,而方阁老却对他心有嫌隙——

……

黄昏时分,穆真真陪着爹爹穆敬岩去灯市街游玩,灯市街的上元灯会非常出名,平时也是商旅聚集之所,蛮夷闽貊之珍异、三代八朝之古董、五等四民之服用器物,应有尽有,衢三行、市四列,所谓九市开场,从辰时初起市到戌时初罢市,这里是人头攒动,阗城溢郭,东城妇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晚饭后喜结伴而行,以消疾病,这叫走百病,这灯市街就是妇人们最走动的地方,不但庶民女眷爱来这里,那勋戚豪宦的眷属也往往乘华贵马车或绿绮小轿来此选购物品——

过两日穆敬岩就要回榆林,父女二人相聚时日不多,倍加珍惜,穆敬岩要给女儿买些衣物首饰,他现在有些积蓄了,穆真真道:“爹爹不用破费,女儿有首饰呢,在山阴时家太太就赏了女儿一套银饰,后来少奶奶进门,也赏了衣物首饰,少爷——”有些害羞,“少爷也给我买了不少呢。”

穆敬岩迟疑了一下,问:“真真,你服侍少奶奶可好?”

穆真真明白爹爹的意思,说道:“少奶奶待下人极好,女儿真是有福气,能遇上这样良善的少奶奶和少爷。”

穆敬岩开心地笑起来,说道:“介子少爷真是不得了啊,状元,若不是介子少爷中了状元,我父女二人过没这么快就能相见。”

一辆单辕马车驶过闹市,驾车的马低着头嗅着地面,穆敬岩没注意,转身时腰间雁翎刀鞘扫到马眼,那马惊跳起来,拖着马车撞倒了两个路人,穆敬岩眼疾手快,抢上去按住车辕,制服了惊马——

——————————————————————

差几票就是二百票了,书友们支持一张吧,拜谢。

第200章 木鱼声中杏花落第440章 血红雪白第169章 莫笑农家腊酒浑第349章 扬州慢第83章 外来和尚好念经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211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第363章 指痕与活切头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442章 寒夜绮语第195章 已见寒梅发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灯第300章 幽踪谁识女郎身第56章 刹那养成第192章 怒其不争第475章 月下东邻吹箫第473章 夜见光海君第94章 二丑第167章 姐姐犀利转两篇夸小道夸雅骚的帖子第262章 又见阮大铖第468章 从公主到翁主第252章 男女真情名教伪药第427章 大雪中的辩论(上)第53章 后园私会第315章 洞房花烛(下)第112章 柳絮飞来片片红第183章 复古或者求新第483章 追语第458章 痛打秃驴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256章 波心荡第421章 知错不改第452章 太极宗师第498章 城破和军殁第166章 骚赋体八股第59章 贴身肉搏第212章 我有妙计值万金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长成第152章 孺子护母第421章 知错不改书友晓月灿听昆曲读雅骚弄清寒mm论春梦及其他第342章 后花园情结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129章 撒娇也生硬第396章 暴死第474章 八百馆生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256章 波心荡第247章 娥眉月第93章 闹市捉贼第455章 誓言与喜事第342章 后花园情结第72章 越王桥上第253章 周瑜打黄盖二封感言端午节的暖鞋第447章 除夕烟火第73章 一出门就相见第472章 夜宿碧蹄馆第379章 秘密与挽留第173章 磨镜焚香说杨妃第7章 白昼读禁书第397章 公主的脚印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394章 揭贴之秘第264章 祭酒面试第347章 骑驴找驴第502章 谋事在人第413章 鸭宴第8章 宿慧第493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466章 端阳雨第248章 风雨夜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9章 插花和捷径第320章 毁与誉第463章 各怀异心第88章 澹然法眼第204章 纨绔情兴第273章 女花荣书友弄清寒评雅骚和八股第45章 熟读唐诗三百首第147章 挟妓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66章 骚赋体八股第28章 学堂乐第262章 又见阮大铖第189章 南园论道第158章 丹汞难得眼清明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16章 蝴蝶振翅第476章 北岳山伏击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414章 说死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3章 蜀道难第194章 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