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北极熊

在战火纷飞的清国南方,当曾纪泽在战争中迅速的崛起时,他所密切注视的北方的那个野心勃勃的帝国,同样也在发生着一场变革。

19世纪中叶的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国家,虽然在东方侵吞了大片清国的土地,但其内部的危机却在不断的加深和激化。

从1826年到1854年间,俄国内部共暴发了709次以上的农民暴动,平均每年高达24次以上。而为了挽救农奴制,沙俄政府于1853年向土耳其开战,发动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军反被德法联军打得大败。

对外战争并没有转移国内的矛盾,反倒加剧了国内的危机,至1860年,俄国国内农民暴动已增加到平均每年108次。

与中国的不幸相比,俄国这个极富侵略性的国家,每当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时,总会出现一位果敢、极具魄力的领袖,带领着这个国家走出困境,重新步入强盛。

克里米来战争惨败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服毒自杀,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毅然决心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相继设立了俄国中央和欧洲部分各洲的特别委员会,起草农奴制改革草案。与历史上慈禧的所谓“预备立宪”运动相比,亚历山大二世很显然不是一名虚伪的改革家,在他的再三敦促下,草案终于制定完成。

1861年3月3月,对于俄国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法令,并向全国发布了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

这是一次成功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对全世界尚处在十字路口的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具有鼓舞和鉴借意义的成功范例。

而对于北方邻国发生的这样一件大事,对这个同样古老而没落的国家,影响力似乎微乎其微,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这个庞大的邻国发生了什么。

即使是李鸿章这样的开明人士,当曾纪泽试探性的同他谈到俄国农奴制改革时,他的表情也是那样的茫然无知和漠不关心,这让曾纪泽感到有些失望。

当一个国家重新振新时,对外扩张将是它必然的选择。尽管俄国已经侵吞了大清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改革后国力恢复的北极熊,很快将重新给大清的北部施压巨大的压力。不久之后,李鸿章就会感到他此时的无知是多么的愚昧。

3月中旬,曾纪泽已经逐渐适应了巡抚这个位子,在处理政务上,他已显得颇为熟练,这也许归功于他的那些极具才华的幕僚们,从他们的身上,曾纪泽学到了很多东西。

曾纪泽下一步的计划是从江苏布政使吴煦手里夺回上海的财政大权,他曾秘密派人私下调查吴煦私吞关税,但始终未能查到确凿的证据。

在与李鸿章、钱鼎铭商议之后,他们二人均表示,若想整垮吴煦,就必须想方设法弄到江苏财政的帐薄。李鸿章为曾纪泽出了一计。

这天傍晚,曾纪泽带了白震山等几个亲兵骑马外出,装作是不经意路过了上海道衙门,顺便就登门拜访。

那吴煦在上海跋扈把持,明里尊曾纪泽上为级,但暗中却根本不把他当回事。但现今巡抚大人上门来了,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吴煦便匆忙换了官服出门迎接。

曾纪泽一身便服,显得颇为闲适,见着上来行礼的吴煦就笑呵呵的说:“老兄不必多礼了,今天天气不错,又难得公务清闲,所以出来走走,正好路过你这里,便想着进来看看你。老兄你穿得这么庄重,倒显得跟我见外了。”

曾纪泽没摆官架子,吴煦也听着舒服,遂道:“大人说得是,请大人客堂里暂坐,我这就会里身便衣来奉陪。”

曾纪泽这才满意,“这样才对嘛,咱兄弟多些日子未见,我不妨在你这里多坐一会了,咱们好好聊聊。”

于是,吴煦便在客堂中设下几椅,奉上瓜饮果食,二人灯下闲谈。曾纪泽先谈上海战局,表示目前上海局势已稳,太仓也牢牢控制在淮军手中,下一步他将与湘军东西忽呼,进攻苏杭。曾纪泽又在谈话中暗示,淮军之所以能打胜仗,还仰仗着吴煦背后的大力支持,他身为江苏巡抚,在今后治署江苏的过程中,还要倚重与吴煦。

吴煦当即表态:“难得曾大人抬爱,我今后定当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曾纪泽越发的客气,“吴大人言重了,你我之间何必这么见外,咱们是互相仰仗才对的。”

曾纪泽话中多有恭维之意,吴煦自然听得舒服,宾主之间的感情,一下子也变得轻松融洽起来。

等战局的谈话告一段落,曾纪泽忽然一拍额头,装作想起了什么的样子,颇为自惭的说道:“说来也惭愧呀,纪泽虽然官任巡抚,但前些天京里来人时,问起江苏关税厘金的确数,我竟不知该怎么回答。后来我听下边人说,老兄你这里有几本简明的计数薄,不知能不能借来让我看一看,也免得下次再遇上这等丢人之事。”

曾纪泽渐渐拐入了正题,吴煦却全无防备,道:“大人误听人言了,我这里没什么计数薄,只有几本账簿。”

曾纪泽一怔,又道:“账簿也行啊,不知道我可以看一看吗?”

“这……”吴煦能混成上海的地头蛇,没两人把刷子怎么行,当触及了敏感的东西时,他立刻表现出了警觉性。

曾纪泽见他犹豫,便以退为进,表现出些许不满之色,“如果不太方便的话,那就算了吧。”

吴煦心想:“你不过一带兵的书生而已,就算我把账本敞开来让你看,再给你把算盘,怕你也不懂得其中要点。”吴煦又放下了心,笑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我马上叫人拿来。”

吴煦很快吩咐下人拿来了十几本账簿双手奉上,曾纪泽也没接,用略带不屑的口气说:“就这么几本,看来这江苏的财政也不像想象那么难治理嘛。”

吴煦听着有点负气,答道:“得要的账簿都在这里了,还有些琐碎的,如果大人非要过目,我都取来就是。”

财税之事,复杂繁难,不是外行的话,确实难以下手,光看到那一笔笔的帐就够头晕的了,何况是短时间内查出其中猫腻。吴煦想我若不把账簿全搬出来,你还以为我这个上海道台是吃闲饭不干事的呢,于是又索性命下人将所有账簿全拿出来,一古脑的摊在了曾纪泽眼前的桌上。

曾纪泽暗中得意,大体看了下,估计有四十多本,差不多应该就是所有的账簿了。他便略为翻了翻,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忽然用极冷的口气说:“天色已晚,这么多账簿本巡抚一时半会也看不完,那我就全部带回去看吧。”

吴煦一怔,还没反应过来时,曾纪泽便高声道:“来人啊!”

“喳!”白震山等九名大刀队的亲兵应声上堂,个个手握刀柄,形容骇人。

曾纪泽手一挥,喝道:“将这些账簿统统包起来,全部带回府中。”

曾纪泽事先早给他们嘱咐过,话音刚落,白震山即从袖中抖出一块大黄包袱,铺展在桌上,其他人将四十几本账簿迅速的放上去,对角一扯打成两人个死结,二话不说就抬了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甚为迅捷。

“今晚打搅了,我就回去看账了,吴大人就不必送了。告辞。”曾纪泽拱手而去。

吴煦目瞪口呆,眼睁睁的瞧着曾纪泽带着他的那些要命的账簿扬长而去,由始至终,竟没来得及开口说一句话。

第56章 军校第236章 空袭第299章 统一问题第30章 假老爸第149章 英国的态度第198章 大沽口第167章 列强的矛盾第24章 彭玉麟第48章 变夷为夏第53章 声名雀起第168章 望洋兴叹第73章 刘铭传第121章 来阴的第146章 派系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68章 血洗第136章 至尊第48章 变夷为夏第101章 知府,船厂第88章 家庭晚餐第8章 胡林翼第151章 办报第204章 山海第299章 统一问题第111章 “狼狈为奸”第122章 献策第207章 新的敌人第232章 有惊无险第30章 假老爸第232章 有惊无险第87章 徐州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9章 杀手第123章 炮第16章 出征第44章 辛酉第107章 官与私的争论第309章 没有最好第76章 留学计划第242章 肉第70章 三路进兵第74章 纪泽式第167章 列强的矛盾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83章 复旦第200章 关门打狗第79章 夫人第7章 治病求医第86章 夫妻情调第262章 卖国成性第118章 兵临城下第124章 人欲第1章 湘江北去第224章 技术难题第285章 天鹰第200章 关门打狗第157章 白话文第312章 对话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69章 被开明第273章 天罚第41章 上海,扩军第36章 信仰第29章 李鸿章第270章 缓兵之计第312章 对话第10章 大刀手第155章 骄军必败第34章 悲壮的热血第217章 暧昧第296章 屈服第237章 宿命第274章 战与和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129章 黄梁一梦第87章 徐州第121章 来阴的第147章 笼络人心第216章 不同的骑兵第50章 幕府第195章 伺候营第116章 绝对控制第283章 边境第217章 暧昧第116章 绝对控制第181章 一生为奴第160章 殖产兴业第245章 郡主第249章 宝刀不老第91章 大杀器第127章 血战第24章 彭玉麟第18章 武器优势第30章 假老爸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187章 轮回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92章 机枪车间第236章 空袭第233章 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