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分崩离析的大英帝国

1997年7月1日凌晨,在香港会展中心,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正式举行,英国国旗缓缓落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香港的交接,标志着英国殖民体系的基本完结。往日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国为何落得如此窘境,当然事情还要从二战后英国国力的削弱说起。

(一)虎落平阳

英国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一次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但战后整个英国沉浸在一片对英国国力衰微的惶恐不安之中。在这场战争中,除了巨大的人员牺牲与军费支出外,英国国内资本因舰船和建筑物方面的损失达40多亿英镑,另外,海外投资减少了10多亿英镑,英国还积欠了30多亿英镑的外债,战前的黄金和美元储备亦丧失殆尽。庞大的国力消耗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英镑的购买力在1944年只有1914年的40%。1947年英国又发生经济危机,全赖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及时援助,才得以勉强渡过难关。

丘吉尔在1952年7月哀叹道:曾经是伟大辉煌而今仍然相当可观的英帝国,以它的威力、尊严、统治地位和权力,竟然不得不担心我们是否能支付每月的开销。这种现象确实悲惨。想到这点,我心如刀割。

英国的军事力量与经济状况一样,也是江河日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力量损失惨重,其综合实力已让位于迅速崛起、风头日进的美国海军,昔日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每况愈下,降为一个海军二等国。1951年,往日作为龙头老大的英国委曲求全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此只能充当美国众多军事伙伴中的一员。

(二)印度独立

日不落帝国皇冠的最亮的明珠——印度的独立,成为英国殖民体系倒塌的第一步。印度民族主义领袖甘地在1942年发动第四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提出英国人“退出印度”全印轰动,狂热群众很快突破了非暴力的底线,自发的暴力活动风起云涌,强烈冲击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大战结束后,印度经济困难重重,失业人数倍增,物价飞涨,农业歉收,饥荒蔓延。1945年至1946年初,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德里、白沙瓦等城市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随着群众运动的发展,印度军队也加入了反英斗争的行列,1946年2月,孟买港的印度水兵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虽然遭镇压失败,圣雄甘地但却震动了英国殖民当局。英国见印度独立的风潮已经不可阻挡,便决定顺水推舟让印度自治乃至独立。但在此时,由于宗教纷争,印度当地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徒矛盾加剧,发生严重的教派冲突,英国见局势不可收拾,恨不得马上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扔掉这烫手山芋。英国新任总督蒙巴顿在1946年6月3日,考虑各方因素,提出了著名的“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印度可按居民宗教信仰,分成印度教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分别自治,并都在英帝国内有自治领地位。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原来的印度各土邦可自行选择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7月,英国议会下院正式通过“印度独立法案”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宣布成立,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任总督。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蒙巴顿任总督,尼赫鲁任总理。随着此后不久英军的撤离,英国结束了在印度长达近200年的直接统治。1950年印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巴基斯坦于1956年改为共和国,并于1972年1月退出英联邦,割断了与英国的联系。英帝国曾经在印度的那段“美好”时光,只能留在怀旧的英国人的记忆里。

(三)江山易主

在印度独立运动进行的同时,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也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民族独立运动,1946年9月,缅甸爆发了空前规模的全国政治大罢工,其他地方的武装斗争也此起彼伏。英国见其在缅甸的殖民统治已无法继续,被迫于1947年10月同意缅甸独立。1948年1月,缅甸联邦宣告成立,并退出英联邦。1945年8月,马来亚抗日武装经过艰苦的斗争肃清了境内顽抗的日军,解放了自己的国土,没想到9月5日,25万英军以接受“日军投降”和“维持秩序”为名,卷土重来恢复了殖民统治,并把新加坡从马来亚中分离出去。此后在马来亚人民长期的抗争下,马来亚于1957年8月终于在英联邦内获得独立,1965年8月新加坡成立共和国。

往日沉寂而落后的非洲经过二战抗击法西斯的战争洗礼,民族意识已大大增强,并涌现了以黄金海岸(现在的加纳)的恩克鲁玛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的非洲政治领袖。非洲民族解放的阵阵浪潮,最终摧毁了英国殖民帝国大厦的根基。1957年3月黄金海岸宣布在英联邦内独立,成为黑非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

面对亚非拉殖民地地区一浪高过一浪的独立运动,英国当局曾千方百计地加以镇压和阻挠,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大英帝国终究江河日下,风光不再,再也无力维持控制殖民地巨大的费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和保护国(不包括自治领)总面积达1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大概5亿左右,而到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几个小岛和城市仍然处于英帝国的控制一下,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数百万。面临殖民地已丧失殆尽的情况,英国政府的殖民机构也寿终正寝。1966年7月31日,殖民部被取消,将所存无几的殖民地与保护国事务交由联邦关系部接管,1968年10月16日,联邦关系部被并入外交部。

1956年7月26日,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没收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英国政府大为震怒,于10月26日联合法国和以色列签订军事协定,同意若以色列与埃及开战,英法即派兵干涉,以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10月29日,以色列发动进攻,第二次中东战争开始,第二天,英法向双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双方军队撤离军队10英里,在被埃及政府拒绝后,11月1日,英法空降部队在埃及的塞得港登陆,妄图占领苏伊士运河区,此举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更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反对。11月6日,交战各方接受停火,1956年末,英军撤出埃及,埃及自此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获得了完全的独立。

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1章 出版说明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6章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第46章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22章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3章 不列颠文明的开拓者第2章 引言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8章 阿尔弗雷德大帝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0章 盛世时代的女王——维多利亚第18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下)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23章 血腥玛丽第51章 分崩离析的大英帝国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第11章 诺曼征服第31章 工业革命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2章 引言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40章 盛世时代的女王——维多利亚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7章 七国时代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11章 诺曼征服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2章 引言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31章 工业革命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章 罗马人入侵第7章 七国时代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1章 出版说明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章 出版说明第3章 不列颠文明的开拓者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23章 血腥玛丽第19章 玫瑰战争的始末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39章 大饥荒的后果——爱尔兰的分离独立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31章 工业革命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3章 不列颠文明的开拓者第54章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第8章 阿尔弗雷德大帝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11章 诺曼征服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49章 一代贤相——丘吉尔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2章 引言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4章 罗马人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