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1)

开国君王家事愁

晋惠帝司马衷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弱智皇帝。

后人常常用两件事情来说明司马衷的弱智样子。

第一件事是说有一年夏天,司马衷带着随从到华林园游玩。走到一个池塘边,一行人听到池塘里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司马衷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呢还是为私?”随从们听到皇帝提出这样的问题,心里觉得好笑,可嘴上又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也许是其中一个随从对司马衷的弱智问题习惯了,急中生智说道:“在官家里叫的,就是为官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为私的。”司马衷觉得很有道理,频频点头。

第二件事情说的是一年天下灾荒,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死在半道上了。在朝廷上,自然有大臣议论百姓饿死的事情。坐在龙椅上的司马衷突然发问:“为什么有人饿死啊?”大臣回答:“他们没有饭吃。”司马衷又问:“这些人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大臣们哭笑不得,无言以对。但对于司马衷来说,米饭和肉都是他日常吃的,现在没有饭吃了,为什么不去吃肉呢?

晋惠帝司马衷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与杨皇后的次子。司马衷的弱智是先天性的,并不是受后天刺激而造成的。司马衷在年少时就显露出不正常的样子,快十岁了仍口齿不清,豆米不辨,更谈不上读书写字了。因此,朝野上下、宫廷民间都知道司马衷是弱智。

问题是:这么一个明显弱智、缺乏政治能力的人怎么就成为太子,进而做了皇帝了呢?首先是因为司马衷的哥哥司马轨早夭。司马衷就成了事实上的嫡系最长子,很自然地成为了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他被立为太子时,只有九岁。史书上没有任何有关司马衷立太子争议的记载。也许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还没有接触朝廷大臣;而且太子年纪也小,反应迟钝一点也并不被视为大事情,所以群臣没有就司马衷被立为太子一事提出疑问。同时司马衷的生母是皇后,正得到司马炎的宠爱,大臣们也没有人公开反对。

但是随着司马衷开始长大,难以掩饰的智力缺陷暴露了出来。人们不禁在心中发问:太子将来能否胜任天子宝座?是不是应该及时更换太子?

咸宁初年(275年),司马衷到了出居东宫的年纪,开始接触外廷大臣。随着太子独立建立东宫,朝野对其能否治理国家的疑问越来越多。

史载:“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钝质,不能亲政事。”

最先对司马衷的能力提出怀疑的是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胜任不了统治天下的重任,因此悄悄的和皇后透露了想更换太子的意思。但是杨皇后非常袒护司马衷,劝丈夫说:“自古以来,立嫡长子,而不考虑其能力高低。这样的老规矩怎么能更改呢?”晋武帝的另一个宠妃赵氏受了杨皇后的好处,也为司马衷说好话:“太子司马衷只不过是幼时贪玩,不长进。小时候就显露出超常能力的人毕竟是少数。太子将来必大器晚成,继承大统。”耳根子软的司马炎被枕边风一吹,也就打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司马炎患病,病情还挺严重。朝野一度开始考虑最高权力转移的问题。多数人属意于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希望以司马攸来取代弱智的司马炎。大臣贾充把长女嫁给了司马攸做王妃,又把另一个女儿嫁给司马衷做太子妃。河南尹夏侯和就对贾充说:“你的两个女婿亲疏相等。但是‘立人当立德’,希望你能够参与更立太子的行动。”贾充默默不答。后来晋武帝病愈了,听说这件事,将夏侯和调任为有名无实的光禄勋(原来的河南尹掌握首都及周边地区的政权),并夺去了贾充的兵权,待遇不变,显示自己对太子司马衷的支持。司马炎如此处理,一时间朝野上下不敢再提太子能力的问题。

就在大多数朝臣明哲保身,对太子一事默不做声的时候,少数几位重臣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劝谏,试图让司马炎相信司马衷能力太差,实在不是做皇帝的料。有着灭蜀大功的卫瓘就是其中之一。卫瓘很想劝司马炎废掉太子,但每次想陈启的时候,都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话语。后来有一次司马炎在陵云台举办君臣宴会,卫瓘装着大醉的样子,就势跪在晋武帝的榻前说:“臣有些话想启奏皇上。”晋武帝就说:“你想说什么呢?”卫瓘三次都欲言而止,最后只是用手抚着晋武帝的座位说:“此座可惜了啊!”晋武帝非常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将错就错地说:“你真的是喝得大醉了。”卫瓘从此闭嘴,不再就太子废立一事说话。

担任侍中的和峤是另一位勇敢提出太子废立意见的大臣,只是他采取的形式非常直接。和峤见到太子就是一个弱智,就趁自己经常陪侍皇帝左右的时候说:“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这是好事;但是现实是非常复杂的。恐怕将来不仅只是陛下的家事。”晋武帝默然不答。

大臣们的劝谏多少还是对晋武帝产生了影响。他对群臣的意见虽然可以视而不见,或者用间接的手段打压下去,但他本人是一个有作为的开国君主。晋武帝不可能在关系到子孙后代、帝王万世之业的事情上马虎从事。没有比他这个父亲兼皇帝更明白司马衷的实际情况。司马炎觉得再测试一下已经长大的太子的实际能力。

晋武帝测试方法就是派遣几位朝臣去考察太子,看太子能否承担统治大任。他选中的朝臣是和峤、荀顗、荀勖三位侍从近臣。晋武帝说:“太子近日入朝,我看他有所长进,你们三人可以一起去拜访太子,谈论世事,看看太子的反应。”三个人就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做了,回来的时候顗、勖两个人都称太子明识弘雅,诚如明诏,没有问题。和峤劝说:“圣质如初耳!”(还是和以前一样弱智。)晋武帝很不高兴,离席而去。

晋武帝决定亲自试验一下太子。他心头对太子的能力始终抱有怀疑,加上朝臣和峤等人多次上奏,所以决定直接检验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一次,晋武帝将东宫大小官属都召到身边来,为他们举办宴会。暗地里,晋武帝密封了几件疑难的政务,让人送去给太子处理。皇帝的想法是:我已经将太子身边所有的人都支走了,现在就只能由太子自己来处理这几件疑难问题了。如果处理得好,就证明了太子的能力没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是太子无能了。

司马衷连一般的政务都不懂,哪能处理疑难政务,只能呆呆地看着父亲送来的文件。正在要将空白纸送还给父亲的时候,贾充的女儿、太子妃贾南风既着急又害怕,忙找了外人来帮太子作答。估计她请来的是迂腐的学者,在回答的时候旁征博引,义正词严,慷慨激昂。贾南风看了回答,非常满意。但是给使(宫中的侍从)张泓在旁边看了以后,提醒说:“太子不学无术,这是皇上非常清楚的事情。现在的答诏广泛引用,文才飞扬,皇上肯定怀疑是否是太子亲自写的,并且追究作弊的人,根本过不了关。还不如直接用大白话把问题给说清楚呢。”贾南风大喜,忙对张泓说:“来,你帮我好好回答,成功了与你共享富贵。”张泓平素就有些小才,现在用大白话把所有疑难都说清楚了,再让太子抄写一份。

晋武帝拿到太子抄的答案,觉得虽然用语简陋粗浅,但还是将所有问题都谈到,谈清楚了,很高兴。他先将太子“处理”的政务交给太子少傅卫瓘看。卫瓘先是非常吃惊,进而异常惶恐。大家都知道卫瓘先前有废立太子的意思,现在见此,忙称万岁。事后,贾充曾暗地里派人告诉女儿贾南风:“卫瓘老奴,几破汝家。”从此,司马炎对司马衷基本感到满意。废立太子的风潮再也没有出现过。

司马衷太子的位置得以确立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他生了一个好儿子司马遹。

据说司马炎非常喜欢司马遹,这为司马衷巩固太子之位出力不少。

一切得从司马遹的生母谢玖说起。谢氏容貌清秀,美丽大方,很小就被选入晋武帝后庭作才人。司马衷九岁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朝廷就开始准备挑选太子妃的人选了。晋武帝司马炎很有意思,怕自己的弱智儿子不知道儿女之事,决定先派个人给司马衷进行性启蒙。司马炎挑选的就是自己身边的才人谢氏。谢才人陪伴司马衷一晚,就怀孕了。性情残忍嫉妒的贾南风成为太子妃后对东宫的嫔妃随意杀戮,独独对谢才子不敢胡来。谢才人也知道自己的处境,请求回到了司马炎身边,然后生下了司马遹。有传闻说谢玖肚子里的孩子是司马炎的,因此司马炎对谢玖和司马遹特别照顾留意。这种传闻“查无实据”,权当又一个历史疑案。

司马炎对司马遹非常宠爱。几年后,司马衷进宫朝见父皇,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和自己的几个弟弟一起玩耍,非常可爱,便走过去拉着那个小孩傻笑起来。晋武帝远远望见,走到司马衷跟前,对司马衷说:“这是你的儿子啊。”司马衷和司马遹父子这才相认。

太子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乖巧聪慧,深得司马炎的喜欢。司马炎一度想将皇位传给司马遹,因此易换太子的想法也就更加淡薄了。如果传闻是真的,司马遹的确是司马炎的私生子,那么司马炎特别喜欢司马遹也可以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为了传位给私生子,司马炎就必须先巩固弱智儿子司马衷的太子之位。

司马炎既然确定了弱智司马衷的继承人地位,就真心实意地扶持太子。他一改曹魏后期太子制度荒废,只有空头太子没有手下的薄弱情况,给司马衷配齐了官属,而且对太子属官精挑细选。司马炎挑选的既有荀顗、司马攸、杨珧、司马亮、山涛、卫瓘、贾充等元老重臣、宗室近支,也有王衍、乐广、傅祗、郑默、郭奕、卢浮、华峤、卫恒、夏侯湛、李重、魏混、华谭、阮浑等新锐志士。这一份东宫官署名单几乎囊括了西晋政权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精兵强将。司马炎对司马衷算是仁至义尽了。

传位不及兄弟

除了司马衷这个弱智外,难道司马家族就没有其它智商正常、能力出众的政治继承人了吗?有。那就是司马炎“明德至亲”的胞弟——齐王司马攸。司马攸为人“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名声良好,“才望出武帝(司马炎)之右”,不论血统还是能力都有继位的资格。司马炎的儿子不行了,为什么不能传位给弟弟呢?

齐王司马攸是晋武帝司马炎同父同母的弟弟。当年,司马昭见哥哥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把自己的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兄长做儿子。所以司马攸在名义上算是司马昭的侄子。后来,司马师逝世了,将权力转移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掌权成为了晋王,期间多次想把二儿子司马攸立为世子。当时司马昭每次见到司马攸,都拍着自己的座位亲昵地用小名招呼二儿子说:“桃符,这是你的座位啊。”史载司马攸“几为太子者数矣”。

司马昭老的时候,的确想把自己的权力重新转移给哥哥司马师一系,也就是传给司马攸。其实,传给司马攸也就是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司马昭非常希望能够见到这样的结果。但是左右亲信何曾、贾充等人死死劝谏司马昭说:“中抚军(指在魏国担任中抚军,新昌乡侯的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他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他们坚决反对将权力转移回司马师一边。司马昭见亲信反对,加上司马炎毕竟是嫡长子,能力也不错,最终打消了以司马攸为继承人的念头。但是在司马昭临死的时候,他还挣扎着向司马炎、司马攸兄弟讲解汉朝淮南王、魏朝陈思王与当皇帝的兄长之间不相容的故事,劝诫二人友爱相扶。司马昭更是拉着司马攸的手让司马炎好好对待弟弟。

司马炎的母亲王太后临死的时候,也流泪对司马炎说:“桃符性急,而你又不慈爱。我死后,恐怕你们兄弟不能相容。希望你这个当哥哥的能够友爱自己的弟弟,勿忘我言。”

司马炎成为晋武帝后,封齐王司马攸“总统军士,抚宁内外”。司马攸在政治实践中立了许多功劳,威望越来越高。司马攸对晋朝以及自己封地内的官吏、人民恩养有加,“时有水旱,百姓则加振贷,十减其二,国内赖之”。他做人“降身虚已,待物以信”,并不时劝谏晋武帝务农重本,去奢即俭。到了司马炎的晚年,各位皇子年弱无力,而太子司马衷又是明摆的弱智。朝臣内外,都属意于齐王司马攸继位。

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15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1)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们(1)第5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1)第16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2)第27章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1)第24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1)第17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血缘外的南宋太子们(1)第6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2)第13章 江山未动名已成——南梁昭明太子萧统(2)第25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册立太子的标准立愚不立贤(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册立太子的标准立愚不立贤(2)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册立太子的标准立愚不立贤(1)第26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3)第15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团重重的朱常洛(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团重重的朱常洛(2)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12章 江山未动名已成——南梁昭明太子萧统(1)第18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血缘外的南宋太子们(2)第29章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3)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团重重的朱常洛(2)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团重重的朱常洛(1)第24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选择——孙权晚年选立太子风波(2)第25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2)第19章 养在深宫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户生涯(1)第2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册立太子的标准立愚不立贤(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2)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25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册立太子的标准立愚不立贤(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们(2)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们(2)第2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2)第5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1)第28章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2)第7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3)第9章 退求其次的选择——孙权晚年选立太子风波(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册立太子的标准立愚不立贤(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选择——孙权晚年选立太子风波(1)第3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1)第7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3)第16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2)第16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2)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1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1)第29章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3)第12章 江山未动名已成——南梁昭明太子萧统(1)第2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团重重的朱常洛(2)第20章 养在深宫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户生涯(2)第5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1)第20章 养在深宫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户生涯(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册立太子的标准立愚不立贤(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1)第2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2)第1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1)第1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2)第18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血缘外的南宋太子们(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2)第4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2)第16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2)第24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1)第20章 养在深宫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户生涯(2)第25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2)第2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团重重的朱常洛(3)第16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2)第13章 江山未动名已成——南梁昭明太子萧统(2)第2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2)第26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3)第26章 亡国太子必须死——明亡国太子朱慈烺(3)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团重重的朱常洛(3)第17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血缘外的南宋太子们(1)第3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1)第3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1)第16章 大明宫中的过客——唐中宗李显的起伏人生\t(2)第6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2)第29章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3)第1章 风潇潇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责任与复仇(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泪——西晋弱智太子司马衷(1)第29章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3)第6章 巫蛊祸后冤难雪——戾太子刘据与巫蛊(2)第19章 养在深宫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户生涯(1)第3章 长居膝下尽欢颜——沙丘政变与扶苏之死(1)第13章 江山未动名已成——南梁昭明太子萧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