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铁甲奔流 (4)

利用这段时间,舒适存已将师部特务连、勤杂兵、伙夫、轻伤员等拼凑起来,组成了一支突击队。

就像台儿庄大捷时的那最后一个晚上,当突击队出现在日军侧背时,一下子就打乱了对手的阵脚,西南高地终于得以稳固。

12月31日,邱清泉以凌厉攻势突入昆仑关,完成了最后的收官任务。

昆仑关之战,是广岛师团在板垣离开后吃到的第一个败仗。按照日方统计,中村第二十一旅团的伤亡及失踪人数超过一半,旅团长和随后指定的代旅团长均被击毙,联队长及以下军官更是死伤殆尽。

战后昆仑关的每个山头都是弹痕累累,没有一块完好之地。双方阵亡官兵交错倒卧在血泊之中,连脚都伸不进去。

郑洞国在视察阵地时,看到有一个大个子士兵的遗体,左腿已断,全身遍布弹伤刀痕,但仍用双手紧紧扼住鬼子兵的喉咙。目睹此情此景,这位对惨烈场面已熟视无睹的军人也不由得热泪滚滚。

若干年后,杜聿明对昆仑关大捷作出了如下评点:血花飞舞,苦战兼旬,攻克昆仑寒敌胆。他本人因此战而名扬中外,被称为“昆仑雄狮”。

成功的表演

在昆仑关之战进入时,中队发动攻势之猛烈,战斗意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都大大超出了对手的想象。日本战史后来承认,在“中国事变”发生以来的全部时期,这是日本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

从参谋本部到刚刚成立的日本在华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再到驻广州的第二十一军司令部,一时之间都慌了神儿,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第二十一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来了一句——别硬挺着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多简单多直接的办法,可是到最紧张的时刻,大家的脑子却都冻住了,没人想得起来,被安藤利吉一说,又都做恍然大悟状:对啊,还等什么,赶快撤吧!

12月29日,由参谋本部、“中国派遣军”、第二十一军联合组成的高官团搭着飞机来到南宁。

在出发之前,大佬们想象中的今村均师团长肯定要多狼狈有多狼狈,没准正望眼欲穿地在等着他们送来撤退令,以便把自己的师团给救出来。

可是去了之后才知道,原本不是这么回事,今村均很镇定,镇定得甚至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第一印象,这位师团长是不是给吓傻了?

第二十一军副参谋长在传达完撤退决定后,又告诉今村均:由于船只来不及输送部队,大概需要一个月后才能重新组织对昆仑关的反攻。

别怕别怕,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把你的部队送入虎口了。

都等着今村均表态,对方一开口却让在场高官们大吃一惊:我绝不后撤!

众人心里暗暗称赞,太有勇气了。

这帮人不知道的是,今村均的勇气却是他们给的。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半个师团被人家做掉,你要说还能沉得住气,那他就不是人而是神了。相信如果高官团不出现,没准今村均自己就会下令撤退,也没什么高明的,不过是逃生的本能反应而已。

可是高官团来了就不一样了。这些平时都抬着眼眉说话的大佬们能够组团光临,就说明上面对前线的境况很重视,绝不会看着广岛师团坐以待毙而置之不理。

在昆仑关吃了败仗已是确凿无疑,再也无法更改,假如再撤退,无疑就意味着彻底失败,自己可能从此再也爬不起来了,台儿庄大捷时的矶谷廉介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今村均毕业于陆大第二十七期首席。他与矶谷是陆大同学,后者的那次倒霉经历无疑教会了他一个道理:与其被搞到名誉扫地,灰溜溜退场,还不如硬着头皮继续挺下去,或许倒能迎来转机也说不定。

对着高官们,今村均在秀完“勇气”之后,又拿出陆大首席的理论功底,从兵法上分析了为什么不能退。

撤退不一定就完事。你想罢手,中国人未必肯让,他们会集中更多的兵力进行追踪包围,到时我们可能比现在还要惨——中队会抽出兵力到钦州湾附近堵击,这样后续援军别说一个月内无法登陆,就算再多给点时间也是白搭。

今村均言罢,高官团面面相觑,认为师团长言之有理。

既不能后撤,那你说说究竟该怎么办呢?

今村均等的就是这个问题,答案他早就准备好了——

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大局着想,我要用广岛师团来牵制中队,使他们不能去钦州湾。

在那一天,今村均的表演实在够出色。在驾临南宁的高官们心目中,这位师团长早已不是败军之将,而成了一个既有勇气又有头脑的陆军精英。

很多时候,会不会打仗不要紧,要紧的是你会不会说话和做人。

几乎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被今村均打动了,他们撤销了原先的决定,并且当天就飞回广州部署新的救援行动。

今村均的所料是正确的。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哪里用得着他退。

兵力不是不够吗?那就临时改变一下程序,把准备回国复员的第一〇六师团调到广州,将第二十一军所属的第十八师团和近卫旅团抽到南宁去。

一句话,绝不能辜负了那位智勇兼备的师团长。

反转一百八

虽然取得昆仑关大捷,白崇禧却并不能立刻置对手于死地。

昆仑关一役,靠的是第五军,但是经过前期的激烈拼杀,这支精锐部队损失也接近一半,荣誉第一师所有士兵都负伤一次,事实上已无力再继续投入作战,只能撤下整补。

缺了第五军,白崇禧的矛就不那么锐利了,相反,今村均的盾却强了起来。

至12月29日,不仅第九旅团回防南宁到位,台湾旅团还又增派了一个联队,使其最前沿部队从编制上增加到四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兵员缺额。

鉴于中村第二十一旅团已被打残,不能正常使用,今村均不得不将其调回南宁,转而由第九旅团接任,并由旅团长及川源七负责指挥。

及川源七到达前线后,他所指挥的四个步兵联队大部分战斗力完好,因此得以在昆仑关以南的八塘重新组织起防守阵地。

在第五军缺席的情况下,白崇禧要想啃动这道防守线就不那么容易了。更为致命的是,他的视线完全被吸引在了昆仑关局部,而没有照顾到战场的整个面。

此时,今村均完全是在硬撑着。他的八塘防线固然坚固,可是在援军未到达之前,其他地方却是虚弱得要命,在南宁,就靠一个残废的旅团驻守,也几乎是在冒险。

“小诸葛”用不着在八塘与及川源七对耗,他能应对的选择太多了。

假如要攻,可以绕过防线,或直趋南宁城下,或像今村均所顾虑过的那样,抽出兵力到钦州湾——既抄今村均后路,又阻第二十一军援兵上岸。

今村均自顾尚且不暇,牵制云云不过是想在高官们面前吹个牛,博个好印象而已。

假如要守,则可以利用广西多山地的特点,作出大纵深的部署。就算第二十一军上岸,遇到层层阻截线,要想成功反扑也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可惜白崇禧一个都没选,时间就这样被一天天浪费过去。

1940年1月22日,第十八师团和近卫旅团在登陆后已到达南宁附近,桂林行营仍未作出任何反应。

1月24日,第二十一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在南宁坐镇指挥,并下达了四天后进行反包围作战的命令。

纵然如此,补救机会还是有。

1月27日,就在日军开始反包围的前一天,时任政治部部长的陈诚以协助名义和张发奎一起从重庆抵达广西。

一到前线,陈诚就发现部署有问题。这么多天过去了,多达五个军的主力仍被全部用于包围八塘之敌,新增援的部队亦毫不例外地进入这一战场,但实际情况却是,包又包不成,打又打不动,而后方及侧面兵力薄弱,没有一点用于机动的可控之兵。

万一日军迂回包抄怎么办,陈诚吓得一头冷汗,极力建议白崇禧从昆仑关正面抽出两个军作为预备队,同时注意侧面日军动向。

白崇禧倒没说陈诚顾虑得不对,只是他想的不一样:用五个军尚且撬不动八塘,剩下三个军还能干成什么事?

再等一等,等后面增援部队足够多了再抽的话,也许更妥当一些。

妥当是妥当了,问题是对手不会给你时间了。

1月28日,除担任守备任务的部队外,第二十一军两师两旅团倾巢出动,绕过昆仑关,对中队实行短切迂回包围。

白崇禧这才发现大事不妙,仓促之间,他唯一能够调用的部队,只有位于昆仑关后方宾阳的徐庭瑶第三十八集团军,后者急忙派全军南下阻敌。

通过空中侦察,安藤利吉发现,他只要击败第三十八集团军就能赢得全局。

2月1日,第二十一军发动了具有决战性质的总攻。

先取首。安藤利吉从日本海陆航空队调动约一百架飞机,对宾阳进行集中轰炸,第三十八集团军司令部被炸毁,作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徐庭瑶与前线各部队联络中断,丧失了指挥能力。

第三十八集团军除撤下整补的第五军外,其他部队都是临时编入,互相之间也不熟悉,一旦失去指挥核心,便陷入了各自为战的混乱状况,加上由于是临时应战,防守阵地都没筑好,所以很快就被第二十一军逐个击破。

2月2日,近卫旅团攻占宾阳,中队后路被截,被迫采取全军大撤退,对此负有责任的徐庭瑶也因此在战后遭到撤职查办的严厉处分。

至此,广西战局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眼见失败已不可避免,自己又无法挽救,陈诚焦灼万分,模样一下子变了形,乃至于眼球凸出,奇瘦骇人。李济深来广西时,还以为他精神失常,一个劲儿问他要不要紧。

陈诚十分难过:广西数十万生灵将蹂躏于日本人铁蹄之下,我怎么能够无动于衷呢?

令人奇怪的是,第二十一军几天之后就自动退走了。

因为以现有兵力而言,他们根本就站不住脚。据说日军在进入广西时,沿途的老百姓都会跑个精光(“皆率相走避”),不光是避难,还为了留出空当给能打的。

广西的剽悍民风让日本人也为之头疼

广西寓兵于团,小伙子都经过军事训练,他们自发地组织民团,有枪的拿枪,没枪的拎上锄头钉耙,胆小一点的破路,胆大一点的就直接去骚扰鬼子,因此广西是颇不好待的,属于“抗战中最特殊之省份”,而日本人也视桂省民众为“最可恶”。

广西人不好惹,广东人也不是吃干饭的,粤北的余汉谋在广州附近接连发动牵制性进攻。

2月8日,安藤利吉下令各军退回南宁,第十八师团返回广州。

在此之前,他放弃了已到手的宾阳,甚至连白崇禧原来一直啃不动的八塘,他也自动放弃了。

临走时他特地在八塘给蒋介石留下一张布告,说我得承认,你的军队曾经表现得空前英勇,可是很遗憾,我粉碎你的目的也达到了,所以现在“璧还八塘于蒋军”。

蒋介石看到布告后气得七窍生烟,在事后的军事总结会议上逐字逐句读了一遍,然后当场宣布将白崇禧、陈诚以下十名高级将领分别予以降级、撤职查办、军法审判等不同程度的处分,这是“七七事变”后高层指挥官受到处分最多的一次。

人受罚,部队也倒霉,计有两个集团军及三个军的番号被撤(后来又撤销了桂林行营)。其中第九师师长郑作民中炮阵亡,可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被炸死的,大家都不知道,直到日军撤退后才找到尸首。

对这种抛弃长官自顾逃命的“无廉耻”做法,蒋介石尤其震怒,立即下令取消了第九师番号,改称“无名师”,官兵所佩戴的符号和臂章上均印有“进就不退,守就不走”的警语,此类处分在中队中也是史无前例的。

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13章 龙战于野 (2)第26章 哪一站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41章 时光倒流 (2)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17章 沧海一声笑 (2)第7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4)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30章 我的路 (2)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26章 哪一站 (1)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43章 从头再来 (1)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第30章 我的路 (2)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25章 理想与现实 (5)第6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3)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36章 铁甲奔流 (4)第37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1)第32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2)第41章 时光倒流 (2)第36章 铁甲奔流 (4)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39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3)第28章 哪一站 (3)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41章 时光倒流 (2)第21章 理想与现实 (1)第14章 十面埋伏 (1)第32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2)第30章 我的路 (2)第4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1)第10章 勇敢的心 (3)第18章 沧海一声笑 (3)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35章 铁甲奔流 (3)第31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1)第24章 理想与现实 (4)第30章 我的路 (2)第27章 哪一站 (2)第21章 理想与现实 (1)第25章 理想与现实 (5)第25章 理想与现实 (5)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6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3)第41章 时光倒流 (2)第33章 铁甲奔流 (1)第29章 我的路 (1)第30章 我的路 (2)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35章 铁甲奔流 (3)第26章 哪一站 (1)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29章 我的路 (1)第26章 哪一站 (1)第37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1)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41章 时光倒流 (2)第42章 时光倒流 (3)第38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2)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19章 像风一样自由 (1)第26章 哪一站 (1)第40章 时光倒流 (1)第26章 哪一站 (1)第3章 任何时候都需要胆色 (2)第8章 勇敢的心 (1)第17章 沧海一声笑 (2)第21章 理想与现实 (1)第6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3)第23章 理想与现实 (3)第12章 龙战于野 (1)第38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2)第20章 像风一样自由 (2)第19章 像风一样自由 (1)第14章 十面埋伏 (1)第8章 勇敢的心 (1)第29章 我的路 (1)第11章 勇敢的心 (4)第10章 勇敢的心 (3)第1章 序言第25章 理想与现实 (5)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41章 时光倒流 (2)第34章 铁甲奔流 (2)第16章 沧海一声笑 (1)第41章 时光倒流 (2)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 (2)第12章 龙战于野 (1)第32章 得句犹如将成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