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国内大战

洋华人独立建国,争取平等、自由、民主的历程还是事情,或者只是一个美好的希望。

而现在国内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冈村宁次在南京召开各方面军和各军司令官会议,正式下达老河口和芷江进攻作战的命令。冈村宁茨在会上狂妄叫嚣,“本总司令官决心在三军将士奋起之下,在北方确保大东亚圈内的宝库;在东方海岸要域布成铁桶般的阵地,当敌登陆时予以歼灭;在西方排除万难挺进深入重庆要域,以彻底摧毁敌之根据地,一劳永逸解决支那问题。”

在日本和苏联关系一度紧张时,关东军共有六、七十万兵力。但是从1944年初日军决定进行打通大陆走廊军。在1至3间,关东军一部分调往华中,使总兵力由一百六十五个步兵大队减少到九十六个大队,炮兵由七十三个大队减少到五十一个大队。兵员总数则由六十五万人减至五十万人。当豫中会战打响后,再次从关东军抽兵南下,4中旬,关东军总人数仅为四十万人。

至1944年底,日军打通大陆走廊作一半,仅二、三十万兵力。调出的主要兵团达十二个师团和一个坦克师团,以及大部分航空兵。

被一直宣称为百万精锐的关东军,在苏军参战前夕,仅为那点可怜的人马。而且。据日军陆军部记载,关东军地师团基本上是1944年底至1945年初临时征招补充的,名为师团,|:仅为其30%。”日军大本营决定让关东军在外观上保持强大军备威容”,“以外貌强大的军备威胁苏联。”如此看来,所谓的“伟大的苏联红军”的参战,摧枯拉朽之势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这同期,驻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日军大量增兵。共有第60、第第65、第70、第69,118、第63、第117、第59、第110、第39、第个师团,再加一个坦克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而且这些部队几乎全是日军精锐。冈村宁次西攻方案的目的是先打败了蒋介石。再回过头来对付美、英登陆。具体设想是:发动芷江进攻,夺取芷江要地,再突进重庆;发动者河口进攻,进而攻取西安。再由西安北攻四川盆地。

“衍功兄,我敬你一杯,祝你旗开得胜,再创辉煌。”吴铭举杯。对着戴安澜说道。

“借华健老弟吉言。”戴安澜笑着举杯而尽。

面对着严峻地形势,蒋介石不得不从缅甸、云南抽调远征军的精兵强将,以对付日军的疯狂进攻。戴安澜现在已经升任第五军军长。将和廖耀湘的新六军先期回国参战。在昆明集结等待飞机空运地时间里。特意到训练学校来看望吴铭。久别重逢。两人不胜唏嘘。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降到了配角的地位。当然。中国是重要的,因为它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否则这些日军便可被自由地用于其他地方了。中国地领土还被用来建立美国空军基地,可以从这些基地出发袭击日本的船只。但是,仅此而已。”吴铭放下酒杯,摇头叹息道。

“是啊!”戴安澜点头赞同道:“太平洋战场盟军捷报频传,而日军在中国土地上却肆意横行,很多未遭蹂躏的省市,现在也遭到了侵犯和破坏。如不能成功遏制日寇的疯狂进攻,国家地声望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什么四巨头,四大国,都名不符实,徒惹国际笑话。”

吴铭苦笑了一下,国家贫弱,罗斯福和赫尔虽然不是不意识到中国现存的弱点,但是他们对中国在战后世界上可能起地作用怀着乐观地期望。而丘吉尔和斯大林地估计却不是如此乐观的。丘吉尔说,还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他在华盛顿地时候,他就“发现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甚至在最上层的美国人心目中占有极不相称的重要地位”。他对罗斯福说:“当然,我愿意永远帮助中国人并对他们以礼相待;作为一个民族,我钦佩他们,喜欢他们,也同情他们一直遭受的政治腐败。但是决不能指望我接受一个我认为是完全不真实的价值标准。”斯大林在莫斯科以及在德黑兰会议上,也同样对中国在战时和战后的贡献表示怀疑。

但是什么力量也改变不了罗斯福和赫尔为中国争得一个大国地位的决心,

中国将与苏联、美国和英联邦并列为大国,并设想在联盟”后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四警察”之一。结果,中国参加了年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而且是1945年:国之一。另外,联合国宪章给予中国在安理会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一规定成了以后许多麻烦的一个根源。所有这一切都使中国人踌躇满志,但是在另一方面,对中国来说也是不幸的,而且大大破坏了中美关系。因为,中国根本没有能力履行由于它所处的如此崇高地位而应尽的责任。在美国人所希望的中国与实际的中国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而在华盛顿产生了对中国很不耐烦和恼怒的情绪。

“能力与责任成正比,国力、军力的增强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况且国军现在对日作战也存有余力吧?”吴铭低声说道。

戴安澜咧嘴笑得很难看,略显无奈地说道:“这种层面的事情就不是咱们能考虑的了,既然现在有机会为国而战,那我就只想做一个军人的本分,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

“衍功兄说得对,为国而战,非为一家一姓之天下。”吴铭冲着戴安澜挤了挤眼睛,笑着说道:“反正我是问心无愧,在抵御外侮的战争中也算出过力,流过血,虽然不多。”

“你呀。”戴安澜哭笑不得地指着吴铭,“怪不得把你这个少将给发配到这里来教学生,果然是自由散漫惯了,受西方的思想影响太多了。”

“嘿嘿,发配,说得难听点吧?”吴铭不在意地笑着说道:“倒不如说是安排我休假,你看这里山清水秀,绿色环保,多逍遥自在,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有后劲,有潜力着呢!”

“你不在意,我和一些人都觉得可惜。”戴安澜端起酒杯示意,干了一杯后,瞅着吴铭说道:“整体实力上国军确实处于下风,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可要是说想在国际上造成些影响,还得靠别动队这样的。”

“别动队还在呀!”吴铭抿了抿嘴角,挟起菜大口吃着,“不过要想找点有轰动效应的大事恐怕不容易。”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有什么样的指挥官便有什么样的部队。”戴安澜皱了皱眉,“我不知道现在别动队的指挥官是谁,但总觉得要是你来指挥,那种灵活机动,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力会让别动队插上翅膀,再创辉煌。”

“衍功兄抬举我了。”吴铭摆了摆手,很严肃地说道:“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别动队离了我也照样是一把利剑,照样打胜仗。”

“怕只怕利剑只能藏在鞘里生锈呀!”戴安澜喝着酒,叹了口气,“华健老弟,别动队现在是军统的王牌,戴笠会冒着伤亡过大的风险,使用它吗?我看着悬哪!”

吴铭沉默了一会儿,不很确定地说道:“应该不会吧?这训练学校一开,也不是没有后备力量,给他再立些功劳不好吗?”

“你以为他是靠是功劳升上去的?”戴安澜撇了撇嘴,有些不屑地说道:“算了,咱们不说这些了,喝酒。”

“对,喝酒。”吴铭暂时收起思绪,陪着戴安澜喝着小酒,随便聊了些其它的小事,倒也有说有笑。

“这昆明城就要将星云集了。”饮至半酣,戴安澜涨红着脸拍了拍吴铭的肩膀,“你的逍遥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什么意思?”吴铭诧异地问道:“难道重庆要守不住,撤到昆明来?”

“什么话?”戴安澜摇着头白了吴铭一眼,“日军到底还是兵力有限,而我军凭险据守,到底还是人多占着便宜,再加上日军到底还是担心英、美在中国登陆,所以不可能孤注一掷,所以,我估计将出现难以预料的中、日两军大规模决战的局势。我说的是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了适应与美、英等同盟国军的联合行动,由守势转为攻势,将在昆明设立了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由参谋总长何应钦上将兼任陆军总司令。陆军总司令部所辖部队大致为:卫立煌的中国远征军;以卢汉、张发奎、汤恩伯、王耀武为司令的四个方面军;杜聿明的昆明防守司令部等部队;共计二十八个军,七十多万兵力。”

第86章 新色戒第40章 适逢其时――英雄救美女(一)第118章 炸城门第7章 训练(一)第69章 各方反应第50章 礼送出境第2章 送礼的槛尬第77章 巷战布置第29章 日军慰安所(三)第37章 互相帮第30章 最后一击(一)第178章 讨论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31章 皇协军的素质第119章 铁路风云(一)第64章 美女关怀第100章 所谓的“抗日杀奸团”第55章 洪月的悲惨遭遇第74章 恶有恶报第38章 离港第6章 咱们玩刀吧第4章 漂亮的阻击第162章 夺车头第74章 澳门赌场第45章 我要回家第29章 日军慰安所(三)第40章 机场大战第20章 与忍者的交手第108章 两次爆炸第60章 空中照相第111章 二进县城第18章 恶虎寨第23章 谈判破裂第159章 学海无涯第23章 谈判破裂第14章 南腔北调大汇串第106章 三角伏击阵第43章 战局变化第11章 血洗黑云寨(二)第56章 印尼政变第80章 密支那之战(三)第113章 汉风?平南洋?第5章 留下聪明的第10章 相互信任第58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29章 回校第62章 再伸橄榄枝第55章 支持谁第46章 棠吉狙击第7章 接头第27章 混乱行动第36章 炮火急袭第52章 残酷训练第33章 人生自古伤离别第40章 非正式会谈第3章 白皮书来了第98章 另类的结识第45章 得意地笑第8章 训练(二)第4章 狙杀,狙杀第58章 华人独立民主党第95章 松山血战(一)第9章 训练(三)第113章 汉风?平南洋?第23章 双狙行动(二)第22章 双狙行动第31章 最后一战(二)第176章 毒弹第22章 唇枪舌剑第127章 小表叔第79章 张大帅之死第112章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第72章 遇敌第44章 又吓到你了第97章 松山血战(三)第94章 开始行动第27章 混乱行动第76章 再见杜老大第25章 暴起杀人第42章 中国形势第88章 回归第79章 张大帅之死第73章 阻敌第29章 别动队第101章 扫荡第23章 双狙行动(二)第4章 绑架第14章 南腔北调大汇串第45章 总统人选第168章 电波诱敌第103章 惊天第80章 密支那之战(三)第137章 三方纠斗第15章 人约黄昏后第34章 礼物和跳舞第22章 唇枪舌剑第160章 过犹不及第66章 都不放过第63章 快报复我吧!第12章 吃饭也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