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实用主义

1949年元旦后,马来亚政府的工作重点便是安置大量的移民。成千上万的大陆移民拖家带口乘坐客船来到马来亚,有钱的便住旅馆、去买房子,没钱的只好等着政府安置。虽然事先已经招聘了大量的华人工作者,马来亚政府依然是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大量的移民造成了马来亚政府暂时的困难,但从长远来考虑却是利大于弊。一是马来亚联邦的华人比重大大提高,从而稳定了政府的统治基础;二来大量的技术工人给马来亚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十足的后劲;三是大量农民的到来,加快了马来亚偏远地区的荒地开发,使得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大量携带巨资的资本家、大地主的到来,为马来亚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五,初期的闲散劳动力大大加快了马来亚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为马来亚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

“蒋介石搬财物,咱们拉人,相得益彰啊!”吴铭在召开的政务会上是如此说的。

“上海机构发来电报,杜先生对我们赠予粮食非常感谢,通过此举,政府在民众中的威望和信用大幅增加。”赵笑眉说道:“杜先生已经决定,如果局势恶化,他将来马来亚,但是他急于办理的事情相当的多。他要尽量调集现金,作为他庞大家族长期逃难的生活准备;他还要将一手创办的中汇银行做个了结,他希望账目能够结得清清楚楚,不至于因中汇的未了事宜留人口实话柄。”

“他的事情多,那些亲戚朋友呢,上海耆绅、金融工商“领袖五大亨”陈光甫、李馥生、宋流章和钱新之等人是如何决定的?”吴铭问道。

“有两个去了香港,别人还在观风色,或者是在等杜先生。”情报局局长沈阳汇报道:“杜先生对于自己的家人子女,心腹亲信,以及要好相关的朋友,原则上是大家一道走,不过,由于各人情形不同,环境各异,他在劝促那许多人早日离沪时,在表面的方式上,略有不同。”

“要是一起走也行,安排一艘中等客轮等在吴淞口,先让他们把东西都搬上来。”吴铭说道。

“明白了。”沈阳突然淡淡一笑,“刘大哥,您知道杜先生现在最常说的话是什么吗?”

“是什么?”吴铭奇怪的问道。

“杜先生对许多人都说:跟国民党走,好歹还有一碗稀饭吃;跟共产党嘛,只有吃米田共的份!”沈阳带着怪笑回答道。

“米田共?那,那不就是大粪吗!”吴铭也哑然失笑,“他说这话也够损的了。”

“还不止,他对人说‘血债血还’是gcd一直在喊的口号,gcd居心险恶,他们报起仇,算起账来,以命抵命之外,还要给人极痛苦的侮辱和折磨。他们杀一个人不但要叫那人死,尤其还要那人在死前吃足苦头。”沈阳接着说道:“吓得跟gcd有旧仇宿怨的不是跑去香港、台湾,就是要到马来亚。”

吴铭苦笑了一下,“杜先生还真是卖力气,咱们还是度过目前的困难再说吧,给那些耆绅、大亨安排好房屋,gcd容不下剥削阶级,咱们统统接纳。这便是我们与他们的不同,我们不是消灭剥削阶级而是引导他们,而且剥削阶级在我看来是无法彻底消灭的。只有以法治国,把他们的剥削限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并且照顾到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这个国家才会稳定。”

“说到这,我得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赵笑眉笑着说道:“《劳工法草案》已经制定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审定,而且《公司法》《卫生法》《市容法》《教育法》《义务兵役法》等等也已经基本制定出大框,不出三个月将有二十多部法律法规出台颁布,这段时间不光是移民的高氵朝,还是出台法律的高氵朝。”

“法治社会吗,就应该如此。”吴铭笑道:“成立独立的廉政局、劳动监察局等部门的工作也要加快进行,蒋介石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遍地贪腐的政府不管他是信奉的什么主义,早晚会被人民踩到脚下。”

“赤化的危险是存在的。”沈阳郑重的点了点头,“红色中国的成立,革命输出的理论多多少少会影响到我国,我们早做准备是应该的,而且,总统对成立政府参与的总工会的建议是正确的。”

“华人历来是最能忍耐的,不是实在欺压过甚,或者吃不上饭,他们是不会造反的。”吴铭用手指叩击着桌案,“但是我们要考虑到这一点,让他们安居乐业,想尽各种办法缓解社会矛盾,等到国家财富积累起来,我们还要采取各种福利政策,使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病有所治。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们取其成功之处,弃其理想主义,我们走的应该是一种实用主义路线。我们只要记住‘对人民有利,对国家有利’这样一句话,这个国家想不稳定都难。”

“共产主义的前景虽然美妙,但太理想化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难免遇到坎坷,而一个国家的道路遇到挫折,可不象一个人,一个工厂,受损的可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我们一个新兴国家经受不起如此沉重的打击。”沈阳说道。

“我对于苏联的那种共产主义是深恶痛绝,虽然现在苏联是一个大国,一个能与美国媲美的强国,但其中的隐患却也是显而易见的。”赵笑眉说道:“用纯粹暴力机器维护的稳定总会暴发,苏联的霸道做法也会使所谓的共产主义阵营慢慢瓦解。”

“呵呵,不光共产主义阵营要瓦解,恐怕很多年以后,连苏联这个庞然大物都可能解体呀!”吴铭冷笑道:“那就不是咱们考虑的事情了,我感到欣慰的是,各政府机构在这次大移民潮中密切协作,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不容易呀,一个没有什么经验的政府能做到这一步,很好,很好啊。”

第71章 故布疑阵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第16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105章 惊声尖叫第8章 训练(二)第98章 假设的结果第74章 肉盾第58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115章 再次出击第53章 茫茫野人山(六)第14章 血洗黑云寨(五)第29章 兵败如山倒第53章 绝技第103章 幸福第70章 单独行动第114章 热泪欢歌第60章 电话沟通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122章 坚定信心第51章 新的目标第154章 切蹉与搏命第180章 飞向远方第43章 人市,七十六号第27章 吉兰丹河第110章 穷途末日第98章 另类的结识第3章 白皮书来了第88章 分离第16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26章 特务的分析第66章 乱战第76章 再见杜老大第86章 影响第19章 谈判?第10章 血洗黑云寨(一)第18章 燕大开放日第70章 向GCD学习第28章 日军慰安所(二)第79章 密支那之战(二)第46章 偷盗成功与胡乱猜想第107章 可行性设想第113章 汉风?平南洋?第76章 误解第167章 随机应变第70章 单独行动第18章 燕大开放日第29章 别动队第18章 燕大开放日第3章 忍者?第28章 举棋不定第155章 道路选择第88章 分离第107章 潜入第3章 险被腰斩第123章 心思各异第68章 面子问题第160章 过犹不及第23章 双狙行动(二)第165章 围杀的开始第43章 战局变化第124章 笑惹的祸第59章 爆炸烧烤第25章 远征?第32章 曙光第37章 “窒息战”第40章 重逢第31章 皇协军的素质第63章 勇猛的“印度阿三”第52章 分裂企第154章 切蹉与搏命第1章 北平的冬天第14章 误会第115章 再次出击第132章 秋叶挺身队第11章 剿匪月第100章 松山血战(六)第9章 训练(三)第30章 憧憬上海滩第24章 “认死理儿”第60章 空中照相第110章 对武士的理解第42章 孤军转进第81章 密支那之战(四)第34章 虚惊一场第131章 小舅子的心思第100章 松山血战(六)第116章 双管齐下第2章 送礼的槛尬第62章 买药(一)第156章 昭和日第125章 突如其来的客人第21章 缜密分析第108章 弃戎从笔第44章 死人也不放过第41章 答学生问第34章 礼物和跳舞第37章 外交部长第5章 愤怒雷霆第147章 追与逃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