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再伸橄榄枝

在东南亚,只有菲律宾和马来亚的美军基地比较完备,而从地缘关系上看,马来亚离越南更近,从马来亚的军事基地支援南越,更加方便。

但是美国政府对在杜鲁门执政后期,由于对日和约而造成的马、美之间的嫌隙有所顾虑。虽然马来亚政府在美国财团和企业组团访问期间,表达了足够的合作的诚意,但对美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的一些提议却表示了冷漠,甚至是批评。

特别是在吴铭成功连选总统后,在华洋华人中具有很高影响力的国会议长陈嘉庚却辞去了官方职务,组织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访问了红色中国。而对于中、马的民间交往,马来亚政府一直没有表示异议和反对,甚至在某方面来说是纵容的。虽然马来亚政府一度被新中国斥为美帝的走狗,但马来亚政府却一直采取沉默以对的政策,似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国内建设上。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马来亚的工业基础后,在国会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开始有侧重的发展一些产业,并对农业建设开始重视。

马来亚政府加强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交往与合作,影响了美国的既定计划。特别是马来亚政府有条件的对由英国倡导的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发展的“科伦坡计划”表示了支持。“科伦坡计划”旨在通过以资金和技术援助、教育及培训计划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来加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有抗衡美国正在实施的“第四点计划”的意图。

马来亚政府稳扎稳打,虽然不显山露水,但由于资源丰富,发展得异常坚实。随着马六甲海峡舒浚工作的完成,这条黄金水道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和英国合作建设的巨型船坞已经完工,能够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而且新加坡港的二期建设正在展开,预计四年后吞吐量将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将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造船厂也将于1955年建成投产,将可以制造万吨轮船,界时将解决马来亚海军的舰艇问题,而且英国、法国都表示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美国政府曾多次提及马来亚的海军力量难以应付海盗和恐怖袭击,希望美军能够进驻该地区,并称美国愿意与马来亚组成联合巡逻队,确保马六甲海峡安全,但是遭到马来西亚的拒绝。眼瞅着英、法等老牌国家似乎正慢慢的渗透进东南亚,美国政府感到心急如焚。

另外,由于印尼华人问题的解决,马、印两国结束敌对,达成了谅解,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马来亚缩回了鼓动印尼地方独立的黑手,并且对来往印尼的船只实行过水免费。而印尼在平稳了国内局势后,由于其也强烈反对《旧金山和约》,于近期在天目海峡也对来往日本的船只实施高收费。

缅甸、菲律宾、印尼、马来亚等反对《旧金山和约》的国家正在慢慢联合起来,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大的阻力。马来亚在这个尚未正式形成体系的联盟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因为马来亚的强硬,已经多次拒绝了日本试图与之改善关系的努力。

1954年4月26日,在日内瓦会议上,以期对朝鲜问题取得和平解决,并讨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大国身分参加的重要国际性会议,周el在会上所表现出的宽阔的政治家的胸怀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给与会者及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新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初露锋芒。

日内瓦会议(1954年)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行个人独断独行的威权统治,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

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重新获取马来亚政府在该地区对美国的支持变得非常重要。

而横亘在马、美关系上的障碍便是日本问题,马来亚政府从来不承认《旧金山和约》,不仅坚持自己的强硬立场,而且借助于自己的影响力影响着周边的国家,这非常让美国政府头痛。

1954年9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马来亚,就马、美之间的关系再次展开外交,希望重新获得马来亚政府的好感和支持。

“日本在贵国的扶持下,真是发展迅速啊!”吴铭用有些嘲笑的口吻对杜勒斯说道:“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到1956年,除‘外贸’一项,日本的经济指标将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一个战败国的发展超过很多象我们这样的战胜国,贵国的能力还真是不小。”

“不,不,总统所说有些不准确。”杜勒斯轻轻摇了摇头,“由于贵国在马六甲海峡实施对日封锁,使日本经济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而贵国的成绩也非常让人感到惊讶。贵国政府所采取的对企业设备实行特别折旧制度(马来亚政府规定,企业购入新设备的当年就可以提取相当设备价格 50%的折旧费,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不须纳税。在政府的鼓励下,各企业竞相增加投资,更新设备)非常具有创造性,加速设备更新,扩大资本积累的速度。而且自从贵国于1951年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后,贵国企业利用外资,进口设备也逐渐增多。据我们的统计显示,贵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提高了32%,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0.3%。而且我国政府一直对贵国的发展竭尽所能,就地域、资源和发展后劲来说,贵国想超越日本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而且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贵国自1950年以来由于市场萧条积压下来的近300亿美元货物随之倾销殆尽。轻纺工业因为得到大量订货迅速恢复发展;钢铁、机械、水泥等行业的生产也有大幅度增长。”杜勒斯显得比较诚恳的继续说道:“随着新加坡造船厂的竣工,贵国的发展潜力要大大强于日本。”

“国务卿先生倒是了解得不少。”赵笑眉在旁接口道:“可您知道我国由于反对《旧金山和约》,在马六甲海峡对日本实施制裁,损失了多少?看着昔日的侵略者不仅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却在迅速崛起,我们的正义感和民族感情又受到了多大的伤害?”

“日本的崛起将对东亚共产主义扩张起到重大的作用,而且我国再三郑重承诺过,崛起的日本不会走军国主义道路,不会成为自由国家的威胁。”杜勒斯解释道:“而且日本政府对战争带给贵国的伤害也表示了歉意,并且许诺对贵国逐年进行无偿援助。”

“这是日本政府托您私下表示的意愿,还是要正式对外宣布?”吴铭抿了抿嘴角,“要是私下的就不必再说了,而且必须正式道歉,以战争赔偿的名义进行,分化瓦解、巧立名目这一套在这里不好使。”

“这是对日本政府认识战争罪行的态度的考验。”郑苹如说道:“无偿援助?说得好听,日本人就是不想认罪,拉着块遮羞布不放。”

“态度问题很重要。”吴铭正色说道:“请国务卿先生再次转告日本,不要再遮三挡四,一个没有责任感,不敢真诚认错的民族是不会有出息的。马六甲海峡将永远对日本人关闭,除非日本能再组织起一支联合舰队,再来一次珍珠港事件。”

“好吧,我会转告日本政府。”杜勒斯点了点头,说道:“抛下日本问题不谈,毕竟这事情还是需要你们两个国家自行沟通解决。这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给总统先生的亲笔信,真诚的希望我们两国政府能加深合作,继续密切彼此间的关系。”

第136章 引狼上钩第80章 密支那之战(三)第64章 美女关怀第76章 误解第96章 另辟蹊径第71章 扫荡第73章 决战来临第178章 讨论第40章 机场大战第29章 兵败如山倒第75章 野兽与野兽的战斗第41章 开门红(一)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169章 序幕拉开第40章 机场大战第48章 绝杀(二)第54章 茫茫野人山(七)第82章 我是闲云,自由飞翔第158章 托付第64章 美女关怀第31章 最后一战(二)第74章 恶有恶报第21章 打飞机第3章 忍者?第18章 童言无忌第9章 训练(三)第64章 玄机第63章 勇猛的“印度阿三”第103章 掀你的底第25章 远征?第65章 联队军旗第108章 两次爆炸第6章 护花使者第56章 印尼政变第6章 护花使者第37章 外交部长第9章 灭门第112章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第73章 阻敌第118章 炸城门第109章 新的开端第62章 买药(一)第153章 另类的合作方式第73章 决战来临第63章 勇猛的“印度阿三”第131章 小舅子的心思第69章 各方反应第139章 最后的觉悟第32章 曙光第12章 血洗黑云寨(三)第12章 吃饭也出意外第25章 暴起杀人第22章 双狙行动第95章 松山血战(一)第15章 杜鲁门主义第83章 万岁俱乐部第17章 潇洒的走第28章 举棋不定第36章 炮火急袭第6章 护花使者第102章 奇妙的引爆第112章 高陶出走第106章 三角伏击阵第59章 军训与参观第39章 装甲车第165章 围杀的开始第131章 小舅子的心思第63章 快报复我吧!第69章 各方反应第63章 勇猛的“印度阿三”第40章 机场大战第113章 赴日前的准备第77章 合作前的考验第3章 险被腰斩第41章 开门红(一)第139章 最后的觉悟第59章 爆炸烧烤第71章 急于求成第43章 不三不四再现第35章 丛林第一战第114章 思想的升华第146章 不依不饶第6章 咱们玩刀吧第81章 密支那之战(四)第38章 出访前的准备第85章 早有预谋第55章 不得已第160章 过犹不及第4章 狙杀,狙杀第22章 双狙行动第172章 撒网战术第86章 新色戒第3章 白皮书来了第100章 所谓的“抗日杀奸团”第85章 当好狗的觉悟第87章 加官晋爵第14章 误会第44章 又吓到你了第34章 再遇麻杆第70章 向GCD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