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零四章 蒸汽机

八月底到九月,河北捷报频频,曾经让天下人为之瞩目的庞然大物袁绍政权轰然瓦解!消息传来,其震撼之大,几乎是让许都的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接下来,一系列的胜利不断的传出,才让人们慢慢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由郭嘉领衔的枢密院参谋部的筹划之下,诸路军兵进展顺利的让人不敢相信。

司州,在张燕和司马氏的紧密合作之中,袁谭的入侵大军主力在司州孟津渡口灰飞烟灭!与之一同灭亡的还有百年世家弘农杨氏,从西汉时期就传到现在的数百年世家,卫青卫大将军的后代——河东卫氏,以及司州近六成的世家豪族子弟。司州地面,为之廓然一清!

冀州,赵云威远军渡河之后,节节顺利,接连开辟了两个登陆点,横扫河北平原。将袁绍撵的只能仓皇逃回并州,而幽州,则是大势之下,直接弃械投降了事!昔日的幽州铁骑,燕赵精兵,如今都屈从于中原子弟的铁蹄之下!

司州袁谭覆灭的消息传回并州之后,袁绍一病不起,几天后就撒手人寰,剩下两个儿子袁熙袁尚争位,袁尚借用审配的军力成功格杀了袁熙,保住了手中窥伺已久的大权,只是环看周围,哪里还有他生存的地方!

天师明王李哲再次声威大震!天师道的宣传再次迈上了一个高潮,每日里连篇累牍的都是四处传来的捷报,对战况的描写。对军中的各位将领的采访,以及底层士兵们的胜利感言,让许都的人群们感同身受。

而所有的已经获得胜利的军兵们,却丝毫没有停下征服脚步的意思,战斗的边界继续向四周蔓延!

中原人们,终于意识到,如今的明王朝廷。将是华夏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鼎盛盛世!汉家兵威之下,即使是再偏远的地方,再凶蛮的民族。都将是汉家驯服下的鹰犬,等待着他们的命运,不是彻底降服。就是彻底毁灭!

强汉!强汉!

经历了数十上百年的沉默和灾难,中原人们已经淡忘了许多年的民族自豪感重新充塞胸臆,昔日开疆扩土的传说再次流行在汉家百姓们街头巷尾的闲聊中!

只是此刻,这段时间以来一贯停留在许都教育天师道童子营的天师明王李哲却不在许都享受这种胜利带来的喜悦,他的王驾停留在襄城!

停下龙辇,李哲刚想跨步而出。

“王上!”

“王上!”一群人趴在地上,跪倒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对李哲的王辇敬上大礼。

李哲对此很不感冒,他曾多次公开场合要求废除跪礼,但是文化的惯性是顽强的。并不因统治者的喜好而改变。而匍匐的跪礼在汉朝并不是常用的礼节,是只有在重大场合,面对天地祖宗时才会使用的,只是对这些百姓们来说,李哲此时的威望已经是有甚于祖宗。几乎和天地等齐,这种跪礼却是很自然的一种群体行为,往往是一人祭出,群起而效仿,屡禁不绝!久而久之,李哲也只有适应了。只是平时。一般也不会有这种情况!

李哲走出龙辇,回了一礼,继续前行!

这次来襄城,是来看看一件有重大意义工具的仿制成功——蒸汽机!

其实在李哲治下的工匠营里,蒸汽机的仿制项目很早就已经开始,只是彼时李哲的科研力量薄弱,对现代力学热力学机械工程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加工能力欠缺!所以李哲从现代拿来的设计图在那里,实物模型也在那里,连同各种材料:钢铁、橡胶都应有尽有,却硬是不能造成可以实用性的成品!

现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实验制造,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工会的工程院领导机构终于传来消息,由工程院的知名科学家,大将作马钧领衔,组织人力进行攻关的蒸汽机仿制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这让李哲不禁狂喜!这东西可是工业革命的先声,是打破人力自然限制的一个飞跃啊!

来到了工厂,迎面看见的就是一个大型的机器,横宽都有两三米左右,底座却是直接钉死在地面上的,估计重量少说也有十几吨。机身上零件粗陋,个个都是体型巨大,充分显示出此时李哲治下金属冶炼和加工方面的技术十分的欠缺,旁边则是通过一个导管连接着一个立式的蒸汽锅炉。

这台蒸汽机,是仿造历史上瓦特改造出的那台,稍微有一些改进,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滑阀配汽机构、调速机构和飞轮等部分组成。属于单杠卧式蒸汽机。

所谓蒸汽机,就是将蒸汽的膨胀活动作为动力,转化成机械能供人们使用。在蒸汽锅炉中,通过燃烧过程水沸腾为蒸汽。通过管道蒸汽被送到汽缸。阀门控制蒸汽到达汽缸的时间,经主汽阀和节流阀进入滑阀室,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的左侧或右侧,推动活塞运动。蒸汽在汽缸内推动活塞做功,冷却的蒸汽通过管道被引入冷凝器重新凝结为水。这个过程在蒸汽机运动时不断重复,循环不止。而蒸汽机则是将这种活塞的重复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成为人们想要的机械动力。

在这台蒸汽机的研制过程中,对工匠们来说最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飞轮装置、曲柄连杆机构的成熟应用和气密性问题,这些涉及到金属材料强度,锻造加工方面的能力,以及热力学功率压强计算、传动系统的合理减速比的运算等等一时间还无法解决。

这一年多来,微积分知识的扩散,热力学和力学理论的推广,气体膨胀过程的深入推演计算,和金属工艺学的进步,使得这几个部分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而马钧本人又是墨家机关术的佼佼者,对于各种机械传动机构有着深入的研究。他领导着众人经过长期的改进,终于将蒸汽机制造成功。这台成品,已经能够稳定应用,初步转速能够达到60转到80转每分,蒸汽压力已经达到0.32兆帕。其力量和效率都已经相当可观,!

蒸汽机的研制成功,是人类历史中跨时代的事件,之前的滑轮起重机,即便是再为简便,也只能算是省力装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产活动的动力问题,而畜力和水力机械,其使用起来问题也是很多,和蒸汽机比起来相差甚远。

蒸汽机的出现将大大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经过改装之后,将能够胜任多方面的工作。

其改装成冲压机之后,军工生产中的冲压铠甲的效率将大大增加,单此一项,就将大大节省人力,提高铠甲制造的生产效率,一旦扩散开来,光这一项上最少可以腾出上万名有经验的铁匠出来,而锻造的铠甲的质量和产量也将是一个质的提升。

至于其他的,可以改装应用的地方,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几乎所有需要动力的地方,它都可以改装适用,采矿、挖掘、锻造、金属加工,车床,交通动力,轮船,甚至是发电,整个人类的工业革命时代,它几乎是无处不在!

有了它,李哲的三国时空工业社会的大机器工业革命,就是近在咫尺了。而整个社会的大踏步奔向工业时代,也是可以预期!

李哲治下的规模已经超过百万的产业工人群体,正在嗷嗷待脯的焦急等待着这些可以急速提高生产效率的东西大规模进入生产适用领域!

社会的剧变就是遵循着如此的轨迹产生!

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市场的培育和工业规模的扩大相辅相成!李哲拥有的作弊器是史无前例的威猛,再加上符合社会基本规律的引导,才能成就今天的这种辉煌!。。)

两百一十七章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一百八十五章 大炮轰鸣两百二十四章第67章 余威第61章 隐忧一百二十五章 征倭一百三十二章 变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华体系一百六十九章 骑兵骑兵第13章 衣带诏引起的遐想第116章 斗将第50章 试探性合作一百四十八章 南海第15章 誓师两百五十一章第76章 得将第18章 升一级第33章 调制第61章 反应一百五十七章 辽东两百三十九章第65章 民兵第52章 机关人上一百八十四章 种子岛下第31章 消息第28章 埋伏第61章 进军东北,旅顺第121章 扩散第60章 秋波两百一十九章第4章 中流第54章 名叫秀儿的女人和钢铁第53章 机关人下第106章 一路向西一百九十二章两百零三章 晨第45章 北袁的反应第33章 急速升级,辎重营一百八十二章 燧人三一百五十一章 青州徐州一百四十六章 军功军制一百七十八章 2022一百四十八章 天道启示录第102章 赵云一百一十三章 张宗昌第23章 祭天之偷梁换柱一百一十六章 空袭两百二十一章 仙门第74章 四海下第80章 登州一百九十章 开启全面战争下一百六十七章 覆灭第61章 反应两百零三章 司马第89章 各所思一百八十七章 船两百一十章 舍我其谁一百八十二章 燧人三一百六十一章 鲁班车和工匠营一百四十四章 青州第78章 泥潭,杀手锏一百九十三章 蓬莱舰队和公孙康两百三十三章第49章 日本第3章 镇海号第31章 消息第41章 收获和问题一百三十七章 买一百九十八章 登陆之前第40章 国体之争第15章 夺堡,排炮一百六十三章 好枪第103章 四将第52章 妖怪?讲学?一百九十三章 蓬莱舰队和公孙康第66章 追索一百五十七章 黄坂会第71章 兵发南阳一百二十五章 征倭第42章 安排第135章 云爷一百七十章 具装甲骑第48章 剧 变一百三十一章 攻克第32章 “神车”出炉,搬迁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第80章 谈事儿第43章 投诚第62章 铁料一百七十四章 长安第39章 大败曹仁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湾第45章 北袁的反应一百二十八章 中俄战局装甲车的影响一百六十三章 好枪第90章 马尼拉湾上第72章 手尾一百六十一章 鲁班车和工匠营一百五十五章 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