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附体现象探秘2

无形众生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在我们修行的途中,一定会经历这个阶段。如果你的意识里比较喜欢这些,那么你就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我们修行,就如同爬楼层一样,当你每爬上一层楼的时侯,每层楼里面都有不同的玩具。如果你喜欢第三层楼里的玩具,那你就会停留在三楼,没有办法爬到四楼去。为什么修行不让执着?就是要你放下手里的玩具,不断地向上攀登,因为你要往前赶路,沿途的风光,你就不能过多地留恋。如果你贪恋沿途的风光,那就没办法再前进了。刚才讲到有一部分众生,他本身在前世做过人,只是这一世由于种种因缘,没有马上投胎,因此他的灵体在空中飞来飞去,忽然找到一个与他有缘的人,他就追上来了。如果是善缘,他就来辅助你;如果是恶缘,他就来向你索取。他为什么要来辅助你呢?因为他想借助你的身、口、意,自己也来修行,他想修功德,修福报,可是又没有一个人的身体,所以只能借助于你的身体,来达成他自己的目的。

有的人被附体附得比较深,甚至于自己都做不了主。当附体的力量出现的时侯,他会变得手舞足蹈,满口神神叨叨,别人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有时侯他根本不会念的经,这个时侯也会念了。实际上,这都是附体在借那个众生的身体在做这些事情。

为什么近千年时被附体的人特别多?因宇宙间有一个规律,每到一千年的时侯,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不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众生,这个时侯他都会醒悟,渴望修行,渴望回到他生命的源头。宇宙间修行的规律是,只有在人身的基础上才能修炼成佛,无形众生它想修得很高的话,绝对不可能。往往当它修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自然界的雷神打死。所谓“打死”,只是把它的功夫打散掉,它还要经过上千年的修练。把打散的力量再凝聚回来。我们“人”,只不过是有形的众生,而精、灵、鬼、怪都是无形的众生,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通常他灵性的力量,每千年都会苏醒。如果碰巧,这时侯你带有人的身体,你就会发心修行,如果这时你没有人的身体。还没有投胎,你正好是一种无形的众生,当你醒来以后,想要修形,又发现自己没有身体。你就会去附体。

有的人发现被附体或有附体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往往自己又做不了主,所以会被无形众生折磨得死去活来。尽管他已经厌倦了无形的众生,但因自己力量不足,又没办法把它赶走,这时往往就会请一些法师,想把它赶走掉。但是不管你请了哪一类型的法师。有道还是无道,都不能单独一方就可以把无形众生赶走掉。要想赶走,必须要三者(法师、无形众生、被附体的人)配合,三者沟通好了以后,无形众生才会走掉。这就好比张三和李四之间有债权、债务关系,两个人闹的不可开交。李四找来王二调解,王二要想参与,必须要征得张三的同意,同时能够承担双方的债权、债务才行。如果说王二没有能力承担,他也不能把无形众生赶走。因为你没有能力替一方面向另一方面还债。所以他们两个人还会一直闹下去,除非你有能力帮两个人了结债务关系,他们两个的因缘才能就此解开,告一段落。

心比较散乱的人和神不守舍的人,往往意味着他的身体是个空房子。既然是一个空房子,外人就很容易进来居住,它长期居住在里面,真正的主人回来以后,反而被这位外来者赶在门外,主人变成了外来人,外来者反倒成了主人。你们是否听说过民间盖的新房,100天之内必须要有人住;如果没人住,也要把马、牛、羊赶进去住;如果房子盖好后长时间没人进去住的话,要在进去之前,先在房间里点一堆火烧烧,人才能进去住。为什么要搞这些呢?实际上民间的许多做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我们不懂,往往会说这是迷信。实际上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信佛,有的是居士,有的是出家人,但大多数都是迷信。对一件事情不明了,你去信它,就叫做“迷信”;只有当你对一件事情了解了,掌握了,再去信,这才叫做“正信”。

实际上我们天天都会碰到迷信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手里拿着手机,为什么能给对方打出去?为什么会接到对方的电话?我们不懂其原理,只会使用,这就是一种迷信。你相信它有这种功能,可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功能,就是迷信。家里面有电视机,天天看电视,不知道电视的原理,但又信电视机能收到节目,这也是迷信(不明白的“信”,就叫“迷信”)。汽车为什么会开着跑?我们只知道它有个发动机,为什么有个发动机就会跑呢?我们天天都活在迷信当中,被迷信所包围,太多了,你也就不觉得是迷信。我们经常会听到请法师、道士来做道场,来做消灾的事情。实际上请来的法师、道士,他如果不能与无形众生沟通的话,仅仅凭他的法力,是没有办法让无形众生走开的。既然他法力高,就应该能和无形众生沟通。他如果没办法和无形众生沟通,单凭他念几卷经、几个咒语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凡是能够附体的,它都是有功夫的,至少修到八百年,而我们一个“人”未必修过八百年的功夫。有好多是这一世开始发心修行,这一世才闻到佛法。虽然也有许多人是再来的,但未必修到800年。当然,并不是说你的功夫高,这些无形众生就会拥护你。关键是你要有一颗虔诚、正直的心,这些无形众生才会护你的法。

有附体的人,女同志特别多。因为女同志的阳气本身赶不上男同志的阳气旺,所以无形众生就容易接近。还有一个原因是,女同志比较单纯、善良、头脑相对简单。如果说你头脑复杂,我执很重,无形众生绝对不会附在你的身上,它知道附在你的身上没有用,它转不了你的头脑。你的“我执”比它的“我执”还要大几万倍。它怎么会附在你的身上?怎么可能指挥你呢?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身边有附体的人,都是头脑简单而又缺少正知正见。如果说你头脑简单,心地善良,思想单纯。又具有正知正见,那你就不会和无形众生沟通了,而是会和佛、菩萨沟通了。

有的人比较敏感,说:“这里的无形众生比较多,那里的无形众生比较多。”你们说哪里没有呢?你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你走到任何地方,也都会有无形众生。无形众生就像人居住的村庄一样,也是成片成片地住在一起,也有些无形众生就像某些人一样。喜欢独来独往,不合群。比如说我们死了以后,没有找到适合我们的身体,自己的还没有达成,理想还没有实现。所以还要找到一个身体继续满足自己的愿望,如果说正好你这个人和这个无形众生有相同的愿望,自然就会和它合二为一。

“附体”不是修来的,而真正的神通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定力修来的。神通自己可以做得了主,而附体往往由不得自己。这是附体和神通最根本的区别。神通,可随时关闭和打开,只要是我们自己身心合一。而且身心的定力很强的话,神通自然会出现。

为什么过去的祖师大德很少讲到神通呢?就是不让大家对神通产生,常用“智慧”二字来代替神通。现在的修行人,总想有神通,知见没有摆正,身心没有协调。怎么会开智慧呢?怎么会有神通呢?就像一块土地,土质非常差,怎会长出好庄稼来呢?只有改变了土壤以后,才能长出好庄稼。虽然我们具有佛性,具有佛的智慧。但是如果我们的方法不得当,心态没有摆正,你的佛性与智慧根本就没有办法出现。佛性与智慧显现的时候,就是身心合一、明心见性,开悟见智之时,也即当下。

一天,佛祖站在云端翘首俯瞰人间,他看到每一个城市都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匆匆独行,甚至急得汗流满面。佛祖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人们整天这样的忙忙碌碌,不外乎是为了‘名利’二字。”

“那么,有了名利又能怎样呢?”佛祖接着问道。

“有了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满足的奢侈。”一个弟子回答。

“无名无利的平民百姓,他们整天到晚劳累忙碌,又是为了什么呢?”

“佛陀,平民百姓劳累忙碌是为了养家糊口,吃饭穿衣。”一个弟子平静地答道。

“吃饭穿衣又是为了什么呢?”佛祖接着问。

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躬身答道:“佛陀,人们吃饭穿衣是为了滋养肉身,享尽天年的寿命呀!”

佛祖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谛。”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象蜉蝣一样,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经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是不够透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这时又有一个弟子站起来说道:“佛陀,其实人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甚至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美壮观,但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蒸发消逝在这个空间而变得无影无踪了。”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语惊四座地说道:“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开示。嗯,说得好!人命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精髓。

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明日复明日地活下去,象露水有一瞬,象蜉蝣有一昼夜,象花草有一季,象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有一呼一吸这样的短暂,生命只存在于当下呀!

第79章 心净国土净1第14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第12章 天力讲《易经》第23章 幸福无需外求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65章 佛教与科学2第12章 渡5第2章 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18章 改变是毫不费力的第66章 命运掌控在谁的手里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16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3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23章 接纳疼痛第33章 打开自己内在的力量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21章 与天力的第一次会面第4章 佛陀4第15章 渡8第91章 让教育离人更近点,离功利更远点第15章 渡8第71章 慈悲喜舍(4)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104章 当你感觉被人控制的时候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29章 被接纳的喜悦第3章 他为何总是**第27章 神秘电话第34章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第16章 天力灵示2第2章 职业倦怠第40章 虚与实第42章 当依恋型人格遇上孤独型人格第19章 是什么阻碍了我的财富之路第15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2第6章 活在当下3第2章 爱的语言2第17章 绝不能让枯燥进入课堂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14章 渡7第15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2第124章 智慧母亲的修炼第33章 没有观察者的观察第78章 转世轮回的实证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37章 合作第59章 阴阳八卦第28章 财由心收2第9章 笑看风云淡 坐对云起时第17章 流水线上的加工品第11章 真正的快乐第11章 神奇的催眠术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5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3)第9章 静享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第113章 从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医1第58章 气场第20章 轮回4第37章 合作第17章 滋养自己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55章 过度教育等同于掠夺第22章 神念第28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2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2章 催眠“大人物”第5章 林松解读《西游记》1第48章 做觉醒父母第28章 参禅开悟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27章 神秘电话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5章 万物本为一体第64章 内外整合法则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经验第40章 虚与实第27章 儿子喜欢奥特曼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34章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第90章 慈爱冥想第11章 真正的快乐第11章 真正的快乐第25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2第29章 财由心收3第45章 培养灵性孩子第1章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第1章 回归自性的圆满第26章 处理情绪之痛2第24章 进入平和的心境第35章 布财阵2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第81章 爱是内在的花开第90章 废物是放错地方的宝贝第73章 疗愈自己的贵人3第19章 摆脱受害者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