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园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

“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闲。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作人无甚高远的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的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体万倍也。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要感德,无怨便是德。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是富贵而贫贱,其行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败!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其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养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苗矣。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厚;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壹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而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谊;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进德修行,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堕危机。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少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固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一失意之悲。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第32章 太极高手杨师傅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4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2)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9章 奇梦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91章 让教育离人更近点,离功利更远点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25章 他心通第91章 进入当下有意识的觉知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5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3)第5章 什么遮住了太阳与蓝天第74章 性与金钱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13章 渡6第85章 四梵行4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59章 阴阳八卦第16章 越长越美的松树第47章 孝亲第36章 净土情怀2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经验第28章 参禅开悟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学会爱第10章 回归自性之旅3第21章 疗愈故事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84章 四梵行3第15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2第12章 灵心疗法第6章 活在当下3第34章 爱的法则第9章 渡2第4章 活在当下第63章 做禅意父母第14章 渡7第25章 除夕第35章 布财阵2第106章 与潜意识沟通的冥想第17章 轮回1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43章 学心理的人怎么养育孩子第31章 天真的心第24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第28章 谋划人生从自己的兴趣开始(2)第34章 布财阵1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4章 别让别人的言行绑架了你第5章 什么遮住了太阳与蓝天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34章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第41章 内心强大的孩子第40章 亲子之争战可以优雅地进行第81章 做有爱的能力的家长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1章 轮回5第4章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2)第9章 亚斯伯格综合症第15章 渡8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9章 渡2第9章 回归自性之旅2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23章 灵动的孩子第27章 财由心收1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游戏第22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2第75章 心灵环保2第72章 疗愈自己的贵人2第19章 一切问题本不存在第4章 佛陀4第117章 爱的控制1第8章 后台朋友第6章 对生与死的思考第3章 灵性修行周期第6章 天力给我的灵示第99章 接纳孩子的叛逆第37章 合作第17章 流水线上的加工品第19章 轮回3第2章 职业倦怠第74章 性与金钱第13章 灵心疗法2第1章 文战精灵女儿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几个案例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14章 疗愈之路第21章 天力讲法第64章 佛教与科学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8章 自我探索之旅之前世今生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30章 灵性觉察力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游戏第13章 佛经与外星人1第37章 点亮接纳的明灯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