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

秦绍的话没有让秦宗言动容, 他目光锐利的看着长子, 二郎不愿意他就愿意?愿意放弃即将到手的军功?秦绍恭敬的垂手站立道:“獒犬嗅觉灵敏, 或许可以帮忙寻人。”

“你能有多少獒犬?他们还能随你奔波万里?”秦宗言道, 獒犬再厉害也是犬类, 不可能跟马一样日夜奔波。

秦绍说:“我有五条獒犬,我可以让人带他们回去。”

秦宗言让次子回去,是想他熟悉怀荒,回去也可以帮阿狼找人, 可听长子这么一说, “也好,你现在就出发。”

“唯。”秦绍应声而下。

秦宗言让次子起身, 又叫了兄弟、子侄们入帐,陛下不肯他离开, 是要他当前锋,如果他能提早为大军开道, 他就能早回去。秦宗言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早回去上,对于次子的小心思, 秦宗言也不出言训斥, 大军冲锋在即, 一切等攻下建康后再说。

因秦宗言和拓跋曜封锁谢兰因和谢知失踪的消息, 所以军营中也没人知道谢兰因失踪, 见步六孤宗言打鸡血似地冲锋, 还当他想抢军功, 一个个纷纷向拓跋曜表示, 他们也可以进攻,被拓跋曜断然否决。

步六孤宗言冲锋是下军令状的,拓跋曜知道他肯下这军令状是为回怀荒,可只要他攻入建康,剩下的事多得是人来做,他回去也可。拓跋曜确实也不放心柔然,他们伏击阿蕤不就是因为步六孤宗言、独孤雄和匹娄景都不在吗?万一真像步六孤宗言所言,柔然暗中偷袭,边境那些镇守的小将还不知能不能抵挡得住柔然静功。

秦绍简单的收拾过行装,带上自己相依为命的五条獒犬和数十名亲兵便离开,他不是军中军官,只算秦宗言带来的亲卫,有秦宗言的批条,倒也顺利离开,同时另一名驿使也疾驰赶往长安,要彭城王赶去怀荒找人。

彭城王接到谢知失踪的消息,愣怔了许久,待驿使催促他尽快出发时,他才反应过来,连忙问驿使:“陛下让我用何种原因离京?”

“陛下密令彭城王出京。”驿使回答的很简单,既然是密令,那就不需要任何解释。有了同伴的前车之鉴,驿使们再也不敢阴奉阳违,即使想要讨好太皇太后,也要有命在才能讨好。

同时秦家的密信也送到谢简手中,谢简第一时间就把次子叫来,然后将秦家的密信递给谢洵。谢洵认真的将密信看过两遍,心头扑扑直跳,“阿耶,这真是阿菀自己离开的吗?真不是被人掳走的?”为了保密,谢知跟京城通信都不曾提起自己要离开,但她相信只要自己来开,祖父、父亲和小叔就能猜到她们是死遁而不是真被劫持。

谢简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儿子,“有陛下的羽林卫、暗卫,秦家的亲卫,她还有自己有死士,你觉得谁能在短短的一个半时辰内把她抢走?”就孙女手下那五百亲卫,就足够造反当小诸侯王。谢简也不知道应该惋惜孙女是女子,还是庆幸她是女子,她要是男人,恐怕志向就不是当个逍遥自在的小庄园主,而是起兵造反,给自己亲爹报仇了吧?

“阿菀也太厉害了,居然能调动这么多人。”谢洵感慨,在他心目中侄女依然是以前那乖巧可爱的小姑娘,没想小姑娘一向这么厉害了。

谢简说:“她一个人当然不可能这么顺利,其中肯定有阿镜帮忙。”

谢洵一怔:“阿姊?”

谢简叹气,真是蠢儿子,“你不会以为阿镜白在怀荒待这么多年吧?”

谢洵讪讪一笑,“当然不会。”阿姊以前就很厉害,每次都能把外祖父和外祖母气得有苦说不出。

谢简说:“阿镜和阿菀失踪,你不去会惹人怀疑,你带着我们谢家的亲卫去怀荒,就跟秦家父子一起找人。”

“那他们会找到长姐和阿菀吗?”谢洵有些担心,秦家在怀荒根基太深厚,他担心长姐、侄女逃不掉。

“她们既然敢逃,就做了万全准备,你权当不知就好。”谢简嘴角扬起淡淡的笑意,“走的时候记得让崔家的人不经意的看见。”

谢洵眉头紧皱:“这样阿镜和兰因的名声也毁了。”谢洵明白父亲的意思,他是想让陛下进一步恶了崔家和崔太皇太后,就像这次阿菀离京、暗卫突然被扣下、以及派去接应他们的羽林卫人选,甚至驿使的隐瞒,都有父亲在暗中不动声色的推动。太皇太后或许有心,但绝对不会做的那么明显,父亲做的事就是把太皇太后所有的行事都推到明面。

谢简摇头:“不会,陛下不会允许。”

谢洵说:“可陛下现在在相城,鞭长莫及。”

谢简淡淡道:“他都亲政好几年了,若这点小事都做不到,那还是早点归政到太皇太后手中。”谢洵还是有些不愿,谢简道:“这也是为我们家铺设后路,她崔徽音什么都想要,却什么名声都不肯承担,天下哪来这么好的事?”谢简顿了顿了,冷笑的说:“我说孙女不配为宫妃,她一犯臣之女,母乃婢也就配为皇后?”

崔太皇太后说谢知无宫妃美德,得罪最狠的不是别人而是谢简。谢简是何等自傲之人,陈郡谢氏累世官宦、世卿世禄,他是中书令、太傅,他父亲是太傅、中书令,死后追赠九锡;祖父同样是中书令、太傅。孙女如此家世能嫁入皇宫,是他们拓跋家祖坟冒青烟,她居然敢说自己孙女不配为宫妃?

拓跋曜虽说纳不少高门贵女为妃,但没有一个宫妃出生似谢知这般高贵。她崔徽音父亲、祖父都是犯官,母乃贱籍,上溯玄祖父才是三品高官,就她这身世给孙女提鞋都不配,还敢嫌弃他孙女?谢简要不狠狠坑太皇太后一把,岂不平白担教养不利的名声?

谢简能在魏国晋升如此之快,靠的就是善体上意,从最早的先帝开始,到后来的太皇太后、拓跋曜,唯一没被谢简讨好过的就是天和帝,这人太蠢,被谢简一开始就剔除辅佐名单。以谢简对太皇太后和拓跋曜了解,想要引起两人之间的嫌隙太简单,只需要几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即可,自古帝皇多疑。

谢洵闻言也不再反对,“您要多注意,千万不能让阿菀和长姐损了名声。”谢洵不愿让侄女入宫,但同样也愤怒太皇太后对侄女的评价,他们谢家的女儿只有不愿入宫的,没有不配入宫的。

谢简被儿子气笑,“她们是我亲女儿、亲孙女。”

谢洵呵呵笑了两声,“我回去收拾行李。”要做戏就要做到最好,就他对长姐和侄女的重视,肯定要马不停蹄的赶路,他就不跟父亲多废话。

谢知并不知道她们这一走,拓跋曜和继父能调动这么多人手来寻她们,她现在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坞堡上。她这一走,把大半的财产都放弃了,洛阳的隐蔽小庄子和这个坞堡是她手头唯二仅剩的财产,她必须好好打理。她到坞堡第七天就换上牧民的服饰,脸上戴上遮阳的面罩,跟甲一将坞堡从头到尾逛过一遍。

坞堡在谢知的改进下,已打理的不错,但这不错也仅仅是跟以前相比,跟谢知的农庄完全不能比,她带上小本子、铅椠,跟甲一走一处地方,就记下该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快笔记本就记得满了三本,她觉得无论是养殖还是耕种,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她必须要早点建立几个兼职化粪和厕所功能的沼气池,改善坞堡的卫生环境。

这里的卫生条件已经脏到一定程度,连积肥都在露天,脏得谢知连远远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更可怕的是,这里的牧民大部分都是跟牲口一起同住的,现在天气还不热,蚊虫已经乱飞,等天气再热一点,他们怎么可能不生病?这些还是他们改善过的情况,谢知不敢想象以前这些人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难怪凤容老说,部落里的孩子容易夭折,这种条件下出生的孩子,不止是孩子,就是孕妇都容易产后感染而死。

当然好消息也不是没有,比如说谢知就在这里发现了沙棘,这个发现让谢知非常兴奋,沙棘是比沙枣还有用的植物,她以前看过一个报道说,在种植过沙棘的荒地上耕种,即使不用肥料收成也能比以前翻倍,甚至连种三年地力都不荒废。而且沙棘生命力强,什么地方都能存活,好像只要四五年时间,沙棘幼苗就能成林。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沙棘世界植物群体中公认的维C之王,在这个缺少蔬菜水果,只能靠茶叶摄入维C的地方,沙棘果实就更有用了。可想谢知看到这一小片野生的沙棘林有多兴奋,她连忙喊来甲一,让他尽快把这片沙棘林移栽,她要培养沙棘苗,来年好在坞堡外种沙棘防风炭薪林。

谢知不准备让牧民把坞堡里的沙枣移走,沙枣或许没有沙棘用处那么多,但沙枣可以填饱肚子,而沙棘只是水果,在这个时代,可以填报肚子的植物才是最珍贵的。甲一也算是看着谢知长大的,也很清楚姑娘对耕种养殖的热爱,但是同样让他无语的是,姑娘也是前几年才能分清五谷,但也仅限于收获时果实,五谷长苗时她还是分不清,同样蔬菜鲜果也是,她也顶多就认个果实。

就这样的人,居然能一本接一本的写农书,对耕种的心得一套又一套,甲一都开始怀疑,莫非姑娘真是瑶姬弟子?不然怎么能如此?对于谢知能认出沙棘树甲一持怀疑态度,姑娘对鲜果的概念仅限于果实,一旦果树不结果,她就完全认不出这是什么种类,她到底怎么确定这是沙棘树的?万一移栽错怎么办?

谢知的确分不清大部分果树,但她可以分辨沙棘树,我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手段之一,就是广泛栽种沙棘林。谢知当年去黄土高原旅游时,跟当地农民种过几颗沙棘幼苗,所以她才能认出来。谢知对甲一说:“伯伯,你派人去附近找找,还有没有沙棘林,如果有的话,尽量把都取来根支移栽。”

“好。”甲一颔首应是。

此时谁都没有想到,不过是谢知让人找沙棘的无心之举,居然让他们发现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也导致谢知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逃离计划。

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273章 宫廷变(四)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79章 打拐(下)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149章 婚礼(上)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12章 诚意(上)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23章 书房议事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110章 守城(二)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188章 各方反应第207章 谢宝珠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201章 弟妹们的婚事(四)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6章 陈留公主府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208章 太子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268章 南梁(四)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18章 深夜密谈(下)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243章 平城大乱(六)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217章 郗家来人(中)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35章 风生水起(二)第196章 奔丧(中)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161章 生波(三)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89章 母女谈心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152章 分家(下)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11章 守城(三)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90章 大赫连氏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63章 赏雪(一)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277章 宫廷变(八)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18章 夫妻闲话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109章 守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