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谁是替罪羊(下)

比起谢兰因和谢知的和谐, 秦宗言和秦纮父子见气氛相对紧绷,但秦宗言打了儿子一顿,火气也消了大半, 冷着脸等着儿子解释。

秦纮先把谢知这些天在怀荒做的事说了一遍, 从谢知推出棉花、纺织机, 到占城稻、酒精,石油……秦纮爱谢知只爱她的人, 他以前不敢向谢知表达爱慕之意, 是因为她要入宫, 他不觉得自己可以好到可以让阿菀放弃入宫, 等他发现阿菀也不愿意入宫后, 他就心动了,并且还将这份心动付之行动。

秦纮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小子,他跟阿菀的两人世界很美好,可外面的世界很残酷, 他们想要走下去,必须要得到父母的支持。母亲是阿菀的亲娘,只要他对阿菀好, 她肯定不会反对,父亲却没那么容易,所以他必须拿出足够让父亲动容的条件。这些本来是阿菀无偿给他的,现在都被他说成是阿菀看在自己面子上才给出来的。

秦宗言冷笑的看着儿子, “你的意思是, 你就靠你这张脸作为让阿菀给了你那么多东西?那她为什么嫁你?就因为你这张脸?”

“是。阿菀夸过我好几次, 说我长得好。”秦纮很干脆的承认,他就是比一般人长得俊美,这是天生的,别人羡慕不来。美色也是人的优点之一,时下选官第一看身世、第二看容貌、最后才是才华,秦纮不觉得靠美色有什么可耻的。作为一个从小当成继承人培养的准政客,无耻是秦纮的天赋技能。

秦宗言握了握拳头,又想揍儿子了!长相比不过萧赜,也是秦宗言的遗憾之一,这不孝子最近是立志要气死自己吗?同样都是慕容鲜卑和汉族的混血,秦宗言长相完全偏汉人,且是典型的秦家人相貌,秦纮就一眼就让人看出他是混血,还挑了自己和慕容氏的优点长。

秦纮的目的当然不是气死老子,他跟阿菀还小,很多事还要靠老子来支持,他将阿菀给自己的地图摊开,对秦宗言说:“大人,我跟高宏做了一个交易。”

“什么交易?”

秦纮说:“我派一支亲兵过去,助二王子夺取高句丽王位。”

秦宗言看着儿子:“你想做什么?为了娶阿菀,你想造反?”

“我不想造反,但我们总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陛下都已经派彭城王来接替匹娄景的位置。匹娄氏现在的处境就是我们的将来,我们甚至比匹娄氏还惨。”匹娄氏是因为弟子无能,被陛下用明谋接替,如果将来秦家有人可以胜任将军之责,但陛下又想接替这大将军之位,陛下会怎么做?

“所以你起了不臣之心?”从私心来说,秦宗言对魏国皇室也没多少尊敬,毕竟这些年覆灭的皇室太多,秦家随着拓跋皇室南征北战,灭在秦家手里的小国就不下三个,让他对皇室打心眼里尊重是不可能的,拓跋皇室本来也靠造反起家,他重视的是儿子的态度。

人可以有野心,但不能有超出自己目前范围的野心,否则他只会把家族带向绝路。秦纮是秦宗言一手栽培的继承人,年轻人遇到意中人意乱情迷是常事,他能谅解。可如果为了意中人连他多年的教导都抛在一旁,秦宗言就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放弃这个儿子。

秦纮摇头:“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我能有什么野心?我们现在造反,不仅祸害家族,还遗臭万年。”如果他们姓拓跋,秦纮倒是会考虑,“没有野心,不代表我们要任人宰割,长安里这里这么远,附近又有那么多国家,我们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哪怕将来有什么万一,丢下魏国基业远走高飞,总比族灭好。”

见他还是站在家族立场考虑问题的,秦宗言这才神色缓和,“总算没色迷心窍。”他支持高句丽二王子的手段,也是秦宗言联合于阗国的手段,秦宗言不会觉得儿子手太长,只觉儿子深的自己真传。

秦纮连忙表态说:“父亲教导我多年,我怎么会晕头?”哪怕他见阿菀就晕头,他也不能说,不然父亲反对他们成亲怎么办?

秦宗言冷哼一声,“别急着夸自己,你知道你娶阿菀会有什么后果?”

秦纮道:“我会自逐出族。”他不会让父亲为难。

“你确定阿菀愿意跟你一起受苦?你确定你出族后,事情会如你所希望的?”秦宗言讥讽儿子道:“你就不怕竹篮打水一场空?将来你的同龄人都是位高权重,只有你偏安一偶,你能甘心?”

秦纮坚定的说:“阿菀跟别人不一样,只要她答应嫁给我,我想做什么,她都肯定会支持,而且她会帮我,我们一定会成功的。”阿菀若只是寻常贵女,秦纮不敢确定自己是否敢如此孤注一掷。不是说他不够爱,而是他怕自己能力不够,不能给阿菀最好的生活。

与其两人最后成怨偶,不如当一辈子兄妹,他还可以疼爱照顾阿菀一辈子。可阿菀不是,她不是养在笼中的金丝雀,秦纮相信,哪怕他一无所有的跟阿菀离开,两人也会白手起家赚出一份家业。秦纮见父亲若有所思,继续道:“再说我们不行,也有父亲,您就忍心我们和你未来的孙子受苦?”自逐出族只是暂时的手段,他将来还是要回来的。

秦宗言忍无可忍,抬脚把儿子踹开,“滚!”老子没这么无赖的儿子!秦宗言这一脚根本没用力,不过秦纮还是很顺从的听老子话滚了,他向来是听老子话的孝子。秦宗言磨磨牙喊道,“滚回来!”

“大人。”秦纮很识趣的不敢再刺激老子,不然他就真娶不到阿菀了。

秦宗言问:“京城那边你准备怎么对付?”

“我暂时没计划。”秦纮见父亲挑眉看着自己,解释说:“对京城我们没有阿菀熟悉,我想先听听她的想法。”

秦宗言让人去请夫人和姑娘,儿子说的没错,京城他们是没有阿菀熟悉。秦宗言回来有两天一夜了,谢知还是第一次见他,饶她向来镇定自若,想着这位是自己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公公,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进入书房后便给秦宗言行礼:“大人。”

秦宗言也是第一次见到成年后的谢知,饶他向来镇定,也忍不住心中惊叹,真是美人儿,难怪傻儿子第一眼见她就丢了魂。秦宗言对谢知笑道:“无须如此多礼,几年不见,阿菀都跟我生疏了。”

谢知羞涩一笑,坐到了谢兰因身边,谢兰因问秦宗言:“使君唤我们过来有事?”

秦宗言瞄了儿子一眼,问谢兰因道:“阿镜,我这些天不好露面,但等大军一回怀荒,京城可能就会来旨让我们入京领赏,你说我们到时去公主府提亲如何?”

谢兰因摇头,“暂时不用,你们去提亲也没用,我阿耶不会答应的。”谢知深以为然的点头附和,她祖父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秦宗言也猜到自己岳父不可能答应,他就是表态自己已经答应这门亲事了,他见母女两人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由问道:“你们有对策了?”

谢兰因看了女儿一眼,谢知点头说:“我有一个大致想法。”他们两人的未来不能光靠五哥一个人争取,她也要努力。

“说来听听。”虽然儿子保证说阿菀跟寻常贵女不一样,可秦宗言还是将信将疑,十五六岁的小孩子,莫说是小女郎,就是小郎君,只要不是家族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有几个能担事的?还不只会看着父母混吃度日。

“我想利用这次我失踪的事件——”

谢知的话还没说完,秦纮就立刻反对:“不行,不能用这件事。”他都可以想象届时会有多少流言冲着阿菀过去。

谢知软语道:“五哥你听我说完。”谢知当然不是简单粗暴的让人用这件事攻击自己,谢知是决定通过这件事,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机制沉稳、心怀魏国的贵族少女。事情的经过跟秦纮向拓跋曜美化的过程差不多,就是谢知在去京城的路上,警觉的发现侍卫中有叛徒,集合忠仆将叛徒灭杀,然后一路远遁,最后发现高句丽骑兵,联合魏国军士将高句丽骑兵尽数剿灭。

这段流言听得谢兰因骄傲微笑,秦宗言一愣一愣的,他倒不是惊讶谢知说的内容,谢知在说开头时他就猜到她的想法了,他疑惑的是这丫头是怎么能想出这种法子的?看阿镜的样子,似乎也不是她来指点,谢简是把孙女当孙子养了?谢兰因不觉得这是父亲教的,这肯定是阿菀生来就会的,毕竟她女儿是十岁出头就能想出郑伯克段于鄢手段的人。

秦宗言道:“那这种流言传出以后你准备怎么做?”

谢知说:“传出之后肯定有人会从留言的反方向诋毁我。”谢知说的很含蓄,她觉得这谣言传出去,太皇太后大约又要说自己不安于室了,只是这话她能跟阿娘说,却不能跟继父说,哪有大姑娘说自己不安于室的?

秦纮眉头紧皱:“你在京城得罪过人?”阿菀那么温柔,怎么可能会得罪人?那些人肯定是嫉妒阿菀。

“很多人。”谢知漫不经心的说,“我占得好处太多,好多人大约恨毒了我。”

“好处?”秦纮不解的问:“你占了什么好处?”拓跋曜都这么委屈她了,她还有什么好处?

秦宗言轻咳了一声,他想起来了,陛下对阿菀是真不错,不然他们这些外放武将也不会有谢家盛宠这概念了。就凭陛下这份盛宠,这丫头是怎么弄到今天这大家都敢踩她一脚的地步的?这不会也是这丫头计划的一步吧?这丫头心眼是不是多了点?

谢知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继父和五哥面前夸拓跋曜好,她含糊说:“我家里人有点好处。”虽然拓跋曜在后宫问题上有点糊涂,但是大部分时候他对自己真挺好的。

比如她两个哥哥入朝领官职,大哥谢修入朝就是中书助教博士,这是中书省的属官,辅佐中书博士为学生讲授经义,有时候甚至可以给皇太子上课。中书助教博士的挑选标准很高,基本都是皇帝亲自选定的。

谁都看出来,谢修将来很有可能是中书博士,中书博士在中书省地位颇高,是可以参政议政的,地位仅次于中书令,也就是说二十年以后谢修可能第二个谢中书。而她二哥谢俨则被拓跋曜派到了地方去当县令,看着起点没有谢修高,可是谁都知道历来各州刺史都是从地方官做起的,显然等谢俨熬够了资历就是一方刺史。

当然这一切都要等拓跋曜真正亲政以后。他现在亲政是亲政,可太皇太后还是可以随时收回他权利,就像他父亲天和帝,也是亲政后被太皇太后架空的。崔太皇太后也知道拓跋曜的心思,但是她根本无法阻止拓跋曜的行事,因为拓跋曜给谢修、谢俨的职位并不过分,还没有崔家弟子高,但他们的前途无疑要比任何人都坦荡。

如果说谢修、谢俨的从政经历让男人眼红,那么谢家女儿的婚嫁经历更让女人眼红。宁馨的丈夫不过是北海王世子诸多儿子之一,就是北海王世子都没转正成北海王,他已经被拓跋曜册封为范阳王,五娘丈夫也顺利成为永安侯。

她祖父七个女儿,除了体弱多病的六娘、未嫁的七娘,几乎全部嫁入高门,一门出了两个王妃、一个侯夫人、一个柱国大将军夫人,这等荣耀怎么不让人嫉妒的眼红。拓跋曜后宫那么多妃子,哪一个不是尽心尽力的伺候他?不少人为他生儿育女,可就没一个娘家能有如此封赏的。关键是她还没入宫,她要入宫还有别人立足的余地?

谢知能在京城被人那么嫉妒,大部分也是她自己作出来的。也不是没人因为她盛宠来巴结她,可是谢姑娘从来不理会这些人,别人邀她聚会赏花,她也从来不露面,同阶级的闺蜜更是一个没有。有些品行不端、犯了错还想通过她的求情来免于责罚的人,她还大肆讥讽一番,并且找拓跋曜义正辞严的要求他从严处理。

这么一来在拓跋曜眼里,谢知自然是清高脱俗、不知世事,旁人可不恨毒了她这落井下石的小人?能求到谢知跟前的都是达官显贵,姻亲关系错综复杂,得罪一个往往连带得罪一大群,加上有人故意煽风点火,谢知在勋贵中的风评就越发不好。相对而言王贵人就善解人意多了,虽然他们找王贵人求情,王贵人大部分都无法答应,因为她去找拓跋曜求情也没用,还会被拓跋曜训斥,但至少王贵人态度好,还能安慰他们!

谢知挺能理解拓跋曜后宫对自己的敌视,任谁看着自己尽心尽力的伺候老公,为他生儿育女,结果他不仅青菜豆腐的勒令后宫节省,不许奢靡,用女诫要求宫妃德行,还对外面的话狐狸精大肆封赏、给钱给官,都要心里不平衡。也正是因为如此,谢知大部分时候都不跟拓跋曜后宫计较,她占了好处,总要给人出气的机会。

王贵人是做的太过分了。她也就是个贵人,又不是皇后,她有什么资格整天对付自己?就算是皇后也没资格管皇帝宠幸哪个女人?就拓跋皇室那种把皇后杀着玩、要么就是废立随心的作风,就算当了皇后也要夹紧尾巴,熬成太后再张扬。

谢知觉得拓跋曜对自己挺好,谢兰因却嗤之以鼻,这点好处算什么?当年阿兄对他们谢家才好呢。

谢知觉得这话题有点危险,赶紧让大家注意力转回正题:“太皇太后不喜欢我,很多人肯定会借此机会嘲讽我,只要我们稍稍运作,应该就有机会大闹一场,届时五哥再来提亲,应该比之前顺利多了。”谢知仰头看着秦纮,“五哥你觉得如何?”

秦纮摇头,“这样太你委屈,还不如我当庭求娶。”

谢兰因满脸笑容,秦宗言深吸一口气,谢知见他完全没有在意自己跟拓跋曜的过去,反而一心只担心自己委屈,脸上笑意更甚,“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五哥比我还委屈。”

秦纮看着谢知的笑靥,脱口而出:“能娶到阿菀就是我最大的福气。”

秦宗言以拳抵嘴,想要轻咳一声,提醒儿子自己的存在,却被妻子拉着离开书房。秦宗言无奈的提醒妻子,“阿镜,事情还没说清楚。”阿菀说的这件事看似顺利,但中途变数太大,需要有人推波助澜才行,他想提醒阿菀,但被谢兰因拉着离开。”

谢兰因斜了他一眼:“笨蛋!这种时候不是应该让阿菀跟阿狼商量吗?”他都看出来了,阿菀还能不明白?她只是没来得及说。阿菀是对阿狼有些心动,但也仅限于心动,要不是秦宗言提早回来,阿狼又一声不吭的以出族代价要求娶她,她还不会答应两人婚事,这正是两人培养感情的最佳时期。

秦宗言酸溜溜道:“我总算知道什么叫丈母娘对女婿了。”老子地位都比不过儿子了。

谢兰因嗔道:“你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

秦宗言抹了把脸,“我不跟孩子计较,跟你计较如何?”

谢兰因斜了他一眼,秦宗言笑着抱起她往房里走去。

书房里秦纮见父母都离开,他大着胆子坐到谢知身边,犹豫了一会,偷偷伸出手握住谢知的手,见谢知没反对,不由喜上眉梢,但想到谢知在京城会遇到的处境,他轻哄谢知:“阿菀,我这次有了军功,可以——”

谢知摇头,“没用的。”她反手握住秦纮的手,“五哥,就算你有了军功,大父也不会答应你的提亲。”

秦纮闻言神色一黯,随即笑着说:“还是我配不上阿菀。”他以后会让自己配得上的。

谢知道:“只要你给谢家带来的长期利益大于短期损失,他就会答应,只是我们现在时间太紧,没时间给他证明你的本事。”

秦纮一怔,随即心疼的安慰谢知:“阿菀,你在我心中是无价之宝。”他才不会用利益来衡量阿菀。

谢知说:“我也觉得我是无价之宝。”要说谢知对祖父没感情,那是假的。毕竟祖父也疼爱自己那么多年,但要说谢知对祖父感情如何深厚,那也是假的。谢简会为了自身利益放弃谢知,谢知也不可能为了满足他而放弃自己利益,“只有依靠我的计划,祖父才会答应你的求娶,他肯定不愿意直面陛下怒火。”

秦纮见谢知笑容明朗,心中暗松,幸好从母是好人,不然光靠谢太傅来照顾阿菀,阿菀还不知要如何难过。听谢知这么说,他疑惑的问:“阿菀,既然陛下如此偏爱你,为何大家会敢如此对你?”

秦纮对上谢知时智商是不够用,但冷静下来他也想起来,为何在阿菀没表示她不愿入宫前,他从来不敢表露任何心意的主要原因。陛下对阿菀本身平平,可对谢家确实隆宠有加,他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故他才将自己心意压在心中。

“因为没有人因诋毁我而受罚。”谢知说,“以前我的小的时候,太皇太后不在意我入不入宫,大家都捧着我;后来太皇太后不喜欢我,有些人为讨好太皇太后诋毁我,陛下也没有罚过他们。在他们看来,我仰仗的只是陛下的权势,自己是扶不起来的,他们不怕得罪我。他们认为哪怕我有陛下撑腰,我也不敢得罪他们。”

秦纮问:“阿菀你从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了?”这种局面不是短期能养成的?

谢知看着秦纮说:“我很早就开始布局。一个不靠实力、只靠容色得帝宠‘佞臣’,向来都是‘直臣’们显示自身清名的工具,尤其‘佞臣’还生性软弱,不敢跟‘直臣’计较时大家就会更过分。”

与人为善的结果,往往不是大家都说你好人,而是人善被人欺。她见秦纮面带怒色,知道他为自己抱不平,微微笑道:“我纵容他们也是有目的的。你看,他们现在都不用我多费脑子,只要让人怂恿几句,他们就会一个个迫不及待的为我所用。”

谢知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秦纮,她就是这样的人,她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善良。她跟大部分人不计较只是因为她不在意,一旦她在意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可以被她所利用,她会把对手打到毫无反抗的地步,所以你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我?拓跋曜不能接受,故他会压制自己,秦纮呢?

“阿菀辛苦了。”秦纮心疼的看着谢知,阿菀当年才几岁?十一二岁?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就开始步步惊心的为自己筹谋,身边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人,“以后无论你想做什么可以找我,我们一起干。”秦纮更想说的是,以后什么事都有他来做,可转念一想,阿菀肯定不是喜欢让别人做主的人,他不替阿菀做主,但可以帮忙。

谢知仰头问:“五哥不觉得我心眼太多吗?”

秦纮说:“心眼多才聪明,心眼太少都是蠢货,阿菀是天下最聪明的。”

谢知嫣然一笑,“五哥才好。”

秦纮道:“不然我怎么能娶到阿菀?”

谢知扑哧一笑,她现在相信五哥的甜言蜜语技能是天生的,不然无法真信手拈来,除非他是花丛老手,但是大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继承人成为花丛老手?

秦纮对谢知说,“阿菀我明天带你去郊游如何?”阿菀在京城过的那么压抑,他要让阿菀在这里开开心心的。

“你有空?”谢知看着秦纮,“不是这两天彭城王就要来了吗?”

秦纮刚想说有大人,随即想到大人是偷偷回来的,不能光明正的出门,他垂着头说:“那你等我几天?”

谢知看着他垂着脑袋可怜兮兮的模样,终于忍不住轻摸他额头:“等我们会京城的时候,有很多踏青的机会。”

谢知掌心温软,秦纮忍不住用脑袋顶了顶,想要更大面积的接触阿菀的掌心,谢知被他举动逗得先是失笑,后来忍不住用帕子捂脸大笑,天啊!五哥怎么这么可爱!

秦纮看到阿菀这么开心,不由微笑,他犯傻又如何?只要阿菀开心就好。

谢知笑了一会,见五哥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看,她脸微红,想偏过头,可五哥的目光过分炙热,让谢知避也避不开,两人你看我、我看你的对视半天,谢知才回神对秦纮说:“王贵人和崔太皇太后都是城府深得人,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亲自出手,我得找个朋友来配合我的。”这话谢知本来是不准备对五哥说的,她想跟阿娘说的,但是现在的气氛让她不由自主的说出来。

秦纮问:“谁?”

“林夫人。”

“她?她是你朋友?她愿意配合你?”秦纮自然听过林季华的大名,玉色媛姿,当年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后来也是不了了之。

“我们是君子之交,如果我遇到小困难,她肯定乐意帮我一把,但若是要连累她的事,她肯定不敢光明正大的出手。”谢知说,“她是个尽量想做好人的人。”

秦纮有些不明白谢知的话:“什么意思?”

谢知解释说:“林夫人本性善良,只是到了宫里,又怎么容得下太善良的人?加上她还有孩子要照顾,所以这些年她渐渐跟以前不一样,但她还是一个好人,只是有时候维护自己和儿子的手段变得稍微激烈些。”

秦纮微微颔首,阿菀的意思就是林夫人是她的朋友,“她怎么愿意帮你?”这件事不是要得罪太皇太后吗?

谢知一笑:“双赢啊,帮我就是帮她,我不要她对我落井下石,我要她帮我说话,她有三皇子傍身,太皇太后不会对她如何。等拓跋曜回来,她就熬出头了。”林季华跟王贵人是后宫中最受陛下宠爱的两人,林季华份位还比王贵人高,怎么甘心被王贵人压在下面?

秦纮斟酌的问:“既然林夫人跟你私交不错,为何不是她管理宫务?”他觉得既然陛下私心偏爱阿菀,为何不让林夫人管理宫务,这样阿菀不是能少受多少委屈。

“因为她手段不及王贵人,很多事王贵人拉的下脸面,她拉不下脸面,且她没有王贵人的狠。一次宫里太皇太后病重,后宫嫔妃尽去太皇太后宫中侍疾,别人都是依礼行事,大部分事务都是让宫女做的。唯独王贵人是不眠不休的照顾太皇太后一个月,事事亲躬,甚至还一步三叩首的从山底跪倒山顶,求菩萨保佑太皇太后身体安康,甚至说出愿意减寿十年的话。”

谢知笑着说:“不然太皇太后怎么一口一个好孙媳妇夸她,王贵人是太皇太后扶植的。”王贵人只是贵人,哪怕她生了三个孩子都没资格被太皇太后夸好孙媳。太皇太后是觉得她有能力跟自己比,所以才如此扶植她。如果王贵人不是靠踩着自己上位,她还是挺欣赏王贵人的,她们两人某种方面来说是同类,就像当年拓跋曜吃素,谢知就认真陪拓跋曜吃了三年纯素,连家中都不沾肉。

“陛下是被她蒙蔽了?”秦纮嗤之以鼻,拓跋曜还是真是色迷心窍,这种小手段都看不透。

谢知摇头:“也不算,陛下跟我说过,此人城府颇深,只可远观,不可交往,让我离她远一点。”

秦纮略一思忖,“他这是想通过压制王贵人份位,为你将来所用?他早早册封王贵人两位皇子为亲王,是断了王贵人所有后路?”将心比心,秦纮站在拓跋曜的位置上,说不定也会这么做。

谢知说:“你们果然心意相通。”拓跋曜就是这么对自己说的,还说王贵人处事能力强,将来自己入宫,要是先管后宫就让她辅佐,要是不想管就继续让她管。这种槽点满满的话,谢知完全不想有任何评价。

秦纮忙替自己辩解:“我只是善体上意。”他坚决不承认自己跟拓跋曜心意相通。

谢知哼了一声,“你们只把人当棋子,觉得想让人怎么走就怎么走,殊不知就算棋子也会反抗的。”

“阿菀说得对,陛下这样做不好。”秦纮附和。

谢知一笑:“算了,不提这些烦心事,反正以后都跟我无关。”她终于要解脱了。

秦纮听着这话心花怒放,阿菀说以后这些都跟她无关了!她放下宫里的一切!他就知道阿菀才不会耽搁旧情,拓跋曜又不像萧皇那么情深义重,哪有让人放不下的地方?当然作为一个孝子,秦纮是不会当着父亲面说这话的。

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152章 分家(下)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61章 生波(三)第187章 夫妻情话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79章 打拐(下)第280章 宫廷琐事(二)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82章 各方反应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纮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48章 平城大乱(十一)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97章 奔丧(下)第188章 各方反应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第4章 暖阁叙话(上)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44章 京城风云(一)第269章 南梁(五)第24章 内宅琐事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112章 守城(四)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117章 深夜密谈(上)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48章 宫中琐事(上)第159章 生波(一)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75章 宫廷变(六)第80章 瑶姬传人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54章 暂时离别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146章 京城风云(三)第156章 秦家新妇(二)第14章 父女争执(上)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4章 暖阁叙话(上)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2章 入宫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268章 南梁(四)第69章 如何扬名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106章 逃命第196章 奔丧(中)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02章 敌袭(上)第272章 宫廷变(三)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117章 深夜密谈(上)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40章 风生水起(七)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07章 谢宝珠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3章 书房议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89章 母女谈心第198章 弟妹们的婚事(一)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90章 大赫连氏第46章 陈留教女第208章 太子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206章 逃奴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244章 平城大乱(七)第85章 母女相见(下)第45章 秦家往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