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谢家往事

“什么!”谢洵不可置信的看着阿姐,“可阿舅他明明说——”说父亲弃妻另娶,害得阿娘没名没分的留在谢家,所以阿娘只能离婚另嫁。

“别信郗家人的话,除了阿娘,他们全家没一个好人。”提及往事,谢兰因已经自己会愤怒,可没想她现在出乎意料的冷静,她甚至已经记不起当年撕心裂肺的痛楚,更想不起来那时刻骨铭心的仇恨,说来时间也没过多久。谢兰因轻轻一叹,“当年父亲还没离开梁国,只是不肯讨好李老妪,他们就开始怂恿阿娘跟父亲离婚。现在郗家有这些地位,就是踩着我们谢家上去的。”

“为什么?”谢洵不明白向来疼爱他的外祖父母为什么要怂恿阿娘跟父亲离婚?

“因为他们怕谢家会连累他们,毕竟李老妪是太皇太后。”谢兰因脸上似笑似讽,“反正我们谢家也不是没做过因故离婚的事。”世家的婚姻本就不牢靠,一旦牵扯利益纷争,恩爱夫妻一夜离婚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谢家上几代也不是没有嫁出去的女儿,因为夫家跟谢家交恶而离婚的事。

谢知清楚世家婚姻全凭利益,不讲感情,但没想会他们会如此势利。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头各自飞这话不假,可他们飞也飞得太快些。

谢洵小声问:“那为何后来大兄要跟外加绝亲?”

“郗家差点害我当不成皇后。”谢兰因平静的说出了让谢洵惊得几乎跳起来的话,如果两人只是单纯的离婚,谢兰因只会伤心自己没了亲娘,又怎么会跟郗家绝亲?还不是郗家后来行事太恶毒,一点都顾及亲情的缘故。

“为什么?”谢洵结结巴巴的问,他想不通为何外祖不让阿姊当皇后,阿姊当皇后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吗?

“因为李家,李老妪不想让我当皇后,她想要李氏女当皇后。”谢兰因说着谢家跟李家结缘的缘由,“当年成祖的元后是我们谢家的女儿,也是我们的祖姑。可惜祖姑早逝,连个子女都没有,成祖之后就续娶李老妪为继后。

许是因为姑祖走的太早,走在她跟成祖感情最浓的时候,所以成祖一直对姑祖念念不忘。以致于后来懿惠太子选妃,成祖钦定姑姑为太子妃,李氏女为孺人。李老妪在姑祖灵前执妾礼,她的侄女又被姑姑压着,她如何能服气?

而身为亲子的懿惠太子非但不体谅她,反而独宠阿姑,冷落李孺人,她心里怎么可能好受?偏偏那时大父去世,阿耶又年纪太轻,李家借口阿耶年轻担不了重任,压着阿耶不让他出头,阿耶如何服气?就时常在各种场合让李家人下不了台。”

谢洵张了张嘴,他没想到父亲也有那么年少气盛的一日。

谢兰因见阿弟满脸不可置信,嘴角露出微不可查的笑意,她也想象不出老奸巨猾的父亲年轻时会如此气盛幼稚,“开始懿惠太子和成祖都在,李家再气阿耶,也拿我们谢家没法子。可后来懿惠太子走了,成祖也驾崩,李家图穷匕见,李老妪数次在朝堂上痛斥阿耶不成体统。”

谢洵问:“所以阿耶就逃到魏国?”

“没有。”谢兰因摇头,“我们谢家也不是纸糊的,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就让阿耶离开魏国?但郗家却担心我们谢家会连累郗家,从那时起就逼着阿娘跟阿耶离婚。当时阿娘已经有我、大兄和二哥,她舍不得丢下我们,不想跟阿耶离婚,便逼着阿耶去向李家低头,阿耶不肯,那时他们几乎天天吵架。”

谢兰因记事早,她还记得当年父母吵架吵得有多激烈,她一个人躲在阿娘的衣柜里,捂着嘴、忍着泪听着父母吵架,就怕父母离婚,她跟大哥、二哥变成没娘的孩子,“后来二哥生病夭折,阿爹、阿娘伤心过度一起病倒,但他们也因此和好。”

谢洵知道他还有一个哥哥,只听说是年幼夭折,但不知其中还有这么多事。谢知本也奇怪为何阿娘和阿耶年龄差这么多,原来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夭折的兄弟。

谢洵问:“那后来他们怎么又离婚了?”

“因为李老妪的长兄李濂死了。”谢兰因说,“李濂是个蠢货,被父亲一激,就去镇压民乱,结果蠢货到那里都是蠢货,他在民乱时不仅不体贴百姓,还搜刮民脂民膏、强占妇孺,被愤怒的流民给杀了。”这事本也不能怪阿耶,可李家就是因此迁怒父亲,事事针对他,父亲最后只能逃到魏国。

父亲离开梁国,一来是被李家打压,二来也是父亲跟族老商议后决定,他们觉得谢家在梁国暂时不可能有出路了。如今又是北方势大,父亲借口去魏国,说不定还能给谢家带来转机,或是将来魏国攻入梁国,他们也有一条退路。

因为是做过充足准备的,离开前父亲是想带阿娘走的,说是等两人在魏国站稳,再把孩子都接过去,可是阿娘舍不得留在梁国的父母亲人,也清楚父亲的秉性,心知跟他去魏国绝对不会有好下场,断然拒绝。父亲心中有愧,临走前写好离婚书,还有意传出自己负心另娶的名声,好让阿娘再婚可以找个好人家。

父亲离开那天,谢兰因哭得不能自己,所有的人都把她当成是不懂事的孩子,只有谢兰因自己明白,她以后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了。果然不到一年父亲就另尚陈留公主,再后来母亲也跟王世父结婚。

母亲再婚也没有跟他们断绝往来,王世父也是好人,他会陪阿娘来看他们,也会像阿耶一样把自己举起来、架在脖子上采花。那段时间谢兰因是开心的,可惜好景不长,她才快活了几天,她那对好祖父母就不许她再见阿娘,理由是他们跟阿娘频繁见面会影响她跟王世父的感情。

她相信王世父都不是那种阿娘亲近前夫子女,就对阿娘有异议的人。他是毫无芥蒂的把他们当成亲生儿女,可就是因为他这份不介意,谢兰因才不能过分,毕竟世上不是只有阿娘和王世父两人,他们身后还还有王家。正好那时候阿兄和阿姑也让她入宫,她就入宫去陪阿姑和阿兄了。

但谢兰因做梦都想到,即使她退了,她的外祖父还是给了她人生最疼的一刀!谢兰因的太孙妃位是成祖临终前定下,成祖驾崩后李太皇太后不愿意让谢兰因做皇后,给谢兰因和谢家使了不少绊子。这些谢家和谢兰因都能忍,两家都是仇人,李家无论做什么过分的事都是正常的。

可谢兰因不能忍的是,自己的外祖父居然会早朝堂上,公然说自己生父是梁国叛臣,不配母仪天下!谢兰因接到消息就懵了!她想过李氏会反对自己当皇后,可她没想过外祖居然伙同仇人一起对自己落井下石!若非当时阿兄一力坚持,朝中大臣也不乐意李氏一手遮天,她能不能当上皇后还两说。

而她这样的从小就被选为太孙妃,跟皇帝青梅竹马的人,不当皇后她还有活路吗?外祖父这是在逼死她!也正是这个缘故,谢兰因和谢灏恨毒外家,谢灏也因此跟郗家断亲,再无往来,甚至连生母都不亲近。

他们也知道母亲无辜,她还为了自己回去跟外祖父大吵一架,可那又能如何?外祖父母对他们狠心,可他们对阿娘极好,为她百般筹谋,他们能让阿娘为了孩子跟亲生父母断绝关系吗?爹娘只有一个,孩子可以再生,与其见了两相尴尬难堪,还不如不见。

谢洵问:“阿姊,为何你们从来说过这件事?”

谢兰因反问:“说了有何用?让你从此不去见阿娘吗?”

“至少我可以不见外祖和阿舅!”

谢兰因失笑,“你要跟阿娘见面,就要见他们,断不了的。”不然为何大兄从此再也不见阿娘一面,就是知道见了阿娘,就会牵扯到外家,与其让阿娘左右为难,还不如从此不见。大兄这次离京,明明可以求助于王世父,他也没开口,不也还是怕阿娘为难吗?同样他们能走得那么顺利,也是王世父帮忙,他是有交好父亲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因为阿娘。

谢知惊讶的不知该说什么好,没想到上一辈的事居然这么复杂。

谢洵低声道:“为何阿娘当年不愿跟大人来魏国?”如果阿娘肯一起来,他们现在不也一家子都在一起了吗?他们也不会是没爹没娘的孩子。

谢兰因神色复杂的看着谢洵,“你觉得阿娘跟阿耶来魏国,会有什么好结果?”即使谢简是自己亲父,谢兰因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自己父亲是可托付终生的良人。他虽不至于害死阿娘另娶,但如果魏国提出要让他尚公主,他肯定也不会拒绝,届时阿娘该如何自处?

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31章 第一天上课(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237章 京城风起(十五)第237章 京城风起(十五)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3章 谢家往事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17章 郗家来人(中)第197章 奔丧(下)第171章 牛痘活体试验(上)第116章 闺蜜谈心第56章 谢知的底牌(上)第22章 入宫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111章 守城(三)第227章 京城风起(五)第39章 步六孤将军府(下)第151章 分家(上)第261章 暂时的安定(三)第102章 敌袭(上)第37章 步六孤将军府(上)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94章 驿站逃离(一)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258章 乱世起(九)第184章 养寇自重第236章 京城风起(十四)第193章 铸金人第267章 南梁(三)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266章 南梁(二)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80章 瑶姬传人第254章 乱世起(五)第103章 敌袭(中)第12章 诚意(上)第48章 宫中琐事(上)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46章 陈留教女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226章 京城风起(四)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252章 乱世起(三)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83章 造纸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63章 暂时的安定(五)第198章 弟妹们的婚事(一)第151章 分家(上)第55章 谢宁馨的迷茫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63章 赏雪(一)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67章 南梁(三)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52章 年前(二)第268章 南梁(四)第12章 诚意(上)第175章 千里托孤(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37章 风生水起(四)第266章 南梁(二)第106章 逃命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13章 诚意(下)第261章 暂时的安定(三)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74章 宫廷变(五)第158章 秦家新妇(四)第124章 谁是替罪羊(上)第195章 奔丧(上)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70章 叔侄谈心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7章 书房谈话第253章 乱世起(四)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