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

拓跋曜没回京前就诏令京城官员准备回平城祭祖的事, 只是没大肆宣扬, 直到过完太皇太后寿诞,他才宣布要带部分皇亲勋贵回平城祭祖。这一次不是出征, 又是祭祀先祖, 即便拓跋曜再不喜欢太子, 只要他一天是自己太子, 祭祖之事就只能是自己和太子,没有别人可以取代。拓跋曜早在着手废太子,也不跟太皇太后计较这一时的得失。他将初三皇子以外的成年皇子都带回平城祭祖,三皇子则留在京城代他镇守京城。

拓跋曜对三皇子的栽培之心路人皆知,可陛下一日不挑破, 就没人敢公开议论这件事, 只在私下讨论。很多人都没想拓跋曜是想废太子, 他们只是觉得太子年纪渐长,陛下忌讳太子, 是故特意借三皇子压制太子。谢简听到自己的幕僚如此猜测, 不禁嗤之以鼻,拓跋曜正值壮年, 又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么可能忌讳一个无权无势的毛小子?他一开始就不想让崔家子成为太子。

平心而论,三皇子的资质也不比太子差太多, 只是太子被太皇太后养的太过纯善, 并不适合做一国之君。当然这其中也不缺拓跋曜的引导, 不然拓跋曜的儿子怎么可能如此纯善?谢简嘴角泛起讥讽的笑意, 提笔给秦宗言写了一封信,让秦宗言早做准备,如今朝堂内外皆无大事,拓跋曜又大权在握,正是收拾秦家最好的时候。谢简并不准备出手帮忙,能提醒他们一次已是他的极限,他还想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看看,秦宗言那老狐狸到底留了多少底牌。

谢简对魏国也好、梁国也罢,并无多少忠心,谁能壮大谢家,谢简就忠于谁。他会帮助秦家,无非就是秦家跟谢简关系太亲近,一损俱损,一旦秦家出事,谢简相信拓跋曜肯定不会对自己出手,但也肯定会打压谢家。要是换了以前,谢简可以忍下,毕竟花无百日红,谢家目前够显赫了,再多占便宜,他怕以后落不得好。可现在有机会能让家族更进一步,还不需要他多操心,他何乐而不为?谢简定定的看着远处半晌,回房问陈留:“你可想去平城?”

陈留是在平城出生的,但她出生不久,大魏便迁都了,她对平城几乎没印象了,“太皇太后说让我们这次都一起去。”毕竟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陈留这种对军国大事不在意的人都以拓跋曜为荣。

谢简微微颔首:“你不是想阿菀吗?说不定这次在平城能见她。”

陈留相见孙女,可有机会见了,她又犹豫的说:“她也要来平城吗?不如我偷偷去建德看她好了。”

谢简啼笑皆非,“建德离平城还有一段距离,你恐怕没时间过去看她。”作为备受拓跋曜尊敬的大长公主,祭祖不需要陈留来,但她肯定要留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哪有时间去建德?又不是可以当日来回的距离。

陈留讶然道:“这么远?阿生不是说很近吗?”

“他走惯远路,自然觉得近,你又没走惯。”谢简说,“我还担心你去平城的路上不舒服。”

陈留见丈夫关心自己,心中甜滋滋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魏国立国百余年,历代皇帝始终心心念念想要收复南方,这心愿终于在拓跋曜这里实现,不止拓跋曜意气风发,举国上下皆欢欣鼓舞。拓跋曜借着太皇太后寿诞,大肆封赏功臣,又马不停蹄的准备去平城祭祖的事宜。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些天他对太子态度都好了很多,众人去平城祭祖的事也全交给太子处理。

太子对拓跋曜本就孺慕,如今得父看重,他办事越发细致,一心一意的想把这事办好,连太子府都不怎么回。谢宝珠则是命人打点太子的行李,又命郭良媛、秦良娣随行伺候。太子府里男主人远行,女主人必须要在,不然出了什么事都无人做主。太子对妻子没什么好不放心的,她无愧是太傅精心教养的曾孙女,一言一行都是太子妃的典范。太子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完全没发现妻子深深掩在心底的忧虑。

谢宝珠既忧虑太子之位不稳,又忧虑陛下对阿姑的心思,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多思多虑,她总觉得陛下对阿姑的态度似乎不一样了,以前没人敢在陛下面前提起阿姑,阿姑就是宫里的禁忌,可现在陛下就放任梦泽暴露在众人面前。旁人都以为梦泽是陛下的新宠,可谢宝珠很清楚梦泽并未侍寝,陛下收用的那几个南朝贵女都被收入后宫了,唯独她还当宫女之,显然陛下没把她当成后妃。都说梦泽跟阿姑容貌相似,陛下对阿姑念念不忘,长得像还不肯收用阿姑,他这是想要正主?谢宝珠被自己惊世骇俗的想法吓到了,不会的!陛下是一代明君,他肯定不会君夺臣妻的!谢宝珠喃喃的自我安慰。

京城各方都在准备平城祭祖事宜,谢灏身为平城郡守,参加完太皇太后寿诞便马不停蹄的赶回平城。阿生和独孤氏则随陈留一起出发。谢知听说拓跋曜要来平城,不由一怔,自她离开京城后,虽一直有拓跋曜的消息,可从来没想自己跟拓跋曜还有离这么近的一天。

凤容问谢知:“你要避开吗?”

谢知摇头,“我能避到那里去?”转眼都过去十来年了,有什么可避的?避开反而显得自己放不下。

凤容提醒她说:“你要小心拓跋曜。”

谢知双目微垂,轻声“嗯”了一声,应付拓跋曜可不是小心能解决的。

两人正说话间,门外响起轻轻的敲门声,凤容起身开门,谢知见是自己的丫鬟,起身问道:“是阿藤醒了?”

丫鬟给两人行礼说:“女君,郎君请你去书房。”

谢知和凤容互视一眼,心里都浮起疑惑,出什么事了?自从秦纮回来后,就把所有的事都包了,让谢知好好休息,这会请她去书房,是有什么他解决不了的事?

秦纮还真遇到了一件他没法解决的事,事情要从高句丽讲起。秦家对高句丽的控制不是一年两年,还是十几年了,秦家不可避免的跟高句丽的王室、贵族有了联姻,其中身份最高的就是秦淑媛。秦淑媛可以说为了秦家牺牲了一生,眼看高句丽王室大厦将倾,秦家第一时间就把在高句丽的秦氏女能接都接了回来,秦淑媛是最后一个离开的,离开前还配合秦家把新任高句丽王给弄死了。

秦淑媛为秦家立了大功,按说她提的任何要求秦纮都乐意答应,可是没想到她居然会提出要把女儿嫁给阿生。阿生的妻子,秦纮早跟父亲有默契,将来要娶琅琊王氏女,而不是一个亡国公主。秦纮虽然自己为了真爱出族,可从来没想过让儿子娶真爱。这也不能说他是严已律人,宽以待己,如果他当年是阿生这样的身份,阿菀又不是展现了足够的实力,他哪怕心里在喜欢,都不可能为了阿菀出族。

不是说他唯利是图,而是感情是需要权势维持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革岛作为依仗,他跟阿菀也不会那么幸福,生活中琐碎小事会磨灭一切感情。不顾一切的感情只会毁了阿菀,与其将来后悔,秦纮情愿将感情压在心底默默守护。秦纮以阿生已跟太子之女定亲为由,婉拒了秦淑媛,但没想秦淑媛居然说让女儿做妾都可以。

秦淑媛大约是外人中最了解秦家实力的人,就是秦宗言那几个儿子都没秦淑媛了解,所以为了女儿的终生幸福,她一定要跟秦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只是秦家族女,不趁着现在他们对自己最看重的时候提要求,等过几年就晚了。至于太子之女秦淑媛压根没放在心上,边关多得是娶双妻的武将,京城贵女的妻子常年在京城,得宠的都是边关的妻子,就凭着女儿的身份才貌,也不会不得宠。

秦纮揉揉眉头,他真不擅长处理这些儿女情长的小事,秦淑媛又不是旁人,只能派人将妻子叫来,让她来劝秦淑媛。他可以让儿子政治联姻,这点阿菀早默认了,不会拿他怎么样的,但他要是擅自给儿子找个侍妾,他晚上回去没肯定好果子吃。

秦纮原以为谢知会劝秦淑媛很久,没想不到半个时辰,她就把秦淑媛说通了,秦纮忍不住好奇的问妻子:“你怎么劝她的?”

谢知说:“我说认她女儿当女儿,以后她就是阿生的亲姐姐。”谢知是女人,女人最了解女人,她明白秦淑媛的顾虑。她这次是死遁回秦家的,这也就意味着她女儿不再是高句丽贵女,只是秦家一个无名寡妇的女儿,就算有高句丽王室的身份,等这孩子长大也找不到什么好亲事。

所以秦淑媛压根不是想让女儿当妾,她是想要女儿终生有靠。谢知说把她认作女儿,上族谱的女儿,以后就是阿生的亲姐姐,这样的好事秦淑媛考虑都没考虑就答应了。妾再得宠也是妾,随时可以丢弃,阿姊却是一辈子的。且有谢知的背书,她还怕女儿找不到依靠吗?要是换了别人,谢知也不会这么大包大揽,可秦淑媛为他们做了不少事,要是连小要求都做不到,也太让人寒心了,就是谢知自己都过不去。

秦纮一怔,“就这样?”

谢知好笑道:“还能如何?阿生又不是皇帝,人人都想嫁。”

秦纮摸了摸鼻子,对谢知说:“阿菀,我带你去看个人。”

谢知好奇的问:“谁?”

“你去看了就知道了。”秦纮卖了个关子。

谢知狐疑的望着秦纮,他这样子也不像是要给自己惊喜,反而像是要带她去吊丧,他这是找了什么人回来?她半开玩笑地说:“这么严肃,不会是带我去见你的仇人吧?”

谢知没想秦纮居然点头了,谢知这下真被秦纮搞糊涂了,仇人?什么仇人能让他如此郑重其事?

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113章 守城(五)第90章 大赫连氏第16章 试探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13章 诚意(下)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192章 整治革岛第152章 分家(下)第223章 京城风起(一)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00章 弟妹们的婚事(三)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30章 翁婿夜话(上)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第16章 试探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220章 高句丽风云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51章 分家(上)第18章 夫妻闲话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23章 书房议事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152章 分家(下)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66章 谢修尚主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110章 守城(二)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43章 风生水起(十)第52章 年前(二)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59章 生波(一)第78章 打拐(上)第84章 母女相见(上)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155章 秦家新妇(一)第150章 婚礼(下)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61章 过年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79章 打拐(下)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270章 宫廷变(一)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173章 瑶姬庙第105章 战胜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63章 赏雪(一)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95章 驿站逃离(二)第6章 陈留公主府第203章 柔娘成亲第80章 瑶姬传人第228章 京城风起(六)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117章 深夜密谈(上)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206章 逃奴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103章 敌袭(中)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5章 禅位的太上皇帝第60章 糟心的谢简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142章 风生水起(九)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72章 牛痘活体试验(下)第261章 暂时的安定(三)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159章 生波(一)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50章 乱世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