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乱世起(六)

崔远记忆力过人, 看到郭彦就想起此人是大皇子的幕僚之一,据他所知, 大皇子一直称呼他为“先生”,是大皇子最信任的人。大皇子出事以后,陛下也曾派人去大皇子行宫捉拿他的人,别人都在,只有郭彦不知所踪。

而现在秦家的军队一来,他又出现了, 崔远记得秦宗言有个心腹幕僚叫郭良,他叫郭彦, 崔远不动声色道:“原来郭先生是秦将军的人, 失敬。”看来他就是怂恿大皇子刺杀陛下的罪魁祸首了。

如果崔远再年轻个十几年,他会立刻喊人将郭彦擒下, 即便动不了秦氏父子, 也起码能杀个辅凶替陛下报仇, 也可还了陛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可崔远已经不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了,十几年朝堂的历练让他彻底褪去少年意气, 取而代之的是政客的世故。

郭彦也不接崔远的话,“崔尚书可知林夫人死于太皇太后之手?”

郭彦的话让崔远心头一沉,他没想到太皇太后居然会对林夫人下手?就为了太子?如果太皇太后不死, 等她回京以后,汝南王自然会将这份仇恨压下, 可现在太皇太后危在旦夕, 他缓步走入帐篷, 给自己倒了一杯凉水,“是五公子叫你来的?”秦纮并无官职,直呼他名字又太失礼,喊他的字又太亲近,崔远只能称呼他为五公子。

崔远这一声五公子,让郭彦听出他的软化,他微微一笑说:“五公子说,大家都是亲戚,理应相互帮助。”

崔远跟秦家并无姻亲关系,他的孙女嫁给了谢灏的孙子,因两个孩子都是庶出的庶出,所以两人都没把这门亲事放在心上。再说以谢灏毫不犹豫抛弃孙子女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对子嗣并不太上心,更别说是儿女亲家,不过崔远嘴上还是道:“谢太守最近可好?”

郭彦说:“郭某已好久没见谢太守,到也不知谢太守现状如何?谢太后不在平城吗?”

崔远暗忖,不愧是让大皇子言听计从到连命都送了的人,这般滑不留手,他还能不知道谢灏的下落?

郭彦含笑道,“我们汉人在魏国当官本就不易,崔家同秦家都是前朝承传下来的名门,更应该互助才是。”

崔远摩挲着手中的茶盏不语,郭彦也不催他,让他慢慢考虑。

在郭彦说服崔远的同时,太皇太后也在太医的治疗下缓缓醒来,她刚一醒来就痛苦的呻|吟一声,她浑身都很疼,背部尤其剧痛难忍。

“太皇太后!”女官听到太皇太后的呻|吟声,激动的扑到她跟前,“您终于醒了。”

太皇太后想问这是什么地方,剧痛打断了她的疑惑,她再次呻|吟出声,“我这是怎么了?”她断断续续的问。

“太医说您背部受伤,这会可能会有点疼。”女官说。

太皇太后努力的想翻身,却惊恐的发现自己只能动一下手指,她看着女官吃力的问:“别说谎,我到底怎么回事?”如果只是背部受伤,她为什么动不了?女官支吾着不敢说话,太皇太后见状心沉到谷底,“说,我受得住!”

女官泪如雨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年纪都这么大了,为何还要受这种痛苦?为何摔下马的不是自己?

“您背部骨折了,所以暂时动不了。”女子清丽如水的声音响起。

女官大惊,帐篷里还有她人?她寻声望去,只见一名盔甲罩面的侍卫掀帘入内,女官一怔,说话的是这名侍卫?看着似乎是秦家的兵,秦家军里有女子?

女官一时琢磨不透来人的身份,太皇太后却立刻反应过来,她目光锐利的望向来人,“谢知?你怎么来了?”太皇太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秦家之手。

谢知脱下面罩,对太皇太后微微一笑,“我是特地来看您的。”

本来谢知是想让亲卫把太皇太后抓起来的,可没想他们快行动时遇上赶回来的秦纮。秦纮手下有八千精兵,加上谢知的两千,一万人足够他们演场戏,所以就出现先有柔然骑兵偷袭、再有秦纮带兵救人的一幕。谢知对太皇太后的策略也从生擒到后面的不死即可。

“是你害了我?”太皇太后恶狠狠的瞪着谢知,“太子和陛下也是你害死的?陛下对你如此专情,你还害死他?你就不会寝食难安?”

谢知没否认,太子和拓跋曜的死是五哥下的手,她跟五哥夫妻一体,五哥出手就是她出手。太皇太后的伤也是她授意,但她没想让太皇太后受这种伤,她还不至于用伤势折磨崔老太,她受伤如此重只能说她命不好,摔得如此不巧,她偏头对女官道:“你退下。”

女官为难的看着谢知,太皇太后的命都在秦家手里,她不敢公然违背秦家女君的命令,但也不敢把太皇太后交给谢知。

“我没什么跟你好说的。”太皇太后是何等敏锐的人,光看谢知和女官的态度,就知自己现在是落到秦家手里了,她闭上眼睛,“你要杀就杀。”时至今日,她也不指望太子一家能逃离魔掌,她可不想死前还要被谢知利用一把,太皇太后是恨毒了谢知。

谢知莞尔,“怎么没什么好说的?说说你跟拓跋曜的母子关系如何?”

太皇太后蓦地睁开眼睛,一旁的女官惊骇欲绝,太皇太后和陛下是母子关系?

谢知柔声对太皇太后道:“您又不是孤家寡人,活着总有家人,死了也有名声,您总不想死后还被历代史官定在耻辱柱上吧?崔家上回被清算还有你们姐弟活着,您说这次崔家能活几位?”

太皇太后目眦欲裂。

谢知敛了笑容,淡淡道:“你现在愿意跟我好好说话了吗?”崔老太养尊处优活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执念牵挂?她可以不怕死,可以不在乎自己家族,但不会不怕自己死后被人永远定在耻辱柱上,她以前可一向自诩自己比吕后更明智。

“你要做什么?”太皇太后咬牙道:“秦家谋反是陛下金口御定,我也没法子替你们辩解。”

谢知轻描淡写道:“这不用你操心,我们自有主张。”当年戾太子也被污蔑谋反,后来还不是平反了。三皇子跟谢家、秦家交好,他登基得仓促,实力不稳,这会肯定会选择安抚秦家,而不是处罚秦家,“我只要你出面主持阿生和大姑娘婚事即可。”

先前秦家打的是扶持太子之子的主意,可现在拓跋曜死前在众臣面前说要让三皇子继位,他们一时到也不好动手。即使大人和五哥不在乎那个名声,谢知还是在乎的。纵观历史,只有爱惜自己羽毛的人才能走的更长久,哪怕秦家现在已经是乱臣贼子,可只要拓跋皇室在一日,有些底线他们还是要遵守的。

“你做梦!”太皇太后脱口而出,她要给两人主持婚礼,不就代表她支持秦家了吗?她从来就没把阿生放在眼里,只因大姑娘也不得她喜爱,是故当初没反对两人的婚事,可现在太子就只有大姑娘和小二两个孩子,太皇太后如何愿意把仅有的曾孙女交给秦家糟蹋?秦良媛生的两个儿子已经被太皇太后看成是秦家子孙,而不是她曾孙。

“我也希望别娶你家曾孙女。”谢知附和道,她以为自己想多这么一个儿媳妇吗?她心疼曾孙女,她还心疼自己儿子。五哥杀了太子,儿媳跟儿子之间有杀父之仇,想到两人将来的相处谢知就头疼,“你主持他们的婚礼,我保你曾孙一辈子衣食无忧,你孙子将来不至于香火无祭。”太皇太后面部抽动了一下,谢知冷笑,“你难道忘了林季华?你觉得崔家跟三皇子之间还有回旋的余地?”

太皇太后额头青筋直冒,半晌以后她开口说:“我要跟秦纮谈。”

谢知扫了太皇太后一眼,好心提醒她,“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我说。”她对女子和老人向来宽容,只要她要求不过分,她都可以答应。要是换了五哥,可没她这么好说话。

太皇太后看了谢知一眼讥讽道,“你如此擅权,就不怕将来下场比我还惨?”她早看出这女子温顺外表下那颗勃勃的野心,所以当年她坚定的不许她入宫,迄今自己都没后悔,她要入宫,魏国早被她闹得翻天覆地了,陛下也不可能做出南征的壮举。

谢知失笑,“我夫婿对我千依百顺、子女也是名正言顺的,对我百般孝顺,你哪来自信跟我比?”太皇太后年轻时要小心讨好皇帝夫婿,因为她只是运气好才当上皇后,却不是宠妃。丈夫死了以后,她为了权利还要跟继子□□,一辈子勾心斗角。而她想要什么,五哥都会给自己,崔老太到底眼瞎到什么程度,才把自己跟她比?

“你!”太皇太后脸皮紫涨,她城府再深,都受不住谢知这种嘲讽。

“我跟你从来不同。”谢知淡淡道,也只有太后太后自以为,把她当成自己的对手,谢知从一开始就没把太皇太后视作对手。即使太皇太后沦落到现在这地步,自己没想如何嘲讽践踏她。这辈子是她偷来的,难得穿越一回,又有这么便利的身份,她若不混得风生水起,又怎么对得起她穿越者的身份?

她想要的很多,她想要国泰民安;她想要这片大地不再有兵戈;想让他们以后也不会再有乱世,不要有五代十国的内乱,也不要有列强入侵;想要女子的地位不要再低下去……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多事没做,谢知也懒得跟太皇太后多费口舌,既然她不识好人心,坚持要跟五哥谈条件,那就随她去吧。谢知转身离开帐篷,对守在帐篷外的亲卫,“太皇太后想见少君,你去请少君过来。”

亲卫应声而下。

谢知揉揉额头,奔波了几天,她有点累了,她正想回帐篷休息,就见凤容苦笑朝自己走来,谢知扬眉问:“怎么了?”

凤容说:“谢太傅和谢太守回来了。”

“陈留祖母和母亲呢?”谢知不是太惊讶的问,依照祖父和阿耶的脾气,听说她来平城,肯定会赶回来的,有祖父在还能帮自己安抚魏国百官,就是她现在不大好面对陈留祖母和宁馨,虽然她把谢家和宁馨的孩子都救下来了。

“她们没来,依旧去建德了。”凤容道,她顿了顿,有些无奈的说:“刚才谢太傅说,想让范阳王和范阳王妃离婚。”

谢知脚步一顿,抬头看着凤容,“祖父想把宁馨许给谁?”宁馨有一个身为拓跋氏公主的母亲,祖父为了陈留祖母,都不会允许女儿有个拓跋氏王妃的身份,不过这么急着让宁馨离婚,他这是给宁馨找好了夫婿?谢知心思急转,突地灵光一闪,“他想把宁馨许给崔远?”崔远妻子死了有三四年了,一直没续娶。

凤容默然点头,阿菀真了解谢太傅。

谢知:“……”祖父这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性子一点都没变,他这么干,不怕陈留祖母跟他拼命吗?

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40章 风生水起(七)第91章 秦纮的心事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93章 铸金人第203章 柔娘成亲第180章 宏图初议(一)第86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上)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158章 秦家新妇(四)第53章 惹人眼红的白糖(上)第56章 谢知的底牌(上)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2章 入宫第92章 失态的秦纮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264章 暂时的安定(六)第262章 暂时的安定(四)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256章 乱世起(七)第251章 乱世起(二)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21章 秦纮的开解(上)第93章 暗中筹谋第89章 母女谈心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234章 京城风起(十二)第29章 遴选伴读(下)第150章 婚礼(下)第242章 平城大乱(五)第156章 秦家新妇(二)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65章 赏雪(三)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14章 父女争执(上)第38章 步六孤将军府(中)第222章 秦纮的开解(下)第103章 敌袭(中)第257章 乱世起(八)第240章 平城大乱(三)第164章 小别胜新婚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12章 诚意(上)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8章 一见钟情(上)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163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下)第194章 秦纮归来第16章 试探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2章 诚意(上)第192章 整治革岛第30章 第一天上课(上)第8章 一见钟情(上)第255章 乱世起(六)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82章 各方反应第158章 秦家新妇(四)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93章 暗中筹谋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第23章 书房议事第64章 赏雪(二)第260章 暂时的安定(二)第185章 生产第10章 各自算计(上)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281章 宫廷琐事(三)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观第148章 婚前准备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268章 南梁(四)第87章 赫连凤容的麻烦(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134章 风生水起(一)第139章 风生水起(六)第109章 守城(一)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225章 京城风起(三)第12章 诚意(上)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266章 南梁(二)第61章 过年第185章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