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婆媳烦恼(上)

谢知猜到陈留很生气,但是她没想到陈留这么生气。谢简到主院时, 下人们跪了一地, 陈留甚至将自己的侍卫都召来, 谢宁馨的乳母和四个贴身丫鬟被人堵住嘴、压在长凳上打板子, “嘭!”、“嘭!”、“嘭!”, 一声接一声木板撞击肉的声音,让院里的下人们吓得肝胆欲裂,跪都跪不住。

正房里传出谢宁馨撕心裂肺的哭声, 谢简神色微沉, 快步走入厢房, 看到哭得几乎快晕过去的女儿, 和气得不停揉额头的妻子, 他无奈道:“公主这是为何?有气发出来便是, 何苦作践自己身体?”

陈留第一次对谢简怒声道:“驸马还问我为什么生气?拓跋贺那傻小子是不是你放进来的?”她跟谢简成亲多年, 也就新婚时喊过谢简驸马。

谢简眉头一扬, 果断否认:“不是。”

“你还狡辩!”陈留气得不行, “他都追到抱朴观,你还说不是你放进来的?”

“我以前让他跟宁馨玩过几次,但宁馨大了以后我就没做过这种事了,是这小子知道你们今天要进香, 昨夜就等在道观里等宁馨了。”谢简说,女儿年纪也不小了, 他怎么可能放臭小子进门占女儿便宜?他一听女儿跟拓跋贺见过面, 立刻派人去查拓跋贺是怎么见宁馨的?没想这小子居然昨夜进偷溜进抱朴观等着, 谢简又好气又好笑。

“我就说不关阿姆和迎春她们的事,不是她们放拓跋贺进来的。”谢宁馨哭着说。

“你还敢说话!”陈留听到女儿还在为下人辩解,勃然大怒:“要不是她们帮你欺上瞒下,你何至于被拓跋贺那傻小子骗了!”

“他没有骗我!”谢宁馨哭叫道:“他跟我说他要领官职了,还说他爹答应给他分家。”

陈留厉声喝道:“他分家又怎么样?家里就缺他一栋院子?你以后——”

“可以——”宁馨想要反驳母亲的话,却被谢简打断,“你闭嘴!”

宁馨愣愣的看着父亲,不信向来自己的阿耶会骂自己,谢简道:“你都把你阿娘气成什么样了?还敢跟你阿娘顶嘴!”他吩咐下人道:“带三娘子去小娘子处,你们都退下。”

下人面面相觑,陈留见谢简神情冷肃,抿了抿嘴,疲惫道:“你们都下去。”

谢宁馨抽泣着由下人扶出去,谢简等女儿离开后,才亲自拧了帕子给陈留擦脸,陈留扭过身体不看他,谢简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给她擦脸,然后握着她的手温声问:“阿芬你为何执意要宁馨嫁玉郎?你之前不是还想宁馨嫁入宗室吗?

陈留沉默不语,谢简叹道:“你对我有什么不好说的?我让拓跋贺私下跟宁馨见面是我不对,可我也是为了宁馨好。”

“拓跋贺哪里好了?文不成武不就,就算领官职也是闲职,一辈子碌碌无为。”陈留说,“玉郎就不同,他精明能干,就算现在默默无闻,可只要我们扶持一把,不愁他将来——”

“将来做到跟拓跋贺一样的成就?绝对不可能。”谢简接口道:“宗人寺给王子的爵位不会如此吝啬,起码也是郡侯。玉郎就算去战场,用命来换军功,能换个爵位吗?”他见陈留张了张嘴,想反驳自己的话,但又不知从何说起,谢简劝道:“阿芬,有些人不需要奋斗、也不要才华,只要有个身份、又不是败家子就足够。”拓跋贺是谢简所能找到的最适合女儿的人选。

陈留摇头:“不行,与其把她嫁给拓跋贺这样的纨绔,还不如嫁给彭城王。”彭城王是陛下最信任的王爷,只比拓跋曜小半月,跟拓跋曜感情极好。

“彭城王是比拓跋贺有出息,可宁馨驾驭不住他,他将来难免宠妾美姬满堂。”谢知说,他何尝不想把女儿嫁给有出息的王爷?但就宁馨那个性子,嫁给拓跋贺是最好的选择,嫁给彭城王,他怕自己女儿抑郁而终。

谢简再唯利是图,也没有冷酷到底。如果谢兰因是谢宁馨一样的个性,即使秦宗言对她一见钟情,谢简也不会许嫁,因为不合适。谢简情愿送长女入宫,至少天和帝会因为阿镜美色怜惜她。

“嫁给拓跋贺就不会了吗?宁馨还不是照样要生孩子!”陈留脱口而出。

谢简觉得自己抓到陈留为何坚持让宁馨嫁贺君行的关键点,“她嫁给贺君行也要生孩子。”

陈留喃喃道:“不用,她嫁给贺君行不用。”

谢简愕然,“你想给宁馨找个即使不生孩子,也不会纳妾的夫婿?为何?”虽然陈留说的语焉不详,但谢简何等人,立刻分辨出拓跋贺跟贺君行的区别。

陈留哭着说:“我怕!我怕宁馨突然就跟尉迟氏一样了,与其这样我还不如不让她生孩子。”

“尉迟氏是个例,宁馨身体比她好太多,不会如此。”谢简啼笑皆非的安慰妻子,他没想到妻子居然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女儿嫁给贺君行。

“不是——”陈留想要辩解。

“阿芬。”谢简握着陈留的肩膀正色道:“我们可以在孩子幼时为他们遮风挡雨,但是孩子大了,有些事就要孩子自己去选择。人生会有很多意外,就算是我,可能明天去上朝时,突然惊马摔下来就——”

“胡说!”陈留捂住他的嘴,泪流满面道:“我不许你胡说。”

谢简叹气:“阿芬我知道你是为了宁馨好,可有时候为了孩子好,不一定是真对孩子好。你看阿镜,之前大家都觉得她嫁的不好,现在她不是跟步六孤宗言处的很好吗?她十四岁就生阿菀了,她跟阿菀也都健健康康的。嫁给拓跋贺,宁馨是宗室女眷,可以随时召唤太医;嫁给贺君行,需要你召太医来,太医才会过来。”

陈留沉默不语,谢简也不逼她,这件事只能陈留自己慢慢想开。

谢宁馨被送到谢知院子时,谢知正在教阿柔弹琴,看到哭成兔子眼的谢宁馨,她微微吃惊,起身道:“阿姑你怎么了?”

“阿娘把我乳母和丫鬟都打了。”谢宁馨嗓音嘶哑的说,她哭太久,嗓子都哑了。

谢知默然,对于所有大人来说,自家孩子都是好的,都是别人带坏自己孩子的,所以谢宁馨犯了错,第一个倒霉就是她身边的下人。谢知让谢宁馨坐下,她屋里常年有地暖,热水是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烧的。

谢知吩咐玉蔓给谢宁馨备热水洗漱,零露先端了一盆热水下来,阿罗挽起衣袖给宁馨擦脸。三娘子哭成这样,贵主都不记得让人给三娘子擦脸,可见是气急攻心,平时贵主哪里舍得?阿罗一面给宁馨擦脸,一面柔声对宁馨说:“三娘子,您莫要怪老奴倚老卖老,贵主这么做也是为了您好。”

谢宁馨不时的抽泣一声,“我知道。”她怎么不知道阿娘是为她好,可是她真的很喜欢拓跋贺,“阿菀你觉得拓跋贺和贺君行谁更好?”

谢知凝神想了一会笑道:“各有所长,我也说不好。”

谢宁馨“嗯”了一声,有些自责,阿菀是注定入宫的人,她怎么可能让阿菀随便评价外男呢?她就像阿娘说的,心窍不开、胸无城府,不适合嫁入太复杂的家庭。

她见谢宁馨满脸失望,她对谢宁馨说:“三姑,我们女孩子嫁人,除了要想婚后会发生的开心事,还要想想婚后会发生的不开心事,我们牙齿都要咬到舌头,别说是两个不认识的人了。至于姑父的前途,你也不必太担心,如果你嫁给贺郎君,我让圣人录他做通事舍人;如果你嫁给拓跋郎君,我让圣人给他找个好些的封地。”通事舍人是中书省的从六品上官职,职位不大,却是天子近臣,非世家弟子不录。

不是谢知冷漠,不愿意给谢宁馨想主意,而是这轮不到她来做主。她能做就是给姑父走后门。在这个一切都靠举荐的年代,走后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她亲姑姑嫁人,当然不能嫁个平头百姓。也是他们在魏国,要是在梁国,谢家的女儿嫁贺君行这种寒门?骂都被人骂死了。

谢宁馨脸一红,正好下人也备好热水,谢宁馨匆匆去洗漱。柔娘看着谢宁馨暗忖,她将来不会跟三姑一样麻烦长姐,长姐让她嫁谁她就嫁谁,反正嫁谁不是嫁,要嫁得人不合心意就想法子改得和心意好了,就像她小时候没有人疼,她喜欢长姐,就当长姐的小尾巴,现在长姐比谁都疼她。

谢知轻敲阿柔的额头,“继续练琴,不许分散注意力。”

柔娘清脆的应声:“哎!”

谢宁馨洗完澡出来,正好谢知在给柔娘弹筝,她这次弹得是高山流水,但瑶筝的高山流水跟古琴的高山流水是不同的曲谱,谢宁馨支颐听得津津有味。谢知弹筝画画编结络,不知不觉间,谢宁馨也跟着谢知一起同柔娘玩耍,把自己的烦恼都忘了。她想通了,爹娘让她嫁谁她就嫁谁,反正爹娘不会害她的。

谢知哄好了谢宁馨,让陈留很开心,一口气给谢知和谢宁馨添了十来套新衣服,还给衣服配好饰品,连柔娘都得了同样数量的新衣服。自己这些年努力没白费,家里姑侄和睦,这才是兴家之兆。至于几个庶女,被陈留完全忽略了,她能平平安安的将她们养大,再添一份不斐的嫁妆,已经是好嫡母,想让她把庶女当亲女儿是不可能的。

陈留对着谢简哭了一场,虽说还没下定决心把宁馨许配给拓跋贺,但对贺君行也不似以前那么关注。府中的下人哪个不是人精子,见状都纷纷在传贺郎君失了贵主的欢心,不会娶三娘子了。

这事没传到宁馨耳中,但谢知和谢家几个庶出的娘子都知道的。就是谢俨都忍不住跑来问谢知,是不是大母真不想把三姑嫁给玉郎。谢俨就是谢二郎,兄弟两人一直到了八岁才有一个正式名字,谢大郎叫谢修、二郎叫谢俨,因大郎、二郎叫惯了,家里长辈都不怎么称呼他们的名。

谢俨来找谢知时,天都还没亮,谢知刚锻炼完正在跟柔娘一起用早膳,见二哥来了,让人给二哥也端了一碗汤面来,她今天跟柔娘吃牛肉汤面,汤底是用牛骨熬出来的,小火慢炖了整整一夜,再撇去浮油,只加了一点细盐,鲜香无比。

牛肉是用牛腱子先闷后卤制成,鲜味都浸透到牛筋里,再配上昨天才新采下来的鸡毛菜,谢俨闷声不吭的连吃两碗,还意犹未尽的吃完一小碟卤牛肉上来。他来年就要十三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

谢简两个孙子教养十分严格,从来不许他们过度奢侈,平时一日三餐也是从大厨房送来的,公主府的大厨房的手艺其实是不错的,但跟开了金手指的谢知不能比。谢俨认真的考虑,他要是天天来大妹这里吃饭,祖父会不会揍他?

等三人用完早膳,漱口净面,各自捧了一杯新羊乳,谢俨才问谢知关于贺君行的事,他是不是真不做他们姑父了?

“祖父母又什么时候说他一定是我们姑父?”谢知反问。

谢俨问道:“那这次是肯定不是了?”

谢知说:“可能性很小。”祖父都明确表态,祖母肯定不会反对祖父的决定,“二哥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知道以后怎么跟他相处。”谢俨说。

谢知了然,亲戚是亲戚相处方式,朋友是朋友相处方式,贺君行的身份,如果不是陈留看中他,他也就能当大哥、二哥的伴读,“二哥不用担心,如果祖父母一旦确定不让三姑嫁贺君行,他们肯定不会把他留在身边。”祖父那种老狐狸怎么会留个后患在身边给贺君行找个官职,再赠些钱财,客气的把人送走,才是打发麻烦的最好法子,皆大欢喜。

谢俨一想也是,他摸摸肚子,厚着脸皮问:“阿菀,还有牛肉面吗?”

谢知道:“有啊,二哥想给大哥带一碗?”

谢俨很想表现自己是有兄弟情的,但对着又开始饿的肚子,他只能如实说:“不,是我又饿了,还想吃一碗。”

谢知、柔娘:“……”

因谢简允许谢知把王偃接到公主府,因此谢知派人给甲一送信,让他直接先把人接到长安,她也不用去洛阳。甲一一走就是一个月,马上临近过年,府上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公主府今年送到各处的年礼除以前的惯例外,还新添一份谢知庄上出产的新鲜蔬菜。

这是一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礼物,就是崔太皇太后知道谢知是用暖房培育出这些菜蔬,也夸她一句心思灵巧。拓跋曜更是借着年礼对谢知大赏特赏,他知道谢知缺钱,特别耿直的赏她三千金。三千斤铜钱!这笔横财让谢知又惊又喜,她手头终于又宽裕了。

然而崔明珠听到拓跋曜的赏赐,气得在房里破口大骂谢知。她当初入宫,崔太皇太后也只赏她五千金做嫁妆,谢知还没入宫,皇帝就元旦例行赏赐,就要赏她三千金?崔明珠并不知道,就是因为谢知没入宫,所以拓跋曜才更要厚赏,他要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对阿蕤的重视。

因宫里的赏赐,陈留这几天一扫宁馨婚事引来的抑郁,心情也开朗许多,但是随着独孤氏的来访,陈留难得的好心情又没了。独孤氏是三年前跟谢洵成亲的,成亲三个月就让谢洵把阿何打发走了,这让陈留非常不高兴。

她倒不是不高兴独孤氏把侍妾打发走,她气量还没那么小,她生气的是独孤氏居然把阿何嫁给一个年近三十的丧妻老农夫。在勋贵阶层,三十虽是当祖父母的年纪,但好歹正值壮年,而对农夫来说,三十都是快进棺材的年纪,要不是阿何见机快,从新房逃了出来,一路逃到公主府求救,陈留都不知道独孤氏居然对她赐下侍妾如此狠心。

可当时谢洵和独孤氏还是新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独孤氏除了悍妒些,也挑不出别的大错,对谢洵也是一心一意的,因此陈留这件事谁都没说。可但心里不可避免的对独孤氏有了隔阂,面上对她也是淡淡的。

旁的儿媳妇要发觉婆婆不喜欢自己,肯定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伺候婆婆,希望婆婆能原谅她。独孤氏她反其道而行,跟陈留一样,对她也是面子情。陈留让她每月只要初一十五入府请安,她真只初一十五过来请。

今天不是初一、十五,所以独孤氏有事而来,她来跟陈留告假,说他们今年过年不会留在京城,他们要去她娘家过年。当然独孤氏的话并不是这么说的,她只说母亲这些年一直思念自己,前段时间还因为思念过度大病一场,她想同良人一起回娘家探望父母。

她话都说到这程度了,陈留还能说什么?不让人家去看生病的母亲?横竖她也不稀罕独孤氏过年陪自己,“那把阿楠送来吧,她年纪小,不适合舟车劳顿。”阿楠是独孤氏和谢洵的长女,也是两人目前唯一的孩子,是夫妻两人的掌上明珠。陈留想他们肯定不会带上女儿,她就劳累点带几天孩子。这也不是陈留有心给自己找麻烦,而是儿子、儿媳离开,婆母带孩子天经地义。

独孤氏笑道:“小魔星淘气的很,哪能麻烦母亲?我已经把她送到我祖母那里,让我祖母带她几天。”

这话一出,陈留也懒得敷衍独孤氏了,“既然如此,你退下吧,以后无大事也不用来了。以后去哪里过年种小事,你们夫妻自己做主便是,不来就派下人过来说一声。”

陈留的话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连独孤氏都愣了,婆婆这让她以后不要来公主府了?

陈留端起茶盏喝茶,显然是不准备跟独孤氏继续说话。她贵为大长公主,这辈子能让她受委屈的只有她父亲和谢简,父亲是不得不受委屈,谢简是她心甘情愿受委屈,别人只有逢迎她的份,哪有她凑上去的份?这儿媳妇她本就不喜欢,为了大局她勉强忍了,可不代表她会不止境的容忍下去,又不是自己亲儿子亲儿媳,果然不是亲生的,就是养不熟,陈留暗暗叹息。

独孤氏第一次感觉束手无措,她不明白为何公主会突然翻脸?但陈留现在见都不想见她,陈留对下人挥挥手,她身边女官立刻恭敬的把独孤氏请出房门,然后将她一路送出公主府。女官送走独孤氏,站在门口想了想,招来小丫鬟低声耳语几句,再回去回话。

第224章 京城风起(二)第248章 平城大乱(十一)第268章 南梁(四)第280章 宫廷琐事(二)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59章 婆媳烦恼(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93章 暗中筹谋第229章 京城风起(七)第267章 南梁(三)第49章 宫中琐事(下)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33章 波澜又起(二)第112章 守城(四)第112章 守城(四)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179章 千里托孤(六)第93章 暗中筹谋第161章 生波(三)第61章 过年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57章 谢知的底牌(下)第46章 陈留教女第276章 宫廷变(七)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82章 宫廷琐事(四)第176章 千里托孤(三)第231章 京城风起(九)第266章 南梁(二)第66章 谢修尚主第232章 京城风起(十)第5章 暖阁叙话(下)第267章 南梁(三)第4章 暖阁叙话(上)第196章 奔丧(中)第161章 生波(三)第245章 平城大乱(八)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173章 瑶姬庙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62章 帝心难测的拓跋曜(上)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36章 风生水起(三)第7章 书房谈话第34章 波澜又起(三)第67章 崔明珠怀孕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105章 战胜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应第141章 风生水起(八)第259章 暂时的安定(一)第250章 乱世起(一)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第97章 驿站逃离(四)第142章 风生水起(九)第174章 千里托孤(一)第157章 秦家新妇(三)第203章 柔娘成亲第96章 驿站逃离(三)第131章 翁婿夜话(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8章 遴选伴读(上)第181章 宏图初议(二)第247章 平城大乱(十)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第278章 尘埃落定第219章 内院准备第238章 平城大乱(一)第24章 内宅琐事第63章 赏雪(一)第271章 宫廷变(二)第173章 瑶姬庙第177章 千里托孤(四)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5章 父女争执(下)第218章 郗家来人(下)第241章 平城大乱(四)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79章 打拐(下)第32章 波澜又起(一)第63章 赏雪(一)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09章 谢知二胎第47章 法华寺见面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96章 奔丧(中)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58章 婆媳烦恼(上)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09章 守城(一)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87章 夫妻情话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8章 一见钟情(上)第207章 谢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