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下乡也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经过为期两天的紧张收割、剥壳,最终十亩地共计产出4528斤大豆。

望着堆了满满一院子的大豆堆,宁宇几人兴奋的直接扎了进去,就像是孩子一样在大豆堆里游泳,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前来围观的村民也是络绎不绝。

“没想到还真让这帮知青干成了。”

“了不起啊,要不说还得是城里人有见识,这种地都比咱们强呢。”

村民的议论、称赞也让一众知青感觉之前五个月的付出没有白费,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之前在城里,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从来没有体验过靠双手创造出价值,获得别人认可,是怎样的体验。

而此时此刻,那些曾经瞧不起他们,看扁他们的村民,由衷的称赞,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尊重。

转过天,消息传到了县里,知青办的马主任立马坐着驴车赶了过来,看着满满一堆的大豆,硬是要把这批黄豆重新称秤。

不过转念马主任又阻止了村支书:“还是先等等,我已经向县领导汇报了,明天县领导就来,到时候咱们在当着县领导的面称秤。”

果然是混官场的,想得就是周到。

转过天,就来了一大波人,除了县领导之外,还有各个乡镇的领导,当然,记者肯定是少不了的,从刚进村里就是一通拍照。

“小秦同志,你可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县领导拍着秦浩的肩膀夸赞道。

记者适时按下快门,估计这张照片将来会刊登在报纸上。

秦浩就完全成了一个吉祥物,跟各级领导在大豆堆前合影,随着县领导一声令下,重新称秤开始,大豆被铲撬装在一个个箩筐当中,然后当场有村民抬着杠秤进行重新秤重。

很神奇的是,经过一系列统计,最终得出的产量是5035斤,嗯,有零有整,一看就是个让人信服的数字。

至于为什么会多出来这么多斤,想必是领导觉得四千五百斤这个数字没有五千斤来得震撼。

对于新统计出来的这个数字,没有人提出异议,一致认为还是这个数字比较吉利。

终于,折腾了大半天,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县领导问秦浩:“小秦同志啊,这批大豆你打算怎么处理啊?”

“按照规定,我们上缴30%的大豆之后,其余的大豆将会用来榨油,对外出售,然后再购买种子投入耕种,正好可以在入冬之前再种一季粮食。”秦浩心里在骂娘,就因为这帮家伙夸大业绩,弄得他上缴的大豆都变多了。

县领导诧异的看向秦浩:“哦?你们还会自己榨油?”

“都是从书上学来的,还没有尝试过,先试试看嘛。”秦浩说道。

县领导赞赏的点点头:“嗯,不错,学以致用,现在农村就是需要你们这样有知识,敢做敢拼的知青来建设。”

知青办的马主任立马附和:“对着呢,这知青啊文化程度高,在城里却没有施展的机会,来到农村,那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嘛。”

众人一阵配合,将气氛推到了高潮,秦浩这些知青却是看得直摇头,既然农村这么好,这些当官的怎么不下乡呢?

差不多一个礼拜之后,村支书拿着一张报纸找到秦浩,兴奋的指着封面。

“小秦呐,你瞧瞧,你都上报纸了嘞。”

这年头能够上报纸,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秦浩接过来一看,还真是,封面上就是秦浩跟县领导站在成堆的大豆面前合影的照片,作为背景的大豆堆将二人的身形都闲得有些藐小,这个拍摄角度就很考究,估计是从上往下照的,不愧是记者,专业吃这碗饭的。

至于文章的内容,也是夸赞秦浩带领一众知青,不得不靠,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自给自足的故事,当然,记者的文笔相当好,对整个过程进行了艺术加工。

比如中途遇到过什么干旱啊、暴雨啊、虫灾啊,反正只要是能影响庄稼产量的,基本都写了一遍,然后就是秦浩带领知青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战胜了这些灾害,确保了大豆高产。

这篇文章要是放在后世,估计会被骂成筛子,因为逻辑不通顺,很多困难压根就不是靠人力就能克服的。

然而这是六十年代,人定胜天是一种被广大民众认可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创造了许多奇迹。

所以这篇文章的出现,在民众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在知青群体当中。

许多知青来到农村之后,发现这里不仅条件差,而且吃不饱、穿不暖,简直就跟坐牢似的,一个个开始自暴自弃,有的更是成了村溜子,不是偷王寡妇家的鸡,就是拖李老汉家的狗,这也极大恶化了知青跟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

秦浩的出现让知青们看到了,原来还有另外一种活法,靠自己的双手也可以闯出一片天来。

当然,也有一部分知青觉得这就是作假,怎么可能五个月内就实现自给自足?要是种地真那么好种,村民怎么还吃不饱饭呢?

钟跃民就是其中之一,眼看五个月的期限已经过了三个月,钟跃民带领的这帮知青,别说种地了,就连荒地都没开垦出来。

相反,由于不需要再去队里干活,不少知青性子都玩懒了,一个个每天去田里装模作样的刨两下,然后就不知躲到哪里去睡觉了。

至于五个月之后领不到口粮?他们才不担心呢,实在要是没饭吃了,他们就跟上次一样,去县里要饭,要不到饭就去找知青办,总不会有人看着他们饿死。

一个个算盘打得很精明,甚至觉得秦浩这帮人就是傻子,明明可以躺着等吃饭,何必那么累呢?

跟钟跃民他们类似思想的知青不在少数,这也让不少地方很是头疼,偏偏这帮知青还打不得骂不得,万一破坏了知青下乡的政策,上头可没好果子给他们吃。

就这样,秦浩的事迹从县里传到了市里,然后又开始传遍了整个陕北,最后这篇报道直接被各个省市的宣传部门看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全国正是缺这样的典型呢,一下子,秦浩这个名字就开始在全国的知青群体当中有了极高的知名度,不少地方甚至组织知青进行读报学习,并且每个人都要写下读后感,写得不深刻的还要重写。

多年没拿笔的知青这下又得重新拿起笔来,不少知青一听秦浩这个名字就咬牙切齿,恨不得锤他一顿。

只是恨也没用,该写还是得写,不少知青一边写着读后感,一边在背地里画圈圈诅咒秦浩。

也有认识秦浩的,特别是京城的大院子弟,提到秦浩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秦浩知道嘛,那是我哥们儿,厉害吧,这都上报纸了。”

张海洋原本是打算来医院请病假的,结果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看到一个患者家属正在看报纸,见报纸封面是秦浩,顿时来了兴致,跟人吹了起来。

见对方不相信,张海洋急了一下站了起来。

“张海洋?”

一个女声传来,张海洋疑惑的回头,一看居然是周晓白。

“怎么是你?”

周晓白笑嘻嘻的双手插在兜里:“我在这儿当护士啊,你来干什么?”

张海洋一拍脑袋:“哎哟,一激动把正事给忘了。”

“你啊,总喜欢整这些歪门邪道的。”周晓白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她所在的是部队医院,这些天也没少接触弄虚作假的士兵,一眼就看出了张海洋的意图。

张海洋也不以为耻:“什么叫歪门邪道啊,就我们那班长,整个一土老帽,还整天摆班长的谱,拿我们当傻小子呢,我偏要跟他对着干!”

“那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这是部队,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懂嘛!”周晓白的觉悟还是很高的。

张海洋一看周晓白较真,连忙岔开话题:“对了,浩哥出名了,你知道嘛?”

周晓白眨眨眼一脸茫然,最近这段时间,部队招了很多新兵,病患比较多,她忙得天昏地暗的,压根就没时间关注别的。

张海洋直接对坐在旁边的患者家属说道:“大叔,这报纸借我看看。”

说着就把报纸抢了过来,递给周晓白。

周晓白瞪了他一眼,只好跟患者家属道歉,对方倒也并不在意,摆摆手:“我也看完了,就送你们吧。”

接过报纸,周晓白一眼就认出了秦浩的照片。

“我就说浩哥不是一般人,下乡当知青都能闹出这么大动静。”张海洋这辈子还没服过谁,唯独对秦浩佩服到不行。

周晓白看着照片里消瘦的脸,不免有些心酸:“他瘦了。”

二人又聊了几句,张海洋就被叫到号,去看病了,结果被医生无情拆穿,弄得张海洋很没有面子,只能灰溜溜离开。

周晓白则是拿着报纸,回到护士站,拿剪刀把封面秦浩的照片给剪了下来。

“咦,这谁啊?还剪人家照片?”

就在周晓白打算把照片装进钱包时,忽然被人抢了过去,回头一看是罗芸正戏谑的拿着钱包,冲她晃了晃。

“你给我!”周晓白急了就要上前去抢。

罗芸做着鬼脸,躲避:“不给,我倒要看看除了秦浩之外,还有谁的照片能进你的钱包。”

“咦,这不还是秦浩嘛。”

周晓白趁机一把抢过钱包,瞪着罗芸:“本来也一直只有他啊!”

“也不知道那个秦浩给你灌什么迷魂汤了,到现在还对他念念不忘的,你要知道,他都下乡当知青了,什么时候能回去都不知道,说不定一辈子都得待在农村,你就不一样了,你进部队了,未来有的是大好前程,何必还跟他纠缠不清的呢。”

罗芸的家庭条件很普通,所以从小就很现实,她羡慕周晓白的同时,也很嫉妒她。

她要奋力争取的一切对于周晓白来说都不过是唾手可得的。

周晓白傲娇的把报纸丢给罗芸:“罗芸,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天生注定就不会平凡,不管你把他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都能脱颖而出!”

罗芸在报道当中看到了秦浩的名字,一时无言以对。

“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不是说他去的地方是陕北那个穷乡僻壤吗?”

外界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对秦浩造成多大的影响,上缴了村里1511斤大豆,剩余的大豆就属于知青集体所有。

接下来秦浩就把剩下的3016斤大豆全部清洗干净,留下五百斤黄豆先晒干,其余的全部榨油。

大豆榨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压榨法,一种则是浸出法。

浸出法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

当然,受限于环境,这种方法秦浩肯定用不了,因为这样一整套的设备别说是村里,就是省里都不一定有。

所以秦浩采用的是压榨法,不过跟寻常的古法压榨不同,秦浩采取的是螺旋压榨法,采用这种工艺虽然出油率没办法跟浸出法相比,但是比古法压榨还是要强上不少,一般能够有差不多8%的出油率。

当然,在此之前,秦浩需要一台螺旋压榨机,这玩意村里肯定是没有的,只能自己弄。

但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材料问题,首先滚轮两条滚轮必须是钢铁,这玩意没有批条压根买不到,不过秦浩也不慌,有问题找领导嘛。

这照片也拍了,领导的政绩也有了,总得给点好处吧?

“噗,你说什么?你要两根四米长的钢铁滚轮?”马主任差点一口茶水喷在秦浩脸上。

“你要那玩意干嘛?”

秦浩摊开手,就把情况说了一遍。

马主任惊异的看着他:“你的意思是说,你要自己做一个螺旋压榨机?你还会做这个?”

“碰巧学过一点。”

“可你们村也没电啊,怎么用?”

“我做个驱动装置,用驴拉也是一样的。”

马主任没词了:“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得跟领导汇报。”

“没事儿,我这几天就在县城,我明儿再来。”秦浩可不是那么容易被他一句话打发的。

马主任有些头疼:“你呀,就给我添麻烦吧。”

埋怨归埋怨,马主任还是去找了县领导,县领导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帮秦浩弄两条钢铁滚轮,毕竟这政绩还没算到头上,万一上头下来检查呢?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再刷一波好感。

第375章 高丽民众的悲喜,关我屁事?(求月第349章 新晋百亿富豪(求月票!!!)第847章 被老阴币盯上了第130章 做精苏大强上线(求月票!!!)第469章 贵,但还不够贵!(求月票!!!)第184章 首战告捷(求月票!!!)第489章 下沉市场第10章 曲筱绡道歉第510章 说到做到!第90章 男人都是大猪蹄子(万字更新求订阅,第124章 共享WIFI(求订阅,求月票!!!)第860章 范闲醉酒诗百篇第656章 傲霜斗雪第266章 步入1978第513章 曾经有二十万摆在我面前第546章 针锋相对第96章 要丈夫还是要儿子(万字更新求订阅,第867章 以一敌五第248章 下乡第537章 拉业务?这个我擅长啊第631章 乔四美无疾而终的初恋第490章 王漫妮跟钟晓芹的初识第275章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第584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425章 财阀完结,新篇章(求月票!!!)第659章 虎豹雷音第603章 铜锣湾之虎第25章 考核通过第213章 新婚与赴任(求月票!!!)第595章 还抛吗?第41章 被眼镜封印的颜值(求月票!!!)第401章 被动的饥饿营销(求月票!!!)第442章 两情相悦才有乐趣第240章 小欢喜完结,血色浪漫开篇第612章 尾声第847章 被老阴币盯上了第90章 男人都是大猪蹄子(万字更新求订阅,第474章 独一无二(求月票!!!)第569章 开庭如开战第262章 齐人之福难享第63章 姐弟终见面第593章 炒股赌博?第729章 大唐第一堂科学科普课第247章 缉拿小混蛋第457章 真诚是必杀技第433章 忆童年(求月票!!!)第193章 漏风的小棉袄(求月票!!!)第513章 曾经有二十万摆在我面前第218章 回归都城(求月票!!!)第20章 让你装!第118章 我们是冠军!!!第820章:终极之战(二)第819章:终结之战(一)第872章 抵达神庙第590章 亲自己女朋友,不犯法吧第868章 两败俱伤第168章 神仙打架(求月票!!!)第793章:强慕杰的震撼第597章 成者王侯败者寇第323章 因为我们没有对手(求月票!!!)第690章 名扬海外第810章:国产梦特娇第285章 制服挺好看的第540章 拉拢第554章 坏人变老了第702章 一代宗师完结篇。第383章 带老爷子喝汤(求月票!!!)第132章 大嫂离婚了第385章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求月第792章:图穷匕见第820章:终极之战(二)第732章 针锋相对第629章 人跟禽兽的区别第43章 曲筱绡又搞事情了第483章 一枪命中?(求月票!!!)第114章 挑衅?(求月票!!!)第411章 亚真汽车(求月票!!!)第628章 奋发图强乔祖望第435章 用心良苦(求月票!!!)第496章 见家长(求月票!!!)第710章 土豆?马铃薯?第15章 樊胜美一号舔狗登场第630章 放榜第443章 接盘?第684章 小日子的阳谋第326章 真的只是在打网球(求月票!!!)第322章 鱼与熊掌我都要第45章 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求月票!!第405章 洞房花烛夜第482章 还以为什么都会(求月票!!!)今天刚到家,明天中午更新第727章 以工代赈第216章 物以稀为贵(求月票!!!)第873章 量产五竹?第248章 下乡第274章 最怕好人干坏事第460章 给孩子一个机会(求月票!!!)第427章 熊孩子回村第69章 纠结的关爸爸第418章 陈养喆的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