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常玉被捕

李承乾虽说听了长孙无忌的主意,斗折蛇行来抓人。

可他的想法还是与长孙无忌有区别的。

李承乾并不认为长孙无忌的方法有用,也就是说,他不相信李沐会是李建成的儿子。

当年前太子府里的人多了去了,没有上万,至少几千人总是有的。

这么人身边如果出现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就要去怀疑是不是李建成的子嗣,那可就开了大玩笑了,已经十一年过去了,也没听说过有李建成的儿子出现。

李承乾打心底就没有认同长孙无忌的观点,他至所以听长孙无忌的话来抓常玉,用意有三。

首先,常玉是他想要抓的人。

其次,长孙无忌是他的亲舅舅,二人一直亲近,这关系到长孙家族对自己太子之位的支持。

最后,李沐之前在太子府拒绝自己的延揽,李承乾也想给李沐一个教训。

所以,李承乾的行事还是有分寸的,不想得罪李沐太狠。

想到此,李承乾便挥手下令道:“将二人拿下。”

常玉一听,抬手阻拦道:“殿下且慢。”

李承乾皱眉道:“你是何意?可是要出尔反尔不成?”

常玉拱手道:“殿下误会小的了。小的意思,抓小的就是了,何必牵连他人。”

“他人?这人是谁?”

常绿云刚要回答,常玉却抢先答道:“回殿下,此人姓云名禄,是李县伯的亲随。”

“云禄?”李承乾上前几步,打量了一下常绿云道,“哦……孤想起来了,之前李沐来孤府上,你就跟在他后面。没错,就是你……只是,你为何在此?”

常玉再次抢答道:“草民开了个酒楼,正好李县伯庄子里产白酒,于是就从李家庄进些白酒售卖,约定好每月一结,这不,正好到了月底了,云禄奉李县伯之命,前来催小的前去结帐。”

常玉说到此,冲云禄拱手道:“请上官转告李县伯,小的酒帐早已整理好,已经派人送往李家庄了。”

常玉的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李承乾也认出了常绿云确是李沐身边之人,便点点头道:“云禄,赶紧离去,不要妨碍孤之公务。”

常绿云知道此时想再带常玉离开,已经是不可能了。

只能咬牙冲常玉拱手道:“王掌柜的话,某会传给家主人听,告辞。”

说完,冲李承乾一拱手,转身而去。

李承乾见常绿云离去,便指着常玉,下令道:“将此人拿下。”

几个府卫一涌而上。

这时,李承乾身边有人提醒道:“殿下,是否要搜查酒楼?”

李承乾低头一想,道:“罢了,派人将酒客赶走,封了门就是,等定了罪,再决定是否查抄。”

“喏。”

……。

承庆殿中,李世民听了韩仲良的汇报,龙颜大喜。

原本打算与五姓较量而引发危机的一切准备,现在都不需要了。

这让李世民心中如释重负。

可李世民并不傻,这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爱。

五姓不至于因为他是皇帝,就肯轻易抛舍上千万贯的家财,来取悦自己。

这其中必有缘故。

李世民的眼睛扫向面前四人。

袁仁国?李世民直接就跳过去了。

韩仲良?他能顶住五姓就算不错了,哪还有攻的能力。

李沐?十有**就是他。

马周?也有可能。

李世民心中一合计,便开口道:“此事诸位都有功。不过朕想知道,五姓世家怎么就突然退却了呢?”

“唰。”三双眼睛一齐看向李沐,这三个都是聪明人,不是聪明人,自然站不到这里来。

五姓随李沐一齐入的交通监,能有作为的除了李沐,还能有谁?

李沐脸平静,将早已打好的腹稿,念了出来。

“启奏陛下,今日交通监股权大会,儿臣一早出安仁坊,就有八名刺客以弩箭行刺儿臣,幸亏儿臣的马车坚固,且因离安仁坊不远,护卫赶到及时,儿臣方才保住了性命。”

此话一出,满殿俱惊。

皇城之外,天子脚下,竟有人光天化日之下行刺,用得还是朝廷禁止的弩箭?

而李世民更生气的是,按李沐遇刺的时辰,到现在都过去一个时辰了,居然没有人来向自己禀报。

李世民的脑袋里迅速分析起谁有可能支使这次谋杀。

李泰?不,青雀儿至今规规矩矩的。

可除了李泰,京城之中,也没听谁与李沐有仇怨啊?

唯一一个被李沐当殿羞辱一番的韩仲良,现在与李沐也是相处融洽啊。

那就说明此次行刺的用意不在于复仇,而是利益。

而与利益有关的,恰恰是今日的交通监股东大会。

答案呼之欲出。

李世民心中得意,脸上却一副震惊状,喝道:“可有伤到身体?可有捉住刺客?问出何人支使没有?”

一连三个问题,连贯而出,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关切之意。

这让袁仁国、韩仲良、马周看向李沐的眼神中,多了许多羡慕嫉妒恨。

“回陛下,八名刺客当场击杀七八,活捉一人,已经被儿臣派人送往刑部衙门。据活口供诉,支使之人乃五姓中的荥阳郑之桓、范阳卢挺,故儿臣率护卫赶往五姓落脚的馆驿捉拿此二人,不想在务本坊、平康坊之间,与卢、郑二人狭路相逢,经过一番追逐,方才擒获二人。”

在场一直提心吊胆的几人,这才呼出一口气,放下心来。

李世民追问道:“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行刺当朝大臣,朕得好好震震这五姓豪门了。此二人现在何处?朕要令刑部会同三省,严审二人。”

李沐平静地回答道:“不必了,皇上。卢、郑二人在押送刑部的路上,抢夺刀兵,意图拒捕,已被押送将士,当场格杀。”

李世民眉头一蹩,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细细与朕说来。”

李世民有着超强的敏感性,他一听就明白卢、郑二人的死有着蹊跷,这卢、郑二人可不是上过战场的将士,而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

如果他们在拒捕时被杀,这说得过去,毕竟是人嘛,总有想逃脱的侥幸心理。

可被捕之后,还要抢夺押解将士的刀进行反抗,这就太抬举卢、郑二人的勇气了。...“”,。

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军开始撤退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十一章 生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三章 荥阳之行(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兴演说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图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诚相对第一百零四章 效仿桃园五结义第九百零一章 这是陛下设下的局?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七百十五章 京兆韦家没落(六)第八百五十八章 财权大于夫权第三百三十三章 肉都烂在了锅里第五百九十六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六百九十一章 韦贵妃省亲第三百二十一章 答应她第六十一章 女孩的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欲望无底限第三百四十章 仇恨可以让人记一辈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长孙无忌的演技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师第五百十五章 班师杭州第九百四十章 惜字如金第五十三章 刻意拉拢(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杨氏逃离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驳调息令?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遗憾第五百七十二章 杨氏逃离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七章 李沂的箭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不是这样的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姑嫂第六百十九章 劝降程咬金第二百二十六章 扩股就是抢钱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后的时刻(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若善终,天理何在?第八百零五章 君臣之斗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杠?第十五章 初遇李泰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对吗?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与人脉第三十五章 练兵第五百零九章 和好如初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对(一)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来老的第六百十五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五)第八百零七章 你不亏第三十章 有心种花第四百七十章 李沐的底牌第四百三十九章 当局者迷第一百四十章 人不风流枉少年第九百七十四章 少年名臣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零二章 釜底抽薪(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惊天的秘密第四百章 深以为然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刘洎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与人脉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沂被扣押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口是战略问题第二百八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内们第四百零五章 所图者,大海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亲卫常宝第一百六十七章 逆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百三十四章 谁说攻方不能坚壁清野第四百二十一章 毛野形名自杀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金胜曼托孤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孙福(第六更 求订阅)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六十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逆案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三十四章 李渊的赏赐第七百七十七章 李沂的怨念第六百十八章 梁仲业被处斩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宽仁,但不缺德第七百九十二章 抽丝剥茧(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吐露心声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二百十二章 诚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三百零五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养寇自重?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四百九十三章 围城(四)第八百四十二章 匹夫有勇,士不如斯!第三百二十九章 鲁县子的跋扈第三十一章 无意插柳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么打?谁去打?第八百九十九章 粮食生产是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