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六章 以旧换新

五天之后,韩仲良、马周前来王府。

“殿下,与亲罗使团的谈判初步完成,这是会谈纪要。”马周向李沐呈上一册。

李沐翻看了一下,非常满意,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

韩仲良等人甚至将横刀的价格谈到了二十五贯一把。

要知道在大唐,原有的制式横刀也不过八贯到十贯。

而原有制式禁军盔甲,竟谈到一百五十贯一套。

这都是五倍以上的利润啊。

而自己庄子来所产一尺见方的琉璃镜,居然要二十贯一面。

二尺见方的更是一百贯一面。

普通香皂谈到了三贯,贵族用的十五贯。

这怕是奢侈品的价格了。

李沐心中暗道,果然是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去谈。

韩仲良道:“殿下,新罗国小民贫,虽说谈妥了价格,可臣怕新罗无力支付货款,就算是这次勉强支付了,恐怕也没了下次。”

李沐笑道:“韩相多虑了。新罗虽然国小民贫,可贵族却富裕得紧。况且,新罗位处高句丽、百济、倭国之间,当这些武具到了他们手里,韩相难道想不到他们的货款从何而来?”

韩仲良讶然道:“殿下竟是打得这主意?这便是殿下输出战争的策略吧?”

“怎么?韩相以为不妥?”

“不。自然是妥的,只是此计……太阴狠了些。”

“看来韩相还是个儒学仁人。”

“臣只是替百济、高句丽、倭国三国臣民担心。”韩仲良故作悲苦状。

李沐、马周大笑起来。

李沐道:“让这三国百姓受些苦,总比我朝劳师远征要强。”

韩仲良应道:“殿下睿智。”

马周道:“不过殿下庄中所产农具,还未谈妥。”

“怎么?新罗人是嫌价钱太高?”

“是。”

“二者间距离相差多少?”

“韩相与臣的意思是,农具种类繁多,便想以称斤计算,每斤五贯。新罗也同意了称斤计算,可价格只同意每斤二贯。”

李沐道:“我朝如今农具市面上才几百文一件,新罗人随便一打听便知道价格,你们要他们每斤五贯,自然是不肯答应了。”

马周道:“可我朝之前铁器不向外出售,况且,殿下庄子里所产的农具,质地也远比平常农具好,这价格自然是要高些才是。”

李沐摇摇头道:“不对。”

“殿下何意?”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出售庄子中所产农具了?”

马周一愣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卖与新罗的,自然是旧农具。”

“可旧农具哪有那么许多?”

李沐笑道:“韩相会有办法的。”

韩仲良皱眉道:“臣也想不出办法来,还请殿下明示。”

李沐道:“韩相以民部的名义,向各州县官府征集旧农具,与新罗贸易并非短期,有个三五个月,自然可以征集齐旧农具了。”

韩仲良皱眉道:“三五个月,倒是可以征集到足够的旧农具。可百姓平常要使用,如果强行征集,恐怕延误了农时,且为引起百姓不满,此事不可为啊。”

“韩相放心,钱庄设立在即,我会安排人随之将庄子所产农具,一并发往各州,用来以旧换新。”

韩仲良脸色一动,道:“此举好是好,可百姓未必换得起新农具,如果被当地不良官员强行摊派,怕是反成了一桩恶政。”

“韩相所虑有理。不过如果我以旧换新,不收分文呢?”

韩仲良闻听大惊道:“那此举必是造福天下之德行,只是天下所需农具众多,殿下以一庄之力,怕是负担不起吧?”

李沐笑道:“自然是负担不起的,这笔帐还得朝廷来给我补偿,我要得不多,每斤二百文如何?”

韩仲良心算了下,道:“殿下要的确实不多,可大唐在籍三百万户,一家就算只换五件,也要三百万贯。”

“韩相多虑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我要的这二百文,加在新罗的价钱上就是了。”

“这倒是个办法,一斤加二百文新罗人还是能答应的。只是殿下庄子里的产量,能满足会天下三百万户以旧换新吗?”

李沐笑道:“如此多的农具,不是一时间需要交易的,况且,新罗人口远少于大唐,也要不了这么许多。”

“那殿下的意思是?”

“这不还有百济、高句丽、倭国三国吗?况且,北方数个胡族,西面吐蕃,早已对大唐铁器垂涎欲滴了。考虑到日后贸易所需铁器众多,我打算在大唐十道,各建造铁器坊一座,用来满足百姓需要。”

“可建造铁器坊花费也不是小数。”

“那便以入股的方式,让民间世家或者富商合办。”

韩仲良倒吸一口冷气,道:“殿下果然是点石成金之人,此举,臣以为可行。”

“那就请韩相与我一并上疏朝廷,废除之前民间禁止私造铁器的禁令。”

“臣愿附议。”

马周也道:“臣也愿附议。”

李沐点头道:“如此,二位就可答应新罗所提的价格,以二贯另二百文一斤的价格将旧农具卖出去了。”

韩仲良、马周闻言哈哈大笑道:“看来新罗要吃个哑巴亏了。”

“二位千万记得,发货时,派人冲洗一下旧农具,别弄得太难看了。另外,横刀、铠甲也以此方法卖出。”

韩仲良、马周闻言,再次大笑起来。

“不过韩相别让我吃亏,我向朝廷要的不多,横刀一把十贯,铠甲一套八十贯。”

韩仲良心中一盘算,从李沐处买来,再卖给新罗,朝廷还能赚一倍,还能为唐军更换一新,这生意做的。

于是道:“臣没有异议,不过还得陛下允准。”

李沐点头表示理解。

李沐翻看册子,竟然发现册子中写着,新罗支付款项的方式,其中有一条居然是女人。

而女人的价格分为三种,十三岁至二十岁的最贵,一人三十贯;二十一至三十岁的二十贯;

而八至十三岁的最便宜,才十五贯。

这是什么的概念呢,长安城内,一匹用来拉车的驽马(资质差的马)也要二十几贯。

那时的人,发育早死得也早,女子三十五岁以上基本就没了生育能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彻夜奏对(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龄一语定音第九百二十三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范第九十三章 镜如戏第二百三十三章 养虎未必为患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会盟第六百七十七章 饮鸠止渴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此结果最合适不过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宝藏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倾诉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边海水一边火焰第八百十三章 李师、李孝恭回京第六百十三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三)第一百十三章 女侠?(第八更 求订阅)第八百九十七章 万国芳华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倾诉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范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军(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决定造反(二)第六章 飞来横祸第六百四十四章 崔尚醉翁之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钱庄之争第三百四十二章 钦犯刘仁轨第七百三十四章 谁说攻方不能坚壁清野第八百九十六章 爱卿何须体面?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兽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儿子了,知道吗?第六百十九章 劝降程咬金第六百六十章 打不过就跑?第七百七十二章 军心可用第七百七十七章 李沂的怨念第七十六章 卖身契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战麦地那第八十章 吓尿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只想以直报怨第八百三十五章 宫变进行时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发大招(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第八百五十章 李恪很谦卑第三百十七章 近朱者赤第四百七十二章 厚颜无耻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选择第五十一章 好问宝宝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匹夫之志难夺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骤然发难第七十八章 李泰,哪里逃?第六百七十三章 荥阳之行(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九百二十五章 杀!第九百一十章 刺皇?第三百十二章 人心怕是要散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毛野形名自杀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的已经到达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五百四十一章 房玄龄入宫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墙上一声吼第一百九十六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驳调息令?第三百八十章 拜会秦琼(二)第一百十四章 绿云的身世(第九更 求订阅)第五百二十九章 房玄龄淡出朝堂第七百四十章 汉州战役(一)第五百二十章 江南交易所第七百三十五章 卖老第一百六十七章 逆案第五百八十四章 藏身处被发现第六百三十三章 军令状第四百九十章 围城(一)第四百十五章 翻脸不认人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韦家没落(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会骂人的许胤宗第一百零二章 黑白配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一百一十章 震慑(第五更 求订阅)第八百十二章 再遇催婚第九百八十二章 骚乱第九百零九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腥的资本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军开始撤退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温暖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世民拒绝赐婚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谋其政第九百十二章 比你识趣多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临行前的安排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百七十六章 临行前的安排第五百五十五章 目标龟兹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督商办(一)第五百零八章 梁仲业可不可靠?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第三百零一章 郑观音(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三百二十三章 孙福回来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道宗访莳花馆(加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杀尉迟者李恪第七十五章 妙人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