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义府

这举动也仅仅引起了灾民轻轻地一阵骚动。

瞬间便没了声息。

李沐看到,勃然大怒。

对身边人下令,将那学子模样的人带到自己面前。

“你是何人?”

“回殿下话,学生李义府。”

李沐心中一动,又是一个史中有名的贪官。

“为何将沙土铲入锅中?你的行为辱了灾民不说,还坏了孤的名声。”李沐厉声喝斥道。

可李义府不慌不忙地道:“回殿下话,学生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魏刺史令我等学子监管施粥点,可每日拨付的粮食有限,殿下也看到了,灾民越聚越多,施粥的粮食根本不够发放所需。”

李沐心中气愤,打断他的话语,“就算粮食不够,汝也不至于用如此恶劣之手段减压灾民吧?亏你还自称学生,你读的圣贤书都去哪了?”

李义府轻叹道:“殿下有所不知,你看所排的队伍中,有多少人是确实是饿的,有多少人不过是来混吃的。”

李沐听了心中一动,顺着李义府的手指看去,这一看,还真让李沐看出些不同来。

虽然都是衣衫褴褛,可其中还是有不同之处的。

大多数人的脸色菜黄,可一部分人却脸色如常。

“这是为何?”

李义府道:“旱情严重,有些百姓家中有粮,可却想省下来,先来施粥点吃白食。学生也是无奈之下,才想出了这个将沙土掷入锅中的办法,试想,如果不是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谁会去吃这些脏了的米汤?可真正走投无路的灾民,能吃上一口就已经满足了,谁会去在乎脏不脏呢?”

李沐微微张口,有些愣了。

“殿下请看,已经有不少人离开了队伍。”

李沐看去,果然如李义府所言,原本紧密的队伍变得疏松了许多。

看来,李义府的方法是有效的。

李沐看着眼前这人,心中竟有一丝赞赏来。

虽然这人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样,可自己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能臣,满口仁义的酸儒在盛世时能锦上添花,可象现在这种局面,需要的却是象李义府这种会动脑子的人。

“李义府。”

“学生在。”

“虽然孤不能苟同你的做法,但确实你也是为了为孤分忧,所以此事孤便不怪罪于你了。”

“谢殿下不罪之恩。”

“不过,你不能再在此施粥了,孤想了个去处,能让你施展手脚。”

“学生唯殿下之命是从。”

“孤与各县乡绅合办一个铁器工坊,你先去负责与乡绅们的联络事宜吧。让孤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再来安排你之后的官职。”

李义府大喜,要知道,能入了李沐的眼,这就表示着日后他有了进入李沐身边圈子的希望,他忙谢道:“学生绝不负殿下期望。”

李沐挥挥手,李义府躬身而退。

李沐对身边的孔惠元道:“你如何看此事?”

孔惠元答道:“学生在国子监时,听闻过此人,此人生性贪婪,行事不择手段,为学生不齿,所以,未与其有往来。不过观方才其行为,正如殿下所说,虽与道义不符,而也是解决之道。如此看来,其也不是一无是处。”

李沐点点头道:“你能看到这一点,孤很欣慰。治理一州乃至治理一国,此人的心性仁慈与否,不在一个主君的考虑范畴之内,需要考虑得是,此人是否能辅助你完成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此便是贤臣与能臣的区别,能兼顾贤能之人太少,得其一便是造化。”

孔惠元道:“殿下恕罪,此言学生不敢苟同。就算他有些能为,若殿下将李义府这样的人委任一方地方父母官,百姓岂不是要被其苛待?”

李沐道:“自然是不能委任其为地方官,可如果将他放在一个合适地的地方,就为免去这种担忧,譬如象方才,孤将其安排去联络乡绅,那他的苛待就不会针对百姓,而是乡绅,这不正是孤想要的吗?”

孔惠元还是有些不同意,可也一时想不到反驳李沐的话来。

李沐笑了笑道:“想必你在京城时也听说过杨务廉的贪污案。”

孔惠元眼睛一亮道:“学生听说过,知道殿下愣是将一桩铁案翻转,学生佩服。只是学生不明白,殿下为何要帮一个贪官而自污名声,在学生看来,此不值得。”

“如果杨务廉只是一个贪官,孤自然不会为他去自污名声,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他,长安至凉州的直道,哪会那么快修筑完成?虽然他贪污,可确实也为朝廷和百姓做了些实事。”

孔惠元点点头道:“学生受教。”

“孤与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位置,这才是为上者该考虑的事。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读圣贤书,也不能一味追求仁爱之道,扬长避短,方能利国利民。”

“学生谨受教。”

李沐看着孔惠元,他对这个夫子传人寄于很大希望。

有朝一日,他便是孔氏的家主,李沐还需要他去号召天下学子,为自己所用。

李沐不想得到一批只会之乎者也、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

所以时常带着他在身边,就想潜移默化地去改变一下他的思想。

儒学为本,法学为基。

这样的大唐,才是李沐心中想要的大唐。

……。

可现实很残酷,当四天后,最后一批粮食分完。

府库中已经空得可以跑老鼠时。

李沐已经笑不出来了。

今日之后,明日整个杭州府就会断顿。

京城里的这些大臣地做什么?

李世民究竟想做什么?

李沐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官员。

舔了下嘴唇,干涩地问道:“苏将军,军营中还有多少粮食?”

苏定方起身道:“仅三万斤,以现在神机卫一万人而言,最多只能支撑三天。”

李沐点了下头,突然猛地一拍桌子道:“足够了。”

所有人都吃惊地看着李沐。

李沐愤声道:“杭州大旱已经两个月,朝廷未有一粒赈灾粮到达杭州,孤与诸位同僚勉力支撑到现在,未饿死一人。孤与诸位对得起朝廷,对得起杭州百姓。”

第四百七十七章 马周心中的失落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击(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军令状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韦家没落(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驳旨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九十六章 当街殴打东宫卫率第七百三十五章 卖老第四十四章 身世之谜(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战言和第八百三十六章 长林卫,风起长林第五百十九章 李靖祖孙第三百十五章 新罗使团到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赈第二百八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义府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吗?(加更)第七百零七章 铸币权(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明达有巧思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时就是一种毒药。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后的时刻(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离间君臣吗?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五百十八章 谢谢舅哥第九百七十六章 饮胜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执念第七百五十九章 圆桌会议(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报第五百零五章 江南东道大总管第八十七章 探监(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约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烧三把火(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无颜以对第九百二十八章 朕要是崩了呢?第四百十七章 自来熟的金胜曼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六百二十四章 长孙无忌的演技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会稽郡王第九百三十章 李恪也死了第五百零三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哀第五百零七章 武水县伯常何第八十章 吓尿了第四章 别样的父爱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七百九十八章 退位诏第八十一章 威风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标突厥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三百九十九章 余杭县令张士衡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母是谁?第四百十六章 徒费国帑?第六百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九十一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八百六十三章 朝堂出现另一种声音第二百零九章 你待怎地?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温暖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万玄甲军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肖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会骂人的许胤宗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六百十五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五)第三百零七章 这只是利息第五百二十八章 长孙无忌重现朝堂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诈第四百一十章 火烧牟支第六百十六章 弃如弊履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观虎斗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明达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勣有点吃不消了第九百十五章 亲审辩机(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计第七章 李沂的箭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游?!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揽韩仲良第七百零五章 刘洎的下场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与人脉第三百六十四章 舔犊之情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督商办(一)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三百零六章 找抽的长孙逸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才少女许青云第七百零一章 李沐,你就死了吧!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杀第六百三十七章 舍弃底线(二)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么,再来!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标突厥第八百三十七章 灵犀一闪的速度第十三章 朝廷议赏第五百五十六章 信口雌黄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战术(二)第四百零六章 登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