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围城(四)

李沐无奈道:“既然二位国公执意攻城,那孤就不阻拦了。这样,鄂国公移驻通化门,宿国公移驻延兴门,孤依旧驻春明门,何时开战,如何开战,都由二位国公自行决定。二位意下如何?”

李沐这是大放权了。

这意思等于是兵分三路,自由攻击。

既然你们想攻城,那就让你们攻呗。

尉迟恭、程咬金互视一眼,拱手道:“我等遵命。”

……。

这天夜里,常绿云带郑观音、杨氏从春明门城楼而下,被接入李沐军营。

李沐请安、抚慰自是勿须赘述。

次日一早,东宫卫发现郑观音、杨氏等人失踪,禀报给李承乾。

李承乾大怒,派人将嗣王府一应人等全部下狱拷问,并派东宫卫搜查王府。

发现了秘道。

由此展开了全城大搜捕,长安城混乱了一整天,一无所获。

李承乾急怒之下,下令中止与李沐的谈判,但被长孙无忌所阻。

“陛下万万不可,如果此时中止谈判,李沐会因郑观音等人出逃,而无后顾之忧,如此攻势会更激烈。况且就算郑观音等人出逃,对长安城防卫并无任何削弱之处。臣以为,可继续派人前往城外与李沐交涉,谴责他同时责令他履行承诺。”

李承乾道:“可朕咽不下这口气,李沐明里谈判,暗中却支使郑观音等人出逃,岂不是视朕若三岁孩童。”

长孙无忌道:“今日搜遍全城,一无所获,想必郑观音等人已经逃出城外。此事与东城三门守将脱了不干系,臣恳请陛下严查,同时撤换三门守将。”

李承乾点头道:“太尉所言极是,此事由你严查,至于撤换三门守将……也由你安排便是。不过切不可纠枉太甚。”

李承乾的犹豫是有道理的,敌军兵临城下,大战在即,如果因此而令人心惶惶,那可就成大麻烦了。

长孙无忌道:“臣一定小心行事。”

……。

回到太尉府,长孙无忌传召李安俨。

“李将军做的好事!”长孙无忌厉声喝斥道。

李安俨心中一惊,躬身道:“末将不知太尉此言何意?”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道:“将军莫非当老夫是傻子?协助郑观音等人出逃,除了你还有谁?”

李安俨大惊,“末将不知道太尉在说什么?太尉指认末将放跑钦犯,可有证据?”

长孙无忌阴狠地瞪着李安俨道:“若有证据,岂容你在此狡辩?”

李安俨虽然心中惊惧,可也不是笨人,长孙无忌当面承认没有证据,这就很奇怪了。

况且,只要长孙无忌当着李承乾的面,咬定他是李沐内应,就算没有证据,依李承乾的心性,照样会拿自己下狱,何须长孙无忌现在指责?

李安俨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当李安俨不说话,竟放缓语气道:“老夫今日请将军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突然的变化令李安俨目瞪口呆。

长孙无忌继续道:“请将军给吴王殿下带信,经此事之后,吴王应该相信老夫反戈一击的诚意,望吴王别再拖延谈判的时间。”

李安俨惊愕之余,回想起长孙冲一直跟随自己前往城外谈判。

这才恍然猜到长孙无忌的用意,原来他也想反戈一击,扫脱谋反的罪名啊。

李安俨心中大定,长孙无忌既然有反戈之心,那就不可能对自己不利,否则如何向吴王交待?

“太尉之意,让令公子带去便是,何须末将代劳?”

“哎……。”长孙无忌叹道,“老夫与吴王积怨已深,犬子带话岂能取信于吴王?还望将军看在你我同僚一场,又皆忠心于陛下,施以援手。”

李安俨这才应道:“既然太尉相托,某今夜与令公子前往吴王军营时,代为转告便是。”

长孙无忌这才笑脸显现道:“那就劳烦将军了。”

待李安俨走后,长孙冲从后面出来。

“李安俨真是李沐的人?”

长孙无忌撸撸短须道:“可以确认无疑。”

“父亲以为,李沐真肯为父亲向陛下求取赦免诏书?”

长孙无忌叹道:“急病乱投医,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可孩儿观李沐神色,总觉得李沐在敷衍父亲。”

长孙无忌道:“这也是为父一定要鄂国公、宿国公在场的主要原因,只要有他们二人在,事后就能在陛下面前替为父作证。”

这时,长孙无忌的长随匆匆而来。

“禀主人,刚传来消息,城外大军已经兵分三路,鄂国公大军移驻通化门,宿国公移驻延兴门,吴王依旧驻春明门外。”

长孙无忌与长孙冲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好一会才一起露出微笑,继而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长孙无忌道:“儿啊,天无绝人之路,如此一来,为父要改变策略了。你去请你两个伯父过来,就说为父有要事相托。”

长孙冲应道:“是。只是今夜孩儿还需要与李安俨前往李沐军营吗?”

长孙无忌咋办一沉思,道:“你还是去,一如既往便是。”

“是。”

当天夜里,长孙恒安、长孙安业奉长孙无忌之命,悄悄出城,分别前往尉迟恭、程咬金军营。

而长孙冲依旧与李安俨去了李沐军营。

已经救出郑观音、杨氏的李沐,变得很果决。

彻底拒绝了李承乾的提议,誓言与叛逆不共戴天。

只是在私下与长孙冲达成共识,只要长孙无忌反戈一击,李沐同意与尉迟恭、程咬金一起与长孙无忌见面,时间定在三日后。

说来也奇怪,尉迟恭、程咬金与李沐分兵之后,再也不提进攻之事。

这几天里,城内城外一片风平浪静。

除了城门依旧紧闭之外,竟看不出有一丝要开战的迹象。

……。

志大才疏的李承乾登基以后过得并不快活。

与之前当太子时相比,李承乾发现当皇帝是件苦差事。

特别是篡位得到的帝位。

每日没了玩耍的时间不说,还要担忧城外平叛的大军。

不仅如此,还得忧心城内文武百官的背叛。

得知李沐断然回绝了归顺之后。

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靖赠弓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谜(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个儿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人如玉(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厥参战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韦家没落(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私唔长孙涣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二十九章 指鹿为马第七十九章 兵发越王府?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鸡生蛋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风欲来第三百十四章 反而歪打正着了?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六百零二章 攻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九十三章 许州生变(加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竟然是李百药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师的疯狂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骤然发难第六百三十五章 达则兼济天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怀道的复仇之计第六十一章 女孩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肉都烂在了锅里第九百七十六章 饮胜第九十八章 坐地起价第八百四十九章 只想以直报怨第六百三十四章 刘洎献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腥的资本第四百十九章 议和谈判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沐遇刺(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会李怀道第五百九十五章 长孙无忌发动兵谏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实在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李慎、李恪的选择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伯?第二百九十二章 朕不给你,你不能抢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勣有点吃不消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会(一)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适合宫中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韦家没落(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幕下的罪恶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五百十章 孙华的叙述(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利益交换第四百八十八章 兄弟相残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这是矫诏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么女子不好娶第三十五章 练兵第八十一章 威风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明达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若善终,天理何在?第三百四十三章 刘仁轨的小算盘第二百三十七章 亲卫常宝第一百六十五章 逼迫第二十七章 人臣的觉悟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世民救场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异动(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密信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黄不接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闻达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罗王换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李慎和周道务死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拍即合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辽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匹夫有勇,士不如斯!第四百五十四章 钱庄之争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沐包围网第十一章 生死一搏第三十二章 若要富先修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六百七十章 长孙涣献计第四百七十章 李沐的底牌第六百四十三章 二崔前来造访第一百九十章 想搞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六百十八章 梁仲业被处斩第九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刘洎第九百九十一章 战备第九百零二章 朕的目标是大海第二百三十三章 养虎未必为患第十章 忽悠是种功德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会李怀道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适合宫中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观虎斗第五百五十六章 信口雌黄第四百十六章 徒费国帑?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离间君臣吗?第八百三十八章 结局往往是意外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山万里图第四百六十五章 官督商办(二)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银送仆人第一百八十章 长孙明月的诗第六百三十章 欲烧三把火(一)第九百十七章 常绿云省亲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战,毋宁死!第三百五十章 剑履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