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驱虎吞狼之计

但凡无旨平乱,须有德高望重之将帅发起号召,方可举事。

如今朕身边,鲜有如此之人。李世民心中哀叹道。

而皇城所部署的禁军,到此时还没现身,恐怕皆已被长孙无忌、尉迟恭、程咬金掌控。

而眼前如此密密麻麻的军队,看不出究竟有多少人。

李世民心中暗叹,今日怕是自己的大限了。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不再说话,以为李世民是在拖延时间。

上前几步道:“臣等无意谋反,只是为了自保。还请陛下体恤臣等,应了臣的请求。”

李世民呵呵道:“辅机不必如此谦恭,有何条件但说无妨。”

长孙无忌已经不想再拖下去了。

此时虽然已经掌控局势,皇帝和太子都在掌握之中。

可毕竟北衙十二万禁军还囤在北面玄武门之后。

如果发生变故,恐怕真会玉石俱焚。

“那臣就放肆了。臣的请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请陛下禅位于太子。”

此话一出,李世民反而松了一口气。

至少长孙无忌还不想弑君。

而李治傻眼了,他不傻,长孙无忌等人挟裹他发动宫变,如果李世民禅位于他,那就坐实了他主导了此次兵变。

举兵逼宫,得位不正的黑锅,他便要背一辈子。

所以,李治大哭着拜伏于地,“父皇,儿臣绝无篡位之心,还请父皇废黜儿臣太子之位。”

李世民怎会不知李治的心思。

可到了此时,李世民又有何办法,去维护李治?

“长孙无忌,若朕不答应,你又待如何?”

长孙无忌“扑通”跪下,“若陛下不答应,那就恕臣不恭了。”

这话中的意思很明白,你若愿意,则好说好散,若不肯就范,那就只能撕破脸了。

其实到了这份上,很多事不言而喻。

这一跪便是全君臣之谊。

之后,长孙无忌右手一挥,尉迟恭、程咬金、梁仲业各率一队,缓缓向前逼去。

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在殿外回响。

太监和宫女们早已吓得缩在殿角处、台阶边,簌簌发抖。

李世民环顾左右,竟发现无一人能替自己挡挡。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时,李世民再次想起袁仁国来,若袁仁国在,此时必肯挡在朕的面前。

传位于太子,这其实并无不可。

可李世民知道,经过此事之后,太子登基。

大唐一切都将落入长孙无忌等人之手,李治明里是皇帝,其实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

甚至比李沐所提的都不如。

至少李沐无非想要把持朝堂,并无总揽兵权的意思。

而长孙无忌所举,则是彻底要将天下变成姓长孙。

李世民有心不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全天子之仪。

可看着哭成泪人般的李治,心中甚是为难。

而此时,突然两声“且慢”传来。

在这混重的踏步声中,格外的清晰。

李世民一听,这不是房玄龄、李道宗的声音吗?

于是聚目望去,可不就是这二人,他们正提着襟摆,匆匆急奔而来。

长孙无忌事实上也并无真想弑君的意思,只是如果李世民今夜不答应。

那也只能无奈下手了。

如今听到房玄龄、李道宗喊阻,正合长孙无忌的心意。

毕竟能相对平和地了结此事,对双方都有好处。

长孙无忌举起左手,大军停下了向前的脚步。

房玄龄边跑边喊,“太尉且听老夫一言,万万不敢行此不忍言之事啊。”

李道宗却是对李世民喊道:“陛下切勿一时义愤,酿成千古憾事。”

李道宗虽然心系李沐,可面对朝夕共处数十年的堂兄,终究是不忍心亲眼见李世民驾崩于今晚。

不一会儿,李道宗拦在长孙无忌面前,而房玄龄跑到了李世民身旁。

李世民眼中有泪光隐现,朕不是错君,终究是有忠义之臣能为朕死的。

房玄龄跪下,低声道:“古有勾践忍一时之辱而灭吴,陛下一代圣君,当知忍辱负重,以全宗庙社稷。”

李世民伸手搀扶,借此低声道:“如今外有李沐围城,内有长孙无忌兵变。朕已经无力应对,爱卿可有妙计助朕?”

房玄龄顺势而起,低声道:“臣与江夏郡王已经去过嗣王府,将长孙无忌宫变之事传于李沐。”

李世民皱眉道:“李沐狼子野心,与长孙无忌何异?爱卿此举无疑于缘木求鱼、问道于盲。”

房玄龄应道:“李沐是虎,长孙无忌则是狼,如今内外交困,陛下何不驱虎吞狼?”

李世民被房玄龄这么一说,心中一动,“爱卿之意,难道想借李沐之手,铲除长孙无忌?”

“正是。”

“可李沐一旦得势,朕如何反制?”

房玄龄道:“臣仔细想过,太子离及冠也就四年半的光景,李沐无非想要总揽朝政,那陛下就允了他,只是定好太子及冠之时,传位于太子,同时李沐将还政于太子。”

李世民摇摇头道:“这四年间,李沐的势力会更大,到时他不还政于太子,又当如何?”

房玄龄急道:“陛下可以在朝堂中,让李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立下誓言,如此李沐就算想反悔,恐怕也难堵天下人悠悠之口,以臣观李沐的心性,自然不敢食言。况且,陛下依旧掌握京城中南北衙禁军军权。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暗中聚集实力,为日后太子亲政奠定基础。”

李世民听了,有些心动。

确实,朕依旧是皇帝,有这四年多的时间准备,到时应该能与李沐再行一搏。

如果到时又输了,朕也无遗憾了。

比起今日要禅让帝位,明显房玄龄的建议更具可行性。

想到此处,李世民点头道:“也罢,就依爱卿驱虎吞狼之计。只是,李沐真有能耐攻入长安吗?”

房玄龄略一思忖道:“这事就让李沐去烦心吧。”

此时,长孙无忌已经等不及了,大喊道:“司徒劝陛下许久,陛下可愿意准臣所请啊?”

房玄龄大声道:“太尉放宽心,臣已经说服陛下,禅位于太子。”

长孙无忌等人一听喜道:“陛下,司徒所言当真?”

第六百九十二章 京兆韦家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会被射成刺猬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风欲来第六百九十二章 京兆韦家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八十六章 破茧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庄第七百四十一章 汉州战役(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粮第五百四十一章 房玄龄入宫第九百八十二章 骚乱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门八字开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狱(二)第八十八章 探监(二)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第九百零七章 此子真是皇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零二章 黑白配第三十五章 练兵第八百十九章 苏定方被排挤第六百四十章 李婉顺出嫁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第九百七十六章 饮胜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八百零三章 军机处第九十五章 长孙府的女人们第三百十四章 反而歪打正着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闻达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战言和第五百二十八章 长孙无忌重现朝堂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为君,牧何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试探军心(二)第二十四章 仅仅只是偶遇第七百六十章 圆桌会议(四)第八百零五章 君臣之斗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人妖不远矣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亲卫常宝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与人脉第四百零三章 征收商税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见朱邪克勒第一百五十二章 恼羞成怒第一百九十六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五百四十七章 尔虞我诈第五百九十章 据理力争(加更)第六十章 拉拢第八百八十四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七百五十九章 圆桌会议(三)第三章 人小鬼大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为君,牧何民?第一百三十六章 孤臣第八百十一章 甘露殿君臣奏对(二)第八十二章 拍马入天牢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师被罚第三百四十二章 钦犯刘仁轨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罗王换人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三百六十八章 秦心的安置第五百零五章 江南东道大总管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二百九十九章 嗣王府(三)第六百五十章 眼光……眼光啊第九十八章 坐地起价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团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纶第八百五十二章 苏定方复仇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为君,牧何民?第四百九十一章 围城(二)第七百三十章 李孝恭的要求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吗?(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狱(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辽东有变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见到你真好!第九百十二章 比你识趣多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秦心的身份第一百六十一章 试探军心(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五百九十五章 长孙无忌发动兵谏第八百四十五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第八百零六章 真是个难题第五百四十八章 许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九百八十五章 二崔叛乱第三百七十八章 许胤宗的恳求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兽第七百六十章 圆桌会议(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夺情起复第一百八十章 长孙明月的诗第五百零四章 长孙无忌自尽第八百八十章 桃李满天下第四十九章 趋利避害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征辟的唐僧(一)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对(一)第八百七十六章 世间唯情话最为动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彻夜奏对(一)第二十九章 指鹿为马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