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李世民索要程咬金

PS:感谢书友“Hugo”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另,和尚早上在“作品相关”中开了一免费单章,回应了一些书友的意见,也总结和展望了一下,剧情的走向。

请书友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支持!

……。

李世民确实需要人手,不仅需要,而且需要很多。

从登基以来,李世民从没有象现在这般“求才似渴”。

长孙无忌、高士廉,加上被俘的程咬金。

短短几个月,就折了三位国公。

这还不算站到了李沐一边的李靖、李勣。

朝堂之上,官员虽多,可能官阶不够,与李沐针相对的就少了。

能甘心为李世民所用,与李沐对抗的,那就更少了。

李世民不得不摒弃前嫌,搜罗人才,先壮大起势力再言以后。

以至于将关押的袁仁国再次放了出来,重新随侍左右。

只是袁仁国在大内中的其余官职,被全部抹去。

都说物是新的好,人是老的好。

袁仁国毕竟是知根知底之人,虽说一时糊涂,帮李沐放走了杨氏。

可如今双方和谈成功,袁仁国便不能被作为通敌罪加以惩处。

否则,通敌中的敌是何人?

况且,袁仁国放走杨氏,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

一切也只是猜测罢了。

所以,将袁仁国重新调至身边随侍,李世民或许更出于是一种念旧的心理。

人老了,就开始怀旧,这是人之天性。

老人儿,用起来顺手,李世民如是想着。

其实李沐并没有过河拆桥,将袁仁国抛在一边。

他在和谈完成之后,早已派人去探望过袁仁国。

只是和谈虽然完成,可李世民毕竟是皇帝,袁仁国下狱并非在刑部或者大理寺。

而是在宫中,内廷专用的监牢。

如果李沐光而堂之的去看望袁仁国,或者进谏李世民释放袁仁国。

那不仅救不了袁仁国,反而是害了袁仁国。

所以,李沐越不拿袁仁国当回事,反而袁仁国越安全。

袁仁国自然也知道此理。

所以,打从监牢中出来,便与李沐显得很生份,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意。

就算是承庆殿中,看到李沐,也是公事公办的神情,连多一句话,多一个字都欠奉。

甚至还在背后,悄悄骂李沐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白眼狼。

这让李世民得知之后,非常高兴。

如今在朝堂上,敢骂李沐的人,已经不多了。

难得袁仁国骂出了朕心中想骂的话,于是龙颜大悦。

恢复了袁仁国御前太监的身份。

这天,江夏郡王李道宗进宫面圣。

“陛下,如今李沐势大,陛下身边缺少肱股之臣拱卫。臣请陛下,与李沐交涉,将被羁押的宿国公要回,以辅佐圣人。”

李世民有些踌躇,程咬金,确实朕有大功。

于是看向房玄龄道:“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看了一眼李道宗,以房玄龄对正治的敏锐,首先怀疑的是李道宗此谏的出发点。

他知道李道宗与李沐来往甚密,此次自己在李家庄与李沐会晤,还是李道宗牵线搭桥的。

若是半年前,房玄龄自然不会怀疑李道宗。

可现在不一样了,李沐以摄政王的身份总揽朝政。

文武百官纷纷改换门庭。

若非自己,还有褚遂良、岑文本、刘洎等旧臣拱卫天子,或许李沐就不仅仅是摄政王了。

好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还在自己这方。

尉迟恭等武将也迷途知返。

可房玄龄同样也知道,凭眼下的实力,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所以,李道宗的进谏,让房玄龄十分为难。

他深知李世民如今求贤若渴,程咬金又是知根知底之人。

虽然之前附逆,但对程咬金,房玄龄与李世民一样,还自认了解的。

关键是程咬金是当朝国公,李沐将其羁押王府时间太久,对于李世民的声望无疑是一种打击。

所以,就算明知道是毒药,房玄龄也不得不喝。

“回陛下,臣以为江夏郡王谏言在理,程知节对朝廷而言,功大于过,身为当朝国公,若困时过久,实为不妥,陛下应予以解救。不过毕竟事涉摄政王,故以臣之见,先派人去探探摄政王口风之后,陛下再下旨也不迟。”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天子诏令至高无上,不得轻出。

这要是直接下旨,李沐不从,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李世民点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那以卿之见,派谁前往合适?”

房玄龄想了想,李道宗与李沐勾连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岑文本心性刻板,太过谨慎,不适合为使。

刘洎倒是机灵,身份也合适,只是房玄龄担心刘洎心思太过活络,万一赔了夫人再折兵,损失就大了。

这一眼扫去,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

房玄龄叹道:“臣愿往。”

李世民眼神一缩,虽然深信房玄龄的忠诚,可李沐在公审梁仲业前,举荐房玄龄代表他参与公审的情景,一直在李世民脑海中久旋不散。

“爱卿能亲自前往,朕自然是准的,不过……还是劳烦江夏郡王再跑一趟吧,等有了眉目,爱卿再前往布政坊与李沐接洽不迟。”

房玄龄心中咯噔一声,暗道果然,君臣之间裂隙已成。

虽然房玄龄能理解李世民的心情,毕竟这两年来,嫡子、庶子接连谋反,连视如肱股的长孙无忌也勾连尉迟恭、程咬金发动宫变,李世民有防备之心,也属人之常情。

可问题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谁都希望自己是例外的那一个。

房玄龄也是如此。

若说因此房玄龄的心冷了,那自然是夸张了。

可要说心中全无疙瘩,却是骗人的。

“臣遵旨。”李道宗欣然接受了李世民的旨意。

房玄龄心中一叹,拱手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对李道宗说道:“承范此去,先探探李沐的口风,再要求面见程知节,听听他对朕可还有一丝忠心,回来禀报之后,朕再决定下一步安排。”

“臣必不负圣意。”

一天之后。

李道宗进宫复旨。

“陛下,臣已经与李沐当面交涉。”

“他如何说?”

“李沐道,若陛下要赦免宿国公逼宫谋反、擅动刀兵之罪,他自然是须遵旨的,只是……。”

“只是怎样?”李世民听了前半段,还是高兴的,可被这只是二字,惹得很不痛快。

第八百九十七章 万国芳华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姓异动(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多年同袍,分道扬镳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万玄甲军第五百三十四章 梁仲业再次与长孙无忌密会第七百七十二章 军心可用第四百三十九章 当局者迷第九百六十四章 传说中的孙思邈第五百十八章 谢谢舅哥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战言和第五章 吐谷浑来袭第六百五十章 眼光……眼光啊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沐的底牌(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刘洎献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刘仁轨的小算盘第五百十二章 常何的自辩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罗王换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刀兵相见第四十四章 身世之谜(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第四百零八章 松松筋骨第九百零一章 这是陛下设下的局?第四百零二章 时不我待啊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谋国第三百六十四章 舔犊之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第六百零九章 随手就给人挖坑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被软禁第一百八十九章 妙人秦心第九百八十八章 盖棺定论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幕下的罪恶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师的疯狂第九百四十七章 活着回来!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第九百三十九章 强者间的厮杀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团第七百十五章 京兆韦家没落(六)第七百五十六章 肃清辽东第八百八十二章 房玄龄称颂第八百四十三章 吃某一刀者,池一刀也第三百四十六章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殿下答对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鸭绿江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谈(二)第四百零三章 征收商税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征的忏悔第三百零九章 私底下的交换第五十六章 敲打杨务廉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斗角第六百五十七章 夺情起复第五百六十七章 新仇旧恨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长安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义府的“奸计”(一)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战术(二)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范第五百三十八章 阴谋的味道第八百九十六章 爱卿何须体面?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此结果最合适不过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食趁火打劫第四百六十八章 密信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烧三把火(三)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战术(三)第三百十九章 以小事大的新罗王女第七百五十八章 圆桌会议(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兄弟?天下?第五十四章 刻意拉拢(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丑般的候君集第一百二十一章 彻夜奏对(一)第六百三十章 欲烧三把火(一)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韦家没落(二)第四十一章 长孙冲的酸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抉择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谋反第六百三十五章 达则兼济天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墙上一声吼第九百七十八章 难辩雌雄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见朱邪克勒第三百八十七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一章 好问宝宝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内们第七十九章 兵发越王府?第六百五十三章 崔杼献女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对吗?第六百九十章 可怜的史暕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食趁火打劫第六百九十三章 许州生变(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浑内乱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五百零七章 武水县伯常何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韦家没落(一)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荒谬!无耻!第八百二十八章 韩威很疯狂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风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