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师的疯狂

十二月中旬。

韩威所部已经抵达天湖(纳木湖)东,李师所部兵锋已及逻些城东五百里,李沂已经占领匹播城。

隐隐对逻些城有了合围的态势。

吐蕃军队主力一直在边抵抗边撤退,至唐军三面围城时,逻些城中已经囤积了吐蕃近三十万大军。

人多,有时候并不是好事。

一是粮食供应压力巨大,二是人一多,主意就多。

主意多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特别是象现在松赞干布父子皆亡,三岁幼主继位。

所谓主少臣疑,吐蕃朝堂各个势力谁也压服不了谁。

唐军即将兵临城下,这种内外的压力,足以压垮执政者。

而吐蕃多年来与大唐联姻结盟。

自然有倾向于亲唐的既得利益团体,希望继续与唐停战结盟。

有人提,就会有人应和。

辅政大相禄东赞在征得太后蒙氏的同意之后,向城外唐军派出了停战议和使者。

同时向长安派出了停战议和使团。

停战言和,顾名思义,就是双方停战回到战前,然后双方达成共识,由败方向胜方支付一定的补偿或者条件。

这样双方都还是一个独立国家。

所以,李师不同意,连降,也不答应。

逼降一国之功,如何与灭一国之功相提并论?

不同意!

三个字断绝了吐蕃与大唐之间停战言和的最后一丝可能。

这也是李师在战后被罢职的主要原因。

其实李师真没有想太多。

与李沐从凉州南下,分开前,李沐的叮嘱犹在耳边。

李师自认是了解李沐心思的。

他明白李沐想要的,除了解救文成公主和李道宗,再就是将吐蕃击退,以战促和。

可李师毕竟只有二十四岁。

他知道祖父老了,父亲虽然被李沐大赦回京,但因为站错队,已经断绝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叔叔李德奖居将作监丞已有十年,只是为人迂腐、胸无大志,没有可能振兴家门。

而自己这一辈,更是人才凋零,如此下去,一旦祖父有个不测,陇西李氏之威名,便难以为继。

李师知道,自己空有神机卫大将军的军职和驸马都尉的名号,只是太年轻,资质不够,累积的军功也不足以将他送入军机。

面对逻些城这一块放在嘴边的肥肉,李师无法摆脱这种诱惑,是人都不能。

灭国之功,灭吐蕃这样强大的一国之功,足以彪悍史册。

所以,李师面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攻下逻些城,灭亡吐蕃。

可李师同样知道,这已经背离了李沐的叮嘱。

违抗旨意,这罪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李师也有考量,也有护身牌。

他有一张护身牌,一是文成公主和李道宗已经被营救出来。二是毕竟能立下灭国之功,大不了将功折罪,但青史会记下他灭吐蕃浓浓的一笔,他不亏。三是……他是从龙潜邸之臣,他是驸马都尉。

李师决定赌了。

他并没有阻止吐蕃使团去长安,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擅自阻拦,那就不仅信是抗旨,而是谋反了。

正因为如此,李师没有多少时间,他只能速战速决。

……。

李师说不同意三个字的时候,吐蕃派往长安的使团,还没有越过吐蕃与大唐的边界。

当长安朝廷得知来龙去脉的时候,李师早已经悍然下令,三路唐军向逻些城齐进,发起了总攻,这是著名的逻些城战役。

此战,生擒芒松芒赞、王太后蒙氏,及辅政大相禄东赞等吐蕃重臣,歼灭吐蕃守城大军十一万人,三路唐军同样损失巨大,伤亡三成多,达到六多万人。

载入史册的原因在于,李师攻下逻些城仅用了五天时间。

六十个时辰,攻下一国都城,还是个坚固且拥有三十万大军的都城。

这个战绩,足以彪悍史册了。

当然,是人都知道,如果李师率领的不是神机、神策两卫,绝对不可能五天攻下逻些城。

但事实终究是事实,李师的战术战法确有可圈可点之处。

李师就是个疯子,他的指挥风格从来都是天马行空,无法捉摸。

五天高强度的连续攻城。

消耗了守军的体力和意志,打残了守军的信心。

前四天车轮战,每天三路大军轮番攻城,十二个时辰,从不间断。

为了照明,城外焚烧的柴堆,几乎与城墙齐高。

如此高强度的攻城战,也一样使得唐军将士不堪重负,伤亡的六万多人中,几乎有三成是非战斗减员。

坚持了四天之后,伤亡太大,李师的疯狂,甚至连李沂、韩威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劝说李师,应该让军队歇息歇息,可李师固执己见。

用他的话说,既然连神机、神策两卫都撑不住了,那城中那些守军,自然就更撑不住了。

果然,第五天李师突然下令,三面唐军同时发起攻城。

于是,逻些城一战而下。

这便是,奇迹!

让后世军校师生惊叹的是,原来灭一国,居然如此容易。

也有很多学者、文人抨击李师的残暴,无论对敌还是对己。

而军学院将此战列为经典战例之一。

他们在研究此战的时候,发现了左右战局至关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战争也是如此。

趁它病,用它命,趁其最虚弱时,击其最致命处,使其顾此失彼,首尾不能兼顾,继尔一招毙敌。

按正常估算,李师所部的人数确实不足以灭亡吐蕃。

但李师偏偏做到了,从松州出兵,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如一枝利箭直插吐蕃逻些城。

军学院最后总结出三个字,由此开创了一门新式战法学科——闪电战。

……。

此时已是年关。

除旧迎新。

长安城内,一片热闹欢庆的气氛。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尤以朱雀大街和东、西两市横街为最。

但凡是路过之人,无不笑容满面,互道福安、万岁。

这一年,大唐虽然经历了许多不顺心的事,特别是被靺鞨、室韦入侵略辽东,还有党项、吐蕃入侵西南。

但连番的胜利,涤清了长安百姓心中的阴霾,他们自豪于自己是个唐人,更自豪于自己是天子脚下的京城人。

第六百七十章 长孙涣献计第九百零七章 此子真是皇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该是欢乐的夜晚啊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战术(二)第七十五章 妙人闻香第八百三十一章 杀尉迟者李恪第四百七十二章 厚颜无耻第九百五十七章 进攻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头讲道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吃饭的有,不吃醋的没第八百九十九章 粮食生产是基本国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战略失误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琼居然是知情者(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公道?!第五百十六章 李婉顺的婚事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四百四十章 许胤宗的儿子许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按牌理出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事要看人心第六十章 拉拢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终,天理何在?!第一章 隐龙出世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遗憾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沐的底牌(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房玄龄淡出朝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八十章 拜会秦琼(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时就是一种毒药。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心难测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离间君臣吗?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贼欺人太甚第五百六十八章 潜入京城第四百四十章 许胤宗的儿子许意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纥干承基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第六百十二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袒护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谍第四百十九章 议和谈判第三百十七章 近朱者赤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计的崔家女第四百九十一章 围城(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王者的霸气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会盟第九百三十九章 强者间的厮杀第四百十五章 翻脸不认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会(一)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嚣张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嗣王府(三)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还其身(加更)第六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拍即合第五百十七章 五品?无品!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获的季节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八百三十六章 长林卫,风起长林第六百七十四章 荥阳之行(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你究竟是何意?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旧第八十二章 拍马入天牢第八百零六章 真是个难题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隐忍之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传身教第九百十三章 高阳一案第四百七十七章 马周心中的失落第一百八十二章 吐露心声第六百九十四章 调息令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三章 长孙无忌真会谋反?第三百六十五章 竟然是李百药第八百章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第七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四百十八章 软玉生香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黄不接第二百八十章 臣愿奉旨诛杀李沐第六百七十七章 饮鸠止渴第六百十二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优柔寡断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二十章 江南交易所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梁第七百七十八章 长安乱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杨务廉案发(加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鸡生蛋第九百八十六章 连畜生都不如第三十一章 无意插柳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适合宫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厥参战第九十三章 镜如戏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师成了小舅子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约第六百十四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围城(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六百十五章 别开生面的谈判(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兄弟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