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诚信友爱,坚韧敢死

PS: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李师说得没错。

朱邪克勒已经陷入了一种自我欺骗,自我强化的循环。

三十万大军,到玉门关时,除去伤兵,能战的只剩下十六万余人。

这绝对是出乎朱邪克勒意料的。

这种战损失,照理肯定需要撤退、休整,至少也该原地驻囤下来。

但朱邪克勒不准备休整,这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突厥大军的编制和构成与唐军有所区别。

他们是许多部落或者被征服小国一支支小军队集合起来形成的。

除了听从朱邪克勒由上至下的命令之外,相互间互不统属。

仗打到现在,这剩下的十六万人,很多连一次战斗都没有参加过。

前军的失利,除了在士气上有些影响,其它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二,前军和朱邪克勒所率五万中军的覆没,是在一个特定的,几乎没有与后军联系的区域,后军甚至还不知道当时的情况。

朱邪克勒已经在大言不惭地宣扬他此战的胜利。

他是这么宣扬的,从龟兹一路逃窜的大唐精锐神机卫近二万人,被自己追上之后,双方暴发了激烈的战斗,而后,唐军援兵至少有五万人,由玉门关方向而来。

在经过殊死拼杀之后,自己全歼了敌军五万精锐,只有少部分援兵逃回玉门关。

苍天为证,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只要再打这么一场胜仗,玉门关就会洞开,凉州就在我军的兵锋之下。

饮马黄河的日子就在眼前……!

突厥大军被朱邪克勒煽乎地如痴如醉。

完全忽略了被朱邪克勒收拢的残部和伤兵。

大军在向玉门关进发之时,朱邪克勒向碎叶城派出了使者,勒令驻防碎叶城的五万大军,迅速赶往玉门关,与自己会合。

这五万人,是朱邪克勒最后的家当。

朱邪克勒这是打算孤注一掷了。

……。

见到李师,李沐的眼睛一热。

一脚踹出,生生将李师踹倒在地。

“二万人,你就这么给丢在了伊州?”

“他们跟了我多少年,你不知道?”

“你就这么想得到军功?伊州城外那一万条人命,什么样的军功能抵偿?五万突厥人吗?”

李师被一脚脚地踹着,默不作声。

他希望李沐踹得更重一些。

心里对那些死去的人的愧疚,在他的心里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纵然不悔,但,痛!

李沐终于累了,他狠狠地瞪着李师。

上前去,拥抱着他,“能回来,就好!”

是啊,能回来,就好!

李师的泪终于落下,那上万条人命,却回不来了。

虽说战争总会有人死,但如果真是从自己的手上送走,任凭再合理的理由,都是一种心理负担和创痛。

李师的哭声响起,渐渐声大,以至于侍卫纷纷探头,以为里面发生了不测之事。

李沐看着李师嚎嚎大哭,没有阻止。

这种心情,李沐有过。

当年百济的夜里遭遇战,李沐到今日依旧记忆犹新。

这世上没有战神,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

没有人可以掌控一切。

在很多时候,主帅只能凭着本能和猜测,去指挥军队。

数万条人命,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没有绝对。

李沐在听闻这场伏击战时,一直担心李师缓不过来。

能哭出来,就好。

李沐心里很痛,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股能护佑自己、护佑大唐的中坚力量。

那么非神机卫莫属。

十年了。

当年追随自己的三百护卫营士兵,活着的已经不多了。

时光就如大浪淘沙,总会有新陈代谢。

可当年护卫营的军魂却一直在。

这个魂,是当年李沐亲手种下的。

那就是诚信、友爱、坚韧、敢死八个字。

当年护卫营刚刚成立,将士们对李沐这个主帅并不看好。

如果不是李沐有钱,出手大方,好肉好饭地招呼着这群大爷,或许那三百人中,很多人都跑了。

发生第一次转变,是李沐给了他们上战场、立军功的承诺。

之后,松州之战。

李沐兑现了承诺,带着护卫营和当时的禁军骑兵,在松州以西一处无名峡谷,以少击寡,完胜了党项人,并擒获了敌酋拓跋赤辞。士兵心中,有了第二次转变。

但真正让士兵能对李沐产生信任,是李沐将松州之战的首功,拱手让于了当时以六千人死守松州近月之久的韩威所部。

这让士兵知道了,李沐是个可以托付之人。

一个能对素不相识的同袍都坦诚的人,怎么可能对自己人不好呢?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而让士兵真正领悟到敢死二字,还是百济的那场遭遇战。

从那样一场地狱般地恶战中幸存下来,让他们明白了,敢死才能不死的道理。

这只队伍一直秉承着这种军魂。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只要一人尚在,军魂不死。

李沐可以将自己的后背,交于神机卫。

可现在,一战就是近乎于全灭。

李沐的心焉能不痛?

他有心责罚李师,可他明白,李师绝对不会比他好受。

李师是从三百护卫营时,就追随自己的。

李沐还清楚的记得,当年李靖带着李师来到自己家里的情形。

清楚地记得,李师称自己为主将的窘迫。

清楚记得李师将李靖数十年作战心得交给自己的情景。

这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就算距离相隔再远,彼此都一样心有灵犀。

……。

李大亮确实没有想到,朱邪克勒会来得这么快。

任何人都想不到。

刚刚折损了五万精锐的朱邪克勒,居然连一日都不休整,行军数百里,兵临城下。

李大亮对李师的判断,产生了一丝佩服。

或许将与将,帅与帅之间的彼此了解,才是成为一代名将的基础吧?

突厥大军的进攻很疯狂。

李大亮抵抗得很累。

虽说双方如今的兵力相差并不多。

李大亮麾下西北军团还有五万多人,加上还有三万神机卫。

加起来,尚有八九万人。

而城外突厥,此时也不过十六万人。

可李大亮明显感受到这次的压力,甚于龟兹城。

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杠?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第五百七十二章 杨氏逃离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兴演说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来三将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谋国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征辟的唐僧(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七百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劝进第五百六十八章 潜入京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时就是一种毒药。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为马第六百十八章 梁仲业被处斩第八百九十七章 万国芳华第三百六十五章 竟然是李百药第四百五十四章 钱庄之争第四百九十二章 围城(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怒斩候君集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臜之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伙来历不明之人第三百零六章 找抽的长孙逸第七百七十八章 长安乱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沂被扣押第一百五十五章 长袖善舞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若善终,天理何在?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三百零一章 郑观音(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个儿子第四百九十章 围城(一)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六百九十一章 韦贵妃省亲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梁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脸第六百八十五章 闭关结束(加更)第二百三十章 人生的真谛是妥协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标突厥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溃的不只是内心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鸭绿江第六百四十一章 玩阴的?我也行!第八百三十九章 你究竟是何意?第八百零六章 真是个难题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隐忍之道第七百零一章 李沐,你就死了吧!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上皇遗诏第九百六十六章 孙思邈含笑而死第六十七章 武林高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会(三)第二百章 虚与委蛇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会骂人的许胤宗第九百一十章 刺皇?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选择第四百十三章 灭百济?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夺人口第六百七十九章 长孙涣迁兵部左侍郎第一百九十六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六百六十八章 长孙两兄弟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第十五章 初遇李泰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贼欺人太甚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琼居然是知情者(二)第八百零三章 军机处第七十二章 祭奠李渊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琼(第十更 求订阅)第六百五十八章 选妃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讨个主意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勣有点吃不消了第四十五章 身世之谜(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第九百零六章 魏征死了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对(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第三百零三章 郑观音(四)第四十五章 身世之谜(二)第七百四十章 汉州战役(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密谈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宝藏第一百三十章 少女的率真第三百零三章 郑观音(四)第二十八章 被弹劾第九百五十四章 都是决战,都是孤注一掷。第四百零四章 整军北上第三十八章 言传身教第一百八十章 长孙明月的诗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愿做孤的王妃?第二十章 一代贤后第八百八十七章 拿朕当婚托吗?第四百六十八章 密信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靖赠弓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臜之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道貌岸然第七百九十章 抽丝剥茧(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女儿红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四十四章 身世之谜(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抽丝剥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