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

姜华低着头不作声。

太子殿下显然知道“陈理”与太子妃有瓜葛,看来今日烦闷或许也为此事。想起在八凤殿二人独处许久,姜华觉得那个太子妃果然好心机。

殿下先于他知道此事,且耐着性子没发落,独自在崇仁殿生闷气,只能是太子妃主动将此事说了。

女子重节,太子妃敢提起过往,未必就敢坦白有私情。

姜华正在心中盘算,武承肃却忽然开了口。

“《礼记》孔颖达疏书:绎,陈也,言陈己之志。《书》孔传曰:众言同则陈而布之。”武承肃露出一丝苦笑,“寻绎义理,理其端绪,这‘陈理’二字,当作此解。”

武承肃文绉绉的一番话,姜华哪里听得懂一个字?他面露惭愧神色,低声道:

“奴婢愚鲁,实在是不懂殿下说些什么。”

武承肃深深看了姜华一眼,目光如炬,一张脸寒了又寒,半晌才冷冷问了一句:

“你究竟是从哪里知道‘陈理’的?”

姜华“噗通”一声跪伏在地,接连磕了几个响头后伏地不起,却只是不语,并未答武承肃的问话。

武承肃一声冷笑。

姜华果然还不死心。

到底是母后养出来的人,即便对他也算忠诚,又哪能和他完全一心?

更让武承肃伤心的是,阳筠果然瞒着他。

他脑子愈发混乱,许多事情不敢细想。比如新婚夜阳筠涂血,又比如仲秋后阳筠抚琴,再比如那写了一遍又一遍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还有那眉眼间流露出的情意,究竟是真是假?

武承肃无从分辨,但他觉得,若姜华说出在哪里听说“陈理”其人,或许便能知道实情。

然而第一问时姜华心虚没有回答,这第二问。却是武承肃自己迟迟不敢问出口了——谁知道问出来的。会是怎样不堪的真相?

姜华见太子怒目而视,情知自己触了逆鳞,在没摸清阳筠说了多少、殿下又持何态度之前,姜华不知如何开口。

况且他便是再忠心。也不是敢于“文死谏”的御史。主子几乎要把他生吞了。他哪里还敢说一句话。

武承肃脑中天人交战,过了小半个时辰才稍微平静。

既然阳筠选择不说,也算是顾及他的情绪。虽然觉得如此安慰苍白无力。武承肃还是反复劝着自己,坚持不再问第二句。

随便姜华是怎么知道的罢!不管怎样,他也不能让人觉得阳筠可欺。

“你这记性不大好,若觉当值吃力,明儿起领东宫事,我的随身起居交给丁鑫打理就是。”武承肃不紧不慢道。

姜华闻言又是磕头,苦苦哀求个不停。

武承肃由着他磕头。姜华这人他还是了解几分的,不会因为私仇嫉恨报复,却也不因小恩小惠轻易投诚,若不让姜华觉得自己确实动怒,难保以后不会折腾。

待姜华额头红肿一大块,武承肃才终于开口让他起来。

“不要自以为聪明,也莫把手伸得太长。在我身边当差这么多年,你应该知道我最恨管不住嘴的。”

姜华颤声应“是”。

武承肃让姜华起身回去,叫丁鑫过来侍候。

姜华起初并不肯起身,直到武承肃言明继续用他,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再三叩谢武承肃容情。

然而姜华跟着武承肃太久,未曾如此跪人,准备起身时怎么也起不来了,用了约一盏茶的工夫才终于站起来,恭敬地退了出去。

丁鑫对姜华头上伤痕视而不见,十分客气地问了好,才进去寝殿服侍太子。

可怜姜华跪了近一个时辰,几乎把膝盖跪烂,加上地上湿冷,双膝受损不轻。兼之隆冬严寒,膝上的伤较平日愈发难好,接着三五日姜华只得告假,躲在自己屋中歇息,连除夕宫宴也是丁鑫陪着太子去的。

并非武承肃还想留着姜华,只是若此时赶姜华出去,怕反倒激起他的血性。

万一姜华不管不顾地将“陈理”一事说给皇后听,武承肃怕再难护住阳筠了。

他不信阳筠会对他不住。虽然心中十分忌讳惶恐,却更不敢把事情想得糟糕。

有些事情发生一次就够了,这辈子都不该有第二遭。

阳筠夜不能寐,不停地想着那方帕子。

也不知姜华捡去了不曾,能不能发现上头的字,是否懂其含义,又会不会告诉武承肃?

翌日一早阳筠醒来,坠儿、珠儿服侍盥洗穿戴。

一切如平常一样,没人去提印儿的事,好像根本没事发生。

来问安的人神情各异,却似乎在刻意提醒八凤殿众人,昨日发生过那般不愉快的事。

然而没人敢出言试探。

这事情大得很,听说太子殿下也在八凤殿待到晚上才回,姜华亲自料理了印儿的后事,即便阳筠倒了,她们也未必能听到真相。

卫良娣却不同,她的消息素来灵通,早就知道钏儿中毒,联想起印儿死得突然,卫良娣估摸着印儿犯了大事,被太子处死也未可知。

既然可能是太子处死了印儿,印儿又是阳筠的陪嫁,许是阳筠自己得罪了殿下,连累了侍女呢?

虽然明知事情许不是如此,卫良娣还是乐得告诉了仇良媛。

当日天色已晚,仇良媛本打算休息,忽听人来报说卫良娣亲自登门,她心中先打起来十二万分的小心。

卫良娣坑苦她一次,如今深夜登门,难道还能安好心不成?

果然不出仇良媛所料,卫良娣把八凤殿的消息告诉她。

这是要拿她当刀子使么?仇良媛心中嗤笑,她又不是没用过类似的招数,难为卫良娣前事不计,不仅忘了仇良媛几次怂恿,甚至连她们之间的过节也混不在乎了。

八凤殿里,卫良娣见仇良媛一直静静坐着,心知她经一事长一智,从上次的事里学了乖,当真把自己恨上了。

卫良娣心中冷笑,想到这事合宫都知道,阳筠再想遮掩也是不能,便是没人敢当众问出口,阳筠的面子上也未必好看多少。

众人正没话找话、互相夸赞衣饰精致,秋云从外头瞧瞧进来。珠儿迎了过去,秋云附耳低语几句便出去了。

顾着屋里有人,珠儿并没多话,面上焦急的神色却难掩饰得住。

段良媛见了,借口说延芳殿有事,起身拜了阳筠,先告辞了,其他女眷见状也纷纷散了。

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二八九回 心胆吊第二三七回 杀心起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一七零回 香袭人第十一回 风波起第八十五回 亲成仇第一二四回 择其宿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六十三回 如梦中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九一回 短志气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三一八回 暗相较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三二一回 走为上第一四九回 牡丹饼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二七一回 满庭芳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二八零回 叹身世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一六二回 解语花(二更)第一九九回 枉心机(三更)第一四零回 风可辨第二一零回 衍腌臜(三更)第九十二回 无退路第五十五回 惯多心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八回 鸳鸯谱第六十二回 语惊人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二零八回 窥天机第十二回 遣妾计第六十一回 想当然(补加更)第二二零回 守不严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一五三回 推隐情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一一八回 喜乐同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一七四回 观为先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七十九回 鲍启勋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三回 白纻舞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四七回 延福宫第一七九回 忆儿时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二八九回 心胆吊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一一六回 意难平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三零九回 苦谋生第四十四回 无犹疑第一一八回 喜乐同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二一六回 拘于心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三四七回 吝同归第一五六回 深难测第三三八回 好谋算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二一三回 讲旧闻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一零七回 绮罗丛(三更)第二八九回 心胆吊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十七回 凤求凰第二九五回 三宝殿第三一一回 洞于先第四十二回 长远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