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

内室里,徐昭训紧紧抱着儿子,把几个侍女都拘在屋子里,一个也不让出去。

她愈发觉得身上发凉,又怕眼前有一丝晦暗,侍女们不小心挡了灯烛,也会被她吼一顿,训斥各人站开些,莫要挡着光亮。

然而众人站到灯烛后头,自然会在墙上映出影子来,徐昭训见了又是害怕,不知所措之际差点就要哭。

就这样缓了许久,徐昭训才觉得踏实一些。她留了两个人在屋子里值夜,并不许人熄灭一根灯烛,好歹模模糊糊睡下了,半梦半醒间,却都是日前看到的鬼影。

正挣扎着要醒却难醒,忽听外头一阵嘈杂,将徐昭训从梦魇中彻底惊醒。

有侍女过去听了听消息,回来告诉徐昭训,说是李春奎找到了。

“人在前头花园的假山里头服毒自尽了。”侍女一边讲着听来的事,一边安慰着徐昭训,“昭训这就安歇吧,今夜闹了大半宿,总算是消停下来了。”

“前头?哪个前头?”徐昭训不免多心。

“回昭训,是后坊还往后的那个假山,那地方最偏僻,平日没什么人去的。”侍女恭敬答了话,心里却觉奇怪,也不知徐昭训问这个做什么。

徐昭训不过是被吓怕了,生怕李春奎也死在右春坊附近,听见说是后坊还往后,心里踏实了一些。

才刚又要睡下,灯花轻轻爆了,另一个侍女拿了剪子便去剪烛芯,灯影摇曳,侍女映在墙上的影子也忽明忽暗,时大时小。徐昭训刚要骂人,竟瞥见了光秃秃的房梁,因她心中有鬼,且这一晚折腾得厉害,身子正虚,霎时冒出一身的冷汗。

徐昭训就这么病了,病得蹊跷却彻底。

右春坊其他女眷凑在一起,均提起徐昭训问楚奉仪屋子闹鬼的事,众人聊了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没见过,只有她徐昭训看见过多次。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闹鬼,怪瘆人的。”有人低声道。

“快别说这些话!”另一人忙打断她,“别闹得人心不安,这右春坊再跟后坊一样,到时候又搬不走,只能在这里受苦。”

“要真是闹鬼,少不得要求着太子殿下将咱们都迁出去,想来殿下会答允的。”开头说话的人微笑着对众人道,满眼都是期盼,等着有人赞同,心里也能安稳一些。

然而并没有人附和。迁宫本就是大动作,何况这么些人一齐迁出去。楚奉仪原是自缢而亡,众所周知还有封手书,若太子殿下果真答允了,岂不是说她死得冤枉?

世人疑心是一回事,但凭人怎么议论猜疑,断没有自己承认的道理。

见气氛有些尴尬,另有人出来打圆场:“要我说,便是真有鬼也是不怕的,你我几人大可安心在这里住下。”

众人纷纷问她此话怎讲。

“你们细想,楚奉仪殿中闹鬼的事,都是徐昭训说的,我们可都没见过。”那人微笑着,压低了声音道,“徐昭训如今病重,想是真的看见了什么,但未必就是真的,许是有人装神弄鬼也未可知。便是真的,为何我们看不到,独她能看到?”

众人闻言便知其意,不过是说徐昭训心中有鬼,这才轻易见到了东西。即便是人装的,怕也只为了吓唬徐昭训一人,与她们无关。众人均觉此言有理,议论几天也便淡了,果然从此再无人见到所谓楚奉仪的鬼魂。

彼时阳筠正在病中,哪有人顾得上右春坊?徐昭训仗着有子,平日也不与低阶的侍妾交好,因此来探望她的人实属寥寥,都一窝蜂地往八凤殿去了。

八凤殿拦着不让人进,偶尔才放进去一两个,进去探望的人也都识趣,只是略坐坐便都自觉地告辞。只有段良媛时常过去陪阳筠说话,一呆就是一两个时辰,与阳筠偷偷说些朝上的消息,或议论议论阳筱的婚事。

而阳筠调养身子一月有余,武承肃完全不往别的宫里去,阳筠赶他也是不走,但凡前头无事,便只在八凤殿里头呆着,连崇文馆的书都搬了不少,搁在了阳筠的书房里头。

阳筠不敢拘他在这里,虽然如今情况特殊,外头未必会议论,却怕苦了武承肃。

“总在这里成什么样子?”晚上无人时,阳筠总这么说他,这夜才刚躺下,她又忍不住嘟囔起来,“殿下便不怕人说我,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我是不能侍候了,没得拘束了殿下。”

武承肃嘴角一扬,借着檐下的灯透进来的光亮,看见阳筠嘟着的嘴,忍不住轻轻啄了一下。

阳筠忙抿了嘴唇,再不敢说话,生怕勾起他的火来,自己却无法帮着消火。

“倒不是我不想去别处,只是一来你身子不好,我不放心,”武承肃轻声道,“二来,近来我便是睡在别处,也提不起兴趣,不如守着你,心里清净。”

自从除夕以来,武承肃便无心宿在别处。然而身为太子,职责所在,便是不为了开枝散叶,总也要顾及前朝颜面,他只得反复告诫自己不能任性,仍时常往各宫里去。

及阳筠有孕后,每每有了需求,他便往别处去。起先倒还罢了,不过任身体发泄,不过月余竟忽然觉得厌烦。但前朝颜面要紧,武承肃仍需勉强为之,奈何完事后更觉恶心。

虽不愿宿在别处,面上的事却不得不做个周全。

他曾有次心烦,偏又到了日子、不得不宿在别处时,选了当时不能侍寝的陈良娣。见陈良娣仍旧一派喜色,武承肃发觉这招好用得紧,竟索性一直如此,但凡例行的留宿,他便尽量选些小日子在身的。可行为太过总要闹出事来,因此一月里总有两三个人是真的受了雨露,至于其余众人就倒霉了。

原本两月就能轮到一次的雨露之恩,如今被太子变成了六七个月,只因女子顾及颜面,不好将此事宣之于口,更怕别人与己不同,被人耻笑了她去,因此竟鲜有人察觉异常。

阳筠本来也一无所知,这才一直催着武承肃往别处去。武承肃不想让她知道这事,惹她担忧伤身,因此只说忧心太重无法宿在别处,先将眼前糊弄过去了。

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五十五回 惯多心第二六八回 勤探问第二八零回 叹身世第一五二回 悬未决(翩雪生日加更)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六二回 万念灰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三五二回 尾声(下)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六十七回 诚相随第五十六回 无退路(补加更)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一四零回 风可辨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一九回 娶贤德第九回 喜登门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八七回 参差影第三零九回 苦谋生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四一回 退为进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六十二回 语惊人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百拾一回 怨悲欢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二十三回 下阶行第二八二回 风萧萧第二七七回 困跼蹐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一三六回 神不宁第一四九回 牡丹饼第二九一回 短志气第九十九回 意难平第一二七回 文死谏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六十七回 诚相随第三零七回 计诛心第二九零回 绵里针第二二七回 传乩文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二五六回 心如铁第三三四回 偿夙愿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一二七回 文死谏第一九三回 偏讨嫌(二更)第六十回 悔当初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九五回 莫轻贱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五十五回 惯多心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一八七回 半忧喜第三三一回 连阴雨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七十四回 雀在后第一三八回 形于色第三四二回 悔无用第二零二回 馈腆仪第七十八回 情可悯第二零八回 窥天机第二三八回 积思虑第二八六回 淡红滋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四九回 十传百第一九五回 莫轻贱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一二六回 疾难隐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四十一回 殃无辜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九十四回 浅辄止第二三五回 悔曾经第八十二回 远千里第二二六回 寻底里第四十一回 殃无辜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三四七回 吝同归第十一回 风波起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