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回 深难测

见武岳一副旧事不提的态度,武承肃心中虽然狐疑,却没露在脸上,眼下还是议论阳筠的事是正经。

武承肃心中虽恨,却不能由着武岳这般“抬举”阳筠,待武岳问起如何处置,武承肃便将早就想好的话说了。

他恭敬道:

“李春奎是为人利用,其本意是想讨好八凤殿,便是有错,这般重罚也让人心寒。至于株连,实是不可。如今太子妃还需静养,腹中又有胎儿,正是积福积德的时候,哪能兴株连之事?”

武岳半晌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才点头称是。

“倒把这事忘了。太子妃如今不稳当,祈福积德是应该的。”武岳说着,大手一挥,“便免了那个李春奎的株连之罪,只是诏书要下得清楚明白。”

武岳说着,又提及进香祈福,让武承肃也抄两卷经书。

“与中元节一般,抄几卷经书送到国寺去。朕这里也手抄一卷,太子妃自己就莫要抄了,她如今还是不能久立么?”

抄经祈福确是好事,武承肃倒也赞同,便答应下来。听见武岳问及阳筠情形,武承肃便细细说了与他。又等了片刻,眼瞧着武岳似乎无意详说诏书的事,武承肃心中虽觉不安,也只得行礼告退,回东宫议事去了。

东宫属臣早在崇明殿候着,待武承肃回来,众人便先议论朝上的事。最近除了东宫有大事,外头并没什么大事可议,因此才说了一个时辰,众人便没话说了,等着武承肃教散。

武承肃略一沉思,想起日前听到的一桩事来,因心有疑虑,便开口问道:

“楚冀才弹劾欧阳充是递了奏本的吧?”

众人不解其意,纷纷应“是”,心中却都十分好奇,均觉这事还有蹊跷。否则好端端的,太子殿下翻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出来做什么?且楚冀才不是谏诤官,要想弹劾只能上疏告状,太子殿下不是明知故问么?

“欧阳充犯事不大,弹劾他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武承肃沉声道,“这样的奏本递进门下省,要几日才能审阅完毕?”

有人说两日,也有说三日的。柳正怕太子有要事才问,便恭敬道:

“门下递到御前,怎么也是两日之后了。若经中书,则要更久。楚冀才显然是早有预谋,中间又有人帮衬,因此风声一点没露,早朝上陛下才直接发落了欧阳充。”

武承肃听了之后不禁冷笑。

问题就出在这里!

那折子递进门下省,又直接到了御前,显然是武岳授意,中间一路无阻不说,还没进中书省的大门。那么,楚奉仪又怎么会在前一天晚上知晓此事,并因此郁郁,终于自缢呢?

丁鑫回话的时候,武承肃便直觉不对,苦想了半个多时辰也想不通,直到看到案上的奏本,他才恍然大悟。

楚冀才没那个本事,他可是一丁点儿消息也送不进来的,且他那个女儿活着总比死了强,楚冀才犯不着因为自己首鼠两端就逼得女儿自尽。

然而楚奉仪是自缢无疑,消息是别人告诉楚奉仪的,恐怕说的就是楚冀才令其自缢。可那人是谁,为的又是什么目的?

武承肃起先怀疑楚奉仪之死是武岳所为,可他不过编造了一封手书,便令楚冀才无法做人,武岳也跟着被抹黑。想武岳那般精明,似乎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接着,武承肃便想到了钱氏,可他马上又否定了这个念头。

钱皇后的手段多半跋扈,想要算计哪个,就直奔着那人去。即便她想挑拨武岳父子,也不太可能绕这样一个弯,白费了许多力气,何况彼时钱皇后与武承肃一心,不会冒险连东宫一起打击。

即便是现在,钱皇后也不会做动摇武承肃根基的事,诸如谏诤官自尽事小,若传出东宫谋害女眷,可就是武承肃德行有亏了。

武承肃思来想去,似乎只剩了卫氏和魏国两股势力。

他将心中猜疑与属臣说了,众人七嘴八舌议论了一个多时辰,也没得出什么结论来。武承肃便吩咐他们散了,自己往八凤殿去用午膳。

自阳筠卧床起,武承肃便尽量只在上午议事,下午往往让众人歇了,得了空便往八凤殿跑。

众臣皆知太子殿下对太子妃体贴照顾,一面感慨他痴情,一面又担心,怕情深误事。所幸太子妃无甚根基,其胞妹虽要嫁入宁王府做世子夫人,却未必帮得上什么忙。

宁王世子毕竟没什么作为,连廉王府那位二公子的一半也比不上。

众人一行出宫,一行悄声议论阳筠的事。柳正在旁听得认真,只是不说话。旁人均知柳正慎言,不过打趣了他两句,便由着他只听不语了。

殊不知柳正另有心事。

柳正字守一,乙科进士出身,官至枢密直学士,其子柳克明,才刚得了表字正心,既点了“明”字自省之意,又警其持念务必端方,他日身为史官,不可有半点偏颇。

柳克明与宁王世子武承训是从小就在一处的玩伴,克明矢志做个青史留名的史官,因此常在家中苦读,倒也不难懂,而素来不显山露水的武承训据说也拜了师父,学起经史典籍来了。

更有甚者,据柳克明回家感慨,连他有休歇,偶尔跟着去打打马球,武承训却整日闷在家里,一月出门不过两次。

好好个宁王世子,读起书来这般用功,不为入朝又是为何?柳正只觉众人议论实在无稽,故而才不插话。

这武承训心机颇深,若果然让他入朝,时日一久,未必不是阳筠的助力。

柳正一路回府,刚巧路过卫侍郎的门前。

卫氏宅子从门外看不出什么特别,不过是高门大户,正门两旁各有一个高三尺六的石狮子,门额上的“卫府”二字是太祖皇帝御笔亲书。若非要去旁的勋贵之家区别开来,便是那太祖皇帝御赐的,上书“忠贯白日”四字的匾额了。

柳正轻轻一一笑。

卫府也还算是好的,至少没那么些腌臜事。

都中多少人家皆是一般,外面看着这般堂皇庄重,里头竟是那般深不见底。

第一三七回 欣难抑(三更)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一九七回 相图谋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三九回 闭门羹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一五五回 感怀深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二三八回 积思虑第八十二回 远千里第一一六回 意难平第一七三回 众人推第二三七回 杀心起第二八六回 淡红滋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一九零回 恭安逊第一九三回 偏讨嫌(二更)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一七五回 毋擅动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零八回 窥天机第二七八回 借缓坡第二十五回 染风寒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二十三回 下阶行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三四零回 有取舍第三一五回 醉也难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九十二回 无退路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十五回 苦纠缠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一七零回 香袭人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三四零回 有取舍第一七六回 讳不言第一百回 询表字第九回 喜登门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二二四回 惊霹雳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九回 喜登门第二十六回 庆生乐第一零九回 与君知(二更)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一五二回 悬未决(翩雪生日加更)第二九一回 短志气第一零三回 梦有知第一四一回 退为进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十五回 及笈礼第二四七回 欲语难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二十四回 赏秋梨第二七二回 窄肚肠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一四九回 牡丹饼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六十一回 想当然(补加更)第三十回 难眠夜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九十二回 无退路第九十四回 浅辄止第四十八回 步步错第三三三回 英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