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

周绎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并不主动说话,只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就好像从前一样,每次都是父亲先开口,周绎再对答。唯一与往常不同的,便是他如今直直地看着周道昭,眼神坚定而深沉。

周道昭瞥了地上的箱子一眼,明知故问道:

“怎么还弄了口箱子进来?装的是什么?”

“说是些稀罕的宝贝。”周绎嘴角一扬,“高阳那边托人送来的。”

“高阳送宝贝来做什么?”周道昭语气仍旧平平淡淡。

对于周绎不以为然的态度,周道昭并不意外。他早发现次子渐渐不受控制,就因为周绎由着性子,周道昭不止一次觉得心烦。

无论是军事还是治国的才能,如今的周绎都比周道昭年少时强了好大一截,魏国要打天下、守天下,这个儿子是最佳的人选。只是周绎个性虽然张扬,却又有些妇人之仁。

而周道昭从少年时起便心狠手辣,善于玩弄计谋。周绎那一点点的慈心和怜悯心,竟让周道昭屡屡觉得心慌,怕周绎会误事。

也是因此,他才饶了个大圈子,设下那一石三鸟之计,既能毁掉高阳王主的声望,又能找个借口把长子白送给武岳,更能以此为筹码,逼得周绎不得不就范,牢牢地抓住次子在手里。

要说那些百姓真是愚不可及,偏要信什么“天女”之说,由着武岳操控人心。

若不是他心思动得快,见着大赦的圣旨便让人伺机作案,后栽赃于那些才刚释放,满心想着洗心革面的犯人头上,武岳这一步倒真是不错。许真的不少人转念,将其如何穷兵黩武、苛捐盘剥都忘得干净。

然而魏国乱成了一锅粥,用了近两月才平定下来。这两月当真如周道昭所愿,百姓开始毁訾圣旨,周边几国的内线也把谣言散了出去,周绎出了头,得了威望,一切按部就班。

事情渐渐传开后,在朝之人自然有分辨,普通百姓却只会人云亦云。

周道昭要的从来都是民心。

这万里江山,君主不过是行船掌舵之人,而能载舟覆舟的,从来都是百姓,而非那些只会侃侃而谈的世家官员。

《孟子》有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而得民心的根本,就在于与其所欲,其所恶者勿施。从六岁起,周道昭做的便都是君子当为的事,为的就是今日的贤名远播。

好容易熬到这个时候,却发现长子不堪重用。周道昭原本还有些犹豫,周纪毕竟是其亲子,要舍弃也没那么容易,直到武岳有意灭魏,他才终于狠下心来。

得梁国国主相助之后,魏国化险为夷,周道昭愈发铁了心,决意舍弃长子,扶植次子上位。所幸不堪大用者未必无用,长子虽要弃,却也不能白白扔掉,总要有其应有的作用,才算死得其所。

次子如此的个性和心智,倒真让他觉得满意,只是未免有些不在控制,又令周道昭隐隐不安。他继续装着糊涂,问周绎高阳为何送礼,等了许久却不见周绎说话。

周道昭有些意外。

他原以为周绎城府极深,特意先去巡街才回宫,就是怕压不住性子,一时冲动,如今过了两个时辰,怎么也该想明白了,势必会忍下这口气才是。

可方才问话周绎却不接——这孩子直直地看着自己,莫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么?

正在狐疑,周绎却忽然上前开了箱子,抓了一把琉璃子在手上。

“这礼倒不是高阳送的,说是魏国送给太子妃的贺礼,人家不收,退回来的。”周绎笑容有些僵硬,不紧不慢道,“倒真可惜了这份苦心,碰上个‘完璧归赵’的主意。”

“都是难得的好东西,高阳为何不收?”周道昭冷冷道。

他知道自己托大,必然被人瞧出了破绽,而几次送过去都没人退回,偏高阳二王主一出嫁就退了。

也不知是二王主发觉不妥,还是高阳早知道有鬼,特意按下不提,专等二王主出嫁、他周道昭再难有后招时才把东西送回,免得他再生出别的主意,防不胜防。

周道昭倒是真想知道自己的错漏出在哪里。

“若是儿臣有意赠礼,那一把琴弦也便罢了。”周绎轻轻一笑,似乎有些不屑,“送礼之人也不事先打听清楚,因此白费了心思——高阳二位王主都不好棋,便是猫眼翡翠做的,她们也不会稍有动心。”

周道昭微微一笑,道:

“如此说来,这棋子倒是真好,可惜用错了地方。”

周绎冷冷看着父亲,双手紧攥成拳,半晌才又说话:

“既然是棋子,自然该在棋盘之上,是留是弃全看有用无用,凭本事相争罢了,送来送去的有什么趣?”

“弃子自然是要送出去的。”周道昭话里有话。

周绎自然听得懂。他双眸一黯,似乎有些伤心,又好像认命一般,苦笑道:

“可这毕竟是琉璃子,通透贵重,如此轻易送给旁人,就不怕他日毁了么?若毁了琉璃子,又去哪里寻副更好的来?”

周道昭不禁一怔,眯起眼睛看着周绎,抿嘴不语。

良久,他才挥了挥手,令周绎下去。

“这箱子就搁在这里罢!”周道昭语气似乎有些疲累,“既说了都是宝贝,为父便好生收着。”

周绎闻言立即跪地叩头,称“多谢父亲”,便当真留了铜箱和钥匙,又回周绰书房里去了。

待周绎走后,周道昭蹲下身子,一件一件轻轻拨弄他送出去的东西,心思却全不在这些是身外之物上。

周绎去了许久仍未回,周绰不免十分心焦,他有心去寻,却又想起周绎临行时的嘱咐,叫他切勿擅动。想到自己忽然过去或许会令父兄难堪,反倒坏了事,周绰只能耐着性子等下去。

正有些沉不住气,忽见周绎回来。

“兄长去了好久!可都办妥了?”周绰迎上前去,开门见山问道。

“都送还给父亲了。”周绎低声道,“箱子抬进来时不少人瞧见了,这事瞒不住人,但必定没人会再提起,你只需装作不知道便好。”

周绰点头,也压低了声音对周绎道:

“母亲刚把撷芳赏人了。”

第十一回 风波起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三四零回 有取舍第一九零回 恭安逊第三一五回 醉也难第七十三回 事违愿第二八三回 分离乍第七十二回 以诚待第九回 喜登门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三一一回 洞于先第三五零回 有谁听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二五零回 一传十第三四九回 萧长经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一九七回 相图谋第一四零回 风可辨第八十三回 探虚实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三四三回 早筹谋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一回 阳氏女第二三八回 积思虑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二十六回 庆生乐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一五八回 替扰烦第二八二回 风萧萧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二零五回 画中话(三更)第九十四回 浅辄止第二八六回 淡红滋第一二九回 胆气薄第二零五回 画中话(三更)第三一八回 暗相较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十八回 金兰语第一一五回 藏心计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第三零九回 苦谋生第二九零回 绵里针第一百回 询表字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十五回 苦纠缠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三四五回 人思变第二一四回 忆惊心第一三三回 望江楼第二十八回 金兰语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二六五回 伤心人第二五五回 无多路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四十七回 一步错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三零一回 分明语第一八三回 比礼单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五十四回 强打探第一三六回 神不宁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一零六回 无心眠(二更)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三一一回 洞于先第三五二回 尾声(下)第四十二回 长远计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二九九回 留恋处第六十回 悔当初第九十九回 意难平第七十四回 雀在后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一回 阳氏女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三五回 悔曾经第三三四回 偿夙愿第二六九回 全套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