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

阳筠想着白日所见的异象,哪能真正安歇?

天裂者,阴气隆,阳道微也,乃是帝王之尊受损,江山动荡之兆。或有后妃干政,外戚擅权,抑或是天下有刀兵劫。

饶是没有学过正经的高阳秘术,这《星经》却是阳筠从小就捧在手里,时常读着玩的,《星经》里头关于异象的记载甚多,天裂这等大事,阳筠自然记得牢靠。

因心绪不宁,阳筠连晚膳也没能好好吃。武承肃亲自为她夹了几道菜,不仅让服侍在旁的内侍、侍女们侧目,更让阳筠不安。

看着武承肃关切的样子,阳筠愈发不知说些什么好了。她勉强吃完了饭,满心里只想等着入夜,看看星象是否也有异。

然而若果然也是不吉,她又要怎么跟武承肃说明呢?

直言外戚专权?那专权的是太子生母钱皇后,还是她阳筠呢?还是说有属国暴乱之祸,江山怕是不保?

阳筠思来想去,只觉无法开口。转念一想,若连她都能看得出来,想必司天监的人也看得清楚,这事八成是瞒不住的。就是不知道这等不吉利的说法,他们会不会如实上报给武岳,还是会委婉陈述,尽量说得好听一些。

她愁闷了许久,忽然觉得许是自己多心也未可知。

天上不见赤气,亦无天鸣之象,也未听说哪里有地动发生,她又只会这些皮毛,或许有其他可以依据的转机呢?

是日晚,阳筠借口出去透气,让人扶着往外走。才刚走出殿门,她便忍不住抬头往天上看。

月色微微泛红,星河如练,旁的倒不见什么。又或许是她学问有限,分明有其他异象,只是她不会看罢了。

可是这血月、星河……

仍是主兵灾。

阳筠重重叹了一口,无奈地苦笑了半天。

武承肃跟着出来,见她直愣愣的看着天,蓦地又是叹气、又是苦笑,便知是天象有异。

自从上元灯节阳筠议论过仙音烛,武承肃便以为阳筠通晓巫祝卜筮之术,并对高阳有传国秘术深信不疑,见阳筠如此,他哪敢不放心上?

因阳筠身子不好,武承肃恐她再受了凉,一面连催带哄地把她搀了回去,一面悉心请教起来。

想到他迟早都会知道,阳筠也不再遮掩,先说自己从《星经》上看了些故事,又说史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记载,接着便讲了今日的天象来。

“史书有此记载,《星经》也有云,当不为假,只是我所学有限,你随便听听罢了,未必就要放在心上。”阳筠语气缓慢,盯着武承肃的脸,看他有什么反应,“如今不见地动,亦不闻天鸣,想来未必是外戚专权。可是也不能不小心。”

“如此说来,是有刀兵之祸了?”武承肃追问道。

“虽无赤气,但有血月凌空,星河如线,这兵灾怕是躲不过了。”阳筠请叹道,“然而这不过是我的猜想罢了,高阳的巫卜之术我只懂一点皮毛,说如何起居养生容易,要说观天象知天下事,应该是信不得的。”

阳筠此言不过是为宽他的怀,武承肃对此心知肚明。既然说是信不得,那她为何又因为心惊而病了一场呢?

武承肃深深地望了阳筠一眼,捉过她的手,柔声劝她毋须多想,安心静养才是重要。

阳筠笑道:

“正是如此呢!你也莫要多虑,若果然有甚不妥,司天监的人自会禀报父皇,哪用我胡说?若他们并未上奏,你也要告诉我。那便是我一知半解,看漏了什么,此番有惊无险罢了,届时你我也就都可以安心了。”

武承肃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

“这倒也是,好歹要听听司天监的说法,不能轻易乱了方寸。”

阳筠闻言,以为他当真不信自己,虽然有些担心以后,却也因此暂时安心于眼前了。

事实上武承肃并不信那司天监,反而更信阳筠——连仙音烛那般不吉利的东西他们也不拦着,还向四方摆了起来,实在是让人信他们不过。

至于阳筠所说的“刀兵之劫,天下之乱”,武承肃更是深信不疑。

他倒不是因为阳筠随便的几句话,说什么奇怪的天象,便莫名其妙地跟着信了。之所以对此坚信,是因为魏国显然已经蠢蠢欲动。

凭武承肃分析,多不过五七年,魏国便要有所行动。

前几日|他刚刚听说,魏国被“大赦”的那些人犯了不少的事,有近半数刚出来没两个月,便又被抓了回去,甚至因此丢了性命。魏国境内怨声载道,百姓们纷纷骂着圣旨,丝毫不觉得“大赦天下”是什么恩惠。

父皇为何大赦,武承肃本是知道的,他也曾想过此举会有不妥,但没想到周道昭下得如此狠心,竟宁可搅乱魏国治安,也要往父皇头上扣一顶“刚愎自用”的帽子。

如今看来,魏国不过乱了月余而已,受到损害的也只是极少数的百姓,周道昭果然还是得了益的。且周道昭那位二公子适时而出,牢牢抓住了出头的好时机,一面恢复治安,一面收揽民心。

这父子二人还真是一般的老谋深算!

只不知道魏国二公子有如此心思,世子心中又是怎么个盘算,周道昭看着儿子明争暗斗,会不会头疼。

周道昭自然不会头疼。

这原本就是他的杰作,也是他乐见的一场好戏,他哪有那份闲心,要去管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如何想。

他要的是天下,谋天下,打天下,将来稳稳地坐天下,守天下。

为了这个天下,他哪曾在乎牺牲?莫说是一个儿子,若周绎信得过,可以将大业托付之,周道昭甚至不介意牺牲他自己。

周纪隐约明白了父亲的谋划,虽然也会怨周道昭心狠,更多时候,他却只能责备自己无用。

他确实无用,连自己院中的事情都处理不来,竟让几个下人闹出了丑事,偏他整日心不在焉,后知后觉,这事闹得满王宫都知道了,周纪才最后一个知道。

说起来倒也不是大事,不过是丢人现眼,让周纪愈发为人嫌弃罢了。

事情的起因在于菁儿。

***迟到说明***

手欠把自己锁码字软件里了,5700多字,才出来,发文晚了。为表歉意,奉上两章……

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八回 鸳鸯谱第一回 阳氏女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三一回 愁无奈第三四二回 悔无用第一四七回 延福宫第十五回 苦纠缠第一五三回 推隐情第一四零回 风可辨第四十一回 殃无辜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二七八回 借缓坡第二七四回 诚可鉴第二三零回 知节义第一五九回 静藏动第十回 蓄阴谋第七回 丹青阁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五一回 尾声(上)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二八五回 引线针第一二六回 疾难隐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三十七回 三分话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三十回 难眠夜第二二三回 心有亏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一六八回 牵一发第十五回 苦纠缠第二一八回 论天下第一四九回 牡丹饼第九十回 慈贻患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二十七回 鎏金炉第三十二回 喜盈门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二零八回 窥天机第七十四回 雀在后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七回 丹青阁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一六二回 解语花(二更)第一二八回 现高明第二五四回 瓮中鳖第一四零回 风可辨第二六六回 言无稽(三更)第一二六回 疾难隐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六八回 勤探问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一百回 询表字第二六二回 万念灰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四九回 萧长经第二四零回 针锋对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一九五回 莫轻贱第三一八回 暗相较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三三一回 连阴雨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三四六回 忆旧盟第九十四回 浅辄止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一九七回 相图谋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七四回 观为先第二一二回 恼无情第十二回 遣妾计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六十七回 诚相随第二五零回 一传十第三四七回 吝同归第二回 初相见第二九七回 不胜烦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一一六回 意难平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一六回 拘于心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一七一回 怜同命第二四零回 针锋对第十一回 风波起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九十六回 沉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