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

看着阳筠若无其事,钏儿先着急起来。

“王主——殿下,您怎么还笑得出?他们这也太欺负人了!”

“你改的倒快,”阳筠笑道,“以后说话做事都要留心,太子如今摆明了不待见我,你们要是被有心的人抓到了错处,我还真不知要怎么保你们。”

“可太子殿下这又是为何呢?不是他千里迢迢地去高阳把您迎来的么?”钏儿满眼疑惑。

许多事情阳筠还摸不清楚,但她能确定太子本不想娶她。她原以为高阳王主嫁入燕国,针对的只是一个魏国,如今看来燕国内部也斗得厉害。太子既然是燕皇唯一的子嗣,俩人又有什么愁怨不能解呢?

若不说清楚,只怕几个侍女不知凶险,迟早要被人捏短,她若保不住侍女,也就无法继续好好活在这东宫里了,陪嫁与新妇,本就是一损俱损。

阳筠把自己的想法对印儿四个都说了,包括燕国对魏国忌惮、燕皇父子之间有隙、东宫女眷重在家族出身,但瞒下自己与太子并未圆房一节。一来大家年纪都小,此事羞于启口,二来她们不知道便罢,知道了对彼此都是一种危险。

几个侍女听了后半晌低头不语,但她们哪里懂男人的心思。

“如此说来,我们真的是孤立无援了?只是不知陛下与太子殿下有什么纠葛,竟然连累了娘娘。”印儿皱着眉,手指不停绞着帕子。

珠儿闻言,眼睛一亮:

“这么说来,皇帝陛下是需要王主来的,那陛下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用?”

这点阳筠也想过,只是自己远嫁而来,两眼一抹黑,哪知道谁忠于陛下,谁又忠于太子。说不定先太子妃就是燕皇的人,因此做了些什么,让武承肃容不下,直接害死了她也未必。

想到这里阳筠又是一阵发凉,既是因为前车之鉴,也是因为溺水对她始终是个忌讳。

“哪里就那么容易接触外臣!往来东宫的都是太子属臣,谁是陛下的,谁是太子的,你们分得清?”阳筠笑了笑,“倒不如我多进宫去陪皇后娘娘,孝敬婆婆总是没有错。”

“这倒是了,或许还能打探出陛下和殿下究竟为何不和,许是有误会也说不定。”印儿说到这却叹了口气,继续道,“皇后娘娘夹在中间,想必也是为难的。”

阳筠却没打算从皇后那边得到什么消息。老子儿子闹得这么大,皇后必然明悉,先不说她有没有偏倚、偏向了哪边,就凭着武岳父子和皇后的身份关系,她一个新入门的太子妃也断无探听的道理。

要接近皇后,不过是让皇后知道自己无害,两边不沾,省得太子总跟乌眼鸡似的,吓得她每日里提心吊胆。

阳筠也不跟侍女们解释这些,只说多亲近皇后是没错的,几人自己小心就是,让她们各自去忙,别让人发现不妥。

几人才应声准备出去,阳筠忽然叫住她们,道:

“明儿早起。丑正我就起床,寅正时分就要出去了。早膳都提前预备着,一碗清粥、四样小菜就好。”

说着,又对印儿道:

“你去告诉金花和玉叶,让她们挑四个手巧的侍女跟着,早起采花去。再吩咐围湖里头撑船的一早就备好——我们九个人,怎么也要三四小舟。”

侍女们答应着下去,印儿传了阳筠的话,与珠儿一起回来。因珠儿管着衣物,又贴身服侍,阳筠有伤一事也不瞒她,倒也不需要交代缘由。珠儿聪明,虽然不懂男女之事,也猜到跟太子有关。

印儿却早听阳筠说了缘故,不免心中难过,帮着阳筠换腿上的药。眼看着消肿了,伤口却总还没好利索。

“想是要留疤了。”珠儿低声道。

“不留疤怎么记得住疼。”阳筠冷笑了一声。

“可是今日太子也太过了,分明是知道您在后头逛,才让人去报信的。您看那个姜华,一副有备而来的样子。”印儿恨恨道。

“倒也无妨,我左右不去惹他,他还能怎样。他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只是恶心我有什么用?卫良娣肚子里还不知是男是女,我对燕皇想是还有些用处,那些女眷未必就敢帮他踩着我。毕竟我是太子妃,上头只有一位皇后娘娘,摸不清底细的时候,任谁都会先观望的。”

“可是太子今日把态度都明白摆出来了。”印儿又道。

阳筠歪头看了看印儿,抿嘴笑了半天才说话。

“我今儿也已经把话挑明了,站在哪边有出路,要她们自己选了。虽然我们是虚张声势,但她们不知我的底细,聪明的只会慢慢看。再有些心中不忿的,像段良媛,只是提醒我一句罢了,又示了好,也不得罪别人。”

见印儿还皱眉,阳筠不禁好笑:“这宫里聪明的女人多着了!殊不知越是聪明越多忌惮,我们也就多了些摸清底里的时间。平日里你们千万要谨慎,没有错处给人捉住就都好说。”

“聪明怎么都还没孩子?”珠儿忽然说了一句,也不知是气不过,还是单纯问问。

阳筠斜了她一眼:“我也没孩子,我好蠢么?”

珠儿闻言赧然一笑,扭扭捏捏不说话;印儿却有些心酸。

天家规矩大,不消等到四十九,三年后若阳筠还没身孕,恐就要成了天家弃妇。普通人家的妇人犯了“七出”尚可大归,太子妃若多年没动静,极可能私下里处死,对外则称因病薨逝。

也不知那个正妃郑氏是不是因此被悄悄处置了。念及此,印儿忍不住问:

“太子一直不来可怎么办?”

阳筠苦笑道:“他不来就不来。不立即害死我,我就要谢天谢地了。”

第二日一早,印儿几人各提着个篮子,金花、玉叶带了小丫头春桃、夏莲、秋云和冬雨,跟着阳筠去了花园里。

寅时收集了松叶、竹叶上的水,分别用四个细瓷瓶子装了,赶在卯正之前又乘小舟到围湖里,取了荷叶、荷花上的露水,也分别装了,又采了几朵才开的荷花下来。

划船的昨日得到消息,知道阳筠今日一早用船,足准备了六叶小舟,更有会泅水的好手沿湖跟着,随时准备救人。

众人上岸时天已蒙蒙亮,印儿又指挥着去掐花,不同种类的花,要花苞还是全放的花朵,取大还是取小,竟然都有不同。

高阳来的陪嫁知道阳筠是要制香,金花、玉叶几人却不知道,悄悄跟钏儿她们打听。钏儿说是要制香,春桃不懂,问制香要露水做什么。

“露水有香味儿呗!竹叶上接的有竹子清香,好闻着呢!”钏儿懒得细说,胡乱答了一番。

春桃听说,一边嘻嘻笑着,一边轻轻打开了篮子里的小瓶子闻了闻,却没闻到什么味道。

“露水才是最清香的,其次是霜雪水,这两者都得是花草树木上的,会留下花木独有的味道。”印儿觉得春桃娇憨的样子可爱,笑着瞪了一眼钏儿,跟春桃几个解释道,“要么就得是雨水,若有好泉也可以用。平日里的井水、河水,最是不可取的。”

阳筠闻言回头看,刚好看到春桃又打开了一个瓶子,凑上去小心翼翼地闻,却仍旧闻不出什么。阳筠也忍不住笑了,正巧珠儿掐了前夜放的茉莉花来给她瞧。

转身来看茉莉花时,阳筠不经意间瞥见了玉叶瞪着春桃。

阳筠的笑意更盛了,看来八凤殿里头也很有些意思。

站在宜秋宫门口的武承肃远远看着,也觉得很有意思。

第二十三回 下阶行第五十四回 强打探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二二零回 守不严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三三三回 英魂销第一三二回 有专攻第三十七回 三分话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二四回 惊霹雳第三回 白纻舞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一五二回 悬未决(翩雪生日加更)第二六二回 万念灰第四十二回 长远计第七回 丹青阁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三五零回 有谁听第一回 阳氏女第三一五回 醉也难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三十六回 初长成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三三一回 连阴雨第二七四回 诚可鉴第二六六回 言无稽(三更)第三一一回 洞于先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一六二回 解语花(二更)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二十六回 庆生乐第一五五回 感怀深第三零七回 计诛心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二一四回 忆惊心第一五零回 张声势第二四八回 敬如宾第一三六回 神不宁第二九九回 留恋处第二六五回 伤心人第二三九回 闭门羹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二三二回 闻噩耗第三一五回 醉也难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五九回 静藏动第二六一回 计深远第二八七回 参差影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二三一回 愁无奈第一四七回 延福宫第三四四回 主仆情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二七六回 糊涂人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六十三回 如梦中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二五七回 两相厌第三三四回 偿夙愿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一三三回 望江楼第八十二回 远千里第一九九回 枉心机(三更)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七十二回 以诚待第二三七回 猛回头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七回 丹青阁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三一八回 暗相较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五二回 尾声(下)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一五二回 悬未决(翩雪生日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