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回 丽正殿

姚氏叛逃分明是一早就计划好了的,姚良媛又是送宝甲匕首给阳筱,又是多次带着儿子往来八凤殿,显然也是早预备着有这天,只不知朱氏被杀是否在他们意料之内。

想起朱氏被杀,阳筠才猛然觉出不对来,她立即让人唤醒春桃,命坠儿与春桃带几个得力的内侍、力士一同往丽正殿去。

坠儿值夜,自然听见钏儿一早来说的那些话,春桃却有些摸不清头脑。然见阳筠一脸焦急,春桃也不敢多问,挨到出了门才跟坠儿打听。

听阳筠唤春桃时,坠儿已明白阳筠之意。

东宫的几个孩子常来八凤殿,多半都是由春桃带着玩,几个孩子也都爱同春桃一起,因此自己此去只为办事,由春桃去哄了琰哥儿最合适不过。

见春桃小心翼翼打听,坠儿心中轻叹了口气,将方才钏儿的话大致说了一遍。

春桃闻言琢磨了片刻,忽地恍然道:

“娘娘莫不是担心丽正殿那位也出了事?”

坠儿摇头道:

“恐怕不是担心,而是确信要出事。那姚良媛从前一月倒有半月往咱们那去,又不见她说些要紧的话,你以为是为何?”

春桃略一思忖即明白过来,心中也是大惊,忙不再多话,只跟着坠儿一同快步走去。

八凤殿里,阳筠心绪难平。

只怕朱氏之死也在那位镇远将军的计划之中罢?

姚氏叛逃的消息是先进了皇宫,后辗转才递到东宫的,照这般看来,武岳身边定还有靠不住的人,否则几位姚将军夜里叛降,都中本不会立即有人知晓——便是三百里加急也要隔两日才知。

如今偏这么巧,教武岳及时得知了姚门降魏、朱氏潜逃的消息。

而武岳性情本就暴躁,近来又病得迷迷糊糊,盛怒之下自然就要犯错。想着杀鸡儆猴,不教旁人也学他们反叛,武岳势必会立即命官兵追捕截杀朱氏。

果然朱氏就死了。

如此看来,周道昭还真是老谋深算,早张好了网,只等雀儿入彀。

姚良媛定是没了的,阳筠与她倒无甚交情,只是觉得琰哥儿可怜。也不知这武氏是怎么了,武岳只得一子,武承肃子孙虽还算多,生母却接连死了几个。

当真是气数将尽,一切便都不能顺遂么?

想到自己也生了个儿子,阳筠不愿再深想下去,她起身去了书房,又静静抄着经书,等坠儿两个回来。

坠儿一行很快便到了丽正殿外。

丽正殿的宫人大多还未醒,只有几个早起烧水、安排膳食的起来了,并各门上值夜的力士们还精神着,并无异样。

见八凤殿来人,众宫人十分惊讶,却又怕耽搁了太子妃要事,并不敢加以拦阻,甚至多问一句也不敢。

坠儿唤过掌事一问,果然便说姚良媛昨夜独宿。

“娘娘只说头疼心烦,叫人好生照看公子,自己沐浴更衣后便睡下了。”掌事侍女道,“约莫三更时分,娘娘还教人换过热茶,却也没留人在屋内服侍。”

听说沐浴过,坠儿等人心中更觉不妙。

坠儿命那掌事去叫门,却不说明是何事。

那掌事虽怕吵了姚良媛,却更惧怕八凤殿的人,不得已挨到门前——谁不知道如今东宫是太子妃做主?八凤殿要找人,怕是连崇仁殿也敢夜闯罢!

掌事到了内室门上轻唤,奈何叫了半晌也没人理。

坠儿不敢再耽搁,得知春桃那边已经哄了琰哥儿出去,便吩咐力士砸门。

丽正殿众人瞠目相对,虽不知是何事,竟都隐隐觉得不安,纷纷惶恐起来,以为姚良媛也犯了事,愈发不敢拦着坠儿几个了。

内室门较轻,不过几下便砸开了。待进门看时,果然便见姚良媛倒在那里。衣裳倒是新换的,只是教血染黑了大半,满地也都是半干的血迹,而胸口处赫然插着一柄匕首。

丽正殿的宫人登时便傻了眼,几个侍女立即大哭起来。

哭声震耳,坠儿暗自庆幸春桃跟来,先将琰哥儿哄出丽正殿,并不会教这声音惊吓着。

先前的侍女只顾着哭,并没细想其中种种异样,待合宫都出来哭时,才有人隐约觉得不妥:八凤殿如何得知姚良媛已死,还特意派了人来?

因不知道宫外的消息,这些人多半都想偏了,以为阳筠害了姚良媛,又特意遣人过来,欲以此去八凤殿的嫌疑。

更有人想到宫里有儿子的先后全都死了,竟觉得几人均是阳筠害的,为的是教几个公子失恃,从此由着她摆弄。而与之交好的段良媛,便是教坏孩子的帮凶。

看见众人或愤然或不解的神色,坠儿也将他们的心思猜到了两分。

她虽替阳筠委屈,却不屑于和这些人分辨。且姚氏叛变事大,恐怕阳筠宁可让人胡乱猜测,也不会立即将这话宣扬出去,乱了东宫的人心。

这会子娘娘或许早回过神来,着人去膳房吩咐封口了吧?

待此间事安排妥当,坠儿将带来的几个内侍、力士留下,才转身出去寻春桃。听说春桃将琰哥儿一路哄去了八凤殿,坠儿也急忙往回走。

琰哥儿能说能跑,也已开始识字了,坠儿回去时,阳筠正在书房里看着他写字。

阳筠只抬头看了看坠儿脸色,便知自己所料不差,她不立即问坠儿的话,而是继续认真看琰哥儿习字。

瑄哥儿也早醒了,由乳母抱着坐在一旁,静静地看母亲与兄长写字,虽然眼神难掩兴奋,却仍乖乖地不出声。

坠儿心里忽然有些不忍。

几个公子里头,瑄哥儿尚幼,虽看得出懂事,却是十足的稚子心性;瓀哥儿从前有些任性,如今由段良媛教导,倒也好了不少;璟哥儿出身最差,又被生母带着多年,竟有些小家子气,现今虽改了些,总还是不足。

独琰哥儿是最好的一个。

姚良媛倒也不是自夸,琰哥儿确实孝顺。他年纪虽小,却是极懂事、极上进的一个,读书、背诗样样都好,写字也像模像样,虽未必知晓深意,却早将《论语》也记了个清清楚楚。

这样好的孩子,怪到昨日姚良媛来时,话里话外有万般不舍呢!

坠儿想起琰哥儿的遭遇,不免悄悄叹了口气。

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一三八回 形于色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八十三回 探虚实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六四回 伤手足第三三四回 偿夙愿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十四回 诉衷肠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二四八回 敬如宾第三三一回 连阴雨第二十五回 染风寒第二三一回 愁无奈第一二九回 胆气薄第三三六回 几人回第九十六回 沉舟计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三一八回 暗相较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七十四回 雀在后第三回 白纻舞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一六回 拘于心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四九回 牡丹饼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二三九回 闭门羹第一三七回 欣难抑(三更)第一零三回 梦有知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一五三回 推隐情第二十六回 庆生乐第一九八回 贺芳辰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一零六回 无心眠(二更)第三三三回 英魂销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三四回 偿夙愿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二九一回 短志气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十二回 遣妾计第三一一回 洞于先第一七六回 讳不言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一二九回 胆气薄第二二六回 寻底里第二三七回 猛回头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二八零回 叹身世第三一五回 醉也难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三四七回 吝同归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三一一回 洞于先第一五五回 感怀深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二九零回 绵里针第六十四回 失心疯第一九九回 枉心机(三更)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八回 鸳鸯谱第一零三回 梦有知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一三八回 形于色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一六零回 言弃德第七十六回 生枝节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三七回 杀心起第二四二回 跳梁戏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四二回 跳梁戏第一零四回 当局迷第二二零回 守不严第一六八回 牵一发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第二零二回 馈腆仪第二八零回 叹身世第四十二回 长远计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三四七回 吝同归第七十四回 雀在后第三零九回 苦谋生第一一零回 怕相思第二一四回 忆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