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

就要入夜了,武承肃这时候来,也不知是要宿在八凤殿,还只是单纯看看。

抑或是他也听说她是“妖孽”“祸水”的事,来兴师问罪的?

阳筠压住内心的不安迎了武承肃,若无其事地看了他几眼,却看不出个究竟。

武承肃跟前几日来时相比并无任何异常,“祸水”一说他根本没听过,只是那日因为得子高兴,把阳筠忘了个干净,这几日倒不好意思再见她。且他对阳筠虽然动心,但始终还很清醒。

就这么放着阳筠几个月,也不见他父皇有什么动静,谁知道一旦他碰了她会有什么后果。

可冬假马上就要过了,再不见又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去,武承肃觉得不如再听阳筠弹琴,分辨一下是技巧所为,还是真的情之所至。况且多见几次也好,她若真有不妥之处,自己或许能寻出些端倪来。

“晚膳可用过了?”

“用过已有小半个时辰了。”阳筠万没料到武承肃会问这么一句,好在不需细想便可回答。

“吃了什么?”武承肃看着阳筠问。

阳筠有一霎那惊讶,这两句话自然到熟络,可她自认两人没那么好的关系。阳筠无暇细想,微笑着说了晚膳的三四道菜。

“总共有十三四样,也记不了那么多了。剩下的都打发小内侍们吃了。”

武承肃挑了一下眉毛,道:“你倒节俭。”说完直接进了书房。

听语气并不是责怪,也不需要她解释,阳筠只笑着说了句“都是从小的习惯”,跟着进了书房。

燕国祖制,皇宫里吃穿用度接按品级,每餐菜式皆有定数。

皇帝十八道,皇后十六道,太子、太子妃均十四道,一品内命妇十二道,二品内命妇十,三品内命妇八,四、五品六,六、七品四,七品以下便只有两道菜了。每餐一汤,粥点、主食可备四样。

东宫命妇按品参此制。

只是同样是六道菜,四品和五品内命妇可支配的银子却是不一样的,品极高的自然能吃到更好的。

许多时候,就是为了吃得更好,弄出多少事情来。

吃不完的大多是扔掉,因为即使是剩的,一般也不会轻易给服侍的宫人吃,哪日高兴赏人一口剩饭,那便是天大的恩典。

阳筠却不管这个。高阳国没这么大的规矩,她们姐妹和叔父一家从来都聚在一桌吃饭,更何况长老们一直说不能在饮食上浪费,会有天罚,她哪敢让人直接倒掉。

既然没说不能给侍女和内侍们吃,便当是她每日的恩典好了。

也不知太子来做什么,无故说了两句闲话,就直奔着书房去了。

总不是又来翻她写的字吧?

阳筠在心里乱想,印儿等怕扰了他们,只在门口站着。有武承肃随行的侍女进来,抱了两个垫子搁在香案旁。

武承肃倒十分大方,直接在其中一个垫子上坐了,一边低头整理衣角,一边对阳筠道:

“今日特来听琴。”

阳筠心里不快,很想再说“手疼”,但看武承肃的架势,这借口应该已经不太好用了。

再说,他之前明明送了她好些香脂香膏,专治她的手疼。

眼看着不好推脱,阳筠只好叫印儿把琴取下来。阳筠的两张琴也都是前朝名家制的,只是比起焦尾琴来难免逊色。

阳筠跟武承肃告了一声罪,去换了一身素色襦裙出来,取了沉檀合香焚上。阳筠在另一个垫子上盘膝坐了,印儿将琴桌放在阳筠前面,又去了仲尼琴下来。

“不知殿下要听些什么?”阳筠抚着琴弦,轻声问道。她记得武承肃上次要听的是《阳春白雪》,无奈她不很喜欢。

跟曲子本身没什么关系,只跟弹琴的人有关。

“随意,你想起什么便奏什么罢。”

竟然没再说听《阳春白雪》,阳筠忽然觉得心中空空,不知奏什么好——那些能联想到周绎的曲子她都不爱奏给武承肃听。

也不知怎么,阳筠忽然想起**岁时在高阳王宫里看到的一个曲谱,听说是一位董姓乐师留下的,谱子上没写琴曲名字,也不知过了多久,落在了高阳国。

她曾照着练了两月,彼时觉得那曲子散漫无稽,单调异常,且从头到尾很不连贯,好似十几个曲子拼凑的一般,曲中之意又十分难懂,谁知今日竟然想起它来。

阳筠略一沉思,随手奏了出来。

虽然许多细节记不清楚,她倒也发挥得好,武承肃并未听出曲子已被阳筠篡改。

才弹了不到十分之一,她便领悟了曲中之意,自然越来越顺畅。从前觉得散漫是因为自己不懂,如今她才明白,曲中处处都是离愁与思乡。

更有许多情缘难以割舍。

阳筠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全都寄在这一曲中,倒不再是为了武承肃而抚琴,为的只是她自己的心。

武承肃自然懂她思乡念妹之意,让他意外的是,琴音中居然还有对命运的愤恨,看来嫁入燕国可能也不是阳筠所愿。

阳筠却早入了迷,脑中忆着曲谱,眼前乃是过去的一幕幕,眉头渐渐拧紧。

直到滴下一刻泪来,她才意识到自己失控,思想早已不受控制,胡思乱想起来。

武承肃早看得出神,幸好姜华有事进来禀告。

“什么事?”武承肃看着泛着水光的双眼,心情有些沉重。

姜华看了看二人,低头报说宜秋宫那边又叫医官。

武承肃直接发出一声冷哼,脸上有几分戾气,这个卫氏还真是会找时候。

“叫便罢了,你怎么也不知道分寸?”武承肃狠狠瞪着姜华。

姜华慌忙伏地,道:

“奴婢知错!宜秋宫来人说是小公子病了,奴婢怕搅扰太子殿下,又不敢耽搁,直等太子妃殿下曲毕才敢禀报!”

武承肃闻言有些着急,他略带歉意看了阳筠一眼,对她说了句“你且歇着,不必跟去”,大步走了出去。

阳筠仍旧锁着眉,太子离开她连送也没送,直到印儿过来收琴她才清醒。

“怎么就走了的?”阳筠问印儿。

印儿心下叹息,把宜秋宫请医官的事说了,阳筠咬牙冷笑道:

“她知道的未免太多了。”

印儿想了一想,知道阳筠说的是宜秋宫知道太子在此的事儿,可她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说来也真是奇怪,太子明明是临时起意来的,怎么宜秋宫就直接来八凤殿找人。

路上,武承肃问姜华小公子怎么不好,姜华也说不出个究竟。他急往宜秋宫去,直到看到睡的正香的孩子,心里才踏实了几分。

武承肃亲自问了医官,说只是偶然吃多了吐奶,不是大事。奶娘自然要被责骂两句,但怕影响奶水,也不好责骂过重。

卫良娣早穿戴好,想要出来迎武承肃,被皇后派来的女官说了一通,让她好生躺下。武承肃见孩子无事,而卫良娣面色红润,便只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他不好再去八凤殿,只能回崇仁殿去。阳筠方才落了泪,他不说安慰疼惜,反倒又被指使着立即离开。

从前竟不知道,小小的东宫她们也能闹起来。

武承肃忽然觉得东宫的人又该清一清了。

第一六零回 言弃德第一零二回 沉转醒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二五零回 一传十第二十七回 鎏金炉第一零八回 恋绣衾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一一三回 石砸脚(三更)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九回 喜登门第八十八回 双杀计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二六九回 全套戏第十回 蓄阴谋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九十六回 沉舟计第一三二回 有专攻第二四三回 狭路逢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一二二回 施巧计(三更)第一三七回 欣难抑(三更)第三四五回 人思变第二四八回 敬如宾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二十三回 下阶行第二七二回 窄肚肠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一七五回 毋擅动第一七二回 垒高台第九十三回 悔当初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八十三回 探虚实第二三一回 愁无奈第一一六回 意难平第一七四回 观为先第一五零回 张声势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一九二回 量进退第四十回 楚奉仪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五九回 激将法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三四九回 萧长经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八三回 比礼单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二十五回 染风寒第一六一回 无处诉第一四七回 延福宫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七二回 窄肚肠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八回 鸳鸯谱第一四八回 强支撑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三一一回 洞于先第二八九回 心胆吊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二一五回 犹在目第九十七回 死余辜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二九五回 三宝殿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九九回 枉心机(三更)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三七回 情浅深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三一回 愁无奈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五十六回 无退路(补加更)第二一零回 衍腌臜(三更)第一百回 询表字第一一七回 嗜诡殊第一二六回 疾难隐第二四七回 欲语难第二五六回 心如铁第五十六回 无退路(补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