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谨相询

阳筠瞥见妹妹端着一盘子的荔枝在那吃,忙转过脸去跟她说了句“少吃些,要上火的”,阳筱“哦”了一声,把盘子递给旁边的侍女,自己也走开去寻别的吃的。阳筠刚想回头来继续钓鱼,却发觉身后另有一人,依稀觉得不像印儿的身影。仔细去看时,发现是周绎站在自己身后。阳筠张望了一下,看到周纪已经到一边钓鱼去了。

阳筠朝周绎微微一笑,本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禁略怔了一下仍转回头来钓鱼。

彼时只有微风,湖面平静,偶尔有些细碎的波动,却还不及阳筠的裙角随风微漾那般飘逸。

周绎此时才去细看阳筠的打扮:烟紫色半臂襦裙,上襦、下裙并腰间绢带竟都是烟紫色,只有半壁是月白色。微露出的鞋也是月白色的,竟是没见过的鞋履,待要仔细看是什么鞋,周绎忽然惊觉自己实在失礼,连首饰也不好再看,忙将视线转向阳筠手中的钓竿,心绪逐渐平复下来。

阳筠并不知道周绎方才在打量她的穿戴,只是余光看见他没走。过了片刻,她实在受不了周绎就这么杵在身后,便问周绎道:

“二公子不想试试钓鱼么?”

“你钓了这么久,不还是什么都没钓上来么?”周绎看着阳筠侧脸,缓缓道。

阳筠闻言不禁回头看了看周绎,略有些吃惊。而周绎又如昨天的宴席上一样,直直地看进她的眼睛。

阳筠微微一笑,又转回去继续钓鱼,却不由自主地答道:

“不过是打发时间,这样静心,倒也很好。”

“你不喜欢昨日的《四时白纻舞》?”沉默了几息的工夫,周绎忽然问。

阳筠微微一怔,良久才幽幽道:

“白纻舞果然还是白色的衣裳最好,那样的五彩斑斓、珠光宝气,总是违背了本意。”

周绎望着湖面淡淡说了句:“这倒也是,原就该是天上的一片云。”就再不说话了。

阳筠不禁回头看去,见周绎面色柔和、眼角带笑,却并没有看着她,而是坦然望着湖面。她回头来,也望着湖面,会心一笑,轻声又问一遍:

“二公子不想试试钓鱼么?”

周绎笑着说了句“也好”,叫过内侍来帮他装好鱼虫,看阳筠在东、周纪在西,各自拿着钓竿,他便拉过一张凳子在北面坐了,也盯着湖面钓起鱼来。阳筱又笑嘻嘻地蹭回到姐姐身边,端了一碗香杏蜜冲的水,喝得津津有味。

东面岸边闪过一人,正是高氏宫|里的得力婢女,原名小夕、因犯了忌讳改名落霞的。只是阳筠盯着水面,并没看见。

湖水依旧平静,阳筠的心却早不似湖水那般波澜不兴。

过了有大半个时辰,众人虽仍是一条鱼也没钓到,然本意都不在钓鱼,也算是尽了兴,阳楌于是张罗着,要各人到他殿内厅中吃午饭。饭毕饮茶后,阳筠带着阳筱回去,中午小憩过后开始抄经。

阳楌则带着周氏兄弟继续逛高阳王宫。照周氏父子的计划,在高阳只停留三天,此时两天已过。

实际上周道昭一行出来已有月余了,这次说是从东边的赵国回魏,正好“路过”高阳,因魏国也重视巫术,国主想亲自请教一下高阳国内昆吾氏的长老,而周道昭去赵国乃是探望故人。

赵国与魏国一样已归附于燕,今年六十有三的赵国国主闻陌嵩与周道昭之父曾是莫逆之交,周道昭与赵国世子闻显睿也是从小在一起玩的,如今老国主身体不好,听说恐怕挺不过今年,周道昭才带着两个儿子跋涉千里前去探望,一为探病,二为走动,并非是闻陌嵩有适龄王主要嫁。

头两日里,周道昭与阳曦谈的主要是天下形势,说燕国自武岳登基以来,二十四年间只消停了前四年和近两年,中间十七八年不是东征就是西讨,直到略大点的国都向燕称臣才罢。

阳曦以为高阳百余年无人骚扰,一是因为高阳擅巫卜之术,乃是地道的“传天数者”,本就不该向人俯首称臣,攻打高阳者还未出兵就要担忧天怒人怨;二来则是因为高阳国实在太小,说起来不过是个略大的富户贵族,谁也不愿为这弹丸之地大动干戈。且高阳国自给自足,又不烧杀抢掠,因此与诸邻国百余年来相安无事,邻里间略有往来燕国也从不干涉。

周道昭深以为然,却劝阳曦不可大意,武岳穷兵黩武,“似乎打仗打上瘾了,没准儿哪天就要盯上高阳国”。

而第三天,他们谈的却是联姻之事。周道昭爽快承认所谓“保婚”,实际是自己想让儿子娶阳筠,又说家中尚有老母,儿子的婚事要先禀过乃祖母。

阳曦害怕他只是拿母命做借口,并不真心联姻,回头随便找个理由推脱;抑或一朝得陇望蜀,有了更好的联姻对象,干脆扔下今日之约,阳筠的婚事怕是要因此耽误,拐着弯确认了几次。

周道昭不禁大笑,再三保证自己所言不虚。

“大王主是个不错的,若八字相合,我必令小儿亲来迎娶,定不食言!只要阳贤弟不觉得委屈了大王主就好。”

阳曦这才安心一点,想着阳筠就要嫁去做魏国世子夫人,不禁松了一口气。虽然料到燕皇知晓此事会有麻烦,但料想他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攻打高阳,至于会不会因此惩治魏国,一来这不是需要他去担心的事,二来他也确实相信周道昭的手段,毕竟周氏现在已经在筹谋了。

这日阳楌又带着周氏兄弟去看高阳历代国主珍藏的香弓宝剑,周纪兴趣不在这上,颇有些心不在焉,周绎却看得十分认真。

阳楌自然察觉到了周纪的情绪,且从昨日,父亲阳曦便要他注意世子的态度,只是不能再由他提起话头。明日一早周道昭一行就要启程,按照父亲的交代,如果世子提起什么来,他再顺着提到阳筠便是。可那周纪分明早开始神游了,却迟迟不肯开口。

倒不是周纪不想开口,他实在不知怎么说,也不知道若他说个理由,阳楌是否就会想到阳筠,想到了是否又可以邀她出来。

周绎看到周纪漫不经心,立刻明白了**分。他也是想见阳筠的,可找个什么借口呢?周绎抽出阳曦收藏的一把汉代蜀剑,皱着眉头看了许久,旁人看来他是在端详宝物,实际心思也不在上头。

阳楌看着漫不经心的周纪,又看了看手握宝剑、英气逼人的周绎,不禁替阳筠觉得可惜。

“倒真是一把好剑!想不到高阳国也尚武。”周绎放下剑,回头对阳楌道。

“也不是尚武,只是男儿立世,当懂得些行军打仗的技巧,也好保境安民。”阳楌说得大义凛然,可他只有九岁,让人看了不禁觉得好笑。

周纪忍不住低头笑了一下,觉得这孩子可爱。笑过之后周纪忙抬头,恐阳楌以为他是在嘲笑于他,还好阳楌正盯着周绎,并没有发现。

周绎却没有笑,反而认真点了点头,他几乎是头一次正视阳楌。阳楌好像得到了鼓励似的,不禁回头看周纪,似乎需要更多人的肯定。

周纪的心思不在这上头,要他去认真附和一个小孩子的大话,也实在是有心无力。为了不让阳楌难过,周纪也笑了一笑,但那笑容却明显有些勉强和敷衍。

阳楌回头又看周绎,周绎竟十分难得冲他温和地笑了笑,说道:

“听说高阳国历代国主多不擅长刀剑,故而有此一问。昨日见那水榭建得巧,想来是以书画见长吧?”

周绎的话让阳楌精神一振,他等了很久,就等着别人提到书画之类,他再引出阳筠。没曾想世子周纪一直憋着不问,倒是二公子这么问了一句。只是他刚想接话,周绎又接着问道:

“那日见了便觉甚是奇怪,亭子四方的挂落透雕,为何不是常见的四喜如意,又或是梅兰竹菊之类的呢?那四个故事竟都是讲的男女情|爱,且又都讲分离,贵王宫|里怎么会建这样一个亭子,又为它特意修了那样几座桥?”

阳楌在心里暗暗焦急,却不得不先回答周绎的话。

说是往前不知道几代有个国主,平时喜欢看些传奇话本之类,又喜欢听民间传说,本来娶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夫人,奈何那位夫人早逝。国主本想殉情,又可怜儿子太小,高阳国无人监管,只得忍着悲痛处理国事,等待儿子长大。

过了好多年,忽然有一天那位国主想起这些个故事来,便叫人按着他亲自画的图纸开始建水榭,也算寻到地方寄托相思,可惜鹊桥与蝴蝶桥还未完工,他便积郁成疾死了。他儿子彼时已经长大,因想报答父亲对他的疼爱,又敬佩父亲对母亲的深情,便接着建完了余下的两座桥。自此以后,高阳国国主都只一妻而终。

周绎听了,心中隐隐地羡慕起来,半晌不言。周纪却在心中怀疑这故事的真伪。

阳楌以为他们都不信,正不知怎么解释,忽然灵机一动,正好可以扯上阳筠。

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三五回 悔曾经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三四五回 人思变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一回 阳氏女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八六回 当畏言第八十五回 亲成仇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一二八回 现高明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三十二回 喜盈门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三二一回 走为上第七十八回 情可悯第一七六回 讳不言第一六零回 言弃德第二六二回 万念灰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一零二回 沉转醒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六八回 勤探问第三零四回 如云散第三二一回 走为上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二二七回 传乩文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九三回 偏讨嫌(二更)第一五零回 张声势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二五回 泪洗面第三三零回 间亲疏第一四八回 强支撑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一五回 藏心计第十回 蓄阴谋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三三八回 好谋算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六十三回 如梦中第叁一九回 真性情第二一九回 娶贤德第二六一回 计深远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九十回 慈贻患第一八一回 承风雨第三十六回 初长成第一七二回 垒高台第九十七回 死余辜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二六五回 伤心人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九十九回 意难平第三二九回 人之终第二六四回 意难平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三三三回 英魂销第三回 白纻舞第二六八回 勤探问第三四五回 人思变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四二回 跳梁戏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第一一九回 微动念第二七一回 满庭芳第二一八回 论天下第二十五回 染风寒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六二回 解语花(二更)第二八二回 风萧萧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九十六回 沉舟计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七十九回 鲍启勋第二五八回 旁摇煽第一六一回 无处诉第一四三回 孰忧喜第一二六回 疾难隐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一三四回 占先机第三十五回 及笈礼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三十四回 自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