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沉舟计

印儿为何预谋投毒,又为何选定了钏儿?武承肃胡乱猜测着。

想起阳筠起初有心遮掩,他果然又想到了郑氏。

武承肃狠命摇了摇头,好歹把恶心的念头从脑中丢了出去。

只略犹豫片刻,他便决定破例安葬印儿。

武承肃遣了丁鑫先去告知阳筠。

阳筠听到消息时,心中十分感激。

看着今日的局面,阳筠愈发觉得自己有过错,想要把事情对武承肃讲清楚,却引来坠儿的一番苦劝。

“娘娘可是糊涂了?”坠儿急道,“太子殿下会作何想?且不说娘娘今后如何立足,单说如今钏儿的情况不明,日后怕少不了人照料,娘娘哪里能冒这个险,此时做让太子殿下烦心的事?”

阳筠皱着眉,半晌不语,她自然有不能放心的地方,所以宁愿冒险去说。

坠儿看着着急,又继续劝道:

“奴婢知道娘娘心里苦,恐怕将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但请娘娘细想,若非印儿心生悔意,想让娘娘从此心安,哪会就默默地吞了金子?”

阳筠不禁有些出神。

也不知印儿死前忍着疼不吭声,是因为对她的恨,还是当真看开了。

在她内心深处,确是希望印儿看得开,自尽只为悔过。这样不仅她能心安,印儿也走得轻松一些。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阳筠永远无法得知了。

想起武承肃在那边安排。阳筠更加不放心。

印儿自尽在她意料之中,她的内疚是否也被印儿料到了呢?阳筠暗暗思忖,若易位而处,她会怎么做。

恐怕印儿会留下手书之类,说了些秘事在里头。

而武承肃此刻就在印儿屋中料理,虽然未必会久留,但真有什么,保不齐就被他先看到。

阳筠不敢耽搁,把事情跟坠儿和珠儿说了,二人立即出门。又往印儿的屋子里去了。

她二人才走。武承肃就进了内室,直接坐在胡桌边的凳子上。

阳筠往他身后看了一眼,见是丁鑫掀的帘子。丁鑫并未进门,替太子掀了帘子之后便退了出去。把内室门关上了。

这算怎么个态度?留他俩单独说话?

总不会真的有手书。这么快就被人发现了吧?

见内室正好无人。阳筠不敢再多耽搁,把心一横,坐在武承肃左边的胡凳上。删繁撮要地把入燕前的事讲了。

不过是讲周道昭故意携子访高阳,又忽然说世子订亲,之后她被许给了二公子。

“二位公子访高阳时,叔父令我陪着去过丹青阁,因此与二位公子都算得上相识,叔父的意思,原本要将我许给大公子。”阳筠轻描淡写道,“后来几人返魏,忽然传出大公子订亲的事,叔父以为亲事作罢,再没提起。”

这事武承肃略有耳闻,却不知道周道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今日这般混乱,阳筠却忽然提起这些过往,十之**与印儿之死有关。

武承肃看了看阳筠,将手边的茶推过去给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阳筠脑子里转得飞快,把事情真真假假地掺起来,十分谨慎小心,生怕说漏了一句。

虽然心中仍旧反复,话一出口却不能停了,阳筠只得继续道:

“后来魏国忽然来信,说要我与二公子联姻,叔父虽然生气,却因看重二公子人品,勉强答应了下来。不过叔父的回信才刚送出去,严太傅就带着司天监的人去了高阳,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连订礼也带去了。

“叔父唯恐魏国回头来讨娶,到时传出‘一女许配两家’,高阳国面子上难看不说,我在夫家的日子怕也不能好过,因此故意拖了许久。

“然而魏国却迟迟不来人,叔父知道周道昭有意躲着,因此气得不行,却又不肯轻易低头,拧着脾气不给严太傅答复。我瞧着着急,想着左右只能入燕,又听说殿下人品不错,便亲自说服叔父允了燕国求娶。”

武承肃微微点头,这话倒与他听到的对得上。

阳筠看在眼里,见武承肃对她说的“听说人品不错”“自请出嫁”一事没有微词,心中踏实了几分。

她仔细想了想后头的话,大致有了主意后才又开口。

“按说,我倒真是个不守规矩的。”阳筠说着泛起一丝苦笑,“不仅在魏国二位公子访高阳时陪着逛了丹青阁,听说要联姻时竟也觉得是桩好事。”

武承肃眼神微滞,然而只是一瞬便恢复如常。

阳筠咬了咬牙,话已经说到这步田地,若不说明白,今后一旦翻出来,她的处境势必更加艰难。

她并不知印儿留了什么。若她是印儿,走投无路便只有一死,死得有尊严也好,还能得个入土为安。

但长久的执念岂是一夕间就肯放下?为了自己心中的不甘,印儿未必没有后手。

阳筠斟酌了一下,将自己对周绎的印象说了两句,关于她和周绎彼此有情的事却不敢提。

“大公子为人虚浮,我不大愿意与他说话;二公子看着倒还不错。”阳筠面色坦然,语气也淡淡的,“叔父说什么世子、公子的,我原本不甚在意,只是觉得若嫁了二公子倒也好,总算比世子为人踏实可靠。”

武承肃放在桌上的右手未见异常,置于膝上、半藏于袖中的左手却缓缓攥紧了拳头。

阳筠并未看见他手上的动作,只是见他脸黑了又黑,不免又是心疼又是害怕,更不敢就此打住话头。

“后来入燕,新婚夜却有人要害我。当时我便觉得不对,也不知被谁算计了,入燕可不是什么好事。”阳筠说着,蔑了武承肃一眼,“从此我便只能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唯恐再被人坑苦。幸好在高阳时过惯了谨慎的日子,不然还真不知能不能熬到今日。”

阳筠小心说着,恨不得字斟句酌。

也不知坠儿那头是什么情况,是否查到了什么东西。阳筠想起方才掀帘子的是丁鑫,不禁有些紧张,姜华怕是还在印儿房里打点。

按照武承肃的吩咐,有人替印儿擦身,有人收拾印儿的物品作为陪葬,姜华亲自在旁监督。

众人正忙碌着,坠儿与珠儿来了。

珠儿上前给印儿擦身,有宫人帮忙卷起印儿衣袖。

一段布料露了出来,细看却是一方帕子,不知印儿为何缝在衣袖上,却又缝得不严。

ps:  其实我是不讨厌印儿的,没谁惹我讨厌,只是写到后来,已经没理由让她活了……

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五七回 重阳日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八三回 分离乍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六十二回 语惊人第七十八回 情可悯第六十九回 兴所至第一四四回 浅谈兵第二五四回 瓮中鳖第二五五回 无多路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十八回 金兰语第一四五回 雨欲来第七回 丹青阁第三回 白纻舞第三五二回 尾声(下)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第二零二回 馈腆仪第二七六回 糊涂人第二七八回 借缓坡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二零六回 追旧事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三三五回 醉沙场第二五九回 激将法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四十四回 无犹疑第三二八回 论平心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三五零回 有谁听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十回 蓄阴谋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一七一回 怜同命第二四六回 寒彻骨第三三零回 间亲疏第二五零回 一传十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一九零回 恭安逊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一七回 且宽怀(三更)第一回 阳氏女第五十二回 神难安第三五二回 尾声(下)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九十七回 死余辜第二八三回 分离乍第七回 丹青阁第五十三回 证深情第一八四回 昔难追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二五五回 无多路第二六三回 恼无情第一五七回 重阳日第二百回 手足亲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七十回 难言隐第三一二回 哀满腹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第二七六回 糊涂人第一七零回 香袭人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七一回 满庭芳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二四回 择其宿第一百回 询表字第一九五回 莫轻贱第一四四回 浅谈兵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二五四回 瓮中鳖第二零九回 天有异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二六二回 万念灰第一一八回 喜乐同第二九四回 费思量第二五七回 两相厌第十九回 八凤殿第三零三回 祸出口第三五二回 尾声(下)第三四五回 人思变第一七一回 怜同命第十四回 诉衷肠第一五六回 深难测第二十四回 赏秋梨第一二五回 痼难痊第三三三回 英魂销第四回 听水榭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二三二回 闻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