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大数据电影战略第二弹

王逸凡的话应验了,倒是让林沪生停下了蠢蠢欲动的心思。

选择了暂时观望。

不是因为大数据不给力,而是他算是看明白了。

大数据的确有用,但是却不是万能的,也没有阿狸和未来星宣传的那么牛逼。

毕竟,大数据真要那么牛逼,那么预测票房这种事情,多少能做到吧?

但是结果,显然,大数据的预测是失败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连市场走向都预测不准,那么大数据主导电影拍摄,真的OK?

什么大数据更懂观众,似乎也有些站不住脚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部从未出现过的类型的电影,大数据怎么去预测大众到底会不会喜欢?

怎么去判断,市场能否接受?

就在《功夫》票房正式突破30亿,日票房也已经跌破千万大关的时候,国内的媒体,以及阿狸,未来星等等的目光却是投向了海外。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奈非,大数据电影战略的首倡者,也是先行者。

他们的成功,所以让大数据电影战略大行其道。

而这个时候,奈非宣布了第二部大数据影视战略主导的剧集,即将上线!

这是奈非的大数据影视战略的第二弹!

可以说,不仅仅国内在关注,事实上全世界的影视公司都在关注着。

那么大数据是怎么帮到影视创作的呢?

以奈非为例子,他们的大数据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当一位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奈非账号,奈非后台技术将用户位置数据、设备数据悄悄地记录下来。这些记忆代码还包括用户收看过程中所做的收藏、推荐到社交网络等动作。

在奈非看来,暂停、回放、快进、停止等动作都是一个行为,每天用户在奈非上将产生高达3000多万个行为,此外奈非的订阅用户每天还会给出400万个评分,300万次搜索请求,询问剧集播放时间和设备。

没错,这些都被奈非转化成代码,当作内容生产的元素记录下来。而所有这些数据意味着,奈非公司已经拥有“可寻址的观众”。

早年间,奈非利用上述数据提供一项推荐引擎业务。比如说,数千万用户能在一个个性化网页上对影片做出1-5的评级,这些评级构成了一个巨大数据池,如今这个数据池容量已超过近百亿条。根据数据池,奈非使用推荐算法来识别具有相似品味的观众,然后对这一群体做出相关内容的精准推荐。

“奈非或许并不能准确知道点击暂停按钮的个人原因,但是如果足够多的人在整段视频中的同一个地方做了相同的举动,那么数据就开始显露出意义了。”结果是,奈非比观众还要清楚自己的观影喜好。

他们是这么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的——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3/4的订阅者都会接受奈非的观影推荐。这意味着,奈非不用一集一集地攒新剧的口碑,只需向标签为“喜爱XXX”或“喜爱政治剧”的观众推荐一下就行了。

奈非通过“大数据”观测到另一流行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像30年前那样,在固定晚上的固定时刻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电视剧的最新剧集,而是“攒”起来,直到整季剧情全部播放完毕之后,才选一个自己方便的时间段和地点,在方便的设备,多数是网络设备,如电脑、iPad上一次性观看。

而这方面,实际上,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也同样的能够做到,甚至可以做到的更好。

别看北美是互联网的起源地,可是实际上,时至今日,华国因为人口,因为经济,因为互联网的覆盖率,因为大众的习惯,等等等等,再加上互联网巨头对某个行业的垄断,所以,在数据方面,可以说比之奈非,更厉害!

比如阿狸!

阿狸主营的是电子商务。

但是又不仅仅是电子商务。

大数据是什么?是一个用户,每天在阿狸旗下的各个平台,各个软件的行为模式。

从这些东西,可以分析出他们的喜好,偏好等等。

不仅仅局限于电影!

而未来科技,和星科技又不同,他们一家想新媒体巨头,视频社交,新闻社交,等等方面。

他们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在观看某个视频的停留的时间的长短,以及评论,留言,或者点赞,等等,来分析出来用户的偏好!

而华讯这边也同样的有自己的大数据风格。

当然了,看起来大家都有自己的主营业务,但是实际上,现阶段来说,巨头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就已经构建出来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可以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所以在大数据方面,华国这边的互联网巨头的实力真的不是奈非可比的。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阿狸和未来星会那么有信心的原因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奈非是始作俑者,而现在,第二部大数据主导的影视剧即将上线,能否成功,就成为了大数据影视战略的风向标了。

如果成功了,那么大家自然可以加注大数据战略,而如果失败了,那么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

因为,失败了就意味着大数据影视战略,这个想法,目前是行不通的。

没有第三种情况,当然了,国内这边,可以有其他的尝试,可以说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的大数据数据量更大,涉及的范围更广泛。

所以,或许可以得到的效果也就越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不允许失败。

因为大数据不是人,是数据,它是木有感情的,所以自然也不存在犯错一说。

一个导演,一部电影不卖座,他可能还有机会继续证明自己,因为,人总是会犯错的嘛。

可是大数据不行,它不能失败,因为大数据不能犯错。

犯错一次,就说明了,技术不成熟,概念不成功。

这个时候,在万众瞩目之下,奈非的大数据影视新作新鲜出炉,正式在奈非平台上线!

王逸凡当然知道,前世的类似的公司,主导了大数据影视战略,但是只成功了第一部,第二部就直接扑街了。

而那也宣告了大数据策略的失败,之后就很少有人再提及大数据电影战略了。

但是这个世界毕竟是不同的,所以,奈非的第二部到底能否成功,他也很好奇!

1153.工业化流水线1115.文艺电影1338.候选人584.童话488.好口碑是需要公关的1447.教育意义?558.文艺圈多奇葩525.来得早不如来的巧1168.经典之作?1003.合作和竞争并存1447.教育意义?116.你是不是父母的陌生人(十更已毕求支持)858.仪式感很重要468.试镜689.让悟空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吧254.美食家272.最佳人选754.我定的规矩不能破052.回到最初的起点333.烂片女王948.开始出现的不同140.你指的是哪一次?655.新星导计划第三期1220.奥斯卡前夕1409.终于相信441.歌舞片的魅力802.吃独食是不可能吃独食的481.不同视角224.开机演唱会?445.美剧导演导网剧?141.陈少军的故事1212.华裔演员走俏277.《极速救援》首映306.无关喜恶,利益而已1319.活过来的画面,以及生活398.宣传,就是吹730.即将上映928.冲冲冲455.网剧发布会313.仙剑来了829.猴哥怒了575.宣传和营销才是必备925.亲眼见证吧1315.争议再起106.长生和冬至939.尖锐的问题第二首歌929.R级片票房之最277.《极速救援》首映1251.相当于广告定制电影1105.合作的方式368.为什么是惊悚题材?1297.威胁论?1134.模式的差异305.流量小生和钢铁直男1072.口碑炸裂516.庆功宴926.首映狂飙第二首歌866.影评人视角和观众视角708.松本健雄的目的1062.棋逢对手,针锋相对1008.画风清奇857.他和她349.看懂了智商2501170.互相抹黑是常态069.留给王逸凡的时间不多了(听着好耳熟)527.真正男子汉661.棒子国加入335.雨中的拍摄651.五味杂陈1242.无事献殷勤......908.身在黑暗,心向光明929.R级片票房之最769.完美男友和萌怪金刚059.开机发布会(求收藏)865.低调首映第一女导演372.短平快184.和尚也有韵事?313.仙剑来了1179.隐藏的细节737.女权加成1192.漫威计划1237.杰克·柯蒂斯的定制剧本053.都来了(求票)864.上映前夕198.我来补一刀1448.飓风席卷639.小成本的操作199.谁是猪队友?487.不是坏人269.为毛推荐的都是特殊人选?697.文艺电影圈1142.骑虎难下472.档期686.都眼红了922.最佳女主角和金棕榈557.悲情浪漫050.我就是标题君